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德的实践理性原则及其应用——对建构主义诠释的批判
1
作者 李科政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9,共10页
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实践理性必须与理论理性具有相似的原则与应用方式,否则它们就不是同一个理性的两种应用,而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实践理性必须被理解为一种理性推理,即从普遍的东西(共相)出发对特殊的东西(殊相)的先天规定。根据康德的... 在康德的伦理学中,实践理性必须与理论理性具有相似的原则与应用方式,否则它们就不是同一个理性的两种应用,而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实践理性必须被理解为一种理性推理,即从普遍的东西(共相)出发对特殊的东西(殊相)的先天规定。根据康德的论述,假言命令式的原则是一个假言的理性推理的大前提,但他没有按照一个定言的理性推理的大前提的形式来表述定言命令式的原则,这引发了诸多误解。以约翰·罗尔斯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者把定言命令式诠释为一个反思性判断力的原则。但在康德看来,这使得其应用成为一个判断力推理,而不是一个理性推理。同时,建构主义诠释暗中把准则等同于假言命令式,进而把“准则成为法则”解释为假言命令式的普遍化。但在康德看来,准则作为主观上有效的行动原则甚至都不是命令式。因此,“准则成为法则”必须解释为准则的谓词(作为殊相)被归摄到法则的谓词(作为共相)之下,进而从法则的普遍概念出发先天地规定一个特殊的法则。这种解释不仅使定言命令式的原则呈现为一个理性推理的规定性判断,也符合康德的“纯粹理性独自就能规定意志”的观念,对“从形式的法则中推导出种种法则的具体内容”做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理性 意志 理性推理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研究的实践理性精神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晓荣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0,F0003,共6页
理性是贯穿于近代哲学史的一个核心概念,而实践理性对翻译研究包括翻译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及指导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实践理性的基本含义及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基本精神,说明了将其运用于翻译研究包括翻译批评之中的主要思路,... 理性是贯穿于近代哲学史的一个核心概念,而实践理性对翻译研究包括翻译批评具有重要的启示及指导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实践理性的基本含义及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基本精神,说明了将其运用于翻译研究包括翻译批评之中的主要思路,即关注现实,关注方法,关注解决问题、说清道理,并以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中的一些现象为例,提出了具体做法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性 翻译研究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的教学实践理性及发展:基于具身心智的哲学反思
3
作者 张桂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127,共10页
教学实践理性是一种教师赖以指导教学行动、应对教学情境、取得教学效果的能力。针对实践理性的运用,理智主义提供了一个错误却不乏影响力的解释。理智主义者认为,教学实践理性具有一种用“应该怎样教”的命题性知识指导教学行动的心智... 教学实践理性是一种教师赖以指导教学行动、应对教学情境、取得教学效果的能力。针对实践理性的运用,理智主义提供了一个错误却不乏影响力的解释。理智主义者认为,教学实践理性具有一种用“应该怎样教”的命题性知识指导教学行动的心智特征。理智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它试图用一种观念化、表象化的理智思维来表征实践思维,从而掩盖了实践理性的具身特征。实际上,作为一种“知道怎样教”的心智活动,教学实践理性是一种以身体为中介,寓居于教学实践筹划中、具有具身理解、表现为技能习惯、追求最佳整体活动模式的具身心智。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理性的运用水平,教师可以采用具身反思与具身训练这两种基本的具身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性 理智主义 专长 具身心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研究的转向:从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
4
作者 朱清河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新闻实践理性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必然蕴含论域之一,更是当代新闻学研究亟待回应的课题之一。新闻传播伦理价值偏离至善至美的严酷现实,对新闻实践主体产生了异化作用,从而凸显出新闻实践理性的燕巢幕上。纯粹新闻理论研究僭越新... 新闻实践理性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必然蕴含论域之一,更是当代新闻学研究亟待回应的课题之一。新闻传播伦理价值偏离至善至美的严酷现实,对新闻实践主体产生了异化作用,从而凸显出新闻实践理性的燕巢幕上。纯粹新闻理论研究僭越新闻实践研究,导致二者之间不能自洽与互助,是目前“新闻理论不能指导新闻实践”的根源所在。因此,必须从新闻研究中省察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实现理论理性到实践理性的研究转向,才能使新闻学研究实现“有的放矢”的建构主义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 实践理性 理论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人在实践上如何可能——由《实践理性批判》反思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论题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锐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中国哲学研究应该关注和西方哲学的通约性问题。牟宗三用“内在超越”说批评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之不足,但有自设语境之弊端。如果顺康德的思路而下,则不难推导圣人在实践上如何可能,所以这仍然是具有通约性和值得讨论的核心问题,相关讨论... 中国哲学研究应该关注和西方哲学的通约性问题。牟宗三用“内在超越”说批评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之不足,但有自设语境之弊端。如果顺康德的思路而下,则不难推导圣人在实践上如何可能,所以这仍然是具有通约性和值得讨论的核心问题,相关讨论也多见于中国古代哲学著作。由古代文献可以发现古代中国哲学在实践理性中也存在和康德相近的二律背反,在对二律背反的消除上也存在可比拟之处。