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儒家人文精神与快乐境界
- 1
-
-
作者
向世陵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2,共3页
-
文摘
“人文精神”概念的定义域是十分宽泛的,它实际上含摄了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从天到人,有仁有智。苟子当年在《解蔽》一文中批评诸子各家,以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被自然天道所迷惑而不知人事作为,“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被实际功用所迷惑而不知礼乐文饰,只有孔子则是“仁知(智)且不蔽”,完善而全面,即只有儒家是“人”、“文”通贯,仁、智兼备的。
-
关键词
“人文精神”
儒家思想
乐境
实际功用
定义域
“人”
“文”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原始文化看华夏先民的审美追求
- 2
-
-
作者
翁银陶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9-52,共4页
-
文摘
本文主要论述华夏先民的三大审美追求 :一 ,追求形式美与抽象美的结合。华夏先民在石器打造中产生形式美的追求 ,而后又将此种追求与从写实美发展而来的对抽象美的追求相融合。二 ,追求写实美与神秘美的结合。华夏先民在劳动、生活中产生对写实美的追求 ,而后这种写实艺术又被宗教巫术所利用 ,因而形成对写实美与神秘美相融合的新的审美追求。如人兽合一、人鸟合一的神之形象的创造。三 ,追求审美与实际功用的结合。原始人没有单纯的审美追求 ,所有的审美追求都是与实际功用的追求结合在一起的 ,如华夏先民的文身 ,既是为了保护自身 ,也是为了美的装饰。
-
关键词
形式美与抽象美
写实美与神秘美
审美与实际功用
-
Keywords
formalistic beauty and abstractive beauty
realistic beauty and mysterious beauty
aesthetic judgment and practical function.
-
分类号
B83-0
[哲学宗教—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