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时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4-72,共9页
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困境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后实践美学"虽从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困境,但从根本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抛弃... 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困境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后实践美学"虽从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困境,但从根本上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抛弃了"实践"这一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必然会使"科学走向玄学"。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研究与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研究,都没有从根本上找到实践美学研究的可行性出路。强调审美对于现世人生的意义,重申美学对于当今人的生存状况与心灵世界的深切关注,倡导美对人类灵魂与道德人格建构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美学研究与人生论的整合,使审美、艺术、人生走向统一,才是丰富和发展实践美学的最终出路,才是美学研究的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研究 实践存在论美学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与审美价值
2
作者 吴时红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哲学,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不足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所以尚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强调审美对于现世人生的意义... 实践美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哲学,逻辑起点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当前实践美学研究的不足是停留在一般的、宏观的、社会学的层面而未能进入特殊的、微观的、心理学的层面,所以尚有待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强调审美对于现世人生的意义,重申美学对于当今人的生存状况与心灵世界的深切关注,倡导美对人类灵魂与道德人格建构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美学研究与人生论的整合,才是丰富和发展实践美学的最终落脚点,才是美学研究的原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人生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春时 林朝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48,共4页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的论争标志着由古典到现代的转型。经过这场论争,美学的研究方向发生了由实践本体论转向生存本体论,由主体转向主体间性,由世俗现代性转向反思—超越的现代性的变化倾向。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中国关学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被引量:34
4
作者 杨春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30,共7页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 ,主体性是启蒙时期的哲学、美学思潮。主体性美学不能解决审美作为自由的活动和真理的体验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 ,现代美学必然转向主体间性。后实践美学是主体间性美学 ,它把存在不是看作主体对客体的支配 ... 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主体性 ,主体性是启蒙时期的哲学、美学思潮。主体性美学不能解决审美作为自由的活动和真理的体验何以可能的问题。因此 ,现代美学必然转向主体间性。后实践美学是主体间性美学 ,它把存在不是看作主体对客体的支配 ,而是看作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共在 ,审美则是这种主体间性的彻底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主体性 实践美学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实践美学如何向纵深发展——张玉能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能 熊显长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6,共6页
中国的实践美学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至今大约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的实践美学主要的成就在于初步形成了关学体系的框架,树立了最关键的美学命题,... 中国的实践美学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至今大约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确立时期(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的实践美学主要的成就在于初步形成了关学体系的框架,树立了最关键的美学命题,在美学大讨论中脱颖而出。第二个阶段是实践美学的巩固发展时期(20世纪80~90年代)。在这个时期,随着中国哲学界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深入讨论和研究,实践美学的研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了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潮流。第三个阶段是实践关学的创新时期即新实践美学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由于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想、观点、方法涌进中国,逐渐形成了一股“超越”实践关学的“后实践美学”流派。面对着这股潮流,一些坚定主张实践美学的美学家,一方面应对“后实践关学”的挑战,另一方面调整实践美学的体系,努力完善、深化、修正实践关学的体系,出现了一股实践美学的创新热潮,产生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以实践美学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表明:(1)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根本保证;(2)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关学的丰厚基础,离开中国古代和近现代传统美学的根基,中国当代美学既不可能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美学,也不可能发展成为真正当代的美学以及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3)中国当代关学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引进和中西关学的融会贯通;(4)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西方美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审美是怎样从无到有的——对新实践美学及实践美学的解析与提问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志宏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8-124,共7页
新实践美学和实践美学的审美发生理论都是以哲学方法取代科学实证方法,消解了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都违反了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以意识性的哲学概念为物质性的审美发生的原点;都将现代人类的知觉混同于动物的知觉,不能解释为审美所... 新实践美学和实践美学的审美发生理论都是以哲学方法取代科学实证方法,消解了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指导意义;都违反了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以意识性的哲学概念为物质性的审美发生的原点;都将现代人类的知觉混同于动物的知觉,不能解释为审美所必需的形式知觉力的发生和作用。认知科学美学认为:审美发生要以人类智能的高水平发展为物质基础;以现代人类特有的形式知觉力的形成为决定性的主体条件。审美情感、审美价值、审美属性都依据这一条件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发生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的启蒙现代性与后实践美学的审美现代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海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64,共4页
