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浅解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德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6-124,共9页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确立了人的行为应当的“绝对命令”,并勾划了人类走向至善的基本途径。康德的研究成果,具有现实意义:实践是理性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是以道德律为前提的;实践理性的目标,是达到至善境界;重视道...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确立了人的行为应当的“绝对命令”,并勾划了人类走向至善的基本途径。康德的研究成果,具有现实意义:实践是理性的;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是以道德律为前提的;实践理性的目标,是达到至善境界;重视道德教育。有两点值得商榷: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过分地突出“形式”的地位和理论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粹实践理性批判与定言命令演绎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8,共7页
普通人类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出现自然辩证法,引发对定言命令有效性的怀疑,使纯粹实践理性批判成为必要。纯粹实践理性批判通过追问三个问题,防止实践理性的僭越,确立了定言命令演绎的实践的立场。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普通人类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出现自然辩证法,引发对定言命令有效性的怀疑,使纯粹实践理性批判成为必要。纯粹实践理性批判通过追问三个问题,防止实践理性的僭越,确立了定言命令演绎的实践的立场。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前面三节,说明道德法则除了自由之外,别无根据;自由除了道德法则之外,没有其他基础;追问对道德法则的兴趣,容易把情感当作道德法则的根据。这些观点与《实践理性批判》是一致的。康德从一开始就不是从理论的角度来演绎定言命令,也没有出现主流学界所批判的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实践理性批判 定言命令演绎 实践的角度 自由 道德法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对自由实在性的演绎
3
作者 李扬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44-49,共6页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把道德律看成是一个"理性的事实",它不需要任何演绎和论证,自身就具有客观必然的有效性。这个"理性的事实"可以充当对自由能力进行演绎的起点,从它出发首先经由对纯粹实践法则与自由的交...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把道德律看成是一个"理性的事实",它不需要任何演绎和论证,自身就具有客观必然的有效性。这个"理性的事实"可以充当对自由能力进行演绎的起点,从它出发首先经由对纯粹实践法则与自由的交互关系的论证,可以推导出自由的实在性;继而通过知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二重设定,可以解决自由和必然性的冲突,使自由有了通向现实世界的孔道。由此不仅扩展了凭借思辨理性不可能获得的知识,而且沟通了两大批判,实现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理性的事实 自由 道德律 交互关系 感性世界 知性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结论”句读
4
作者 邓晓芒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82,共8页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后"结论"通常认为是全书的结论,但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可以看出,它只是对于该书第二部分"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的结论,也就是在与理论理性即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比较中并以此作为榜样而建立起...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最后"结论"通常认为是全书的结论,但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可以看出,它只是对于该书第二部分"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的结论,也就是在与理论理性即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比较中并以此作为榜样而建立起纯粹实践理性本身的方法论,即道德教育的方法论,这就是首先以榜样的力量激发起学习者内心的赞叹和敬畏,但随即就应该对这些榜样进行分析,从它的各种要素中提取出纯粹实践理性的"实践智慧"并建立起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科学"来,才能避免陷入独断和狂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哲学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道德哲学探源——纪念《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二百周年
5
作者 周庆行 许贺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71-75,共5页
1788年,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的名著《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了。此书的问世,标志着康德道德观的最终确立。在康德的伦理思想形成过程中,很多思想家都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客观地说,只有卢梭的道德思想才对康德道德观的形成和确... 1788年,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的名著《实践理性批判》出版了。此书的问世,标志着康德道德观的最终确立。在康德的伦理思想形成过程中,很多思想家都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客观地说,只有卢梭的道德思想才对康德道德观的形成和确立起了决定性作用。对此,人们一般都是承认的。但是,卢梭对康德道德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里,康德自己是怎样对待卢梭道德思想的,他们两人道德思想的连接点究竟在何处,对这些问题,两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未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为此,本文试就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根源作一考察,以求解答以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性批判 道德哲学 康德 道德思想 道德观 卢梭 伦理思想 唯心主义哲学 思想家 理论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 被引量:3
