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 被引量:8
1
作者 黄其洪 蒋志红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9,共7页
实践概念的含义在中西方都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这一复杂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的含义:形上的实践概念、道德的实践概念和经验的实践概念。建议在今后的实践哲学讨论中,学者们对自己是在何种层次上使用实践概念... 实践概念的含义在中西方都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在这一复杂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实践概念的三个层次的含义:形上的实践概念、道德的实践概念和经验的实践概念。建议在今后的实践哲学讨论中,学者们对自己是在何种层次上使用实践概念要有明确的意识,并作出清晰的界定,反对像以往那样抽象的使用实践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上的实践概念 道德的实践概念 经验的实践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与恩格斯实践概念之比较——兼论马克思恩格斯学术思想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凡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1,共8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马克思将实践概念拓展为一个包括了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理论、实践、制作等在内的人类一切社会性活动的概念。恩格斯理解的实践是以实验和工业为主要内容,以生产技术实践为主要特征,本...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马克思将实践概念拓展为一个包括了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理论、实践、制作等在内的人类一切社会性活动的概念。恩格斯理解的实践是以实验和工业为主要内容,以生产技术实践为主要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价值中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经验行为。通过比较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概念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实践概念 恩格斯实践概念 劳动 实践 工业 同一性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与董学文、陈诚先生商榷之一 被引量:35
3
作者 朱立元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95,共20页
针对董学文、陈诚批评笔者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文艺学本体观辨析——以"实践"与"存在论"关系为中心》一文,首先指出董文缺乏讨论学术问题的最起码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学风,具体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q... 针对董学文、陈诚批评笔者的《"实践存在论"美学、文艺学本体观辨析——以"实践"与"存在论"关系为中心》一文,首先指出董文缺乏讨论学术问题的最起码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学风,具体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权威"自居,将自己缺乏具体论证的理解当作唯一正确的理解;混淆学术与政治的界限,对批评对象乱扣政治帽子;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批评对象的论著采取断章取义、随心所欲的任意诠释。据此,文章强调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学风来展开学术争鸣。针对董文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同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的西方哲学史传统的血缘联系一刀切断的粗暴做法,对西方学术史上大量关于实践概念的论述和解释,特别是对亚氏、康德和黑格尔等人的实践观作了比较系统、客观的梳理、概括和辨析,证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与西方思想传统、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完全割断、毫无联系的,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想像成从零开始、从头做起,本身就是痴人说梦。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实践观,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想理论传统和背景下,吸收和改造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的实践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以此作为建构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起点的。针对董文指责笔者把马克思实践概念狭隘化和泛化的自相矛盾的批评,通过对马克思青年时期几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的相关论述逐一详细的引证,并结合其中后期著作进行深入的论析,证明在马克思著作中,对作为唯物史观核心范畴之一的实践概念的阐释,有两点十分清楚:第一,马克思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德国古典哲学将"实践"与"理论’作为对应、对立概念的传统,在这一框架中,实践被视作与理论(认识)相对的人的"做"(制作)、行为、行动、生活、活动等,即认识(理论)的应用和实现,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改变;第二,马克思从一开始就对实践作广义的理解和应用,他把物质生产劳动看成实践概念最基本、最基础的含义,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从来没有将实践的含义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物质生产劳动,而是认为实践还包含了政治、伦理、宗教等人的现实活动,以及艺术、审美和科学研究等精神生产劳动。实际上,真正把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狭隘化的不是别人,正是董、陈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方法与态度 西方思想史 马克思主义 实践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hns Hopkins循证实践概念模式在癌症疼痛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辉 贾晓玲 +5 位作者 唐努尔 胡明菲 王玉玲 张萍萍 张霞 方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9期3156-3160,共5页
[目的]探讨Johns Hopkins循证实践概念模式在癌症疼痛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Johns Hopkins循证实践概念模式的3个环节,即practice question(实践问题)、evidence(证据)、translation(转化),对45例病人实施自身前后的疼痛... [目的]探讨Johns Hopkins循证实践概念模式在癌症疼痛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Johns Hopkins循证实践概念模式的3个环节,即practice question(实践问题)、evidence(证据)、translation(转化),对45例病人实施自身前后的疼痛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病人疼痛控制结局、疼痛治疗指数、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实践概念模式在疼痛规范化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疼痛,改善病人的生命质量和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hns Hopkins循证实践概念模式 循证护理 癌性疼痛 规范化管理 疼痛 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概念内涵的人学意义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鹤岩 李学丽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6-49,共4页
人们对实践概念内涵的理解通常是来自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定义,哲学史上各派哲学家对实践的解释仅限于道德领域和认识论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实践概念的内涵作一全新、整体的理解,把... 人们对实践概念内涵的理解通常是来自传统哲学教科书的定义,哲学史上各派哲学家对实践的解释仅限于道德领域和认识论领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实践概念的内涵作一全新、整体的理解,把实践概念内涵和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把实践理解为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总体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概念 人学 亚里士多德 康德 伽达默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被引量:1