在当代中国美学界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两者都曾强调自己的现代性品质,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现代性品质却有着本质的差异。前者彰显出的是一种启蒙现代性品质,后者则凸显为一种审美现代性品质。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现代性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关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思维方式的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盛涛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6,共3页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在世纪末的交锋中更多体现为理论核心语词的更新或意义转换,后实践美学并未突破实践美学的命题限定,直面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激烈的争论并未引发思维范式的重大变革。进入新世纪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在世纪末的交锋中更多体现为理论核心语词的更新或意义转换,后实践美学并未突破实践美学的命题限定,直面日益发展的社会现实,激烈的争论并未引发思维范式的重大变革。进入新世纪以来,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理论争鸣向思维方式变革深化,对超越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以及方法论的现代转型的思想吁求显示出双方在理论反省后自觉的思维转换与理论重建。借助辩证思维,以“理解—对话”的方式剖析总结现实美学问题,去除体系化所易产生的理论封闭性现象,是这场美学之争取得建设性成就的根本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审新时期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被引量:2
9
作者 江飞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在新时期中国美学史上,"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长达近30年的论争主要包括"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和"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两部分,二者共同影响甚至决... 在新时期中国美学史上,"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间长达近30年的论争主要包括"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和"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两部分,二者共同影响甚至决定了当下中国美学的格局和发展方向。通过历史回顾和理论反思,可以发现:"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不仅实现了对"实践美学"的继承、批判和改造,从正反两方面共同推动了"实践美学"的多元发展,更利用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想资源,打破了"实践美学"一统天下的格局,在"美学热"退潮之后形成了"实践派""新实践派"与"后实践派"三足鼎立的复杂格局;同时,三者始终无法摆脱基本概念使用上的通约障碍,也无法规避自身的理论缺陷和思想局限,在如何理解和处理"现代性"与"中国性"的关系问题上也存在着根本差异。这场论争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只有摆脱将中国与西方、古典与现代、旧与新(后)等相对立并以后者为尊的"非此即彼"式思维,坚持立足本土、融汇中西、多元共存、平等对话、面向现实、联系实践的立场,才可能在"实践美学"基础之上真正建立起"现代中国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现代中国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实践美学:实践美学的一个新的历史境界
10
作者 岳友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新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和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它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根本,综合西方美学的理论精华,充分运用各种学科方法和具体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对&... 新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为哲学基础和主要视点的美学流派。它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为根本,综合西方美学的理论精华,充分运用各种学科方法和具体方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原著对"实践"概念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挖掘;在实践美学理论方面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理论创建,是对实践美学发展的新贡献;新实践美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是实践美学的自我发展与超越,是实践美学发展的新阶段、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自我超越 新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若干问题再探讨——兼与邓晓芒先生商榷
11
作者 章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一种理论总有自己的逻辑行程和理论规定性,因此,任何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特定有效性,当一种理论因其限度失去了继续阐释现实的可能性之后,我们应该将它历史化,继承其适合时代精神的东西并进行新的理论探索,这是我们对待一切理论当然包括... 一种理论总有自己的逻辑行程和理论规定性,因此,任何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特定有效性,当一种理论因其限度失去了继续阐释现实的可能性之后,我们应该将它历史化,继承其适合时代精神的东西并进行新的理论探索,这是我们对待一切理论当然包括实践美学的应有态度。实践美学是历史的产物,其思想资源的局限性、理论精神的古典性、思想方法的非人文性等缺陷导致了其阐释能力的有限性。而新实践美学重复传统实践美学的问题域,这种美学脱离当代的审美实践,缺乏人文关怀,缺乏对于现代处境中人的活动的反思和人的存在状态的关注,其存在价值是值得怀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审美活动 审美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讨论中的理论曲解与误读——与章辉博士商榷
12
作者 贾玮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6,共4页
本文针对章辉博士对马克思、海德格尔"人学"的误解及由此带来的对实践美学的偏见,分析说明其症结,指出章辉博士对实践美学的误解,根源于对马克思哲学、实践美学缺乏精深、细致的理解、研究。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人学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视野中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
13
作者 张海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2,共5页
在当代中国美学界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两者都曾强调自己的现代性品质,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现代性品质却有着本质性的差异。明了这一差异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性质以及当代中国美学所应选择的发... 在当代中国美学界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两者都曾强调自己的现代性品质,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现代性品质却有着本质性的差异。明了这一差异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性质以及当代中国美学所应选择的发展趋向将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将通过对"现代性"概念的厘定来逐一考察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品质,以期对中国当代美学的现代性建构做初步的探索,从现代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的再阐释
