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油组分的实际胶质生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任连岭 熊春华 +1 位作者 温亮 司现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9-164,共6页
采用43℃催速储存方法,考察了车用汽油组分实际胶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实际胶质和储存时间的一次回归方程,利用相关分析法对实际胶质生成速率与化学组成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分的实际胶质与储存时... 采用43℃催速储存方法,考察了车用汽油组分实际胶质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实际胶质和储存时间的一次回归方程,利用相关分析法对实际胶质生成速率与化学组成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分的实际胶质与储存时间的线性关系明显,实际胶质的生成速率k与烃族组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环状烯烃和异构烯烃对实际胶质的生成具有最大的促进作用,而链烷烃对实际胶质的抑制作用最大;芳香烃对实际胶质的作用不明显;实际胶质与酸度、色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组分 实际胶质 相关分析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清净剂汽油长期储存中实际胶质变化规律 被引量:7
2
作者 田高友 熊春华 田永志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5-78,共4页
采用43℃催速储存试验方法,考察了加清净剂汽油长期储存过程中实际胶质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剂汽油长期储存中实际胶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储存时间,其次为汽油种类和清净剂。在安定性差的汽油中添加清净剂后长期储存,实... 采用43℃催速储存试验方法,考察了加清净剂汽油长期储存过程中实际胶质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加剂汽油长期储存中实际胶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储存时间,其次为汽油种类和清净剂。在安定性差的汽油中添加清净剂后长期储存,实际胶质随储存时间增加呈线性关系递增。清净剂会分散胶质前身物,阻止进一步缩聚,从而抑制汽油长期储存时胶质的形成,改善储存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清净剂 储存安定性 实际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油品储存过程中实际胶质生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足斌 陈学研 +3 位作者 王海琴 曹琛 赵坤芳 杨亚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针对不同加工方式下不同化学组成的油品,综述了油品组成、加工工艺和储存条件对油品胶质生成的影响。实际胶质的生成速率与烃族组成具有明显关系,其中烯烃影响最大。油品中的微量含氮化合物、硫及其衍生物、金属离子和不饱和烃相互反应... 针对不同加工方式下不同化学组成的油品,综述了油品组成、加工工艺和储存条件对油品胶质生成的影响。实际胶质的生成速率与烃族组成具有明显关系,其中烯烃影响最大。油品中的微量含氮化合物、硫及其衍生物、金属离子和不饱和烃相互反应,对胶质生成起到催化氧化作用并导致油品变色。油品中实际胶质含量还受到温度、氧含量、储存时间、光照、水含量、金属离子浓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添加剂种类、加氢反应深度对油品实际胶质生成呈现抑制或促进的规律。胶质生成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加氢处理等新工艺,改善储存条件或加入适当添加剂,都可以达到减少实际胶质含量、延长油品储存时间的目的。鉴于氮含量对实际胶质含量的变化较为敏感,应关注油品中氮含量。由于玻璃钢储罐具有耐腐蚀、机械密封良好、保温性好、防紫外线等诸多优点,用于长期储存油品时,有利于提升其安定性。关于成品油安定性的研究与应用,一方面从反应动力学和胶体化学方面深入研究实际胶质的生成机理;另一方面加强储存油品质量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实际胶质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应规律,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品储存 加氢工艺 实际胶质 玻璃钢储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无铅汽油实际胶质检测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霞 《中国标准化》 2002年第9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 车用无铅汽油 实际胶质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法降低常二线柴油实际胶质工艺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代萌 牛世坤 +3 位作者 李士才 丁贺 周嘉文 李扬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8年第11期14-16,37,共4页
