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践观念、实践哲学与人类学实践论 被引量:7
1
作者 丁立群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2期9-12,共4页
关键词 实践观念 实践哲学 人类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生存背景的变换与实践观念的更新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29-33,共5页
人类生存的总体背景正在经历着根本性的变换,而人们的实践观念却远远落后于历史的变迁。已经变换了的生存背景与传统的实践观念的冲击与碰撞是各种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清醒地认识人类生存背景的变换,自觉地实现实践观念的全面更... 人类生存的总体背景正在经历着根本性的变换,而人们的实践观念却远远落后于历史的变迁。已经变换了的生存背景与传统的实践观念的冲击与碰撞是各种全球性问题产生的根源。只有清醒地认识人类生存背景的变换,自觉地实现实践观念的全面更新,才能使我们摆脱当前的人类危机,避免令人担忧的人类前景,从根本上保证人类的安全与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背景 实践观念 实践活动 自然界 人类生存 生存基础 人类活动 具体事物 几种关系 物质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观念”属于“观念领域”还是属于“实践领域”——对列宁《哲学笔记》中一个观点的理解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家祥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3,共12页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摘录了黑格尔关于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一段论述。列宁把黑格尔的这段论述转述或解释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这个转...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摘录了黑格尔关于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一段论述。列宁把黑格尔的这段论述转述或解释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这个转述或解释,把黑格尔所说的"实践观念"归属于"实践领域",把"实践"和"实践观念"完全等同起来,不仅不符合黑格尔的原意,而且也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与"实践观念"相互关系的理论,因此,有必要对列宁的这句话的不当之处作具体分析。同时,鉴于前苏联理论界和我国理论界对列宁这句话的解释也大都是不正确的,也应对这种不正确的解释进行客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笔记 理论观念 实践观念 观念领域 实践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实践观念模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种海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31,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从一般抽象的理论形态转化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形态,这是一个"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马克思主义不是解决特定民族国家问题的"地方性知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从一般抽象的理论形态转化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形态,这是一个"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实在的东西"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马克思主义不是解决特定民族国家问题的"地方性知识",而是"普遍性原理",而只有凭借一定的实践观念,我们才有可能用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从内容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观念主要由三个基本方面构成:一是对象性知识,二是预期性目标,三是实践性方案或计划。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观念上下贯通前后承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的两极,就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观念问题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念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莫斯到列维—斯特劳斯:“玛纳”与实践观念的可译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晶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6-126,共21页
"玛纳"这一典型的巫术概念构成了社会人类学的一个经典"案例"。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对它的不同诠释体现了从法国社会学派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转折及分歧。本文从莫斯的文本出发将"玛纳"定义为"实践观... "玛纳"这一典型的巫术概念构成了社会人类学的一个经典"案例"。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对它的不同诠释体现了从法国社会学派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转折及分歧。本文从莫斯的文本出发将"玛纳"定义为"实践观念",并以"可译性"为切入点,试图证明在"实践观念可译性"问题上的分歧背后隐含着社会本体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行动哲学这三个层面的分歧。最后,本文认为,关于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之关系的最常见观点实际上是对这一关系的过度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 实践观念 社会现实 象征 无意识 有效性 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实践观念与自由的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士青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主体实践 实践观念 意志自由 实践活动 现实化 客观化 行动自由 理想客体 内在尺度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的符号实践观念
7
作者 方汉文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01-107,共7页
本文针对已流行的各种文学的定义,即非实践性的思维、情感活动,认为文学是一种实践、一种社会生产形态,即马克思的文学艺术与实践的思想。文学生产的工具是语言符号,而文学符号本身是社会生活的表现,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精神生产的特征... 本文针对已流行的各种文学的定义,即非实践性的思维、情感活动,认为文学是一种实践、一种社会生产形态,即马克思的文学艺术与实践的思想。文学生产的工具是语言符号,而文学符号本身是社会生活的表现,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精神生产的特征。作者对文学符号实践的几种异议进行了分析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活动 实践观念 符号实践 文学生产 马克思 文学符号 精神生产 语言符号 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观念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尚杰 常青 《理论学刊》 CSSCI 2000年第5期108-111,共4页
关键词 实践观念 对象 实践理念 观念模型 外部事物 实践客体 内在尺度 理论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2