14
作者 赵之昂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7,共2页
对西方文化固有矛盾有效调和的思想一个是实践的观点,另一个是现象学的观点。面对后实践美学的指责,实践美学以实践为基础,极力将两者结合起来。但完全的理论融合则是实践美学面临的艰难之路。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实践美学与生活美学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弓 张玉能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8,共7页
关于生活美学的含义主要有两种:一是关于生活的美学,它应该是一种分支美学,包括研究人类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审美和艺术的美学,如服饰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休闲美学等等;另一是以生活为本体的本体论美学,是一种普通美学。... 关于生活美学的含义主要有两种:一是关于生活的美学,它应该是一种分支美学,包括研究人类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审美和艺术的美学,如服饰美学、饮食美学、建筑美学、休闲美学等等;另一是以生活为本体的本体论美学,是一种普通美学。二者虽然有联系,但是还是应该区别开来。就关于生活的美学而言,在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形势下,中国当代美学应该注意研究现实生活的一切方面,发展生活美学。新实践美学的进一步发展就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等实践中,充分研究人民的现实生活。就本体论美学而言,新实践美学认为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应该在实践观点的基础上来研究生活和生活美学,脱离了社会实践,就无法谈清楚生活和生活美学。人类的生活之所以能够成为审美的存在,人之所以能够审美地生活,就是因为生活是一种生命的实践活动。从这样的角度来看,生活美学应该是新实践美学的一个分支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生活美学 分支美学 本体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说之维——《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读后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林朝霞博士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一文中追溯了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交锋和各自发展的历程,理出了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及新实践美学在争鸣中发展的学理脉络。但是,作为对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概观和综述,该文把实践美... 林朝霞博士在《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在论争中发展》一文中追溯了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交锋和各自发展的历程,理出了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及新实践美学在争鸣中发展的学理脉络。但是,作为对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概观和综述,该文把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从对立和斗争的角度谈论,忽略了后实践美学和新实践美学是在实践美学的基础上发展以及各美学流派是在中国当下文化语境中发展的事实。文章不乏对后实践美学的褒扬之辞,但没有正视后实践美学理论本身的缺陷。本文认为对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论说要抓住几个关键问题,界定清楚概念和范畴,澄清论证交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 论争 美学流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美学的九个缺陷 被引量:19
17
作者 章辉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5期11-17,共7页
实践美学虽然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过巨大贡献 ,但其理论自身愈来愈显露出对于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现实审美活动和审美文化的滞后。这主要表现在其起源本质论 ,实践决定论 ,美感认识论 ,误设美的客观存在 ,把美误作意识形态 ,忽视接受主... 实践美学虽然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过巨大贡献 ,但其理论自身愈来愈显露出对于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现实审美活动和审美文化的滞后。这主要表现在其起源本质论 ,实践决定论 ,美感认识论 ,误设美的客观存在 ,把美误作意识形态 ,忽视接受主体性 ,褊狭的自由观、自然美观和艺术观等九个方面。这些缺陷 ,使得实践美学与现实生活越来越远。随着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深入理解以及中西哲学的融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自然人化 审美活动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美学:一段问题史 被引量:14
18
作者 章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8,共5页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审美心理 人道主义 人类中心论 现实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德国古典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建设的反思——由“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到“天地境界”的生态美学 被引量:9
19
作者 曾繁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共6页
反思我国50多年来的当代美学发展,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其表现为我国当代最重要的美学形态实践论美学就是直接师承德国古典美学特别是康德美学而来。这是由于德国古典美学自身的水平与中国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但一切理论... 反思我国50多年来的当代美学发展,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其表现为我国当代最重要的美学形态实践论美学就是直接师承德国古典美学特别是康德美学而来。这是由于德国古典美学自身的水平与中国的现实需要所决定的。但一切理论都是历史的,在历史中产生并在历史中退场。我国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决定了德国古典美学已经不能适应中国现实需要,而在其影响下产生的实践论美学也暴露出诸多弊端,它们都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将由"人化自然"的实践论美学过渡到"天地境界"的生态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古典美学 实践美学 人化自然 天地境界 生态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前实践美学论争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9
20
作者 章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21,共6页
美学学科的发展既表现在其思维方式的变更上,也表现在其学科基本范畴和概念的推进上。新世纪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既要面对变化了的审美文化现象,又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给予现代人的生存以意义的阐释系统。从现代性的学科建设角度来看,... 美学学科的发展既表现在其思维方式的变更上,也表现在其学科基本范畴和概念的推进上。新世纪美学基本理论的建设既要面对变化了的审美文化现象,又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给予现代人的生存以意义的阐释系统。从现代性的学科建设角度来看,新实践美学只是传统实践美学观的系统化,对于美学学科建设而言没有提供新的思想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审美超越 审美现代性 审美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