而从实践理性关注“圣人在实践上如何可能”,对宋明理学的心性论等哲学和哲学史上的问题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也必将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人 可能性 实践理性 康德 牟宗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重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实践理性及其风险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广云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伯恩施坦将恩格斯晚年放弃武装起义、利用议会制度的策略方案提升为原则主张。这是由客观形势和主观认知——思维方式两方面决定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是受到康德区分“物自体”和“现象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伯恩施坦划分了“纯粹的理... 伯恩施坦将恩格斯晚年放弃武装起义、利用议会制度的策略方案提升为原则主张。这是由客观形势和主观认知——思维方式两方面决定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是受到康德区分“物自体”和“现象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伯恩施坦划分了“纯粹的理论”(“理论中的不变成分”)和“应用的理论”(“学说体系中的可变成分”)。他对马克思主义纯粹理论的“修正”摧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两个理论前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消除黑格尔“原罪”;将“科学的社会主义”“修正”为“伦理的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社会主义”。他对马克思主义应用理论的“修正”以资本主义“适应论”取代资本主义“崩溃论”,以社会主义“渐进论”取代社会主义“激进论”;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消除布朗基“原罪”;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资本主义改良和资本主义民主。总起来说,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思想路径是应对当时社会政治风险的实践理性的产物和表现,但规避社会政治风险却带来了副产品——意识形态风险,因而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异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恩施坦 修正主义 实践理性 社会政治风险 意识形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教义学与法社会学如何走向合作?——基于层展论和实践理性的分析
7
作者 雷磊 郑翰琳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3,共11页
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已摆脱早期的截然对立而开始走向合作,但目前许多学者所倡导的“合作说”缺乏坚实的元理论基础及明确的实践主张。在元理论层面上,通过运用层展论分析社会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可知,在认识论意义上法律独立于社会,而在本... 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已摆脱早期的截然对立而开始走向合作,但目前许多学者所倡导的“合作说”缺乏坚实的元理论基础及明确的实践主张。在元理论层面上,通过运用层展论分析社会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可知,在认识论意义上法律独立于社会,而在本体论意义上法律的存在以社会的存在为基础。由此观之,法社会学忽略了法律和社会在认识论意义上的分离,法教义学则一定程度上以遮蔽法律对社会的本体论依赖为前提。在实践层面上,通过实践理性之目的考量可知,在常规案件和个别疑难案件中都应运用法教义学进行裁判,法社会学此时起到辅助作用。但在出现大量极端案件致使(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长期大面积崩塌的情形中,需要由法社会学发挥主要作用,以引导法律秩序回归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社会学 法教义学 合作说 层展论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理性自然法之不证自明性
8
作者 胡悦 史彤彪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8,157,共11页
面对近代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对自然法理论的冲击,当代自然法学家约翰·菲尼斯试图以自然法不证自明性跨越自然法认识论困境。然而,菲尼斯所提出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既继承了中世纪典范自然法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自明性传统,... 面对近代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对自然法理论的冲击,当代自然法学家约翰·菲尼斯试图以自然法不证自明性跨越自然法认识论困境。然而,菲尼斯所提出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既继承了中世纪典范自然法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自明性传统,又包含了现代希尔伯特几何公理的自明性概念,二者在形而上学实在论立场上相互对立。这使菲尼斯的自然法不证自明性概念面临着本体论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间的张力,其对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回应以及自然法伦理学的构建也因此受到质疑。一种对自然法不证自明性的自洽理解可以从理论理性判断与实践理性判断的同一性之中得出,自然法原则作为理论理性判断是可推导的,但作为实践理性判断是无源出且不证自明的,这种理解也为弥合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鸿沟提供了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法认识论 不证自明性 事实与价值二分法 实践理性 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实践理性合理化的新发展——从实践理性合理化角度解读科学发展观二人谈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甲明 王代月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0,共3页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从实践哲学高度建构了一个富有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的科学的合理的实践理性,它使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实践理性合理化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所构建的实践理性与当代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从实践哲学高度建构了一个富有历史感、时代感、现实感的科学的合理的实践理性,它使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实践理性合理化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所构建的实践理性与当代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所内含的实践理性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合理化 当代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视野中的实践理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莉萍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3期169-171,194,共4页
