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合成杀它仗的毒性研究
1
作者 孙媛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8-62,共5页
介绍了实验室合成的杀它仗的毒性研究结果 .其中对 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 L D50 为0 .4 98mg/kg,室内有选择性、无选择性实验杀灭率均达 10 0 % ,摄食系数为 1.15,适口性好 ,致死时间范围为 3~ 13d,平均致死时间为 6 .1d,典型中毒症... 介绍了实验室合成的杀它仗的毒性研究结果 .其中对 S.D.大鼠的急性经口毒性 L D50 为0 .4 98mg/kg,室内有选择性、无选择性实验杀灭率均达 10 0 % ,摄食系数为 1.15,适口性好 ,致死时间范围为 3~ 13d,平均致死时间为 6 .1d,典型中毒症状为内出血 .与鼠相比 ,其对鸡的毒性相对较小 ,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灭鼠剂 .实验室自制杀它仗的研制成功 ,为国内杀它仗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灭鼠剂 杀它仗 LD50 毒性 实验室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合成抗生素抗性基因可能造成河流污染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彦阁(译)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0-160,共1页
医院和农田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导致携带抗性基因的细菌产生.这些细菌一旦进入环境,就会很快把抗性基匿传递给其他细菌,进而导致耐抗生素菌株的产生,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无法医治的感染.
关键词 抗生素药物 抗性基因 实验室合成 河流污染 细菌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称实验室合成肉类将变现实
3
作者 晨风 《农产品加工》 2012年第2期38-39,共2页
据报道,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科学家们日前宣称,在实验室中合成肉类的技术已经完全掌握,目前正在研究的只是如何进一步降低其成本以便实现盈利。目前全世界共有大约30支研究小组正致力于在实验室中制造出肉类产品,随着大量资金和... 据报道,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科学家们日前宣称,在实验室中合成肉类的技术已经完全掌握,目前正在研究的只是如何进一步降低其成本以便实现盈利。目前全世界共有大约30支研究小组正致力于在实验室中制造出肉类产品,随着大量资金和专业人员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此项技术将有望帮助解决困扰人类的饥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合成 肉类产品 科学家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碳素材料研究取得突破:合成碳的又一新型同素异形体
4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8-178,共1页
西安交大电气学院科研人员在碳素材料研究过程中取得突破,合成了碳的又一个新型同素异形体。据介绍,2011年,科学家通过计算预言了T-carbon(T型碳)的可能性,但从来没有人观察到、能够在实验室合成。近日,西安交大电气学院电力设备电气... 西安交大电气学院科研人员在碳素材料研究过程中取得突破,合成了碳的又一个新型同素异形体。据介绍,2011年,科学家通过计算预言了T-carbon(T型碳)的可能性,但从来没有人观察到、能够在实验室合成。近日,西安交大电气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储能与能量转换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牛春明千人团队张锦英研究小组,通过皮秒激光照射悬浮在甲醇溶液中的多壁碳纳米管,在极端偏离热力学平衡态的条件下,成功捕捉到了这种亚稳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合成 碳素材料 同素异形体 国家重点实验室 电气绝缘 多壁碳纳米管 热力学平衡态 亚稳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自动合成低聚糖获成功
5
作者 晓宜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5期75-75,共1页
美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到了自动合成低聚糖.为糖原组学的研究扫除了障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化学》杂志上。美国乔治亚大学化学教授吉尔特.布恩斯表示.糖原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的新... 美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到了自动合成低聚糖.为糖原组学的研究扫除了障碍.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化学》杂志上。美国乔治亚大学化学教授吉尔特.布恩斯表示.糖原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的新兴研究领域.主要研究糖类的结构及其功能特性。过去在实验室合成碳水化合物一直是相当困难的事情.阻碍了该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合成 低聚糖 实验室合成 糖原组学 大学化学 蛋白质组学 碳水化合物 论文发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镍/铁对四氯乙烯快速脱氯试验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园英 刘菲 +1 位作者 汤鸣皋 孙文超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3-96,101,共5页
实验室合成的纳米Ni/Fe(粒径20~60 nm,比表面积为52.61 m2/g),在固液比相对较低条件下(5.4 g/L),对四氯乙烯(PCE)能够快速并完全脱氯,在6 h时,脱氯率为99.70%,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反应速率常数kSA为3.04 mL·m-2&#... 实验室合成的纳米Ni/Fe(粒径20~60 nm,比表面积为52.61 m2/g),在固液比相对较低条件下(5.4 g/L),对四氯乙烯(PCE)能够快速并完全脱氯,在6 h时,脱氯率为99.70%,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反应速率常数kSA为3.04 mL·m-2·h-1.反应过程中水样未检测到其他的氯代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无毒的烃类乙烷(C2H6)是主要产物,约占加入时PCE总碳质量的94%~110%.试验结果说明加氢催化剂Ni的存在,通过原电池腐蚀作用提高了脱氯速率并同时增加了良性产物的产量(如C2H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乙烯 纳米镍 反应动力学方程 反应速率常数 实验室合成 加氢催化剂 比表面积 中间产物 反应过程 试验结果 腐蚀作用 脱氯率 标准化 终产物 PcE 原电池 Ni 氯代 乙烷 无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计算物理团队在纳米碳管的分离上取得新进展
7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37,共1页
