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研究的进程 |
冯建华
李冰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2
|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 |
何中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7
|
|
3
|
实践本体论视域下的教育管理实践及其特性 |
兰霞萍
陈大超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4
|
超越实践本体论之争——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主轴的视阈 |
曾凡跃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5
|
实践美学的重要推进——略论刘纲纪先生的实践本体论美学 |
朱立元
章文颖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6
|
实践本体论的困境——对何中华先生回应的反驳 |
孙亮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7
|
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及本体论思维的超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点看法 |
汤建龙
|
《江淮论坛》
|
2002 |
3
|
|
8
|
马克思哲学是实践本体论吗? |
张艳娟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9
|
论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美学 |
朱志荣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10
|
“实践本体论”与“实事求是” |
徐才
|
《求是学刊》
CSSCI
|
1999 |
7
|
|
11
|
实践本体论若干问题再探--答张立达先生 |
何中华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2
|
人的个体生存与实践本体论建构——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再诠释 |
何中华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3
|
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学术品格与理论贡献 |
石长平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4
|
历史在实践本体论语境中的复活——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 |
何中华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5
|
实践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兼评董学文的文学本体论观点 |
张玉能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6
|
实践本体论是主体化的本体论——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论 |
张康之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
|
|
17
|
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再思考——基于实践思维范式的视角 |
张梅艳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8
|
社会实践场:实践本体论框架中社会存在的微观现实基础 |
张一兵
|
《江海学刊》
|
1988 |
4
|
|
19
|
也谈“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 |
黄映然
|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0
|
简论实践唯物论的内在张力——对“实践本体论”的一点批评 |
杨金洲
别祖云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