6
作者 牟成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7期9-11,共3页
马克思在辩证否定前人哲学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实践哲学,其中,"实践概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没有从某种先验的定在中去寻求实践的此在,他一直都把实践放在某种具体的、现实的语境中进行探讨。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对实践概念的变革 被引量:1
7
作者 陶秀璈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5-19,共5页
关键词 黑格尔 实践概念 实践理性 辩证法 认识论 劳动概念 康德 客观实在性 目的性活动 主体和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学应该引进实践概念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世棣 《心理学探新》 1981年第1期10-14,共5页
心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的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与实践的关系,对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内省意识心理学,把心理看成一种特殊的、自我封闭的内... 心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的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与实践的关系,对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内省意识心理学,把心理看成一种特殊的、自我封闭的内部过程,脱离开实践孤立地研究心理。行为主义心理学则排除心理而孤立地研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知识 实践概念 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行为主义心理学 感性活动 理性认识 心理学研究 研究心理 健康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的现实建构
9
《毛泽东研究》 2016年第4期125-125,共1页
韩步江、尚庆飞在《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撰文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不仅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内在的阶级属性和民族立场,而且以结构主义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进行了现实建构。毛泽东的实践概念主... 韩步江、尚庆飞在《南京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撰文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不仅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内在的阶级属性和民族立场,而且以结构主义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概念进行了现实建构。毛泽东的实践概念主要包涵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实践概念 现实建构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结构主义方法 社会科学 民族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
10
作者 林先发 司马志纯 《江汉论坛》 1979年第1期27-32,共6页
经过一年的认真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论断,已经深入人心。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什么是实践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对实践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呢?怎样理解马克... 经过一年的认真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论断,已经深入人心。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什么是实践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对实践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呢?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才是全面而深刻的呢?相对而言,这些问题不够深入人心。议论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我们讲一点个人学习的体会,错误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证明 实践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 实践标准 费尔巴哈 直接现实性 真理性 客观性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程改革中的“概念”问题及其破解之道
11
作者 荣维东 邹佳叡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6,共9页
新概念的出现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多元主体与复杂语境出发,可以将所涉及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分为学术概念、政策概念和实践概念,这三类概念既相对独立,同时又存在着多元而复杂的互动转化关系,这也导致了相关主体在... 新概念的出现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多元主体与复杂语境出发,可以将所涉及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分为学术概念、政策概念和实践概念,这三类概念既相对独立,同时又存在着多元而复杂的互动转化关系,这也导致了相关主体在理解和使用概念时产生了混乱与争议。为此,需要立足课程改革落地实施的现实困境,审视三类概念之间互动与转化的逻辑和机制。以此作为分析框架,可以发现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三类“概念”存在着学术概念模糊空洞、政策概念指导乏力、实践概念“无名无实”等问题。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寻求破解之道:一是学术概念的界定应科学规范,并审慎提出新概念;二是建立从学术概念到政策概念的遴选与审议机制,对现有课程文本中的概念阐释进行集体审议;三是搭建从政策概念到实践概念的转化支架,创新学术概念和政策概念的内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改革 学术概念 政策概念 实践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行化的概念与实践——城市中心步行化发展历程的时空双维度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赵启东 魏皓严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年第2期20-29,共10页
步行化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理念中一个逐渐受到关注的概念与话题,呈现出来的理论归属与实践类型却是多元化的。文章将尝试厘清步行化相关概念的发展脉络和特征,为城市步行化及相关步行空间环境的发展提供较为清晰的概念参考依据。该文将主... 步行化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理念中一个逐渐受到关注的概念与话题,呈现出来的理论归属与实践类型却是多元化的。文章将尝试厘清步行化相关概念的发展脉络和特征,为城市步行化及相关步行空间环境的发展提供较为清晰的概念参考依据。该文将主要采用时空双维度的比较分析方式,在时间维度上,纵向梳理步行化概念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特征;横向上选取德美两国城市中心步行区作为研究案例,比较步行化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以及背后的机制动因。研究发现,步行化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两次主要的概念特征转型,两次转向均发生在步行化的属性特征和空间特征,由专属化一公共化、室内化一室外化两组二元关系构成;而在比较研究中发现,两类特征的转型,属性特征更为基础与重要。所以,步行化作为一种历史久远的发展理念,在如今的机动主导时代,有着新的涵义和作用;同时,步行化是一个综合的理念渗透进入城市的经济、交通与社会发展,而非单纯的一种空间组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化 城市中心 概念实践 时空双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实践与概念:成人教育研究的未来 被引量:2
13
作者 窦刚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共6页