6
作者 陆辉 《学海》 2003年第1期207-208,共2页
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理论创新”丛书之一《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一书自2001年8月出版以来,到2002年4月份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就已经印刷了第2次。
关键词 衣俊卿 《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 书评 哲学范式 文化反思 中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实践观评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生荣 《社会科学(甘肃)》 1982年第2期38-41,共4页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第一次系统地探究了实践问题。康德对实践问题的论述,基本上是集中在《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和《实践理性批判》这两部伦理学著作里,因而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就被浩繁的道德说教和论证所淹...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第一次系统地探究了实践问题。康德对实践问题的论述,基本上是集中在《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和《实践理性批判》这两部伦理学著作里,因而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就被浩繁的道德说教和论证所淹没。虽然他的实践思想带有浓厚的伦理学色彩,但是他把道德问题同实践问题联系起来,并把实践问题当作道德问题的理论基础来探讨(“探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评介 德国古典哲学 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问题 道德说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叶秀山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3期5-16,共12页
在《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把人理解为“完整的生命” ,并由此出发把人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通过审美判断联结起来。在审美鉴赏中 ,“事物自身”向鉴赏者“显现”出“自己”的意义 ,鉴赏者在“现象”中“看”到“本质” ,从经验... 在《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把人理解为“完整的生命” ,并由此出发把人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通过审美判断联结起来。在审美鉴赏中 ,“事物自身”向鉴赏者“显现”出“自己”的意义 ,鉴赏者在“现象”中“看”到“本质” ,从经验中的“有”中“看”到了“无” ,召唤那个“无—本体—事物自身”到我们面前来。“无—非存在”并非人主观强加给“自然”的 ,“世界”作为“整体”存在于“作为整体的自然”之中 ,世界有一个“无”“在”。哲学正是在“整体”尚未“完成”时 ,“看”到了“整体” ,提前进入“整体”。“整体论”可以理解为哲学的目的论 ,它使世界万物有始有终 ,有“自己”。“理性”将“自然”作为人们“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使它不仅仅是我们的工具 ,而且将其“评鉴”为“事物自己”。“自己”就是“自由” ,“自由”的意义只向“人”“开显”。人必须是理性者 ,是自由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判断力批判实践理性 理论理性 审美趣昧判断 审美鉴赏 目的论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服务政府:洛克有限政府理论及其启示 被引量:12
9
作者 彭金冶 杜忠连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0-55,共6页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洛克有限政府理论在保护公民权利、实现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互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有限政府不一定等同于服务政府,在面对不同时期、不同国... 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国政府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洛克有限政府理论在保护公民权利、实现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互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有限政府不一定等同于服务政府,在面对不同时期、不同国情下的市场失灵问题以及权衡德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作为与不作为等现实问题时,有限政府理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服务型政府必然是一个有限政府,洛克所提出的自然权利、社会契约以及权利让渡所构成的有限政府理论,对于新时代构建服务政府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有限政府 实践理性批判 服务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主体性是康德哲学的核心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学义 范卫洋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3期22-25,共4页