加氢法是通过加氢饱和柴油原料中不安定组分,减少胶质前驱体,以达到降低测定结果中燃料油的实际胶质数值。以不同来源常二线柴油为原料,分别考察Ni-Mo,Co-Mo型加氢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压力下实际胶质降低情况,总结实际胶质随反应条... 加氢法是通过加氢饱和柴油原料中不安定组分,减少胶质前驱体,以达到降低测定结果中燃料油的实际胶质数值。以不同来源常二线柴油为原料,分别考察Ni-Mo,Co-Mo型加氢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压力下实际胶质降低情况,总结实际胶质随反应条件变化规律并得出不同催化剂使实际胶质达标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实际胶质随反应压力升高逐渐降低,但是随反应温度升高出现先降低再升高现象; Co-Mo,Ni-Mo型催化剂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都可以有效降低实际胶质,其中Co-Mo型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3 MPa以上、280~310℃,Ni-Mo型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2 MPa以上,280~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二线柴油 实际胶质 加氢工艺 CO-MO NI-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酸型润滑改进剂对柴油实际胶质的影响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然 惠杰 +1 位作者 张继辉 王兴旺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12期74-75,64,共3页
润滑性改进剂可有效提高柴油的润滑性,可能会有导致柴油实际胶质增加的倾向。通过试验考察了酸性润滑改进剂对柴油实际胶质的影响。
关键词 柴油 润滑性改进剂 实际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汽油实际胶质测定中对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婷婷 《大众标准化》 2012年第9期56-57,共2页
前言 甲醇汽油实际胶质是评价甲醇汽油安定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安定性好的汽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明显的质量变化。安定性差的汽油则会发生明显的质量变化,汽油易被氧化,生成酸性物质和胶状物质及不溶性沉渣。在汽油中... 前言 甲醇汽油实际胶质是评价甲醇汽油安定性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安定性好的汽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明显的质量变化。安定性差的汽油则会发生明显的质量变化,汽油易被氧化,生成酸性物质和胶状物质及不溶性沉渣。在汽油中形成的胶质可分为3类:第1种是不可溶胶质或称为沉渣,以沉淀的形式存在于汽油中,可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第2种是可溶性胶质,其均匀地溶解于汽油中,但其沸点较高不易挥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汽油 实际胶质 影响因素 检验结果 测定 质量变化 安定性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车用无铅汽油实际胶质检测方法的改进
8
作者 王霞 《监督与选择》 2002年第5期44-44,共1页
用GB/T509的仪器,结合GB/T8019的方法,可以缩短检验时间、降低检验成本、提高检测准确率——实际胶质是汽油的一项重要指标,高胶质能使进气管、汽化器和进气阀产生沉积物和粘住进气阀,所以实际胶质的检测有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质量监督 车用无铅汽油 实际胶质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J—1型喷射蒸发法实际胶质测定仪投放市场
9
作者 侯承业 《石油商技》 1994年第6期17-17,共1页
上海彭浦制冷器总厂经二年多的精心努力研制,又开发出“RPJ—1型喷射蒸发法实际胶质测定仪”。仪器外观新颖、体积小、功耗低,它既能适应GB/T 509,又适用于GB/T 8019标准方法。 该产品已经中国石化总公司石科院标准化室认可,并经过了中... 上海彭浦制冷器总厂经二年多的精心努力研制,又开发出“RPJ—1型喷射蒸发法实际胶质测定仪”。仪器外观新颖、体积小、功耗低,它既能适应GB/T 509,又适用于GB/T 8019标准方法。 该产品已经中国石化总公司石科院标准化室认可,并经过了中航油料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胶质 蒸发法 测定仪 投放市场 GB/T 中国石化总公司 标准化 标准方法 制冷器 中航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胶质测定方法变化与汽油质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志刚 黄风林 +1 位作者 唐璇 王菲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104,共4页
结合汽油中胶质的构成与性质,分析了实际胶质、溶剂洗胶质、未洗胶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过程、数据差异的原因,阐述了汽油标准中胶质引用标准变更的原因,研究了添加剂间及与汽油溶剂洗胶质间的相互作用。指出汽油添加剂的无序使用是导致... 结合汽油中胶质的构成与性质,分析了实际胶质、溶剂洗胶质、未洗胶质标准试验方法测定过程、数据差异的原因,阐述了汽油标准中胶质引用标准变更的原因,研究了添加剂间及与汽油溶剂洗胶质间的相互作用。指出汽油添加剂的无序使用是导致汽油未洗胶质超标、发动机非正常工作的主要原因。合理、有效使用极性小、非烃元素含量低的添加剂,降低胶质尤其是未洗胶质含量是保障发动机有效运行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实际胶质 未洗胶质 溶剂洗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汽柴油胶质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简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海燕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15年第1期29-31,共3页
