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人的双重生命与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叶泽雄 吴齐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6,共5页
人有双重生命,即种生命和类生命,或第一生命和第二生命。在历史上它们分别以自然和社会、肉体和灵魂、自然人和超自然的神、感性和理性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表现出来,并且呈现出两极对立的矛盾关系。马克思在积极吸取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 人有双重生命,即种生命和类生命,或第一生命和第二生命。在历史上它们分别以自然和社会、肉体和灵魂、自然人和超自然的神、感性和理性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表现出来,并且呈现出两极对立的矛盾关系。马克思在积极吸取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从人的生存实践出发,确立了人的双重生命得以可能的内在根据,揭示了人的生命价值的内涵、表现形式,从而为人的本质的不断提升和实现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生命 人的本质 价值 实践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视域中的自然危机及其化解路径——从敬畏自然论谈起 被引量:1
2
作者 崔俊杰 刘友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6,共6页
视域问题是认识自然危机的前提性、关键性问题。敬畏自然论以纯粹自然为视域,极力美化自然,贬低甚至根本否定人类及其文明。对此,我们必须推动视域的嬗变,从自然视域转向实践视域,以实践作为研究和化解自然危机的出发点,直面人与自然之... 视域问题是认识自然危机的前提性、关键性问题。敬畏自然论以纯粹自然为视域,极力美化自然,贬低甚至根本否定人类及其文明。对此,我们必须推动视域的嬗变,从自然视域转向实践视域,以实践作为研究和化解自然危机的出发点,直面人与自然之间真正现实的关系。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由于人类社会多重错综复杂的因素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人类实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而自然危机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实践异化的必然结果及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可以且只能通过对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及实践异化的理性思考并通过人类实践的自我完善逐步化解自然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视域 自然危机 敬畏自然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视域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及其提炼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真东 尧逢品 杨贤科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7,共5页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类型之一。基于研究实践形成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关于中小学教育问题的内在属性的深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术,具有实践性、系统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特征。依据成果内容的知识属性,可将...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类型之一。基于研究实践形成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关于中小学教育问题的内在属性的深刻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技术,具有实践性、系统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特征。依据成果内容的知识属性,可将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分为思想类、资源类、方法类和证据类四种常见类型。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提炼需要做到求真为本,言之有质;系统建构,言之有序;严谨阐述,言之有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视域 中小学教育科研 课题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关系生成”论思想初探——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之三 被引量:3
4
作者 朱立元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9,共8页
本文通过重读马克思《巴黎手稿》,在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对马克思的"关系生成"论思想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阐述了笔者提出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核心主张——关系论和生成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及其合理性。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视域 《巴黎手稿》 “关系生成”论 实践存在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