人的主体性是康德哲学的核心●刘学义范卫洋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虽然从古代已经开始,到康德以前已经明确化,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还没有上升到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应该说,在近代哲学史上,康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并初步建立关于... 人的主体性是康德哲学的核心●刘学义范卫洋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虽然从古代已经开始,到康德以前已经明确化,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还没有上升到系统化、理论化的高度。应该说,在近代哲学史上,康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并初步建立关于人的主体性、人的自由意志以及道德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主体性 康德哲学 实践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人的自由意志 主体性理论 道德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四)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乾坤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12,共8页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四)●王乾坤谁的声音———他律与自律下面是《过客》中的一段话,让我们由此说开去: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翁—我知道。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客—那也就是现在... 鲁迅世界的哲学读解(四)●王乾坤谁的声音———他律与自律下面是《过客》中的一段话,让我们由此说开去:客—但是,那前面的声音叫我走。翁—我知道。客—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翁—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客—那也就是现在叫我的声音么?翁—那我可不知道。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世界 启蒙主义 原始生命力 人文主义 《过客》 实践理性批判 语言的本质 “致良知” 海德格尔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识成智:何以及如何可能——基于康德“三大批判”的回答
12
作者 甘思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9期3-11,共9页
在康德的“三大批判”中,《纯粹理性批判》是对人的先验认知能力的批判考察,《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人的先验意志欲求能力的批判考察,《判断力批判》是对人的先验审美能力的批判考察。从转识成智的视角来解读“三大批判”,批判哲学实际上... 在康德的“三大批判”中,《纯粹理性批判》是对人的先验认知能力的批判考察,《实践理性批判》是对人的先验意志欲求能力的批判考察,《判断力批判》是对人的先验审美能力的批判考察。从转识成智的视角来解读“三大批判”,批判哲学实际上回答了转识成智何以及如何可能的问题。按照批判哲学的理论逻辑,转识成智何以可能,是因为人有先验的理性认知能力、先验的意志欲求能力、先验的审美判断能力;转识成智如何可能,是因为有知识为转识成智提供前提和基础、有道德为转识成智提供社会保障、有审美为转识成智提供目标指向。批判哲学中这一独特的转识成智思想,启示当下转识成智的智慧教育实践在具体操作上应当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形塑学生的德性品格,点化学生做“审美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识成智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理性认知能力 意志欲求能力 审美判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社会主义与康德哲学
13
作者 陈建涛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0-34,13,共6页
德国社会民主党哥德斯堡纲领确认。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深深地植根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这里讲的古典哲学主要是指康德哲学。康德哲学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施加了重要的影响,以致于法国社会民主党公开宣称在社会主义和... 德国社会民主党哥德斯堡纲领确认。民主社会主义在欧洲“深深地植根于基督教伦理、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这里讲的古典哲学主要是指康德哲学。康德哲学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施加了重要的影响,以致于法国社会民主党公开宣称在社会主义和康德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并且把康德称为社会主义之“父”。西方著名的民主社会主义者麦克斯·阿德勒宣称:“康德的实践哲学是道道地地的行动哲学。它的生命力也就表现在:在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威力的精神现象即科学回到了康德,而最有威力的实践现象即社会主义则与康德结合在一起”。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哲学 民主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 绝对命令 实践理性批判 资产阶级 意志自由 伯恩斯坦 自在之物 基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价值的道德肯认——康德学说的价值述评
14
作者 胡建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8年第4期44-49,共6页
关于康德道德学说的评价,我国许多学者通常认为:康德倡导“义务论”的道德价值,因此是对西方近代社会文化价值目标——个人主义的超越。然而,这一结论有悖于历史逻辑,因为康德作为近代人类的思想巨匠,如若取向与时代认同的价值目标相悖... 关于康德道德学说的评价,我国许多学者通常认为:康德倡导“义务论”的道德价值,因此是对西方近代社会文化价值目标——个人主义的超越。然而,这一结论有悖于历史逻辑,因为康德作为近代人类的思想巨匠,如若取向与时代认同的价值目标相悖,又怎能获得当时人们的接受?因此,康德理论的价值旨趣,应放到西方近代的历史大背景中去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个性价值 实践理性批判 “至善” 绝对命令 理性自由 善良意志 存在者 述评 道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道德教育方法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古玉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3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康德 善良意志 方法观 实践理性批判 道德品质 道德情感 道德律令 道德法则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是唯动机论者吗?