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5篇文章
< 1 2 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研究
1
作者 刘西晓 齐晓燕 洪华斌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第7期17-19,共3页
体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功能,因此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 体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重要功能,因此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乡村振兴 价值意蕴 困境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以中国美术史课程为例
2
作者 王立峰 范宏倩 《美术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美术类专业应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道德情操、广博人文情怀和扎实专业技能的艺术人才。以中国美术史课程为例,教师可以从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优化思政教学内容、创新思政教学方法、探索思... 美术类专业应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高尚道德情操、广博人文情怀和扎实专业技能的艺术人才。以中国美术史课程为例,教师可以从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优化思政教学内容、创新思政教学方法、探索思政教学评价方式四个方面阐述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实践路径,深入分析美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内在逻辑,提出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策略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专业 课程思政 实践路径 中国美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3
作者 孙玉丽 陈芹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拔尖创新型人才为坚实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平台,是建立在数智化、绿色化基础上的高质量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更注重劳动者的创新素质与综合能力。拔尖创...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拔尖创新型人才为坚实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发展平台,是建立在数智化、绿色化基础上的高质量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更注重劳动者的创新素质与综合能力。拔尖创新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与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清晰的战略定位与指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厚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深化产学研合作,构建开放、包容、共享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持续扩大开放,搭建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平台。如此,方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铺设坚实道路,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作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阐释与实践路径
4
作者 汪敏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5年第1期9-12,共4页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语言作为文明传承的载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习近平主席在2024世界中文大会贺信中首次明确提出“中文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这一重要论断,这不仅是对中文国际传播的创新性概...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今天,语言作为文明传承的载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习近平主席在2024世界中文大会贺信中首次明确提出“中文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这一重要论断,这不仅是对中文国际传播的创新性概括,更为深入理解和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南。这一定位明显超越了对语言“工具化”的传统理解,而将中文提升到公共文化与知识资源的国际公共产品高度。中文的公共文化产品定位,意味着中文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体现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共享中国文明成果、共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良好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产品 中文教育 交流的桥梁 社会共享 实践路径 文明传承 国际公共产品 传统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5
作者 蒋玲 杜嫱 孙司宇 《现代教育技术》 2025年第3期15-23,共9页
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龙头作用,探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文章首先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此为理... 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龙头作用,探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对于推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文章首先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此为理论依据建构了中国话语体系的高等教育强国指数,并结合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观数据,对比分析了我国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之后,文章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突出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加大经费投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打造良性多元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文章通过研究,旨在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实操建议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强国 实践路径 高等教育强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竞合逻辑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王丹 吴立保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实现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先决条件,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对教育强国建设负有主体责任。本研究依托竞合理论,针对省域高等教育分类标准固化、合作联动不足和分类目标建设失衡、合作理念和行动不足等问题,提出竞合视角下省... 实现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先决条件,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对教育强国建设负有主体责任。本研究依托竞合理论,针对省域高等教育分类标准固化、合作联动不足和分类目标建设失衡、合作理念和行动不足等问题,提出竞合视角下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实践路径,通过构建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多主体竞合生态关系,建立互涉共生的省域高校分类发展主体,形成互补嵌入的结构化竞合和评价机制,分类引领确立互为目标的价值旨归以突破传统分类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和组织惯习影响,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高等教育 分类发展 竞合理论 生态关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一佳 王莹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第1期94-96,共3页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体育科技创新被视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突破、实现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及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文全面总结了体育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深入剖析了体育科技创新制约新质生产力协同发...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体育科技创新被视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突破、实现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及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文全面总结了体育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深入剖析了体育科技创新制约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体育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协同发展实践路径,以期促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的实践路径
8
作者 付成程 范建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74,共3页
网络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网络空间中也存在着许多负面信息和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文章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现存问题,提出了可通过完善培育制度、优化... 网络已成为新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而网络空间中也存在着许多负面信息和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文章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现存问题,提出了可通过完善培育制度、优化培育环境、加强培育队伍建设、加强自我教育以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进而为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文明素养 培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OD理念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
9
作者 仝德 徐珩 +1 位作者 潘向向 吾买尔艾力·艾买提卡力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研究目的: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困境,探讨将生态导向开发(EOD)理念应用于其中的理论逻辑及具体实践路径。研究方法:逻辑演绎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临资金筹措难、规划统筹难、可持续运营难三大难题;(2... 研究目的:针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困境,探讨将生态导向开发(EOD)理念应用于其中的理论逻辑及具体实践路径。研究方法:逻辑演绎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面临资金筹措难、规划统筹难、可持续运营难三大难题;(2)按照“目标—理念—工具”逻辑,建立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目标、以EOD为理念、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工具的实施机制,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3)实践路径上,构建“三资”转化平台形成明晰的自然资源价值显化标准与渠道,打造土地利用“产品包”形成具有市场动力的供地新方式,鼓励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保障权利、责任共担、利益共享;(4)广东梅州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采取“财政资金支持+社会资本滚动+金融工具联动”“四田+四地+四治”“市级统筹+县级主导+镇级实施+村庄参与”等措施,有效打通“经济流”“生态流”“权益流”,有很强的示范推广价值。研究结论:EOD理念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互促,可以有效协调“人、地、业、钱”等资源,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EOD理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体育文化节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及实践路径
10
