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高职实践教师的培养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悦 李国华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年第24期40-40,共1页
一、坚持高标准,确定培养实践教师方案 1.按高校教师标准,全面考察在校优秀学员 (1)贯彻德育第一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选拨标准,全面考察在校优秀学员在日常行动中所表现出的品行、道德养成及趋向,把符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综合素质... 一、坚持高标准,确定培养实践教师方案 1.按高校教师标准,全面考察在校优秀学员 (1)贯彻德育第一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选拨标准,全面考察在校优秀学员在日常行动中所表现出的品行、道德养成及趋向,把符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综合素质的学员列为培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教师 培养方法 培养计划 实务培训 考核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构建TPACK持续发展共同体的行动研究:基于实践—反思的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志慧 胡啸天 +2 位作者 林东华 刘玉梅 郭可慧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7,113,共7页
近年来,直播技术、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快速更迭,为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提供了丰富情景。然而,推进教师理解和应用新兴技术、发展TPACK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仅靠常规培训难以实现。研究... 近年来,直播技术、元宇宙、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快速更迭,为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提供了丰富情景。然而,推进教师理解和应用新兴技术、发展TPACK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仅靠常规培训难以实现。研究历时四年,利用行动研究方法构建了由教育研究人员和教师组成的跨年龄、跨学科、跨高校和跨国界的基于实践—反思的教师TPACK持续发展共同体。该共同体聚焦新技术的学习和整合,通过三步反思法推动教师提炼和发展TPACK,并为教师提供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和长周期的认知支持和情感支持,从而激发教师基于发展情景形成行动链,进而得到反思性成长。基于对访谈文本和交流日志的分析,研究发现教师的TPACK得到明显发展,反思和研究能力得到提升,TPACK发展信心得到增强。研究结果有助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更好地理解数智时代教师TPACK发展难点和规律,有效推进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发展 实践—反思教师研修 教师成长共同体 生成式人工智能 创新型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3
作者 郝天聪 范栖银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9,共11页
企业实践是打造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探究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具有突出价值。基于新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同时结合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对测评框架进行建构... 企业实践是打造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探究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具有突出价值。基于新柯氏四层次评估模型,同时结合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工作开展实际情况对测评框架进行建构,经过实证检验和专家讨论修正,初步形成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投入度、习得度、满意度与转化度4个维度16个指标。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习得度得分最高而转化度得分最低,高职院校教师对企业实践的精力投入相对不足,企业实践对教师获取教科研成果与教学团队发展的助力相对有限。为进一步提高教师企业实践成效评价的科学性,需优化教师企业实践成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评价标准。要促进企业实践教师的深度参与,强化组织支持保障力度;注重教师企业实践经验反思,发挥企业实践成果组织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成效评价 新柯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CI理论视域下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策略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和新 张媛媛 +1 位作者 陈春霞 王欣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63,共7页
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对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和创造与SECI理论中的知识创生的主体间关系以及知识创造螺旋过程具有一致性,因此基于SECI理论分析职业院校教... 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对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和创造与SECI理论中的知识创生的主体间关系以及知识创造螺旋过程具有一致性,因此基于SECI理论分析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适切性。基于SECI理论的知识创生模型,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策略包括:构建专业教学共同体,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原始积累;创设知识转化四场域,推进知识四阶段螺旋式转化;实行分层管理,助力知识由个体向团队与组织层面螺旋式创生;立足教师成长阶段,促进知识的个性化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I理论 职业院校 教师实践性知识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验到证据: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经展 王琪 成功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0,共9页
运用循证探究等研究方法,探讨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在多样化、科学化“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多元参与主体为达成预设体育教师教育目标,而对体育教师教育过程进行循环... 运用循证探究等研究方法,探讨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的理念肇始、应用价值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提出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在多样化、科学化“最佳证据”的基础上,多元参与主体为达成预设体育教师教育目标,而对体育教师教育过程进行循环修订的专业化培养活动,注重体育教师教育者、学术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寻找和应用“最佳证据”协同培养体育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循证能力。这摈弃以往以经验为主导的体育教师培养形式和理念,使一线体育教师成长为优秀实践者、研究者成为可能,并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师教育者及教育对象的素养,促进从经验型实践转向基于证据的循证型实践,科学化推动体育教师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模块化呈现体育教师教育知识生产内容。据此,归纳循证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运行机制:锚定预设问题,探索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寻查多重证据,选择指导实践方案的科学证据;综合评价证据,分析验证新获取证据的有效性;整合专业智慧,融入跨学科知识参与方案执行;依效评估反思,将验证方案转为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教师教育 循证教育 教师教育实践 体育知识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应用科学大学教师实践能力建设的经验、表征与启示
