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活实践观再探 被引量:6
1
作者 程利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119-126,共8页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活实践第一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真实生活过程的反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只能蕴藏于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中。本文认为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就是儿童的社会存在,它是由“主体———活动———客体...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活实践第一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真实生活过程的反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只能蕴藏于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中。本文认为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就是儿童的社会存在,它是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格式构成的平衡化的反馈环路系统,由此我们着重从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活动中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这两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理发展 平衡化 实践观 自动调节 实际生活过程 社会生活环境 灰色系统 格式系统 心理结构 心理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决定意识的诸含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忠世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83-87,共5页
笔者认为仅以“存在决定意识”为依据并不能显示新的唯物主义质的差别,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即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决定意识也就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样便拓宽了存在与意识相互关系的思维空间,也对这一命题的含义有了更具体深入... 笔者认为仅以“存在决定意识”为依据并不能显示新的唯物主义质的差别,唯物史观认为“存在”即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存在决定意识也就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样便拓宽了存在与意识相互关系的思维空间,也对这一命题的含义有了更具体深入的理解.1.在人们的生活本身的生产、再生产过程中,既改变了对象世界同时也改变、创造了入自身,从而创造了意识的物质前提和生理条件.2.由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意识是生活借以实现的精神条件.3.意识是生活总体中的一个因素,生活决定意识是总体决定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4.具体个人的意识是由个人的具体生活决定的.5.意识是生活的表现,因而为生活所决定.6.意识作为反映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7.意识随着生活的变化、演进而变化、演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自我意识 唯物史观 存在决定意识 新唯物主义 相互关系 人的意识 旧唯物主义 实际生活过程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与自主:特征、原则和基础 被引量:2
3
作者 黎玉琴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4-60,共7页
本文在确认自由即自主这样一个传统观点的基础上 ,讨论了以客体为根据的自由和以主体为根据的自由分别具有的特征 (服从和否定 )、原则 (真理和价值 ) ,认为这两种意义上的自由都存在缺陷和不足 ,提出应该以实际生活过程为基础扬弃以客... 本文在确认自由即自主这样一个传统观点的基础上 ,讨论了以客体为根据的自由和以主体为根据的自由分别具有的特征 (服从和否定 )、原则 (真理和价值 ) ,认为这两种意义上的自由都存在缺陷和不足 ,提出应该以实际生活过程为基础扬弃以客体为根据的自由和以主体为根据的自由 ,才能使自由真正成为自主活动和人的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 特征 自主 客体 主体 实际生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利国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118-125,共8页
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三项格式论的心理实质观出发,提出现代化心理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三条方法论原则:(1)社会历史决定论原则,它主要从因果决定性的角度揭示人的心理的社会本质;(2)结构主义... 方法论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三项格式论的心理实质观出发,提出现代化心理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三条方法论原则:(1)社会历史决定论原则,它主要从因果决定性的角度揭示人的心理的社会本质;(2)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相结合的发生学原则,它主要揭示了人的心理发生的内在机制;(3)心理发展在客观性过程中实现的原则,它主要揭示了人的心理发展的根本途径。这三条方法论原则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严整的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结构主义 皮亚杰 现代心理学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 心理发展 实际生活过程 客观性 决定论原则 心理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主体性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学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36-39,共4页
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主体性认识张学敏人类诞生以前,即使最高等的动物也无追求可言,它们只是凭着生物的本能冲动而生生不息。人猿揖别才宣告了那种毫无主体意识岁月的结束,从此,万物灵长的人类开始自觉地面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客观... 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主体性认识张学敏人类诞生以前,即使最高等的动物也无追求可言,它们只是凭着生物的本能冲动而生生不息。人猿揖别才宣告了那种毫无主体意识岁月的结束,从此,万物灵长的人类开始自觉地面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客观世界,明确意识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追” 主体性 价值追求 片面追求升学率 教育价值取向 个体性 实际生活过程 教育需要 当代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社会存在”范畴的一些理解 被引量:3
6
作者 邹永图 《学术研究》 1980年第5期67-69,共3页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思想发展中的最大成果;它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一系列范畴,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思想发展中的最大成果;它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一系列范畴,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直至今天,国内外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基本范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意识 生产方式 社会关系 实际生活过程 系列范畴 政治上层建筑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谈桐城派出现的历史必然性
7
作者 万陆 《江淮论坛》 1983年第1期56-60,共5页
恩格斯在评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青年德意志派”文艺、四十年代的“真正社会主义”文艺及五十年代的“席勒式”文艺时,曾多次重申他与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阐述过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 恩格斯在评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青年德意志派”文艺、四十年代的“真正社会主义”文艺及五十年代的“席勒式”文艺时,曾多次重申他与马克思在《费尔巴哈》中阐述过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因此,评价任何一个作家、任何一个文学流派都应强调他们“是他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个人琐碎的欲望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文学流派 二十年代 青年德意志派 实际生活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费尔巴哈 社会主义 评论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人民近年来消费观念的变革
8
作者 唐永进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4年第4期10-14,共5页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各种需要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存需要,如饮食、穿着、居住、交通、医疗等,这种需要是维持人们机体正常新陈代谢和延续后代的基本需要;二是享受需要,如看电视、听音乐。
关键词 消费观念 广大人民群众 消费者 消费行为 实际生活过程 新陈代谢 市场经济条件 观念变革 消费水平 消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