9
作者 郭大俊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6-72,共7页
实践观念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认识,结合实践主体的需要和相关条件建构的一种关于未来实践活动的实施观念和预演方案。实践观念在联系理论与现实中的中间环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检验和校正作用。实践观念是马... 实践观念是根据一定的理论认识,结合实践主体的需要和相关条件建构的一种关于未来实践活动的实施观念和预演方案。实践观念在联系理论与现实中的中间环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检验和校正作用。实践观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直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具体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含着的实践观念,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的实践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实践的自我反省与人文企盼──实践观念的伦理学批判
10
作者 杨长虹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1-35,共5页
当代实践的自我反省与人文企盼──实践观念的伦理学批判杨长虹吉林省委理论学习室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面对人类理性与实践的灿烂辉煌,蓦然回首,人类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同样使人触目惊心,迫使人类不得不在世纪之交驻足沉思;在... 当代实践的自我反省与人文企盼──实践观念的伦理学批判杨长虹吉林省委理论学习室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面对人类理性与实践的灿烂辉煌,蓦然回首,人类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同样使人触目惊心,迫使人类不得不在世纪之交驻足沉思;在正视人类发展困境的同时,不能不对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念 当代实践 实践活动 生态伦理学 功利主义 实践理性 人文精神 自我反省 伦理尺度 科学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作实践观念——对创作自觉意识系统的探索概要
11
作者 蒋茂礼 《齐鲁学刊》 1988年第5期94-100,共7页
一作家是怎样从生活实践进入实际的写作实践过程,从而创造出文学作品来的呢?不论文学创作理论和作家们的创作经验谈都强调,进行文学创作,需要有创作的准备。创作主体需要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对纷纭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进行观察、认识、... 一作家是怎样从生活实践进入实际的写作实践过程,从而创造出文学作品来的呢?不论文学创作理论和作家们的创作经验谈都强调,进行文学创作,需要有创作的准备。创作主体需要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对纷纭复杂的实际生活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思索、体验,有了大量的、细致的和深刻的生活积累和感情积累,并对生活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了创作的欲望甚至冲动和激情,才有可能进入实际的创作过程。但是,创作主体具有了上述各项准备,还不能直接进入写作实践过程,创造出实际的文学作品。这是因为,创作主体在这种情况下还没有具备进行写作实践活动所必需的创作实践观念。创作主体从生活实践进入实际的写作实践过程,需要在进入这个过程之前,形成相对完整的创作实践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意识系统 实践观念 社会生活 审美需要 创作主体 性意识 精神需要 创作过程 反馈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技术”观念及其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12
作者 马捷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3-118,共6页
人的观念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纯粹的理论观念 ,另一种是实践观念。纯粹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是就普遍关系而言的。而本文所谓的实践—技术观念则是面对生产力的。实践—技术观念是指在生产实践之前根据科学理论以及人们的需要这双重尺度 ... 人的观念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纯粹的理论观念 ,另一种是实践观念。纯粹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是就普遍关系而言的。而本文所谓的实践—技术观念则是面对生产力的。实践—技术观念是指在生产实践之前根据科学理论以及人们的需要这双重尺度 ,将生产的目的、原理、过程、流程、结果等等以计划、设计、方案、规划、模型的形式在思想中建构而形成的观念。实践—技术观念是理论—科学观念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要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观念 实践-技术观念 生产力 发展 作用 理论-科学观念 科学技术 实践 中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启超的版权观念与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有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47,共7页
梁启超是维新运动领袖之一,逃亡日本期间,在康有为的支持下,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刊物,并合办上海广智书局。在编辑实践中,他较早地接受并实践了西方先进的版权制度;身处日本,赞同日本与中国订立版权保护条约,主张中国通都大... 梁启超是维新运动领袖之一,逃亡日本期间,在康有为的支持下,主编《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刊物,并合办上海广智书局。在编辑实践中,他较早地接受并实践了西方先进的版权制度;身处日本,赞同日本与中国订立版权保护条约,主张中国通都大邑实行版权制度。在他回国以后的学术论著出版活动中,努力运用版权武器来争取自身的最大版权利益;于古书辨伪实践中,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古代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版权史 梁启超 版权观念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性:延安时期劳动英雄宣传的观念与实践考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燕云捷 苏程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0,共6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局部政权建设的同时,也实施了乡村建设的艰巨工程。为实现乡村建设目标,中国共产党弘扬诚实、吃苦耐劳和踏实肯干等支撑传统乡土社会的深层精神特质,充分吸纳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改造并发展了五四时期的"...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局部政权建设的同时,也实施了乡村建设的艰巨工程。为实现乡村建设目标,中国共产党弘扬诚实、吃苦耐劳和踏实肯干等支撑传统乡土社会的深层精神特质,充分吸纳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改造并发展了五四时期的"劳工神圣"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光荣"的新理念。与此同时,边区政府发起了劳动英雄运动,表彰奖励劳动典型,为挣扎在泥潭中的受苦人树立了一个个抬起头就能看到、踮起脚尖就能够到的榜样,从而改变了受苦人的价值观,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在陕甘宁边区形成了尊崇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公序良俗,为争取革命斗争全面胜利打下了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延安时期形塑劳动英雄的做法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并提升普通人价值观的一次伟大尝试,凸显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人民性",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劳动英雄宣传 观念实践 人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研究提纲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林元 《学海》 2003年第4期33-38,共6页