鉴于当前对汽柴油胶质的认知情况和逐步以GB/T8019-2008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取代GB/T509-1988的需要,分别从概念、测定过程以及测定中需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说明,供同行共同学习参考。
关键词 车用汽油 实际胶质 溶剂洗胶质 未洗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悦英 《石油商技》 1996年第2期31-32,15,共3页
石油销售系统由于油品收发频繁,周转快,故此,在接收入库化验中,只能做一些重点必验项目。在储存过程中,要求油品质量变化小,保证质量不影响使用,所以化验项目也比油品生产部门少。对某些出厂控制项目,一般不检测。油品分析化验是一项非... 石油销售系统由于油品收发频繁,周转快,故此,在接收入库化验中,只能做一些重点必验项目。在储存过程中,要求油品质量变化小,保证质量不影响使用,所以化验项目也比油品生产部门少。对某些出厂控制项目,一般不检测。油品分析化验是一项非常认真细致的工作,除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试验方法外,还应突出销售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达到安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方法 石油产品 实际操作 有效数字 实际胶质 试验结果 分析天平 加热速度 冷凝管 恒温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汽油催化裂化改质的反应条件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成霞 张强 +2 位作者 李春义 杨朝合 山红红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4,共4页
以硫含量较高的胜利石油化工总厂的焦化汽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及提升管装置上考察了焦化汽油经催化裂化改质后的油品性质,并与改质前原料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催化裂化改质后油品在保持较高液体收率的前提下性质... 以硫含量较高的胜利石油化工总厂的焦化汽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及提升管装置上考察了焦化汽油经催化裂化改质后的油品性质,并与改质前原料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经催化裂化改质后油品在保持较高液体收率的前提下性质得到极大的改善,并且液化石油气中丙烯含量较高;改质后的汽油的族组成发生变化,异构烷烃含量明显增加;烯烃含量显著降低,并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汽油的实际胶质、诱导期在改质后得到了极大改善,硫含量也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焦化汽油 改质 反应条件 石油化工总厂 液化石油气 油品性质 反应装置 对比分析 液体收率 发生变化 烯烃含量 反应温度 实际胶质 硫含量 提升管 固定床 极大的 族组成 诱导期 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清净剂对柴油氧化安定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高友 熊春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6-409,共4页
详细考察了柴油清净剂对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加剂柴油实际胶质主要影响因素为柴油,氧化安定性不溶物主要影响因素为柴油,其次为柴油清净剂。加剂柴油实际胶质与空白柴油实际胶质呈线性关系。军用柴油氧化安定性好,加入... 详细考察了柴油清净剂对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加剂柴油实际胶质主要影响因素为柴油,氧化安定性不溶物主要影响因素为柴油,其次为柴油清净剂。加剂柴油实际胶质与空白柴油实际胶质呈线性关系。军用柴油氧化安定性好,加入清净剂对氧化安定性影响较小。轻柴油氧化安定性差,实际胶质高,氧化安定性不溶物多。清净剂对其氧化安定性性能影响很大;实际胶质变化率范围为-38.2%~16.4%;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均下降,下降率范围为32%~68%。通常选用能够显著降低胶质和氧化安定性不溶物的清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清净剂 氧化安定性 实际胶质 氧化安定性不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清净剂柴油长期储存安定性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田高友 熊春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2-466,共5页
在柴油中加入清净剂,采用ASTMD4625方法,于43℃储存0、84和168d,测定柴油的实际胶质和总不溶物含量,采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考察了实际胶质和总不溶物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清净剂柴油在储存过程中,其实际胶质和不溶... 在柴油中加入清净剂,采用ASTMD4625方法,于43℃储存0、84和168d,测定柴油的实际胶质和总不溶物含量,采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考察了实际胶质和总不溶物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加清净剂柴油在储存过程中,其实际胶质和不溶物含量主要由柴油本身性质和储存时间决定,清净剂的配方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储存时间延长,加清净剂柴油的实际胶质和不溶物均呈线性递增,递增速率主要由柴油本身性质决定。加清净剂柴油的实际胶质(不溶物)与空白柴油实际胶质(不溶物)之间呈线性关系。各种清净剂对柴油储存安定性能影响不同。43℃储存168d后实际胶质和总不溶物变化率范围分别为-8.6%~40.1%和-37.9%~76.2%。结合改善柴油储存安定性能和优选性能优异清净剂2种方式,可以实现加清净剂柴油长期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柴油清净剂 储存安定性能 总不溶物 实际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氧压法考察柴油储存安定性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长涛 李术元 +1 位作者 冯华国 程振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7-72,共6页
