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设计运行条件的实际道路测试场景复杂度计算模型
1
作者 孙航 李雨冉 +3 位作者 张琳琳 翟洋 陈振宇 陈蔯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83-1992,共10页
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行驶的安全性与外部交通要素、驾驶员状态以及本车状态密切相关。自动驾驶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实际交通环境具有道路形态、自然环境、交通参与者及事件等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随机性特征,测试场景复杂度存在的差异造... 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行驶的安全性与外部交通要素、驾驶员状态以及本车状态密切相关。自动驾驶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实际交通环境具有道路形态、自然环境、交通参与者及事件等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随机性特征,测试场景复杂度存在的差异造成了自动驾驶测试过程的不可复现性和测试结果的不可对比性,导致自动驾驶评价缺乏统一量化的测试环境基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设计运行条件的实际道路测试场景复杂度计算模型,系统考虑了网联功能、驾驶员感知能力、本车执行能力对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中面临相关场景时的复杂度影响,建立了以道路等级、交通设施、临时交通变化、交通参与者、自然环境、网联信息、驾驶员状态和本车状态等8个要素大类为基础的自动驾驶实际道路测试场景复杂度计算模型要素库,建立了基于设计运行条件和层次分析法的自动驾驶功能实际道路测试场景复杂度计算模型。采用基于智能化网联化的技术逻辑影响传递机制计算场景要素权重系数,并在实际道路测试中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实际道路测试 设计运行条件 场景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Ⅵ增程式天然气重型客车实际道路排放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仇滔 赵亚坤 +3 位作者 郭冬冬 雷艳 杨江龙 陈则旬 《中国环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1期55-61,共7页
采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对一辆国Ⅵ增程式天然气重型客车开展实际道路的排放测试与分析,利用排放因子法与行程平均法分析整车排放,结果表明,实验车辆的CO、THC和NO_(x)的比排放值为673.19,169.7,53.23mg/(kW·h),相当于国Ⅵ限值的11... 采用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对一辆国Ⅵ增程式天然气重型客车开展实际道路的排放测试与分析,利用排放因子法与行程平均法分析整车排放,结果表明,实验车辆的CO、THC和NO_(x)的比排放值为673.19,169.7,53.23mg/(kW·h),相当于国Ⅵ限值的11.2%、22.63%和7.72%,该增程式客车整车排放显著低于国Ⅵ排放限值,也优于传统天然气客车排放水平,这是由于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维持在恒定转速运行,规避了频繁启停和动态运行;增程式天然气客车启动阶段的各项气体污染物的比排放值相比其他阶段较高,这是由于启动阶段发动机冷却液较低加之需要提高转速快速加热后处理装置,导致冷起动阶段气体污染物瞬态排放较高;车辆行驶阶段中CO、NO_(x)的排放相对峰值在动态工况,而THC的排放集中在车辆稳态工况;动态工况下CO、NO_(x)和THC的瞬时排放速率与CO_(2)变化率有一定的正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道路测试(RDE) 增程式天然气客车 混合动力车辆 排放特性 大气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走航观测的机动车甲醛排放特征研究
3
作者 鲁君 修光利 +7 位作者 黄成 景盛翱 李英杰 高雅琴 楼晟荣 马东翔 吴宇航 王红丽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8,共8页
甲醛是环境大气中重要的羰基化合物,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识别和量化甲醛的来源是区域臭氧污染防控的基础,而机动车是甲醛的重要排放来源。基于走航技术和甲醛在线测量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识别实际道路机动车甲醛排放水平的方法... 甲醛是环境大气中重要的羰基化合物,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识别和量化甲醛的来源是区域臭氧污染防控的基础,而机动车是甲醛的重要排放来源。基于走航技术和甲醛在线测量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识别实际道路机动车甲醛排放水平的方法,并同步测量CO和CO_(2)浓度,获得了混合车流甲醛排放因子;结合测试时段的混合车流比例,估算了汽、柴油车的甲醛排放因子,进而估算了长三角地区的机动车甲醛排放量。结果表明:混合车流中柴油车比例越高,排放的甲醛浓度越高;基于实际道路测试的汽、柴油车的甲醛排放因子分别为(19.4±2.5)、(141.6±27.3)mg/kg,与同类隧道和台架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经估算,2020年长三角地区汽、柴油车的甲醛排放量分别为(478±61)、(2688±518)t。与文献结果相比,得出机动车排放标准等级提升可能使甲醛排放水平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走航观测 在线监测 机动车 排放因子 实际道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系统对公交车NO_X排放降低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佳栋 葛蕴珊 +3 位作者 郝利君 谭建伟 彭子航 张传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27-1231,1239,共6页
使用便携排放测试系统测试了3辆带有SCR系统的公交车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NO_x排放,对比喷射和不喷射尿素两种情况下的NO_x排放因子,计算了SCR系统对NO_x的降低率。结果表明:国Ⅳ柴油车由于其排气温度低,催化剂体积小,SCR系统对NO_x的降... 使用便携排放测试系统测试了3辆带有SCR系统的公交车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NO_x排放,对比喷射和不喷射尿素两种情况下的NO_x排放因子,计算了SCR系统对NO_x的降低率。结果表明:国Ⅳ柴油车由于其排气温度低,催化剂体积小,SCR系统对NO_x的降低率最低,只当车速高于30 km/h以后才能逐步显现出催化效果,NO_x平均降低率只有10%;国V天然气车SCR系统对NO_x的降低率最高,它在低速时排气温度就很高,且NO_x排放中NO_2的比例较高,使其SCR系统对NO_x的降低率基本上不随车速而变化,NO_x平均降低率达85%;国V柴油车介乎两者之间,使其SCR系统对NO_x的降低率约为70%。至于NO_x+HC排放,则是国V柴油车最低,国Ⅳ柴油车最高,国V天然气车由于其甲烷的排放量很高,使其NO_x+HC排放接近而稍低于国Ⅳ柴油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SCR系统 天然气 NOX排放 实际道路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