——兼评康德的动机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在我国公开出版的伦理学教科书和一些关于道德问题的小册子中,通常把康德作为唯动机论的典型代表来加以批评。尽管人们并没有称康德是唯动机论者,但断定康德的动机论只强调动机对于道德上善恶的意义,而否认其他一切因素,特别是行为结果... 在我国公开出版的伦理学教科书和一些关于道德问题的小册子中,通常把康德作为唯动机论的典型代表来加以批评。尽管人们并没有称康德是唯动机论者,但断定康德的动机论只强调动机对于道德上善恶的意义,而否认其他一切因素,特别是行为结果。因此,在人们的眼里,康德的动机论实际上就成了唯动机论,康德就是唯动机论者。勿庸讳言,康德的确极为重视动机对于道德善恶的意义。但是,他是在多大程度上估价行为动机对于评价道德价值意义的,或者说他是否把行为动机的善恶看作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唯一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动机论 道德价值 道德法则 道德动机 善良意志 兼评 行为动机 道德形而上学 实践理性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述评 被引量:2
17
作者 江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5期123-129,共7页
康德(1724—1804)是欧洲伦理思想史上伟大的伦理思想家.他在批判经验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康德伦理思想的基本问题是“研究纯粹理性是否以及如何能有实践力量”,但... 康德(1724—1804)是欧洲伦理思想史上伟大的伦理思想家.他在批判经验主义和宗教神学的道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康德伦理思想的基本问题是“研究纯粹理性是否以及如何能有实践力量”,但是道德教育问题在康德伦理思想体系中也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在他的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实践理性批判》.中专门研究了道德的“培养与练习”问题,这就是与该书第一部《纯粹实践理性的原理论》并列的第二部《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道德教育的目的 道德法则 道德教育思想 实践理性批判 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教育方法 卢梭 述评 纯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论“道德狂热” 被引量:1
18
作者 费尚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60,共7页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认为,道德狂热表现为逾越人类纯粹实践理性所确立的界限,妄想作为有限存在者的主体完全摆脱感性欲望和冲动,从而达到一个神圣性的道德理想。而作为不完美和有限的生灵,人类所能达到的道德等级层次就是对道德法...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认为,道德狂热表现为逾越人类纯粹实践理性所确立的界限,妄想作为有限存在者的主体完全摆脱感性欲望和冲动,从而达到一个神圣性的道德理想。而作为不完美和有限的生灵,人类所能达到的道德等级层次就是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康德对道德狂热的斥责,在反对人类作为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过度自负和自大的同时,并没有贬损人类对道德价值和崇高精神的追求。在他看来,义务和敬重感既使人类找到了唯一能够给自己奠定价值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也让我们找到了人类本性中彰显高贵的根源,以及其可能的获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道德狂热 义务 道德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目的·价值──对康德真、善、美哲学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澄清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46-51,62,共7页
自由·目的·价值──对康德真、善、美哲学体系的思考张澄清一把现象和本体、知性和理性、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必然和自由等等区分开来予以考察并作出系统的论述,康德实为哲学史上的第一人。但区分开来进行考察,正是进一步... 自由·目的·价值──对康德真、善、美哲学体系的思考张澄清一把现象和本体、知性和理性、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必然和自由等等区分开来予以考察并作出系统的论述,康德实为哲学史上的第一人。但区分开来进行考察,正是进一步联系起来的重要条件。康德以独特的方式企图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哲学体系 合目的性 必然和自由 实践理性批判 判断力 人的自由 意志自由 目的论 理论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的先验自由观及其在近代哲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5期23-28,共6页
【正】 人的意志自由问题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中心议题之一.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关于自由的学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理性批判》是论述自由的专著,而问题的提出和关键性的说明,却是以《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纯粹理性的... 【正】 人的意志自由问题是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中心议题之一.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关于自由的学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理性批判》是论述自由的专著,而问题的提出和关键性的说明,却是以《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一章开始的.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形式.其中理性是'整理直观材料从而把它放在思维的最高统一之下的一种最高能力'.理性的概念是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理性批判 意志自由 近代资产阶级 意志自律 道德实践 关系问题 道德法则 道德律令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