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医德教育范式的转型——医德的现实化与“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被引量:9
1
作者 蔡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5期527-532,共6页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价值维度的确认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肯定。挖掘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对现实世界的提问方式),即“道德如何现实化”。从(作为道德现实化为道德实践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的根本障碍的)“生存性恐惧...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价值维度的确认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肯定。挖掘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对现实世界的提问方式),即“道德如何现实化”。从(作为道德现实化为道德实践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的根本障碍的)“生存性恐惧”出发,可以在继承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的基础上将此问题下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实践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诸多问题。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呼吁医德教育的范式转换,即从当前主要的“知性医德教育模式”转变为着眼于使医德现实化的“践行性的实践性医德教育模式”。这需要对“跨主体性的能力/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对作为其前提的“超越生存性恐惧的勇气”的培养,进而需要对相关的培养路径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问题式 跨主体性的能力 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认知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性的实践性医德教育模式 生存性恐惧 医德的现实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理论渊源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孝纯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100,135,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气势宏阔,理论性、指导性、实践性、针对性都特别强,是新时代指导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溯源则兴流,源远则流长。本文认真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与精髓要义,多视角探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理论与历史文化渊源,提出了我们全面贯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有效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实际可行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 思想内涵 理论来源 实践践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德伦理学的缺陷和医德培养的关键 被引量:6
3
作者 蔡昱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8-13,共6页
当代伦理学的缺陷在复兴的当代美德伦理学上表现为片面性、“自我—他人不对称”、相对主义、缺乏具普遍性的美德依据和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即“美德”丢失了古代的能力蕴含而仅指品质,从而使美德难以现实化。从“畏死的恐惧”基础上... 当代伦理学的缺陷在复兴的当代美德伦理学上表现为片面性、“自我—他人不对称”、相对主义、缺乏具普遍性的美德依据和践行性的道德实践能力,即“美德”丢失了古代的能力蕴含而仅指品质,从而使美德难以现实化。从“畏死的恐惧”基础上所重塑的道德基础(即生命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出发,对上述问题给予揭示与超越。马克思以彻底的实践哲学和崭新的问题式,即“道德何以现实化”,使道德走出了纯粹的思维性。从“畏死的恐惧”出发可以继承和发展此问题式,将研究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领域。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医德教育的关键是培养“超越畏死的恐惧的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伦理学 医德的现实化 性的道德实践能力 畏死的恐惧 问题式 跨主体性的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