6
作者 侯佛钢 常晋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121,共8页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加速转型,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着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欧洲应用科学大学以其鲜明的实践导向教育特色著称,其教师队伍建设总体呈现出准入门槛高、选聘标准严、聘用机制活、兼职教师多、实践导向明等特...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加速转型,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着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欧洲应用科学大学以其鲜明的实践导向教育特色著称,其教师队伍建设总体呈现出准入门槛高、选聘标准严、聘用机制活、兼职教师多、实践导向明等特点,在教师实践能力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一般而言,欧洲应用科学大学运用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约束和引导教师实践能力,通过多主体、多元化的形式锤炼和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依托实践性、情境性的模式发展和强化教师实践能力。鉴于此,我国应构建实践导向的教师实践能力建设体系,建设专兼结合的高质量师资队伍,完善教师实践培训的长效机制,强化教师实践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科学大学 教师实践能力 应用型高校 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实样态、实施困境及优化策略
7
作者 薛琳 王亚南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7,共8页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实图景是丰富多样的。从教师主体维度考察其参与企业实践的“卷入”程度,从组织结构维度考察组织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正规化、结构化的“正式”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高卷入―高正式”“高卷入―低正式”“低卷...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现实图景是丰富多样的。从教师主体维度考察其参与企业实践的“卷入”程度,从组织结构维度考察组织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正规化、结构化的“正式”程度,可以将其划分为“高卷入―高正式”“高卷入―低正式”“低卷入―高正式”“低卷入―低正式”四种典型的实践样态,每一种样态都存在独特的运行特征。然而,每一种样态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问题:“高卷入―高正式”型教师企业实践过程“结构化”,但实践群体“小众化”;“高卷入―低正式”型教师企业实践主体“自主化”,但实践动机“外在化”;“低卷入―高正式”型教师企业实践主体“全员化”,但实践过程“观光化”;“低卷入―低正式”型教师企业实践途径“多样化”,但实践参与“浅表化”。针对上述问题,应夯实教师企业实践物质基础,校企共建教师实践基地;研制教师企业实践能力标准,规范教师企业实践过程;完善教师企业实践运行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内在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企业实践 现实样态 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教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建设溯源、运行逻辑及优化路径
8
作者 高士晶 李慧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104,共8页
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是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安排,对技能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支撑作用。通过对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建设历程溯源,明晰其制度演进历经孕育、建立和发展三阶段,并始终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实践根基,形成了守规与创新协... 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是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性制度安排,对技能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支撑作用。通过对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建设历程溯源,明晰其制度演进历经孕育、建立和发展三阶段,并始终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实践根基,形成了守规与创新协同的制度发展范式。在制度演进中,政府、企业、院校等主体行动取向各异,呈现三重运行逻辑:政府聚焦秩序与质量目标,企业权衡成本收益选择性参与,院校受科层制约束渐进变革。三重逻辑耦合产生运行张力,致使制度效能持续耗散。为提升制度实践质量,建议政府从有限责任向有效责任转变,强化监管;企业从应对规则向提升效能转变,提升嵌入度;院校改革从局部适应向全面升级转变,增强介入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教师企业实践 制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何以困难重重?——基于对机械类专业教师的深度访谈
9
作者 陈豪 曹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9,共6页
职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是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形成“双师型”素质的重要举措。为规范教师企业实践过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政策文件。然而,在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实际推行中仍存在重重困难导致难以有效落实。通过对江苏省职业学校1... 职业学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是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形成“双师型”素质的重要举措。为规范教师企业实践过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政策文件。然而,在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实际推行中仍存在重重困难导致难以有效落实。通过对江苏省职业学校15名机械类专业教师的深度访谈发现,当前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困难重重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企业对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缺乏积极态度,职业学校对教师企业实践缺乏足够保障,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参与意愿不强。为破解上述困境,建议发挥政府统筹作用,完善教师企业实践的顶层设计;建立教师企业实践的常态化机制,提高校企双方的支持力度;激发教师企业实践内在动力,培育教师企业实践的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学校 教师企业实践 机械类专业 “双师型”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工具使用偏好与优化策略
