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涵养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辩证法
1
作者 雷栋良 李政佼 《四川教育》 2024年第34期32-34,共3页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家精神”这一崭新命题,并系统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即“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家精神”这一崭新命题,并系统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基本内涵,即“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教育家精神是对优秀教育工作者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价值追求的凝练升华,更是引领广大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科学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以文化人 因材施教 启智 个人品德 优秀教育工作者 实践辩证法 求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与实践辩证法——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思考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贵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133-136,共4页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具有双重涵义 :它包括自然性质的对象性关系与社会性质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根源于“扩大了的生产力”的异化 ,其异化的扬弃及人与自然统一的必要前提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与调整 ,社会交往关系的...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具有双重涵义 :它包括自然性质的对象性关系与社会性质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的对立根源于“扩大了的生产力”的异化 ,其异化的扬弃及人与自然统一的必要前提是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与调整 ,社会交往关系的普遍发展与调整。人与自然统一的深刻的现实基础在于实践的辩证否定性、其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与自然 对象性 实践辩证法 辩证否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辩证法”论纲 被引量:6
3
作者 陈祖华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653-660,共8页
实践辩证法的研究要在有分析地吸取国内外相关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着力于克服现有研究的明显缺陷 ,自觉运用反思的哲学思维方式 ,努力实现对当代实践与科学 (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的大跨度综合 ,建构作为马克思主义辩... 实践辩证法的研究要在有分析地吸取国内外相关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着力于克服现有研究的明显缺陷 ,自觉运用反思的哲学思维方式 ,努力实现对当代实践与科学 (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的大跨度综合 ,建构作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合理形态与当代形态相统一的实践辩证法的理论框架。这种研究 ,对于直接推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对于强化唯物辩证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 ,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辩证法 反思 马克思主义 辩证法 中国 价值论 认识论 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韩礼德的实践辩证法语言研究思想 被引量:4
4
作者 何远秀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2,共6页
近年来,韩礼德本人多次提及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研究语言的,学界曾对其语言研究思想和方法进行过不少的探讨,但鲜有人从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的方法论角度去审视韩礼德的语言研究方法论的问题,以至于学界对韩礼德的... 近年来,韩礼德本人多次提及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研究语言的,学界曾对其语言研究思想和方法进行过不少的探讨,但鲜有人从马克思主义语言研究的方法论角度去审视韩礼德的语言研究方法论的问题,以至于学界对韩礼德的语言研究方法论的认识,尤其是有关韩礼德的辩证法研究思想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甚至是误解。通过阐释马克思辩证法的思想实质以及韩礼德的语言研究思想和方法,本文旨在消解学界对韩礼德语言研究方法论认识上的不足。研究发现,韩礼德有关语言研究的方法论体现了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的研究思想,即以实践为基础的总体性的辩证研究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礼德 实践辩证法 总体性原则 语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辩证法视域中的科学发展
5
作者 任百成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6-18,共3页
科学发展观,是把人及人类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辩证法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运用和创新。立足于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理解的马克思实践辩证法,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所蕴含的主体性、能动性和革命性,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把人及人类实践放在核心地位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辩证法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运用和创新。立足于人类能动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理解的马克思实践辩证法,充分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所蕴含的主体性、能动性和革命性,为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牢固的理论根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实践辩证法的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突出了实践辩证法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实践辩证法的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达到了实践辩证法统筹兼顾的理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实践 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辩证法”论纲
6
作者 陈祖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2年第1期224-235,共12页
"实践辩证法"这一提法早已有之,且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研究成果,其中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南斯拉夫"实践派"的研究较为突出。然而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依作者视野所及,存在着如下明显的缺陷:1.对自然界的客... "实践辩证法"这一提法早已有之,且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研究成果,其中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南斯拉夫"实践派"的研究较为突出。然而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依作者视野所及,存在着如下明显的缺陷:1.对自然界的客观性、先在性的忽视。如有些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反对还原论的自然本体论,突出社会历史辩证法.把自然纳入社会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自然界的客观性、先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实践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人与自然 先在性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客观性 自然界 自然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实践辩证法透视“三个有利”与“四个全面”的逻辑关联
7
