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反应堆功率调节系统PID控制器的解析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褚新元 李富 +1 位作者 黄晓津 张良驹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5-69,共5页
通过对实验反应堆系统模型进行线性化和模型降阶、再对降阶模型进行PID控制器的理论设计的方法,可使反应堆功率调节系统的设计最优化、客观化和解析化。将此解析化方法应用于一实验反应堆功率调节系统的设计,通过数值仿真证明:设计的控... 通过对实验反应堆系统模型进行线性化和模型降阶、再对降阶模型进行PID控制器的理论设计的方法,可使反应堆功率调节系统的设计最优化、客观化和解析化。将此解析化方法应用于一实验反应堆功率调节系统的设计,通过数值仿真证明:设计的控制器控制效果良好,该解析化设计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反应堆 功率调节系统 PID控制器 解析设计 数值仿真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落户法国
2
《现代电力》 2005年第6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热核实验反应堆 法国 国际 热核反应堆 莫斯科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装置电子回旋辐射诊断强度绝对标定系统的热源设计与仿真
3
作者 周愉杰 曹吉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515-6521,共7页
位于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9号窗口的诊断屏蔽模块由两个黑体源和两个远程可伸缩的透镜组成,该装置的作用是产生和引导黑体辐射,以校准ITER电子回旋发射诊断的径向和斜向视图。保... 位于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9号窗口的诊断屏蔽模块由两个黑体源和两个远程可伸缩的透镜组成,该装置的作用是产生和引导黑体辐射,以校准ITER电子回旋发射诊断的径向和斜向视图。保持发射极的温度稳定对于精准源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针对这个问题,对电子回旋辐射(electron cyclotron emission,ECE)系统进行初步设计,优化调整发射极和恒温热源之间的距离,通过ANSYS仿真分析,获得辐射换热条件下ECE发射极不同路径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在恒定加热源与发射极之间的距离为4 mm时发射极的温度稳定在693~720℃,并且表面最大温差小于10℃,满足ITER中对于校准源的要求和约束。研究结果对ECE系统在辐射换热情况下热结构分析及样机的研发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换热 电子回旋加速器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落户法国
4
作者 朱宏康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5年第8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 法国 ITER 核聚变 选址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堆几何效应对超短基线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微子流强的影响
5
作者 朱景森 安丰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632,共7页
在超短基线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探测器与反应堆的距离较短,反应堆的几何效应对中微子能谱和中微子流强的影响可能无法忽略,需要对其影响进行评估。本文根据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堆芯的结构建立反应堆中微子源模型和点中微... 在超短基线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探测器与反应堆的距离较短,反应堆的几何效应对中微子能谱和中微子流强的影响可能无法忽略,需要对其影响进行评估。本文根据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堆芯的结构建立反应堆中微子源模型和点中微子源模型,研究了超短基线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反应堆尺寸对中微子能谱和流强的影响,讨论了堆芯内功率误差分布对点源模型下预期中微子流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反应堆的几何效应,使用点源模型会使预期中微子事例率低约0.08%~0.40%,堆芯的几何效应对中微子能谱的形状影响则在10-6量级。在超短基线反应堆中微子实验中,计算中微子流强时可以采用基于堆芯几何中心的点中微子源模型,在这种模型下,由统计误差和系统误差引入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微子能谱 中微子流强 超短基线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反应堆中微子 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上第1个实验型热核反应堆将建在法国
6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9-89,共1页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参与六方在莫斯科作出决定,世界第1个实验型热核反应堆将在法国建造。
关键词 热核反应堆 实验 法国 世界 热核实验反应堆 莫斯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将建世界上首个实验型热核反应堆
7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7-317,共1页
关键词 热核反应堆 实验 热核实验反应堆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世界 法国 科技合作项目 国际空间站 氢同位素 加速器 核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Monte Carlo样本事例混合的interleaving算法
8