10
作者 王化笛 陈林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5,共9页
基于政策工具类型、政策内容要素和政策利益相关者的三维分析框架,对74份“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存在政策工具使用的选择性偏好、政策内容要素搭配的系统性不足等现实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优化... 基于政策工具类型、政策内容要素和政策利益相关者的三维分析框架,对74份“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存在政策工具使用的选择性偏好、政策内容要素搭配的系统性不足等现实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优化教师企业实践政策的工具化类型组合,提升其政策工具类型的组织性嵌套;综合政策内容搭配,提升其政策内容要素的系统性结构;协调政策主体的相关权益,强化政策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利益与权责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企业实践政策 政策工具 使用偏好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结构与逻辑研究——基于对“双高”建设单位制度文本的扎根理论分析
11
作者 李杰 陈凤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2-59,共8页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基于扎根理论对15所“双高”建设单位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由目标指向、本体内容、实施过... 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举措。基于扎根理论对15所“双高”建设单位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进行文本分析发现,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由目标指向、本体内容、实施过程与保障体系等基本结构组成,在目标指向上受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双向作用,在本体内容上对制度结构与制度功能的双重兼顾,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体现主客体关系价值的双向规约,在制度保障体系上注重刚性工具与柔性工具的双向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双高”建设单位 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制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教育家精神塑造教师角色共相:本体、价值及路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鹏 徐思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36,共7页
以教育家精神塑造教师角色共相具备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它基于“教育家”到“教育家精神”的普遍主义、“教师角色”到“教师角色共相”的内涵建设及“精神实体”与“角色具体”的实践弥合,有助于彰显人民教师本色,回归教育普遍命... 以教育家精神塑造教师角色共相具备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和价值性,它基于“教育家”到“教育家精神”的普遍主义、“教师角色”到“教师角色共相”的内涵建设及“精神实体”与“角色具体”的实践弥合,有助于彰显人民教师本色,回归教育普遍命题;创造新质生产力,推动角色内涵式发展;加快精神实体转化,引领教师实践行动。以教育家精神塑造教师角色共相,应以教育家精神蕴含的“至诚信念与报国理想”涵育教师角色政治共相、以“言行示范与启智育人”探赜教师角色专业共相、以“躬耕态度与仁爱之心”彰显教师角色伦理共相、以“胸怀天下与以文化人”臻美教师角色人文共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师角色共相 精神实体 角色具体 教师实践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学习转化力的困境及破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思彤 毛菊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4-71,共8页
实践型教师教育者是一线教师专业发展依托的重要群体。学习转化力是实践型教师教育者能力与素养不断迈向深入发展的关键能力,它由“既有经验转化力、学习成果转化力和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力”三个核心要素组成。学习转化力对实践型教师... 实践型教师教育者是一线教师专业发展依托的重要群体。学习转化力是实践型教师教育者能力与素养不断迈向深入发展的关键能力,它由“既有经验转化力、学习成果转化力和理论与实践双向转化力”三个核心要素组成。学习转化力对实践型教师教育者进行自我建构、走向知识生产、成为教师的“重要他人”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现实中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学习转化力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经验转化难、知识向能力转化难、经验思维向理论思维转化难。基于此,应以“影响循环”的理念,“情境化”和“跨界联盟”的方式培育实践型教师教育者的学习转化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师教育者 学习转化力 培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学教师成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清 李琼 程世岳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教师教育者的质量是保障教师质量、教育质量的根基。作为教师候选人专业发展的关键贡献者,中小学教师作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参与教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追求高质量的实践;坚持教师教育的专业导... 教师教育者的质量是保障教师质量、教育质量的根基。作为教师候选人专业发展的关键贡献者,中小学教师作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参与教师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追求高质量的实践;坚持教师教育的专业导向,建构有力的教师教育;遵循教师教育的跨界原则,致力协同合作育人。然而,作为跨界者,中小学教师成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遭遇“夹缝生存”的身份认同困境、“合法性危机”的素养胜任困境、“缺梁少柱”的支持体系困境和“形式大于内容”的U-S合作困境。因此,应以重塑身份认同为前提,以跨界协同的U-S教师教育共同体为载体,以建立持续发展的专业发展体系为关键,建构中小学教师成为实践型教师教育者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实践教师教育者 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浅表化”现象审思及其成因机制——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宇正 郝天聪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134,共8页
