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实践的目的与实践的结果 |
肖虹
|
《江淮论坛》
|
1981 |
1
|
|
2
|
从真理的“物化”谈实践的结果是真理的标准 |
李德周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1 |
1
|
|
3
|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向 |
黄涛
黄文娟
张振梅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5
|
|
4
|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
汪晓赞
徐勤萍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5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模式:基于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的研究 |
张惠远
冯骥
张哲
齐月
刘海燕
|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6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学习分析:价值内涵、实践框架及发展路向 |
叶俊民
尹兴翰
于爽
刘清堂
罗晟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7
|
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
芮贤义
黄鹤
陈小平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8
|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
李丹
徐晓风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9
|
数智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范式演变、现实隐忧与实践向度 |
汤苗苗
郝思鹏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0
|
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逻辑 |
杨静
吴永军
|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11
|
能源转型下石油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实践 |
刘永旺
管志川
齐宁
侯健
陈德春
姚传进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2
|
新工科背景下产业学院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理路分析与实践路径 |
王克朝
王君
黄永辉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3
|
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王健安
赵志诚
谢刚
柏艳红
何秋生
|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4
|
虚拟教研室助推教师自主发展:逻辑向路、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向 |
杨哲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5
|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内涵逻辑、模型框架与实践进路 |
罗生全
张俊生
|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16
|
新工科背景下金属材料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
孙瑞雪
王兆波
刘欣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7
|
以“一体两翼”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丰富与深化——2024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
潘海生
付禹田
郭孟杰
杨慧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8
|
|
18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逻辑关联、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
龙献忠
黄明勇
李莹莹
|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3
|
|
19
|
复合治理:复杂情境下乡村治理的实践逻辑 |
罗强强
刘婷婷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0
|
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论向度与实践方略 |
刘和海
谭闵
高幸
王贝贝
|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