作者 张一纯 陈晓苏 +3 位作者 何苗 张子平 王萌 黄性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6-252,共7页
在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物理数据分析中,前后事例间的时间关联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事例间时间结构特性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本底事例产生的物理机制,有利于对信号事例的挑选和对本底事例的排除.与此相应,在产生可用于物理分析的反应堆... 在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物理数据分析中,前后事例间的时间关联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事例间时间结构特性的研究,将有助于理解本底事例产生的物理机制,有利于对信号事例的挑选和对本底事例的排除.与此相应,在产生可用于物理分析的反应堆中微子Monte Carlo(MC)模拟数据的过程中,重构不同事例间的时间关联是一个重要步骤.通过研究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数据特点,开发了interleaving算法用于产生带有时间关联的海量物理数据;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对不同样本的MC数据按事例率的混合;并简要给出了interleaving算法的空间和时间复杂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时间关联分析 interleaving算法 事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堆系统数字化实时仿真的高效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丁书灵 李富 +1 位作者 李思凤 褚新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428,共5页
根据实验反应堆的物理特性,建立堆芯动态模型,探讨多种实时仿真算法的实现途径。研究提出了进行数字化实时仿真的一种高效实现方法。为配合功率调节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而实现了一座实验反应堆在Windows平台下的实时仿真系统。
关键词 实验反应堆 实时仿真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6L(N)-IG锻件Arc TIG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开松 许昌军 +5 位作者 胡庆生 彭学兵 胡晓月 赵君煜 姜娟 任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37,141,共5页
诊断屏蔽模块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诊断窗口插件的核心部件,其水循环回路盖板采用能一次焊透7 mm且焊缝背面无飞溅的自动Arc TIG进行焊接,其与传统TIG焊接相比,焊接电流较大。为了研究大电流对Arc 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 诊断屏蔽模块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诊断窗口插件的核心部件,其水循环回路盖板采用能一次焊透7 mm且焊缝背面无飞溅的自动Arc TIG进行焊接,其与传统TIG焊接相比,焊接电流较大。为了研究大电流对Arc TIG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为产品生产提供可靠的焊接参数,采用7 mm厚316L(N)-IG(IG是ITER Grade的简写)奥氏体不锈钢锻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Arc TIG焊接试验。结果表明,焊缝为单一的奥氏体相,并未发现裂纹缺陷;焊接接头室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抗拉强度均大于316L(N)-IG锻件最低设计值,试样被弯曲180°后,焊缝表面未出现任何裂纹;室温下焊缝和热影响区冲击吸收功均大于60 J,断口呈现韧性断裂模式,且SEM分析发现断口处具有细小的韧窝,表现出良好的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316L(N)-IG 自动Arc TIG焊接 大焊接电流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低温测试装置的冷屏结构设计与研究
11
作者 吴清浩 杨庆喜 +3 位作者 胡锐 徐皓 余清洲 陈肇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9-365,共7页
环向场(TF)和极向场(PF)线圈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的关键部件。为了验证已制造的TF和PF线圈性能是否符合性能标准,需在安装前于低温环境中进行低温超导性能测试。根据TF和P... 环向场(TF)和极向场(PF)线圈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的关键部件。为了验证已制造的TF和PF线圈性能是否符合性能标准,需在安装前于低温环境中进行低温超导性能测试。根据TF和PF线圈的结构及测试要求,设计了大型低温测试装置。基于该测试装置的结构设计,采用多层绝热(MLI)作为冷屏屏蔽外部环境的热负荷,并结合线圈对测试装置的绝热性能要求及实际安装条件,对MLI的材料、搭接处理以及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热力学分析计算,确定了MLI的最佳层数,并使用MATLAB软件对MLI的漏热量及各层温度进行了数值计算,为后续优化提供数据参考。最后,通过正交实验法对变密度多层绝热(VD-MLI)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比较了不同密度配置下VD-MLI的绝热性能与漏热趋势,为低温测试平台的冷屏设计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大型低温测试装置 多层绝热 逐层传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VC框架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在线安全培训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冠川 初元萍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1-394,402,共5页
