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构建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涛 张娟秀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38,42,共3页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应从整体视野顶层设计构建研究生“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结合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培养实践提出推进举措,可从中微观层面探索研究生思政教育改...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应从整体视野顶层设计构建研究生“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结合东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研究生培养实践提出推进举措,可从中微观层面探索研究生思政教育改革,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课程实践思政 协同育人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战略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的互嵌融合
2
作者 雷雨婷 董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6,共11页
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其与专业课程互嵌融合、协同育人,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都是践行实践育人的重... 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推进其与专业课程互嵌融合、协同育人,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践都是践行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两者的互嵌融合也是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教育现实中两者却面临“平行运行”“二元割裂”的困境,严重制约了协同育人效能的发挥。基于此,从体系设计和实施路径双重视角切入,探讨构建由制度支撑、资源支持、师资保障、评价激励构建的“四位一体”融合实践体系,打造“目标链”“内容链”“方法链”构成的“三链协同”实践育人创新模式,从而实现价值观引领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深度交融,为高等教育在实践层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科学且可操作的方案,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实践教学 专业实践 互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式发展路径探赜
3
作者 谢丽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57-60,共4页
实践教学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其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了其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向的困境。立足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需从强化理... 实践教学是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其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了其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向的困境。立足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根本遵循,需从强化理论引领,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框架;精准教学对接,贯通理论教学与实践转化;整合育人资源,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资源;创新评价方式,构建动态反馈与长效保障机制四个维度,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化进路,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从形式创新转向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实践教学 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农专业大学生知农爱农意识培养分析——以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实践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邵庆勤 任兰天 +4 位作者 闫素辉 何克勤 段素梅 甄凤贤 王小华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14-216,221,共4页
作物栽培学课程是涉农专业大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的知农爱农意识,值得思考与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方面,探讨作物栽培学课程的主要思政元素融入点,以... 作物栽培学课程是涉农专业大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内容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的知农爱农意识,值得思考与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方面,探讨作物栽培学课程的主要思政元素融入点,以期为培养涉农专业大学生知农爱农意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栽培学 课程 涉农专业 大学生 知农爱农 意识培养 实践思政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课程“果蔬保鲜与加工”的思政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丽琼 林少华 +2 位作者 马长路 孙玉清 董晓光 《现代园艺》 2024年第7期198-200,共3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剖析教师目前课程思政的融入现状,分析学生已有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价值观念,分...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且紧迫的任务。本研究剖析教师目前课程思政的融入现状,分析学生已有的政治认同、国家意识、价值观念,分析实训学生所在果蔬保鲜加工企业员工的政治素养、社会责任感等现状,提出了本课程的思政目标,全面挖掘了本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了本课程思政改革实施的方法、途径和建议,以期推动“果蔬保鲜与加工”课程内涵式发展,从而为开设有高职“果蔬保鲜与加工”及其类似课程的学校提供更全面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课程“果蔬保鲜与加工” 改革与实践 价值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系统观念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8
6
作者 朱丹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1,共10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其系统性结构需要建立在系统认知的基础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协同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其系统性结构需要建立在系统认知的基础上,主要包含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五大要素,其构建遵循着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创新思维的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在全局性谋划上下功夫,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的三级联动机构;在战略性布局上下功夫,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纵横贯通的一体化建设;在整体推进上下功夫,推进教材、教学、教师的一体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体系构建 系统观念 教育家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院制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路径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凌 劳湘雯 甘立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76-78,共3页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的关键着力点。书院制将“人”的“社会关系”进行有机组织和价值重塑,为越来越多高校引入,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协同范式。对书院制模式下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实践分析发现,全程统筹...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提升立德树人实效的关键着力点。书院制将“人”的“社会关系”进行有机组织和价值重塑,为越来越多高校引入,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协同范式。对书院制模式下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具体实践分析发现,全程统筹校本化顶层设计,凝聚以“导师制”为核心的“三大圈层”教学主体,培育学生自我管理、跨界信息情感平等交互的“环境育人共同体”是书院制模式下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创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书院制 导师制 环境育人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创新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清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43,共1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高校思政实践育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针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短板,高校需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高校思政实践育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针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短板,高校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践育人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不断创新思政教育工作方式,让社会实践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孙苓、孙天罡、金明兰等撰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一书,紧密围绕高校实践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系统梳理思政课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有效性提升等多个层面出发,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具体路径,可以为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诸多有益借鉴。该书内容详实、逻辑清晰,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作者首先对新时期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背景、内涵、功能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进一步回顾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突出了实践教学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又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机制和实践路径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系列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对于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实践育人价值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北京工业大学 实践教学 高校教育 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模式创新 有效性提升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方案”颁布以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分析——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
9
作者 李军松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97-102,共6页
