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吕立群
徐龙
+2 位作者
尹航
杨杨
葛蕴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利用PEMS对6辆典型国六重型柴油车开展实际道路排放测试,基于功基窗口法(中国和欧盟)、NTE法(美国EPA)和3B-MAW法(美国CARB)研究了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特性,探讨了不同分析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功基窗口法的NO_(x...
利用PEMS对6辆典型国六重型柴油车开展实际道路排放测试,基于功基窗口法(中国和欧盟)、NTE法(美国EPA)和3B-MAW法(美国CARB)研究了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特性,探讨了不同分析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功基窗口法的NO_(x)排放结果符合中国和欧盟的监管要求,但基于NTE法和3B-MAW法的NO_(x)排放合规性具有不确定性。NO_(x)排放数据利用率低导致NTE法无法有效分析实际道路NO_(x)排放,3B-MAW法对NO_(x)排放分类管理值得借鉴。冷起动NO_(x)排放占PEMS试验的47.3%~80.7%,重型柴油车冷起动NO_(x)排放应被重视。然而目前中国、欧盟和美国的重型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分析方法均无法有效评估冷起动NO_(x)排放。因此,下阶段排放法规对冷起动NO_(x)排放的监管应当提出相应测试循环、分析方法和排放限值,切实降低重型柴油车NO_(x)实际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实际
道路
no
_(
x
)
排放
NTE法
功基窗口法
3B-MAW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海拔下国Ⅵ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吉江林
郑永明
+3 位作者
李世峰
黄从魁
刘典云
何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1,共7页
为了解不同海拔下国Ⅵ重型柴油车的NO_(x)排放特性,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在4个不同海拔城市(襄阳、昆明、丽江和香格里拉)对国Ⅵ重型柴油车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NO_(x)排放呈现增加趋势,高海拔...
为了解不同海拔下国Ⅵ重型柴油车的NO_(x)排放特性,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在4个不同海拔城市(襄阳、昆明、丽江和香格里拉)对国Ⅵ重型柴油车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NO_(x)排放呈现增加趋势,高海拔下的平均NO_(x)排放速率是平原的4.65~20.58倍,NO_(x)综合排放因子是平原的2.80~13.75倍;不同载荷条件下香格里拉的NO_(x)综合排放因子是襄阳、昆明和丽江的1.27~13.75倍;市区路的NO_(x)排放因子是市郊路和高速路的1.05~6.49倍,且香格里拉市区路的排放因子超过400 mg/km;在Bin 11~Bin 14和Bin 21~Bin 28区间,随着机动车比功率(VSP)的升高,NO_(x)排放速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海拔下车辆从市区路到市郊路、市郊路到高速路行驶时,NO_(x)瞬时排放速率出现峰值;NO_(x)高排放区域集中在高转速、高扭矩区间;海拔与平均NO_(x)排放因子的决定系数为0.86,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no
_(
x
)
排放
因子
国Ⅵ重型柴油车
实际
道路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非道路柴油机对瞬态排放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薛梦
何乃鹏
+1 位作者
孙业军
杨扬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瞬态工况是非道路移动机械整车常用工况,能够更好地反映整车工况。目前我国非四瞬态排放仅有NRTC一种,但西南研究院制定了新的瞬态循环LLAC(Low Load Application Cycle)。本文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别运行NRTC和LLAC两种循环测试,研究...