主要阐述了MVC设计模式的原理、优点、不足,以及MVC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在线安全知识培训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MVC设计模式 CODEIGNI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RPC电子学读出系统时钟分配插件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恒 梁昊 周永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7-759,共3页
介绍了大亚湾(Daya Bay)反应堆中微子振荡实验RPC探测器电子学系统中时钟分配插件的设计,包括了其硬件结构的设计和插件中FPGA芯片固件逻辑的设计。在制作和调试完成之后进行了相关功能和稳定性的测试。
关键词 时钟扇出插件 RPC电子学读出系统 VME FPGA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 12号水平诊断窗口碳化硼块状材料应用特性研究
14
作者 胡晓月 王旭迪 +4 位作者 胡庆生 许昌军 裴燕斌 杨传森 赵君煜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363-2370,共8页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12号水平诊断窗口(EQ#12)集成多种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用于观测等离子体运行状态,其真空内侧的集成设计在满足窗口重量限制和中子屏蔽要求的前提下,需重点考虑材料的真空放气性能和窗口冷却效率等因素。根据EQ...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12号水平诊断窗口(EQ#12)集成多种等离子体诊断系统用于观测等离子体运行状态,其真空内侧的集成设计在满足窗口重量限制和中子屏蔽要求的前提下,需重点考虑材料的真空放气性能和窗口冷却效率等因素。根据EQ#12真空内侧标准化集成设计方案,使用热压工艺制备碳化硼(B4C)屏蔽块,采用SEM、质谱分析、对称结构流导法、稳态热流法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对其微观形貌、理化性能等基础特性,真空放气特性及传热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热压工艺下的B4C屏蔽块密度为(2.50±0.01)g/cm^(3),内部微小孔隙少;总硼含量达77.20%,且铁和钴等杂质元素含量均不超过0.03%;真空条件下经过烘烤处理后,块体释放气体组分主要为H_(2),样品对H2的单位面积放气率低至6.94×10^(−9) Pa·m^(3)·s^(−1)·m^(−2);测试了100~500℃、1 MPa界面压力下B4C和不锈钢316L(N)-IG在真空条件下(约10^(−3) Pa)的接触热导,结合测试结果进一步对B4C在应用工况下进行热仿真分析可知,其在ITER装置运行工况下可以有效带走核热、局部最高温度不会超过221.6℃,经48 h的烘烤可升温至209.1℃进行有效除气。针对此种热压B4C块状材料的应用特性研究为核聚变装置真空室内屏蔽材料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等离子体诊断集成 碳化硼 特性 真空放气率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WELD的CTB&SBB真空壳体的焊接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开松 朱瑞 +1 位作者 刘素梅 宋云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83-185,188,共4页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是研究可控核聚变的一个大型国际研究合作项目。线圈终端盒(CTB)和S弯盒(SBB)是保证ITER装置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作用是为磁体系统与其他系统相联接提供接口和屏蔽保护。其外壳则要为CTB和SBB的内部部件...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是研究可控核聚变的一个大型国际研究合作项目。线圈终端盒(CTB)和S弯盒(SBB)是保证ITER装置可靠运行的关键部件之一,作用是为磁体系统与其他系统相联接提供接口和屏蔽保护。其外壳则要为CTB和SBB的内部部件提供真空环境。因此壳体的焊接品质直接影响着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利用双椭球热源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YSWELD,对CTB&SBB外壳原型件的MIG焊接工艺进行了仿真数值模拟,得到其变形及残余应力值。分析结果表明,此MIG焊接工艺适合CTB&SBB真空壳体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 热源模型 有限元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C-GP1测量前沿时间实现的n-γ脉冲甄别器
16
作者 曹宏睿 吴军 +4 位作者 李世平 徐修峰 袁国梁 杨青巍 阴泽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中子通量探测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项目中一个关键性的测量课题,其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剔除聚变反应中伴生的α、γ等粒子及其他非中子信号,保留有用的中子信号,从而得到准确的中子通量。由于α、γ等粒子及其他非中子信号与中子信... 中子通量探测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项目中一个关键性的测量课题,其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剔除聚变反应中伴生的α、γ等粒子及其他非中子信号,保留有用的中子信号,从而得到准确的中子通量。由于α、γ等粒子及其他非中子信号与中子信号在脉冲幅度和上升时间上均存在差别,根据这些特征设计的n-γ脉冲甄别器基于测量脉冲信号前沿上升时间,并辅以脉冲幅度甄别,实现了n-γ精确甄别。其中,上升时间测量是通过TDC-GP1配合双路恒比定时器实现的。经实验验证,此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中子信号并剔除α、γ信号等非中子信号的影响,n-γ脉冲甄别器探测中子信号计数率的动态范围可以达到0-106c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γ脉冲甄别器 TDC-GP1 恒比定时器 中子通量监测器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合金激光焊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17