采用超氧压法(ASTM D5304)对不同类型和来源柴油的储存安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大量模拟储存试验,研究总不溶物含量、实际胶质含量、酸值等不安定组分的生成倾向,根据国家成品油标准和国家储备对油品储存时间的要求,提出适合国家储备柴油的... 采用超氧压法(ASTM D5304)对不同类型和来源柴油的储存安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大量模拟储存试验,研究总不溶物含量、实际胶质含量、酸值等不安定组分的生成倾向,根据国家成品油标准和国家储备对油品储存时间的要求,提出适合国家储备柴油的质量指标。适合长期储存的柴油指标:模拟储存48h后总不溶物含量不大于2.5mg/(100mL),实际胶质含量不大于50mg/(100mL),酸度不大于7mgKOH/(100mL);建议柴油的参考收储指标:模拟储存48h后总不溶物含量不大于10mg/(100mL),实际胶质含量不大于100mg/(100mL),酸度不大于7mgKOH/(100mL);适合长期储存的军用柴油指标:模拟储存72h后总不溶物含量不大于1.5mg/(100mL),实际胶质含量不大于10mg/(100mL),酸度不大于5mgKOH/(100mL)。研究结果可以为国家成品油储备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储存安定性 超氧压法 实际胶质 酸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口岸FCC出口汽油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牟明仁 黄清璇 +4 位作者 那晗 李莉 李强 张宁 马永无 《石油商技》 2016年第5期78-83,共6页
对2011—2015年大连新港码头的12批次FCC出口汽油检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CC出口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在92.0~92.8范围,平均值为92.25;15℃密度在732.2~739.8 kg/m3范围,平均值为736.43 kg/m3,汽油组分较轻;所有批次的FCC出... 对2011—2015年大连新港码头的12批次FCC出口汽油检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CC出口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在92.0~92.8范围,平均值为92.25;15℃密度在732.2~739.8 kg/m3范围,平均值为736.43 kg/m3,汽油组分较轻;所有批次的FCC出口汽油检验结果都符合出口合同指标要求。另外,FCC出口汽油的硫含量在0.007%~0.018%(质量分数)范围,烯烃含量在30.5%~38.7%(体积分数)范围,与国Ⅳ、国Ⅴ汽油技术指标相比,硫含量、烯烃含量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辛烷值 FCC 烯烃含量 大连新港 检验数据 汽油组分 质量分析 实际胶质 催化裂化工艺 博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制军用柴油加氢工艺条件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忠贤 徐慧 《石油商技》 2003年第6期24-27,共4页
通过对直馏柴油生产-10号军用柴油工艺的研究,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柴油质量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通过加氢精制可克服直馏柴油实际胶质超标问题,同时降低硫含量。
关键词 加氢精制 直馏柴油 实际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车用汽油使用和水平
19
作者 卞爱华 《石油商技》 1996年第1期20-23,共4页
前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消费车用汽油已达8亿多吨,比80年代中期增长约10%。北美是世界汽油消费量最大的地区,其次是欧洲。就国家而言,美国是世界上汽油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年消耗汽油3亿多吨;
关键词 无铅汽油 车用汽油 汽油市场 蒸汽压 普通汽油 硫含量 消费量 辛烷值 实际胶质 实际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馏柴油馏分加氢精制生产军用柴油中型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洪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1-34,共4页
通过直馏柴油加氢精制生产-10号军用柴油的研究,在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柴油质量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RN-1催化剂,在压力4.0 MPa,温度250~260℃等工艺条件下,通过加氢精制可解决直馏柴油实际胶质超... 通过直馏柴油加氢精制生产-10号军用柴油的研究,在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柴油质量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RN-1催化剂,在压力4.0 MPa,温度250~260℃等工艺条件下,通过加氢精制可解决直馏柴油实际胶质超标问题,同时降低硫含量,满足-10号军用柴油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柴油 中型试验 柴油 加氢精制 实际胶质 硫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