借助新制度主义构建“体制框架—社会规范—认知观念”分析框架,探究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在现实层面呈现的被动抵抗、虚假践行、边缘参与等“浅表化”现象发现,过于刚性的制度约束遮蔽了教师企业实践的复杂性,对集体主义的过度推崇导... 借助新制度主义构建“体制框架—社会规范—认知观念”分析框架,探究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在现实层面呈现的被动抵抗、虚假践行、边缘参与等“浅表化”现象发现,过于刚性的制度约束遮蔽了教师企业实践的复杂性,对集体主义的过度推崇导致教师在企业实践中的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企业、高职院校、教师三方主体内在认同的差异致使企业实践本真价值丧失。为增强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成效,应破除对刚性制度的过度依赖,建立质量为要、灵活多样的新型校企协作模式;发挥高职院校协调作用,调和集体主义导向带来的价值观束约;明确多元主体身份定位,从认知与文化层面营造和谐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企业实践 浅表化 新制度主义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证践行”:面向循证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天航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然而传统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亟需革新,需要在循证实践理念指导之下,围绕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相关证据形成解决方案并干预决策,引导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 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然而传统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亟需革新,需要在循证实践理念指导之下,围绕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相关证据形成解决方案并干预决策,引导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科学化,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理论体系。面向循证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主要由追求“实践理性”的研究者、主张“交往理性”的实践者、认同“反思实践”的学习者、构建“行动网络”的管理者等主体构成,按照“依实提问”“依法获证”“依证应用”“依效反馈”等步骤开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职业教育教师 教师教育 教师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的学科实践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永明 王飞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5,共12页
从学生角度阐释学科实践固然合理,但要使其在现实中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还需要从教师视域考察和理解学科实践。缺乏教师深度参与的学科实践,常常出现虚、假、窄、浅表、外化等问题,难有实效。因此,教师亦需开展学科实践。教师的学科实... 从学生角度阐释学科实践固然合理,但要使其在现实中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还需要从教师视域考察和理解学科实践。缺乏教师深度参与的学科实践,常常出现虚、假、窄、浅表、外化等问题,难有实效。因此,教师亦需开展学科实践。教师的学科实践与学生视角阐释的学科实践有联系但也有区别。教师的学科实践是教师基于自己的学科学习和生活实践,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学科学习和生活实践的过程。教师学科实践的展开机制包含了学科的实践化、实践的课程化和课程的一体化三个阶段及相应的四个环节。教师顺利开展学科实践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即合理认识自我、课程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展开学术化的生活实践和掌握有效的课程转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实践 教师的学科实践 学科课程 生活实践 学科教学新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化育人的高校教师教育实践创新探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珏 宫义达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6-50,共5页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教育是关键因素。高校教师教育实践在教育宏观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项目化育人实践应当以满足多元育人需求、完整建构师者形象、强化人际群组互助、全面提升职...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教育是关键因素。高校教师教育实践在教育宏观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项目化育人实践应当以满足多元育人需求、完整建构师者形象、强化人际群组互助、全面提升职业认知为目标和方向。育人实践中存在着主体自适性、学科同向性、资源匹配性、评价导向性等多方面的短板,需构建以共同学习为核心的项目团队,打造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项目文化,形成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项目运维,建设以过程质效为核心的项目考评,真正培养出高品质的,符合时代需要、高校需求、人民诉求的好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教育实践 项目化育人 实践育人 共同学习 知识创新 资源配置 过程质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 被引量:127
19
作者 王鉴 徐立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5-129,共5页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话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核心是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根本在于教师独有的实践知识的关注、获得与积累。教师实践知识的获得与积累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实践知...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话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核心是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根本在于教师独有的实践知识的关注、获得与积累。教师实践知识的获得与积累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实践知识深化与"显性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日常教学实践是教师实践知识获得的基本场域,校本教研、教师反思和进修培训是教师实践知识深化与"显性化"的基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实践知识 教师教育 教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实践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超 张桂春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4-7,共4页
实践课教师是指在职业院校中从事包括实训、实习、专业技能课、毕业设计等方面职业实践课教学的教师。影响实践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因其职业性质和劳动特点而与其它类型的教师存在差异,主要涉及个体、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教师个人是... 实践课教师是指在职业院校中从事包括实训、实习、专业技能课、毕业设计等方面职业实践课教学的教师。影响实践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因其职业性质和劳动特点而与其它类型的教师存在差异,主要涉及个体、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教师个人是本体因素,主要包括知识、技能、动机和态度、职业精神和职业伦理以及反思能力;学校是主导因素,包括学校的组织文化与生态环境、学校人际关系和教师评价制度;社会是保障因素,涉及到教师的社会地位与角色以及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