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成本质、生成起点及生成动力——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杰 琚琼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1,共8页
构成论世界一流大学的观念已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阻碍,而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为我们突破此思想阻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实践生成论的视野中,世界一流大学是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以及制度建设等实践活动过程... 构成论世界一流大学的观念已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阻碍,而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为我们突破此思想阻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实践生成论的视野中,世界一流大学是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以及制度建设等实践活动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并在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得到确证。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以及制度建设的耦合整生,形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成起点,其中人才培养是世界一流大学生成的宗旨,知识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生成的根基,制度建设是世界一流大学生成的保障。大学内外部对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更高层次的知识创新以及更高效率的制度建设的不懈追求与大学当前不能满足这些追求之间的矛盾运动,形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生成动力。以大学自主办学为行为表现的内生型生成动力和以国家行动为行为表现的外生型生成动力之间的冲突、协调与耦合,共同决定着世界一流大学生成的方向、进程与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实践生成论 生成本质 生成起点 生成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实践生成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被引量:4
2
作者 鲁品越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7,共7页
苏联教科书哲学是现代版的旧唯物主义,以物料实体为世界本体。它将世界视为自动服从预定规律的分离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由此产生的"原像—镜像"关系将哲学引入了困境。当代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生成论"走出这一困境,... 苏联教科书哲学是现代版的旧唯物主义,以物料实体为世界本体。它将世界视为自动服从预定规律的分离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由此产生的"原像—镜像"关系将哲学引入了困境。当代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生成论"走出这一困境,开拓了全新的鲜活的物质世界图景。它以开放的"物质过程"作为世界本体,每一事物过程通过他物而存在,由此构成普遍的相互联系,使整个世界成为"物质过程集合体"。它以取代"构成分析"的"过程分析"作为主线,将事物发展视为随机自由趋势与在相互作用中生成的规律的对立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这一思想一脉相承,用发展观取代对事物"定性"的形而上学,用在实践过程中生成的规律取代预定的先验规律,是当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生成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过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尔斯理论的悖论与正义的实践生成 被引量:2
3
作者 鲁品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0,共7页
罗尔斯将超功利的"纯粹正义"确定为至高无上的普世价值,然而这种正义仍然建立在"功利的平衡"的基础上;将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下的人拉回到处于"无知之幕"的初始状态以得到评判"公正"的标准,然而... 罗尔斯将超功利的"纯粹正义"确定为至高无上的普世价值,然而这种正义仍然建立在"功利的平衡"的基础上;将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下的人拉回到处于"无知之幕"的初始状态以得到评判"公正"的标准,然而人们一旦离开其所处社会关系下的实践就会失去其评判能力。罗尔斯认为人们在"无知之幕"下为了自我保护必然选择"最差社会地位下的最好状况"的制度设计,以达到对弱势者利益的关照而实现"平等",而实际上这不仅以承认不平等制度的合法性为前提,并且是违背现实的空想。实际上,正义观念在人类实践中生成,正义的制度在人们通过内在联系而形成整体"社会人"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其目标是为了实现最根本的功利——人的生存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尔斯理论 “正义—功利”悖论 “无知之幕”悖论 “最大最小”悖论 实践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提炼的方法论
4
作者 叶方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0-27,共8页
标识性概念提炼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工作。标识性概念强调学科辨识度、区分度,是可以彰显学科自主性、独立性的概念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体现为遵循专业化、学科化和科学化标准,渗入... 标识性概念提炼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基础性工作。标识性概念强调学科辨识度、区分度,是可以彰显学科自主性、独立性的概念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的提炼,体现为遵循专业化、学科化和科学化标准,渗入学科思维方式,并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共同体对相关概念进行提取、分析、打磨、优化、生成等思维加工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标识性概念提炼应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奉行科学的实践标准、历史标准、学科标准、逻辑标准,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向度,渗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维方式,遵守概念研究的科学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概念 标识性概念 实践生成论 学科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个体生存与实践本体论建构——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再诠释 被引量:1
5
作者 何中华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6-40,共5页
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本体论,这类问题涉及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领会。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就此展开新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关注。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①表面看来,马克思不属于主观叙述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对... 马克思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又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本体论,这类问题涉及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领会。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就此展开新探讨,以期引起学界关注。这组笔谈的主要观点有:①表面看来,马克思不属于主观叙述的哲学家,他在哲学上对自己的私人化的经验不抱信任态度,但却通过确立实践范畴的本体论地位,肯定了人的存在的原初性。这一方面为解除个人生存经验的意识形态之薮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个人的拯救找到了迂回之路。就此而言,对人的个体生存的“忽略”,不是马克思哲学的缺点,而是其优点。②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实践本体论”的构成,可以发现实践本体论不能在一般的哲学本体论意义上成立,它不过是一种强调实践在属人世界(人化自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除了依榜哲学史的知识和马克思的文本之外,我们别无凭借。③对于实践本体论,以往的论者大都立足于马克思哲学家语境之外来讨论。