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钻试验 被引量:29
1
作者 吴超 菅志军 +1 位作者 郭云 尚捷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53,57,共3页
为了加快我国海上油气藏开发的步伐,降低勘探开发成本,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一套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文中主要对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导向机构、井下涡轮发电机、地面指令下传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实钻... 为了加快我国海上油气藏开发的步伐,降低勘探开发成本,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一套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文中主要对该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如导向机构、井下涡轮发电机、地面指令下传装置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了论述,并对其实钻试验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导向井系统 导向机构 井下涡轮发电机 地面指令下传装置 实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硬度场数值模拟与PVD技术在牙轮钻头轴承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何畏 熊尉伶 +2 位作者 李波 张志魁 胡玉茂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2-186,共5页
建立了轴承套在淬火冷却过程中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硬度场变化规律和分布状态。模拟结果表明:轴承套硬度值沿径向分布从外表面向内表面逐渐递减,满足了轴承套内柔外刚的要求。将模拟硬度值与实测硬度值进行比较,一致性较好,证明所建模... 建立了轴承套在淬火冷却过程中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硬度场变化规律和分布状态。模拟结果表明:轴承套硬度值沿径向分布从外表面向内表面逐渐递减,满足了轴承套内柔外刚的要求。将模拟硬度值与实测硬度值进行比较,一致性较好,证明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利用PVD技术试制镀TiN涂层轴承套式滑动轴承牙轮钻头,进行台架试验以及现场实钻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镀TiN涂层轴承套式滑动轴承牙轮钻头比原牙轮钻头耐磨性好,工作效率和寿命均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套 硬度场 数值模拟 台架试验 现场对比试验 P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钻进参数聚类的含煤地层岩性模糊识别 被引量:35
3
作者 张幼振 张宁 +1 位作者 邵俊杰 钟自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328-2335,共8页
通过钻进参数进行煤矿巷道围岩特征描述可为煤矿安全绿色开采提供地质信息保障。针对煤矿井下坑道钻探中随钻地层岩性识别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钻进参数核模糊C均值聚类(Kernel Fuzzy C-means,KFCM)算法的含煤地层岩性... 通过钻进参数进行煤矿巷道围岩特征描述可为煤矿安全绿色开采提供地质信息保障。针对煤矿井下坑道钻探中随钻地层岩性识别难度大、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钻进参数核模糊C均值聚类(Kernel Fuzzy C-means,KFCM)算法的含煤地层岩性模糊识别方法。结合钻进试验台上开展的模拟岩样钻进试验,获得了包括钻速、转速和钻压等敏感钻进参数的训练样本,利用KFCM算法对获取的钻进参数训练样本进行学习,构造钻进参数样本空间并映射到高维空间进行聚类处理。建立了以典型含煤地层分类为目标的聚类模型,采用高斯核函数分别确定了软弱夹层、煤层和泥岩层的分布结构以及对应的聚类中心。其中,对比线性核函数,高斯核函数在垂向上的分类效果符合沉积岩构造的特征,且聚类时间节约了7.2%。进一步基于钻进参数的聚类结果,将钻速作为衡量各类岩石钻进性能的关键参数,通过分析钻进参数数据集的变化规律,建立了钻速与转速、钻压幂函数表达形式的地层岩性预测模型,采用数据插值拟合方法完成了典型软弱夹层、煤层和泥岩层的空间划分。并应用模糊数学方法通过构建钻速的分段三角形隶属度函数,得出样本地层钻速对典型含煤地层钻速的隶属度公式,根据隶属度公式将地层岩性划分为5个级别,实现了对样本地层岩性的模糊识别。在实钻试验中,对提出的模糊识别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PDC锚杆钻头回转钻进条件下快速识别典型含煤地层岩性,识别的正确率为92%,研究结果为实现煤矿井下巷道隐蔽致灾因素动态智能探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道 进参数 含煤地层 核模糊C均值聚类 模糊识别 实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diamond bit for extra-hard, compact and nonabrasive rock formation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佳亮 张绍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456-1462,共7页
A new impregnated diamond bit was designed to solve the slipping problem when impregnated diamond bit was used for extra-hard, compact, and nonabrasive rock formation. Adding Si C grits into matrix, Si C grits can eas... A new impregnated diamond bit was designed to solve the slipping problem when impregnated diamond bit was used for extra-hard, compact, and nonabrasive rock formation. Adding Si C grits into matrix, Si C grits can easily be exfoliated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matrix due to weak holding-force with matrix, which made the surface non-smooth. Three Ф36/24 mm laboratorial bits were manufactured to conduct a laboratory drilling test on zirconiacorundum refractory brick. The laboratory drilling test indicates that the abrasive resistance of the bit work layer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i C concentation.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the weaker the abrasive resistance of matrix. The new impregnated diamond bit was applied to a mining area drilling construction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Field drilling applic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ROP(rate of penetration) of the new bit is approximately two to three times that of the common bits. Compared with the common bits, the surface of the new bit has typical abrasive wear characteristics,and the metabolic rate of the diamond can be well matched to the wear rate of the matri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grits impregnated diamond bit non-smooth surface diamond rock fragmentation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