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钒基催化剂降解实际烟气中的二噁英研究
1
作者 彭亚旗 汤明慧 +2 位作者 杜翠翠 赵日晓 陆胜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1-504,566,共5页
为开发高效降解实际烟气中二噁英的新型催化剂,在钒基催化剂中加入Mn和Cu,研究200℃时不同催化剂对二噁英的降解效率,并添加臭氧辅助催化,分析二噁英不同氯代同系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添加MnO_x或同时添加MnO_x和CuO_x时,催... 为开发高效降解实际烟气中二噁英的新型催化剂,在钒基催化剂中加入Mn和Cu,研究200℃时不同催化剂对二噁英的降解效率,并添加臭氧辅助催化,分析二噁英不同氯代同系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催化剂中添加MnO_x或同时添加MnO_x和CuO_x时,催化剂降解效率明显提升;催化剂中仅添加CuO_x则会导致二噁英的大量生成;反应气氛中添加臭氧,能提升催化剂对二噁英的降解效率,特别是VO_x-CuO_x/TiO_2,二噁英由生成转变为降解。分析二噁英同系物的脱除效率发现,催化剂对二噁英的吸附效率随着氯代数增加而增加,降解效率随氯代数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降解 实际烟气 二噁英 MNOX Cu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和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新方法
2
作者 江文豪 吕冬强 +3 位作者 张学超 杨智勇 王雷 崔子阳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针对燃料燃烧计算现行方法的不足,从燃烧计算的机理模型出发,推导得到一种通用的燃料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和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新方法,并提出了燃料成分因数和实际干烟气系数的概念。在新方法中,过量空气系数通过烟气成分和燃料成分因数求得... 针对燃料燃烧计算现行方法的不足,从燃烧计算的机理模型出发,推导得到一种通用的燃料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和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新方法,并提出了燃料成分因数和实际干烟气系数的概念。在新方法中,过量空气系数通过烟气成分和燃料成分因数求得,实际干烟气量通过实际干烟气系数和理论干烟气量求得。通过试验数据对新方法与现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量空气系数计算方法中,现行传统方法较为便捷但仅适用于燃料成分因数近似为零的燃料,现行改进方法精度高但需要进行迭代计算,而新方法是简便的通用计算模型,可适用于任何燃料,且计算结果与现行改进方法一致;实际干烟气量计算方法中,现行方法需要先求解过量空气系数,而新方法中实际干烟气量为独立求解,且计算结果与现行改进方法一致;实际干烟气系数的提出,使得燃料燃烧计算时,实际干空气量和实际干烟气量的求解模式类似,均可通过相应的理论量值和比例系数求积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计算 过量空系数 实际 燃料成分因数 实际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富氧下烟气焓与熵计算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周兴 刘慧敏 +2 位作者 秦鸿飞 郑之民 王春波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0,30,共6页
目前针对增压富氧条件下混合娴气的热力特性分析仍需繁琐的计算过程。利用"虚拟纯物质"概念及Lee-Kesler关联式对增压富氧燃烧条件下产生的高压烟气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混合规则求取了"虚拟的纯物质"的虚拟临界压... 目前针对增压富氧条件下混合娴气的热力特性分析仍需繁琐的计算过程。利用"虚拟纯物质"概念及Lee-Kesler关联式对增压富氧燃烧条件下产生的高压烟气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混合规则求取了"虚拟的纯物质"的虚拟临界压力,虚拟临界温度。此外,结合对应态原理,求得了实际气体焓与熵。对不同系统压力下烟气实际焓与熵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虚拟临界法与其他计算方法相比,具有计算简便,方便现场工程人员使用且具有较高精度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富氧 实际烟气 虚拟临界法 偏差焓 偏差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试平台SCR低温催化剂测试与氨逃逸分布特征
4
作者 赵瑞 张翼 +4 位作者 余学海 史晓宏 刘毅 王鹏 韩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610-4615,共6页
目前燃煤机组低负荷运行的情况越来越多,研究机组低负荷运行时NOx控制技术可有效降低燃煤机组的NOx排放浓度。本文利用已建成的20000m^(3)/h的实际燃煤烟气的污染物脱除试验平台,安装低温段脱硝催化剂整体模块,测试该催化剂的性能指标,... 目前燃煤机组低负荷运行的情况越来越多,研究机组低负荷运行时NOx控制技术可有效降低燃煤机组的NOx排放浓度。本文利用已建成的20000m^(3)/h的实际燃煤烟气的污染物脱除试验平台,安装低温段脱硝催化剂整体模块,测试该催化剂的性能指标,现场取样并重点分析氨逃逸和转化率指标,得出实际烟气条件下氨逃逸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低温脱硝催化剂的低温段在290~250℃范围内,脱硝效率可达到80%,脱硝出口NO_(x)可控制在50mg/m^(3)(标准)以内,甚至20mg/m^(3)以内,氨逃逸最高为1.68mg/m^(3),小于标准要求值2.28mg/m^(3),SO_(2)/SO_(3)转化率最高为0.73%,小于标准要求值1%,满足运行要求。文中进一步研究了氨逃逸浓度沿程分布情况,经测试表明,290℃时沿程氨逃逸浓度不断降低,除尘器前降低32.2%,除尘器后降低6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低温催化剂 氨逃逸分布特征 SO_(2)/SO_(3)转化率 实际燃煤 中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