由于马克思的哲学观、思维方式、立足点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只有回到马克思的语境中才能使实践本体论得到澄明。④长期以来,本体论是哲学上一个聚讼纷纭的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哲学在本体论问题上陷入了困境,其症结在于思维方式上的缺陷。实践本体论的建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所在,它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辩证地理解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为走出这种本体论困境提供了可能。⑤任何一个完备的哲学体系都有其本体论基础,马克思的哲学也不例外。时下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最为流行的解释是所谓的实践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学说固然体现了他的哲学不同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特征,但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本体论解释却有其缺陷,它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马克思哲学的精髓所在。其实,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思想应该是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的统一,是一种实践生成本体论,一种开放、动态、发展的本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本体论 人的个体生存 实践 物质本体论 语义分析 语境 思维方式 实践生成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
6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5-245,共1页
林剑撰文《论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生成之关系》指出,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历史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也承认历史的规律。但不同的历史观对历史规律有不同的理解,历史上大多数的决定论者都对历史规律诉诸神学的与唯物主义... 林剑撰文《论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生成之关系》指出,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历史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也承认历史的规律。但不同的历史观对历史规律有不同的理解,历史上大多数的决定论者都对历史规律诉诸神学的与唯物主义的理解,唯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历史规律问题上既坚持历史的决定论,同时又赋予历史规律以实践唯物主义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林剑 《论人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生成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解释范式
7
作者 韩桂玲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21,共7页
当今学界对马克思的"新唯物论"存在三种解释范式,即将辩证法人为注入旧唯物论中的"自在物质论"的教科书解释范式;否认自然辩证法将物质概念封闭于人类实践之内而无法实现逻辑上自我完成的"实践本体论"解... 当今学界对马克思的"新唯物论"存在三种解释范式,即将辩证法人为注入旧唯物论中的"自在物质论"的教科书解释范式;否认自然辩证法将物质概念封闭于人类实践之内而无法实现逻辑上自我完成的"实践本体论"解释范式;把人类历史与自然看成在内在相互联系中生成的"实践生成论"解释范式。前两种解释范式其理论缺乏自洽性和指导实践的局限性。只有"实践生成论"的解释范式才洞见到马克思"新唯物论"的思想本质,即它既通过人类实践逻辑地证实自然物质的优先地位,又将历史唯物论作为马克思"新唯物论"的核心,由此必然扩张为辩证唯物论,实现了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论 历史唯物论 实践本体论 实践生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教学知识本质特征的再辨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汤杰英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6,共4页
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对其特征的认识却被认为具有不确定性。文章从客体本身、主体发展、构成要素和获得历程四个角度进行辨析,认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专业独特性、个体发展性、多元整合性和实... 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对其特征的认识却被认为具有不确定性。文章从客体本身、主体发展、构成要素和获得历程四个角度进行辨析,认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具有专业独特性、个体发展性、多元整合性和实践生成性的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学知识 专业独特性 个体发展性 多元整合性 实践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然的人之道德理性——生态德育的核心命题及其向度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洪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5-150,共6页
生态文明理论之提出和构建成为全球理论界聚焦点,标志着人类历史将要迈入生态时代,只有理论武装群众才能变成实践力量,生态德育作为新德育观成为生态文明实践和实现之重要环节和内在理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哲学辨明基础上,指认生态德育... 生态文明理论之提出和构建成为全球理论界聚焦点,标志着人类历史将要迈入生态时代,只有理论武装群众才能变成实践力量,生态德育作为新德育观成为生态文明实践和实现之重要环节和内在理路;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哲学辨明基础上,指认生态德育的理论根基,并高度凝练生成"面向自然的人之道德理性"乃是其核心命题和本质规定,这一道德理性生成只能经由实践才能达到;对生态德育理论核心命题及其实践向度的深刻解析,不但揭示生态德育精神实质和生成机制,而且澄明其在生态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德育 道德理性 核心命题 实践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学的基本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杰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70,共4页
马克思人学的基本价值在于:注重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注重人的实践生成;注重理念引领实践;注重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注重每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追寻马克思人学的基本价值对于解决当代人面临的生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 马克思人学的基本价值在于:注重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注重人的实践生成;注重理念引领实践;注重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注重每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追寻马克思人学的基本价值对于解决当代人面临的生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生活世界 人的实践生成 自由全面发展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当代美学研究的主观化偏向与出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天忠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中国现当代美学深受西方近现代和后现代自由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西方自由主义美学的思想资源不断被中国美学家们吸收和借重的同时,其美学本原论被中国化的过程和研究成果中都带有浓厚的主观化色彩。这种唯心主义的美学本原论是对马克思... 中国现当代美学深受西方近现代和后现代自由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西方自由主义美学的思想资源不断被中国美学家们吸收和借重的同时,其美学本原论被中国化的过程和研究成果中都带有浓厚的主观化色彩。这种唯心主义的美学本原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想进行生吞活剥的解读以至疏离而造成的。中国美学要实现科学健康的推进发展,不能不对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范围以及本原论等这些重大的根本的美学理论问题重新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寻找新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自由主义美学 中国现当代美学 主观化 美学本原论 主体实践美学 主客体生成(实践)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