哲学实践理性讲的是价值问题。人类学的实践理性具有解释文化起源的意义,把文化当作是从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背后的实用利益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手段或工具,是人类学实践理性的观点。人类学家萨林斯认为实践理性无法解释文化的法则,只有... 哲学实践理性讲的是价值问题。人类学的实践理性具有解释文化起源的意义,把文化当作是从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背后的实用利益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手段或工具,是人类学实践理性的观点。人类学家萨林斯认为实践理性无法解释文化的法则,只有象征理性或文化理性才能达到目的,正如亲属制度是部落社会的象征符号一样,商品经济生产是西方社会的象征符号。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实践理性则具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性 萨林斯 《文化与实践理性 布迪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实践理性及其和谐维度 被引量:12
11
作者 关锋 刘卓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6,共6页
作为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继承人,马克思是多种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者,而其超越前人之处在于他的实践理性主义。马克思的实践理性实现了哲学史上理性观和实践观的双重革命,和谐是马克思实践理性本有的内在维度。对马克思来说,劳动合理性或劳... 作为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继承人,马克思是多种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者,而其超越前人之处在于他的实践理性主义。马克思的实践理性实现了哲学史上理性观和实践观的双重革命,和谐是马克思实践理性本有的内在维度。对马克思来说,劳动合理性或劳动解放是实践理性以及实现自身和谐维度的基质和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理性 和谐 劳动解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理性:高等教育评价的哲学审视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克毅 赵军 潘瑾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6,共5页
分析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现状,论证了高等教育评价哲学审视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具有实践理性这一理论特质的高等教育评价观,并对高等教育评价的主体观、客体观、形式观、方法观、工具观、标准观、功能观等方面做了... 分析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现状,论证了高等教育评价哲学审视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具有实践理性这一理论特质的高等教育评价观,并对高等教育评价的主体观、客体观、形式观、方法观、工具观、标准观、功能观等方面做了逻辑走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性 高等教育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村寨体育旅游开发的行动逻辑与实践理性——基于云南弥勒可邑村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汪雄 袁际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86,共8页
现代性社会发展语境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是体育人类学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民族村寨体育旅游开发迎来重要契机,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多元立体文化空间,为民族村寨体育旅游开发提供重要基础。可... 现代性社会发展语境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与发展,是体育人类学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民族村寨体育旅游开发迎来重要契机,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多元立体文化空间,为民族村寨体育旅游开发提供重要基础。可邑村民族体育旅游开发场域中结构关系的不断调适、多种资本的不断转换、各利益主体的多向互动,是民族村寨体育旅游开发背后潜藏的行动逻辑,这种“达成的理性”实质上就是民族村寨体育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知识精英参与策划、普通村民文化自觉”各利益主体行动策略的实践理性。探索民族村寨体育旅游开发的行动逻辑与实践理性,有助于促进民族村寨体育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可邑村 体育旅游开发 行动逻辑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年来实践理性问题研究述要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炳书 高剑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8-191,共4页
实践理性问题的凸现起因于当代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活动使人类自身陷入严峻的生存危机这一困境,近10年来这一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广大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就实践理性的若干问题,包括实践理性的含义、特点、形式、功能、历... 实践理性问题的凸现起因于当代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活动使人类自身陷入严峻的生存危机这一困境,近10年来这一问题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广大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侧面就实践理性的若干问题,包括实践理性的含义、特点、形式、功能、历史形态以及实践理性的合理化等等,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摘其要者试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理性 研究 述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英译看文化术语翻译的实践理性及其有效性原则 被引量:53
15