成人教育实践的繁荣是成人教育研究不断进步的条件,然而我国成人教育的实践在相当长时间内受到既有体制和政策的限制。基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有必要在观念上明确成人教育的使命,并由此发展出一种超然于既有成人教... 成人教育实践的繁荣是成人教育研究不断进步的条件,然而我国成人教育的实践在相当长时间内受到既有体制和政策的限制。基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有必要在观念上明确成人教育的使命,并由此发展出一种超然于既有成人教育体制因素的成人教育新观念和成人教育研究新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丰富而卓有成效的成人教育研究,促进成人教育实践的发展与进步,从而实现成人教育在社会发展及民众福祉方面的各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研究 体制、实践概念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实践”转向“物质生产”的逻辑过渡──试析社会关系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孙伯鍨 张一兵 陈胜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82-88,共7页
本文提出理解马克思1845年哲学变革的两个要义;一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除实践主题外,还有现实社会历史的主题,特别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视点,脱离一定社会历史形式谈论实践不是马克思的本义;二是在《德意志意... 本文提出理解马克思1845年哲学变革的两个要义;一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除实践主题外,还有现实社会历史的主题,特别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视点,脱离一定社会历史形式谈论实践不是马克思的本义;二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已进一步从实践规定深入到社会历史发展中现实的物质生产层面,由此形成从一定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历史联结为理论中轴的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物质生产 旧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关系范畴 人的本质 生产过程 实践概念 新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与人的现实生命——对“生存论本体论”的一点辩护 被引量:19
15
作者 贺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6-51,共6页
“生存论本体论”是近年来国内哲学界不少学者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视野来深入阐发马克思哲学所作的一种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探索。本文以哲学史为深层背景 ,通过对实践概念与人的现实生命之间内在关系的探讨 ,着重阐述了“生存论本体论”... “生存论本体论”是近年来国内哲学界不少学者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视野来深入阐发马克思哲学所作的一种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探索。本文以哲学史为深层背景 ,通过对实践概念与人的现实生命之间内在关系的探讨 ,着重阐述了“生存论本体论”的理论根据、主要问题、基本内容和根本旨趣。笔者希望通过这种有益的讨论 ,切实活跃和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论本体论” 人的现实生命 实践概念 马克思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一个过渡性范畴 被引量:7
16
作者 仰海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过渡性 唯心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可知论 唯物史观 社会选择 主体性 费尔巴哈 实践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的三种类型和两个维度 被引量:3
17
作者 沈晓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5,共4页
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是指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可以把实践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占有型实践是功利性的,反映的是主体的“我有”;交往型实践是伦理性的,反映的是主体的“我是”;生存型实践是审美性的,反映的... 在马克思哲学中,实践是指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可以把实践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占有型实践是功利性的,反映的是主体的“我有”;交往型实践是伦理性的,反映的是主体的“我是”;生存型实践是审美性的,反映的是主体的“我在”。从现实性维度上看,三者需要相互协调;从理想性维度上看,三者又是内在统一的,这种统一指向共产主义———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概念 实践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含义新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肖峰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3期119-120,共2页
现实的实践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人类实践的领域是在不断拓广的,由此决定了作为理论概括的实践概念及其含义也应该随之丰富和发展。目前正在日益广泛进行的新技术革命,就使人们的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比如,和信息打... 现实的实践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的,人类实践的领域是在不断拓广的,由此决定了作为理论概括的实践概念及其含义也应该随之丰富和发展。目前正在日益广泛进行的新技术革命,就使人们的实践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比如,和信息打交道就越来越成为人们主要的活动方式和工作内容。相反,和物质打交道的,特别是在生产领域中直接引起物质对象变化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则越来越多地被自动控制系统及机器人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把实践只看作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就会把许多人与信息打交道的活动排除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技术革命 实践活动 活动方式 输出信息 主体 认识活动 实践概念 信息活动 自动控制系统 工作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实践与活动之争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铮 《心理学探新》 1981年第1期15-17,共3页
在重庆市召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讨论会上,“围绕着心理学中‘活动’、‘实践’两个概念的含义以及心理学要不要引进实践概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见一九八一年二月十二日《光明日报》报导)。这里想就几个有关问题再谈几点看法。一、是两... 在重庆市召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讨论会上,“围绕着心理学中‘活动’、‘实践’两个概念的含义以及心理学要不要引进实践概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见一九八一年二月十二日《光明日报》报导)。这里想就几个有关问题再谈几点看法。一、是两个概念之争吗?首先,必须搞清楚,在谈到“心理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时主要指的什么?我认为,其实质是探讨在心理学中如何具体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观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辩证唯物主义 基本概念 实践问题 实践概念 基本理论 方向性 具体科学 再谈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实践的沉思
20
作者 余明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2-155,共4页
哲学沉思在今天是否仍有一种实践品格?技术时代的沉思和实践又都意味着什么?这在今天变得晦暗不清,我们亦随之落入技术时代的惶恐。我们如何还能找到思想坐标?如何还能有效地展开一种深入现实的思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笛卡... 哲学沉思在今天是否仍有一种实践品格?技术时代的沉思和实践又都意味着什么?这在今天变得晦暗不清,我们亦随之落入技术时代的惶恐。我们如何还能找到思想坐标?如何还能有效地展开一种深入现实的思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笛卡尔在现代开端处对沉思的实践性改造,回顾笛卡尔的“实践哲学”如何从根本上改造了沉思和实践概念。不过,提起笛卡尔,我们大概很少会想起“实践”。毕竟,与“知识就是力量”相比,“我思故我在”是一个远为孤独、静默的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就是力量 我思故我在 实践品格 哲学沉思 笛卡尔 实践概念 实践哲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