作者 徐立群 姜少宁 +1 位作者 胡心平 李殿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6,31,共5页
研究了激光焊用于连接ITER包层结构候选材料钒合金的可行性。当激光功率为2000 W,焊接速度为10mm/s,光斑直径为0.3 mm时可获得焊缝结合情况良好的钒合金焊接接头,并进行了组织形貌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钒合金的焊缝结合情况良... 研究了激光焊用于连接ITER包层结构候选材料钒合金的可行性。当激光功率为2000 W,焊接速度为10mm/s,光斑直径为0.3 mm时可获得焊缝结合情况良好的钒合金焊接接头,并进行了组织形貌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钒合金的焊缝结合情况良好。焊缝的组织主要由焊缝中心细小的等轴晶区(尺寸约10μm)以及靠近熔合区粗大的柱状晶组成。焊缝与母材之间有明显的熔合线,由于焊缝区的碳、氧含量明显升高,出现了板条状Ti(CO)析出物。焊缝的硬度约750.6 HV,与母材相比,出现明显的硬化现象。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低于母材,伸长率只有母材的1/5,断口出现在焊缝区。焊接过程中碳、氧等杂质元素含量的升高以及板条状Ti(CO)析出物的产生,使得钒合金室温拉伸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合金 激光焊 富Ti析出物 力学性能 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科学家发明新型核工程防辐射屏蔽材料
18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7-847,共1页
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海因茨.迈尔-莱布尼茨试验中子源(又称慕尼黑实验反应堆2号FRMⅡ)的研究人员发明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新型防辐射屏蔽材料。这种材料是一种粉末,含有铁颗粒、石蜡油和硼化合物,看起来像湿的黑色砂子。
关键词 辐射屏蔽材料 德国科学家 发明 核工程 可回收利用 实验反应堆 研究人员 莱布尼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确定能源、水资源和环保技术为国际科技合作重点
19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4-54,共1页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将以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为优先合作重点,努力为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支撑。在清洁能源方面,合作...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十一五”国际科技合作实施纲要》,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国际科技合作将以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为优先合作重点,努力为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供支撑。在清洁能源方面,合作重点包括清洁煤技术、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综合利用技术。在先进核能开发与利用方面,合作重点包括高温气冷堆、快中子试验堆、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等,继续推进“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计划”的国际合作。在节能和资源节约方面,合作重点包括工业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生活节能技术以及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等。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方面,合作重点包括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和工艺、重点城市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技术集成、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等在水资源与矿产资源方面,合作重点包括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技术与示范、节水技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复杂金属矿的关键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合作 水资源优化 环保技术 清洁能源 建筑节能技术 综合利用技术 热核实验反应堆 “十一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少家禽粪便污染新措施
20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59,共1页
家禽粪便与麦秆混合反应方法对净化环境减少家禽粪便污染有利。研究者通过研究家禽粪便与麦秆混合反应时其主要的物理化学特性(温度、二氧化碳、氧含量、氨含量、pH值、电导性、有机物含量)和菌群(嗜温菌和嗜热、真菌),进行了最佳... 家禽粪便与麦秆混合反应方法对净化环境减少家禽粪便污染有利。研究者通过研究家禽粪便与麦秆混合反应时其主要的物理化学特性(温度、二氧化碳、氧含量、氨含量、pH值、电导性、有机物含量)和菌群(嗜温菌和嗜热、真菌),进行了最佳混合比例评价。他们设计了4个小的实验反应堆和1个大的实验反应堆并在绝热状况下反应了1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粪便 粪便污染 实验反应堆 混合反应 物理化学特性 有机物含量 净化环境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