作者 魏向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6-71,111,共7页
自2014年初迄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陆续整理、诠释和翻译了大量体现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思想文化术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了非常积极而重要的贡献。这一大型文化传播基础工程的实施是我国首次专门... 自2014年初迄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陆续整理、诠释和翻译了大量体现中华优秀传统价值理念的思想文化术语,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做出了非常积极而重要的贡献。这一大型文化传播基础工程的实施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进行的大规模自主译介传播活动。此次大规模术语翻译实践不仅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而且为术语翻译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践资源。本文主要结合"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库"发布的英译实例,借鉴实践哲学研究的理论视角,对术语翻译实践理性及其有效性原则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推进文化术语翻译实践方法论的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翻译 实践理性 有效性原则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潘懋元的高等教育实践理性观 被引量:5
16
作者 覃红霞 陈兴德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8,共3页
潘懋元先生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思想蕴涵着极其深厚的哲学基底 :一种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科学的实践理性观。坚持对理性做实践精神的掌握和阐释 ,是潘懋元先生强烈而鲜明的思想风格和学术风格。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 理论体系 教育改革 实践理性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理性辨析 被引量:47
17
作者 王炳书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270-275,共6页
实践理性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必然蕴含着的理论内容 ,更是当代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实践是理性的真实之所 ,理性是实践的重要特征 ,因此 ,必须从实践与理性的内在结合中揭示实践理性的本质 ,从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比较与对照中揭... 实践理性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必然蕴含着的理论内容 ,更是当代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实践是理性的真实之所 ,理性是实践的重要特征 ,因此 ,必须从实践与理性的内在结合中揭示实践理性的本质 ,从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的比较与对照中揭示实践理性的特点 ,从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探寻实践理性的基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理性 交往理性 人道理性 实践理性 实践 本质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桂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30,共5页
理性是法理学的永恒主题。现代法理学的理性话语经历了从“理性法”向“法律理性”的转向,这实际上是法理学从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向。法律与实践理性的关系体现为“法律是实践理性的体现”、“法律是行为的正当理由”、“法律是实... 理性是法理学的永恒主题。现代法理学的理性话语经历了从“理性法”向“法律理性”的转向,这实际上是法理学从理论理性向实践理性的转向。法律与实践理性的关系体现为“法律是实践理性的体现”、“法律是行为的正当理由”、“法律是实践性信息”等命题。同时,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也具有客观性,其客观性基础在于实践商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法律理性 永恒主题 实践理性 正当理由 体现 客观性 实际 命题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性”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国根 罗本琦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59-166,共8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性”中既有道德践履的偏好,又有着对“社会实践”的追求,从总体上看,它仍然属于一种“道德形而上学”,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但道德形而上学也有其致命的局限性,只有将道德形而上学与理性形而上学结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理性”中既有道德践履的偏好,又有着对“社会实践”的追求,从总体上看,它仍然属于一种“道德形而上学”,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但道德形而上学也有其致命的局限性,只有将道德形而上学与理性形而上学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实践理性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理性及其筹划本质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桂山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40,共5页
理性是人类永远追问的话题。传统哲学把理性仅仅看作是由认知型思维方式形成的认识理性。康德最早提出了实践理性概念,并将理性区分为认识理性与实践理性,黑格尔也用唯心主义世界观论证了实践理性。这些都没能解决实践理性的科学性问题... 理性是人类永远追问的话题。传统哲学把理性仅仅看作是由认知型思维方式形成的认识理性。康德最早提出了实践理性概念,并将理性区分为认识理性与实践理性,黑格尔也用唯心主义世界观论证了实践理性。这些都没能解决实践理性的科学性问题,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视角出发,才能突破传统哲学对实践理性的认识。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存在着思维对存在的筹划关系,这种筹划关系形成活动主体的筹划型思维方式,筹划型思维方式是实践理性的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认识理性 实践理性 筹划 筹划型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