关键词 纳米碳管 分离 计算物理 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 凝聚态 实验室合成 半导体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称细菌可以用来研制癌症药物
8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36-436,共1页
英国科学家正在考虑使用细菌来研制一些抗癌药物,但通过实验室合成的方法是很难获得这种药物的。
关键词 抗癌药物 科学家 细菌 癌症 实验室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烃三氮杂茂作为酸性环境下低碳钢的缓蚀剂
9
作者 何娜(摘)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7-497,共1页
在实验室合成了3-羟苯基-4-苯基-5-巯基-1,2,4,三氮杂茂(HPMT);3-氨基-4-苯基-5-巯基-1,2,4,三氮杂茂(APMT);3,4-联苯-5-巯基-1,2,4-三氮杂茂(DPMT)和3-苯丙烯盐基-4-苯基-5-巯基-1.2,4,三氮杂茂(CPMT),采用失... 在实验室合成了3-羟苯基-4-苯基-5-巯基-1,2,4,三氮杂茂(HPMT);3-氨基-4-苯基-5-巯基-1,2,4,三氮杂茂(APMT);3,4-联苯-5-巯基-1,2,4-三氮杂茂(DPMT)和3-苯丙烯盐基-4-苯基-5-巯基-1.2,4,三氮杂茂(CPMT),采用失重法和电位动力极化测定技术研究了这些缓蚀剂在ⅠN盐酸和1N硫酸中对低碳钢缓蚀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氮杂茂 缓蚀剂 低碳钢 酸性环境 芳香烃 羟苯基 实验室合成 缓蚀作用 测定技术 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靛蓝染色废水的物化处理
10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58,共1页
采用不同的絮凝剂和混凝剂组合,对实验室合成的靛蓝染色废水和直接取自牛仔市染色年间的靛蓝染包废水进行处理,测试了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试验发现,FeSO4、石灰或明矾与聚电解质Zetag-63组合使用,能有效降低废水的COD和... 采用不同的絮凝剂和混凝剂组合,对实验室合成的靛蓝染色废水和直接取自牛仔市染色年间的靛蓝染包废水进行处理,测试了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试验发现,FeSO4、石灰或明矾与聚电解质Zetag-63组合使用,能有效降低废水的COD和色度。当FeSO4、石灰或明矾的用量分别为125mg/L、1g/L或250mg/L时,其色度去除率可岛达99%;而处理实际染色废水时,要达到相应的色度去除率,三者用量分别为2.5、2和2.5g/L。废水处理后产生的污泥,经2~3次水洗,不会产生染料的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废水 物化处理 靛蓝 色度去除率 COD去除率 FESO4 实验室合成 组合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研究出降解植物木质素的新方法
11
《中国动物保健》 2009年第2期121-121,共1页
最近,美国农业研究局(ARS)的科学家研究出降解植物中木质素的新方法,使植物木质素更容易转化成乙醇以及其它产品。科学家们先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细胞壁的改变效果进行了试验,然后再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植物活体上。方法是将一种名为... 最近,美国农业研究局(ARS)的科学家研究出降解植物中木质素的新方法,使植物木质素更容易转化成乙醇以及其它产品。科学家们先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细胞壁的改变效果进行了试验,然后再将这种技术应用到植物活体上。方法是将一种名为阿魏酸松柏酯(coniferyl ferulate)的化学物质整合到细胞壁的木质素中。首先,他们在实验室合成了这种化合物,并把它加入玉米细胞璧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农业研究局 木质素 植物 降解 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合成 细胞壁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thesis of modified polyacrylamide with high content of hydroxamate groups and settling performance of red mud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锦伟 胡慧萍 +3 位作者 王梦 陈湘攀 陈启元 丁治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6期2073-2080,共8页
Hydroxamated polyacrylamide(HPAM) was synthesized from polyacrylamide(PAM) with high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under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p H 12 and a molar ratio of hydroxylamine to amide groups of 1.5 ... Hydroxamated polyacrylamide(HPAM) was synthesized from polyacrylamide(PAM) with high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under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p H 12 and a molar ratio of hydroxylamine to amide groups of 1.5 at 50 ℃for 12 h). The hydroxamate groups of HPAM were verifi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FT-IR). 46%(molar fration) hydroxamate groups and 23%(molar fraction) carbonyl groups on HPAM were determined by conductometric titration combined with Kjeldahl's microanalysis method. The settling performance achieved at different flocculant dosages was investigated with high goethite-containing red mud slurry of simulated Bayer process synthesized in laboratory. It turns out that the settling performance of high goethite-containing red mud was better with HPAM. The average settling rate of red mud in the first 5 min and the turbidity of supernatant after settling for 30 min are 2.36 m/h and 507 NTU, respectively, at a flocculant dosage of 120 g/t,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achieved with Hx-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xamated polyacrylamide symhesis red mud settling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