作者 张海燕 《阴山学刊》 2015年第6期84-90,共7页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以实践辩证法所内含的总体性思维、主体性精神和以自否定促发展的精神来透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与"三个有利"的逻辑关联,为"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以实践辩证法所内含的总体性思维、主体性精神和以自否定促发展的精神来透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与"三个有利"的逻辑关联,为"改革促进派"提供符合实践辩证法的理论支持,应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内在要求和焦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全面 三个有利 实践辩证法 总体性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毛泽东实践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根基
8
作者 韩步江 《毛泽东研究》 2018年第5期124-124,共1页
韩步江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撰文认为,将辩证法理解为实践的抽象原则,还是理解为实践中的具体存在、要求和体现,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的关键,也是正确回答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问题... 韩步江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撰文认为,将辩证法理解为实践的抽象原则,还是理解为实践中的具体存在、要求和体现,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的关键,也是正确回答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问题的有效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辩证法 毛泽东 唯物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主义 大学学报 抽象原则 哲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辩证法
9
作者 黄志军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为辩证法确立根基的意义上,实践辩证法概念是清晰的,但是在以下两个方面它又呈现出模糊状态:一是实践辩证法的思想史定位不清,二是实践辩证法的思想特质界定不清。基于此,我们提出从实践哲学的视角阐释辩证法的议题。一方面,在理论哲... 在为辩证法确立根基的意义上,实践辩证法概念是清晰的,但是在以下两个方面它又呈现出模糊状态:一是实践辩证法的思想史定位不清,二是实践辩证法的思想特质界定不清。基于此,我们提出从实践哲学的视角阐释辩证法的议题。一方面,在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比较视域中,揭示其思想脉络,勾勒其学术纹理;另一方面,通过辨析实践哲学与实践理性、实践智慧、实践等概念的区别及其与辩证法的关系,进而揭示其思想特质和当代价值,从而进一步获得对实践辩证法的清晰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恩格斯辩证法思想的实践哲学意蕴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宇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4,共12页
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被认为只是自然客体运动变化方式的直观反映,而不是对主客体之间实践关系的把握。这种看法实际上误解了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通过对恩格斯阐述辩证法相关文本的细致解读可以发现,其辩证法思想来自对人类实践方式的深... 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被认为只是自然客体运动变化方式的直观反映,而不是对主客体之间实践关系的把握。这种看法实际上误解了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通过对恩格斯阐述辩证法相关文本的细致解读可以发现,其辩证法思想来自对人类实践方式的深刻理解。人类的辩证思维来自于实践,并用于理解作为实践对象的自然。辩证法是知性思维面对复杂实践对象时遭到的否定性,是实践过程的真实反映。要把握实践中的复杂情况,必须超出一般知性思维,运用对复杂矛盾关系进行动态综合的思维,即辩证思维。恩格斯阐述了这种实践思维方式,并将其运用于指导革命实践。恩格斯的辩证法思想后来被列宁、毛泽东、阿尔都塞等马克思主义者发展为实践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知性思维 辩证法 实践哲学 实践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矛盾辩证法到和谐辩证法——辩证法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奎良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4,共11页
本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新提法为契机,系统地考察了自黑格尔以来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历史变迁,提出了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辩证法的新概念。和谐辩证法是对矛盾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时代精神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本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新提法为契机,系统地考察了自黑格尔以来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历史变迁,提出了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辩证法的新概念。和谐辩证法是对矛盾辩证法的继承和发展,是时代精神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厚的思想积淀,承认对立面的肯定因素、实现对立面的结合和双赢等是和谐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 矛盾辩证法 和谐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
12
作者 孙江 《常熟高专学报》 2004年第1期5-7,60,共4页
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之一,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演进的主旋律。用"从后思索"的研究方法来审视当年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文本,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当年考察资本全球化时期所提出的发展思想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些思想... 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之一,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演进的主旋律。用"从后思索"的研究方法来审视当年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历史文本,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当年考察资本全球化时期所提出的发展思想依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些思想在时代的包装下演化成应用性部门哲学———发展哲学。马克思的发展哲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发展主体的人文关怀、交往实践辩证法、发展问题的哲学解决方案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哲学 马克思 人文关怀 交往实践辩证法 发展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动向简析
13
作者 汪玲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22-26,共5页
五十年代后期,尤其六十年代以来,英、德、法、意大利、美、加拿大等国形成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马克思主义已成了一些书籍、报刊、电视、广播、学术会议研究的主题。一些研究所、研究中心、大学组成了庞大的研究组织,定期召开讨论会。
关键词 哲学手稿 马克思思想 实践辩证法 五十年代 马克思学说 学术会议 《反杜林论》 研究中心 研究动向 社会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恩格斯自然概念的合理性——兼评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贵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6期75-80,共6页
本文不同意A·施密特把实践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对立起来的观点,认为它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中具有历史的与逻辑的必然联系,存在着理论上的具体统一性。
关键词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A.施密特 合理性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 自然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 统一性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