作者 王秀 郭建东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36-38,共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体育事业全面改革,高质量的体育文化节有助于推动乡村发展。农村体育文化节的开展过程需要进行全面优化,以提高乡村居民参与体育文化节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该文从多方面探...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体育事业全面改革,高质量的体育文化节有助于推动乡村发展。农村体育文化节的开展过程需要进行全面优化,以提高乡村居民参与体育文化节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该文从多方面探讨了农村体育文化节对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农村体育文化节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旨在为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体育文化节 乡村振兴 推动作用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职院校体育评价改革与实践路径探讨
11
作者 朱阳豪 肖铭 王府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5年第1期61-65,76,共6页
高职院校体育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评价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评价目的偏差,评价主体协同不足,评价方法陈旧、片面,评价内容单一。要积极探讨高职院校体育的教育评价实践路径,坚持正确的目标... 高职院校体育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评价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评价目的偏差,评价主体协同不足,评价方法陈旧、片面,评价内容单一。要积极探讨高职院校体育的教育评价实践路径,坚持正确的目标导向,以思想引领行动;要调动各方评价主体的积极性,协同参与评价;同时要引进新的评价方法,让工具服务于评价;注重个性化发展,设置合理的评价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评价 教育评价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涵养时代新人的价值旨趣和实践路径
12
作者 苏丹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1期163-165,共3页
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证,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建党实践。用伟大建党精神涵养时代新人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通过实现“理论与实践”“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榜样示范和自我... 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革命精神的论证,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建党实践。用伟大建党精神涵养时代新人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通过实现“理论与实践”“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榜样示范和自我教育”“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新格局,有利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取向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时代新人 价值旨趣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体育强国建设——价值逻辑、现实基础、实践路径
13
作者 王铮 郭驰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33-38,共6页
生态文明视域下,体育强国建设遵循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破解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发展的实践难题的价值逻辑,深刻影响着国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状况。新时代生态文明视域下体育强国建设具有充分... 生态文明视域下,体育强国建设遵循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破解生态文明建设未来发展的实践难题的价值逻辑,深刻影响着国民健康与社会发展状况。新时代生态文明视域下体育强国建设具有充分的现实基础,国家战略定位为其提供新引领,新兴信息技术为其提供新支撑,健康需求升级为其提供新动力。据此,提出生态文明视域下体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路径,即统筹政府、企业和公众以发挥多元协同作用,坚持绿色低碳理念以指引体育赛事和场地管理,推动体商文旅跨界融合以促进体育产业绿色转型,建立健全立法、执法和评估体系以保障生态与体育协调发展,以期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体育强国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14
作者 贾宇琦 甄炜 邢榕 《中国就业》 2025年第2期101-103,共3页
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及实践技能。本文通过探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价值,强调融合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竞争力,并提出将思政内容融... 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及实践技能。本文通过探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价值,强调融合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竞争力,并提出将思政内容融入创业课程、加强校企协作、构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及完善评估系统等融合教育策略。研究表明,深度整合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全面成长及社会责任培养非常重要,可为社会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融合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路径--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5
作者 郭军辉 王彦阳 《现代食品》 2025年第3期130-133,共4页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本文以食品分析与检验核心课程为例,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方法与实践路径,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食品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食品分析与检验 课程思政 教学探索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16
作者 金伟 《中国军转民》 2025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特征,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时代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要求。红色文化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充沛精神力...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特征,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时代对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了新的要求。红色文化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充沛精神力量、确立正确价值导向的时代价值,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程取得胜利提供经验、方向和力量源泉。推动红色文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创新精神文化滋养共建共享模式,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聚焦红色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升精神文化获得感;探索红色文化现代化治理创新性发展,引领精神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发展;推动红色文化发展与区域发展融合,建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文化赋能 生成逻辑 时代价值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应用韩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探索
17
作者 李耕百 宋艳冰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在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宏大背景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有效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妥善平衡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专业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关联与定位。我们应坚守“以课程为依托... 在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宏大背景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应用韩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为有效实施这一战略,必须妥善平衡课程思政与课程内容、专业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关联与定位。我们应坚守“以课程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此推动应用韩语专业教育的时代进步、科学发展及创新突破。本文深入探讨了应用韩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原则。结合当前的韩语教学实际,本文还提出了具体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期望这些原则和路径能够为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应用韩语专业课程思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贸港 课程思政 应用韩语专业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18
作者 王艳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语言教学不能抛开文化内容的讲授而独立存在。然而,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依然着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十分缺失。本文旨在探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英语... 语言教学不能抛开文化内容的讲授而独立存在。然而,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依然着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十分缺失。本文旨在探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与实践路径,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讲好中国故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内在逻辑及实践路径
19
作者 黄立石 路晓锋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19,共4页
人工智能对物质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形塑了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劳动形态。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迫切需要创新性发展。劳动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应更加注重激发创造性劳动能力、凸显劳动的感性维度以及重塑个体意义生活的完整... 人工智能对物质生产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形塑了新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劳动形态。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迫切需要创新性发展。劳动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应更加注重激发创造性劳动能力、凸显劳动的感性维度以及重塑个体意义生活的完整性;在内在逻辑上,应科学把握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的意义连接和主体维度;在实践探索上,应着力创造场景化的实践场域、提升实践空间的“温度”、探索更加科学的实践育人机制。以此为基础,劳动教育将会实现从粗放型、同质化向精准型、个性化、全景式的转变,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教育 价值取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实践路径
20
作者 王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24,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使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明确要求,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新形势下提升新闻舆论“四力”既...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使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明确要求,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新形势下提升新闻舆论“四力”既要有针对性地逐项破题,又要注重系统性一体化推进,实现新闻舆论效能的整体提升,做到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新闻舆论引导力;强化自身专业能力,扩大新闻舆论影响力;站稳群众立场,塑造新闻舆论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舆论 “四力”提升 现实挑战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