借助CiteSpace对“05方案”颁布以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的1299篇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十多年来,该研究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作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缺少交流合作;研究主题聚焦于前提理论问题研究、实效性研究、教学模式... 借助CiteSpace对“05方案”颁布以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的1299篇学术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十多年来,该研究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作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缺少交流合作;研究主题聚焦于前提理论问题研究、实效性研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新时代实践教学研究;今后应继续加强前提理论问题研究、实践理论问题的现实转化研究、多学科与多视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研究主题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资源融入小学思政教育实践——以北京市鸦儿胡同小学为例
10
作者 秦历红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39,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北京市鸦儿胡同小学(以下简称“鸦儿小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北京市鸦儿胡同小学(以下简称“鸦儿小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积极创新小学思政教育实践方式,将档案资源利用引入小学思政课,引导学生从档案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增强“四个自信”,推进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档案资源 教育实践 教育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 四个自信 胡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的思考——以沈阳工业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例 被引量:34
11
作者 丁春福 杨乃坤 韩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6年第5期61-65,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引领作用。要想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需要把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教育引领作用。要想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需要把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整合起来,作为一门全新的、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来建设,即建立起一门"合并使用、统一安排、分步操作、分项考核、专门管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模式,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在人、财、物三方面的保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网络平台 校园文化 社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美术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贤军 吴继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39,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搞好思政实践教学既要因地因时制宜,更要因人制宜,根据不同学校的学生特点和学校整体教学态势,因势而进,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创新,凝练特色,贴近学生,才能让实践课活力长在。湖北美...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搞好思政实践教学既要因地因时制宜,更要因人制宜,根据不同学校的学生特点和学校整体教学态势,因势而进,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创新,凝练特色,贴近学生,才能让实践课活力长在。湖北美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于美术教育这一前提,探索出了适于自身的一些特色教学方法以及"一个结合,两个利用"的实践教学思路;抓住"有机联系"和"有效扩展"两个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设计。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易于使相关理论得到大学生认同并内化,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实践 教学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晓梅 王鹤岩 刘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70-73,共4页
情境学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最新学习理论,它强调了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和个体学习者意义制定的社会建构性质,更新了人们传统的学习观念。情境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既有它的适用性,同时又要注意它的限定性。文章... 情境学习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最新学习理论,它强调了真实情境中的学习和个体学习者意义制定的社会建构性质,更新了人们传统的学习观念。情境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既有它的适用性,同时又要注意它的限定性。文章把情境学习理论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把创设情境看成实践教学设计的根本内容,以情境引导实践教学设计,构建出实践教学的情境化设计模式,具体包括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策略等四个环节的情境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学习理论 实践教学 情境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适配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宇 张发钦 +1 位作者 覃雪梅 付蓓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8-70,共3页
"互联网+"时代,具有信息开放、时间自主、内容自选等特点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日渐受到关注和欢迎。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适配性。项目组以A大学为校级样本,对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 "互联网+"时代,具有信息开放、时间自主、内容自选等特点的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日渐受到关注和欢迎。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地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适配性。项目组以A大学为校级样本,对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态度和需求以及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创新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实践教学 模式适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丽杰 李醒 刘晓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社会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变得尤为必要。文章从基本梳理、四维思考、政策建议等三个角度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社会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变得尤为必要。文章从基本梳理、四维思考、政策建议等三个角度对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思考与探究,希冀能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 课社会实践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利红 倪新兵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64-66,共3页
在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提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工作相结合、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并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 学生工作 专业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晓慧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3-27,43,共6页
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以课程化为基本理念,把握课程内涵,避免窄化或泛化;把握课程特征,明确一致性与差异性。基于"金课"标准,以政治性为引领,体现职业性;以标准为共性,注重特色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主导。在行... 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以课程化为基本理念,把握课程内涵,避免窄化或泛化;把握课程特征,明确一致性与差异性。基于"金课"标准,以政治性为引领,体现职业性;以标准为共性,注重特色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主导。在行动策略上,须以"三化"夯实课程基础,以"三个融通"打造课程实施格局,以"三个重点"推进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践教学优化 课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升就业隐性胜任力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宏如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124,共2页
思政教育实践是提升大学生隐性就业胜任力的现实诉求和源端所在,也是实践育人的时代需求。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重认知轻实践的倾向。突破就业瓶颈,需要创新思政教育实践,认识上重战略、重落实,内容上重创新、重体系,方法上重体验、重养... 思政教育实践是提升大学生隐性就业胜任力的现实诉求和源端所在,也是实践育人的时代需求。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重认知轻实践的倾向。突破就业瓶颈,需要创新思政教育实践,认识上重战略、重落实,内容上重创新、重体系,方法上重体验、重养成,环境上重熏陶、重引导,让思政教育实践回归生活,建立思政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就业胜任力 隐性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教学盲点与破解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云 廖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6期193-198,共6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一种特殊性教学形式,主要是指课外实践环节。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通过对近8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在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着学生主体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一种特殊性教学形式,主要是指课外实践环节。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通过对近80所高校的调查显示,在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着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教师主导作用不够到位、实践性教学的环境较差等教学盲点。这些教学盲点影响了思政课的实效性的提高,制约了实践性教学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练"的教学手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等措施,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性教学 教学盲点 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64,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利用参加"2013年全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讨会"之际,通过问卷调查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45%的高校建立了实践教学德保障机制,创立了15种实践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利用参加"2013年全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讨会"之际,通过问卷调查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45%的高校建立了实践教学德保障机制,创立了15种实践教学法;缺乏诸多实践教学规范,多数高校处于想搞好实践教学,但是不知道如何搞的困惑状态。全国高校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资源开匮乏、经费短缺、师资短缺、学生安全难以保障、"广义"实践教学的误区等五项难题。为普遍提高全国高校实践教学质量,必须创新教学法、建立保障机制、明确教学目的和考核标准、研制全国实践教学基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高校 实践教学 现状调研 实践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