一切科学理论都存在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丰富的内涵的 ,它们是双向的互动的 ,不仅理论要与实践结合 ,实践也要与理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操作层次上最主要的是制订实践观念 ,... 一切科学理论都存在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丰富的内涵的 ,它们是双向的互动的 ,不仅理论要与实践结合 ,实践也要与理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操作层次上最主要的是制订实践观念 ,沟通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是以多者之间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为前提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 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念 实践能力 认识论 辩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性及主要环节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林元 《学习论坛》 2008年第10期27-30,共4页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双向的,互动的,任何一方的存在与发展都必须在与对方的结合中才能实现。实践观念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是理论内涵、实际情况和实践目的三者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但不能直接指导实践,必须...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双向的,互动的,任何一方的存在与发展都必须在与对方的结合中才能实现。实践观念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是理论内涵、实际情况和实践目的三者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但不能直接指导实践,必须化做具体的功能、方针政策、计划、办法,才能作用于具体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践观念 实化横型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辩证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创新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红亮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9-22,共4页
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认识论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点。创新既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表现为发现式创新和发明式创新 ,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实验 )活动 ,体现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和主体改造自身的非对象化活动。无论是作为认... 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认识论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点。创新既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表现为发现式创新和发明式创新 ,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实验 )活动 ,体现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和主体改造自身的非对象化活动。无论是作为认识之维 ,还是作为实践之维的创新 ,根本上都是一种群众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点和群众观点相一致。从广义的认识层面阐释创新 ,不仅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创新 实践创新 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 实践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的诗学:解放区的文艺生产与形式实践》
18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35,共1页
路杨商务印书馆2024年8月本书将“劳动”作为一种观念与实践、政治与文艺之间的中介,考察解放区文艺的生产机制与形式的内景:既聚焦政治对文艺实践的主导与组织,也力图从具体的形式实践中发掘一种具有整合性的“文艺”概念与实践的诗学。
关键词 解放区文艺 文艺实践 商务印书馆 观念实践 诗学 整合性 政治与文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造性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润琦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50-54,共5页
当代实践在本质上是创造性实践。创造性实践是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是以探索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的实践。创造性实践是由一系列环节及其内在机制所构成的动态发展过程。从总体上说,这个发展过程是由实践目的的创造性向实践结果的创造... 当代实践在本质上是创造性实践。创造性实践是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是以探索为动力、以创新为目标的实践。创造性实践是由一系列环节及其内在机制所构成的动态发展过程。从总体上说,这个发展过程是由实践目的的创造性向实践结果的创造性不断现实化、对象化的过程,也是由观念创新向实践创造不断递进深化的过程。创造性实践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直接而现实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实践 探索 创新 重复性实践 发动机制 生成机制 评价机制 实践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符号看认识向实践的转化
20
作者 张晓虎 李丽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2-25,共4页
人是从改造自然、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时才真正成为人的。人类的生存不直接依赖于自然界,而依赖于生产实践活动;真正的实践不是本能的求生活动,而是有目的的改造自然过程。实践过程是从对外部对象和自身需要的有意识把握开始的,对世... 人是从改造自然、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时才真正成为人的。人类的生存不直接依赖于自然界,而依赖于生产实践活动;真正的实践不是本能的求生活动,而是有目的的改造自然过程。实践过程是从对外部对象和自身需要的有意识把握开始的,对世界的信息改造加工活动往往是物质、能量变换过程的准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过程 实践观念 语言符号 实践结果 实践活动 准备阶段 语用意义 运行方式 自然规律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