瞬态工况是非道路移动机械整车常用工况,能够更好地反映整车工况。目前我国非四瞬态排放仅有NRTC一种,但西南研究院制定了新的瞬态循环LLAC(Low Load Application Cycle)。本文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别运行NRTC和LLAC两种循环测试,研究两者的不同,着重对NO_(x)和颗粒物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RTC测试结果具有更好的稳定性,LLAC循环由于负荷低、排温低,发动机频繁进出热管理,导致排放不稳定,结合整车路谱,NRTC更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
道路
瞬态
排放
循环
no
_(
x
)
颗粒物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吕立群
徐龙
尹航
杨杨
葛蕴珊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排放法规室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6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7234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701802)资助。
文摘
利用PEMS对6辆典型国六重型柴油车开展实际道路排放测试,基于功基窗口法(中国和欧盟)、NTE法(美国EPA)和3B-MAW法(美国CARB)研究了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特性,探讨了不同分析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功基窗口法的NO_(x)排放结果符合中国和欧盟的监管要求,但基于NTE法和3B-MAW法的NO_(x)排放合规性具有不确定性。NO_(x)排放数据利用率低导致NTE法无法有效分析实际道路NO_(x)排放,3B-MAW法对NO_(x)排放分类管理值得借鉴。冷起动NO_(x)排放占PEMS试验的47.3%~80.7%,重型柴油车冷起动NO_(x)排放应被重视。然而目前中国、欧盟和美国的重型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分析方法均无法有效评估冷起动NO_(x)排放。因此,下阶段排放法规对冷起动NO_(x)排放的监管应当提出相应测试循环、分析方法和排放限值,切实降低重型柴油车NO_(x)实际排放。
关键词
重型柴油车
实际
道路
no
_(
x
)
排放
NTE法
功基窗口法
3B-MAW法
Keywords
heavy-duty diesel vehicles
real-world
no
_(
x
)emission
NTE method
work-based MAW method
3B-MAW method
分类号
U467.48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海拔下国Ⅵ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吉江林
郑永明
李世峰
黄从魁
刘典云
何超
机构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
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
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机动车环保与安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6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68065)。
文摘
为了解不同海拔下国Ⅵ重型柴油车的NO_(x)排放特性,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在4个不同海拔城市(襄阳、昆明、丽江和香格里拉)对国Ⅵ重型柴油车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NO_(x)排放呈现增加趋势,高海拔下的平均NO_(x)排放速率是平原的4.65~20.58倍,NO_(x)综合排放因子是平原的2.80~13.75倍;不同载荷条件下香格里拉的NO_(x)综合排放因子是襄阳、昆明和丽江的1.27~13.75倍;市区路的NO_(x)排放因子是市郊路和高速路的1.05~6.49倍,且香格里拉市区路的排放因子超过400 mg/km;在Bin 11~Bin 14和Bin 21~Bin 28区间,随着机动车比功率(VSP)的升高,NO_(x)排放速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海拔下车辆从市区路到市郊路、市郊路到高速路行驶时,NO_(x)瞬时排放速率出现峰值;NO_(x)高排放区域集中在高转速、高扭矩区间;海拔与平均NO_(x)排放因子的决定系数为0.86,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海拔
no
_(
x
)
排放
因子
国Ⅵ重型柴油车
实际
道路
排放
Keywords
altitude
no
_(
x
)emission factor
ChinaⅥheavy-duty diesel vehicle
real driving emission
分类号
X73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非道路柴油机对瞬态排放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薛梦
何乃鹏
孙业军
杨扬
机构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文摘
瞬态工况是非道路移动机械整车常用工况,能够更好地反映整车工况。目前我国非四瞬态排放仅有NRTC一种,但西南研究院制定了新的瞬态循环LLAC(Low Load Application Cycle)。本文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分别运行NRTC和LLAC两种循环测试,研究两者的不同,着重对NO_(x)和颗粒物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RTC测试结果具有更好的稳定性,LLAC循环由于负荷低、排温低,发动机频繁进出热管理,导致排放不稳定,结合整车路谱,NRTC更具代表性。
关键词
非
道路
瞬态
排放
循环
no
_(
x
)
颗粒物数量
Keywords
Off-road
Transient discharge cycle
no
_(
x
)
PN
分类号
TK42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分析方法研究
吕立群
徐龙
尹航
杨杨
葛蕴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海拔下国Ⅵ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_(x)排放特性
吉江林
郑永明
李世峰
黄从魁
刘典云
何超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非道路柴油机对瞬态排放的研究分析
薛梦
何乃鹏
孙业军
杨扬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