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化”之辩——回到马克思“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哲学理想
1
作者 刘玉仙 丛大川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49,共3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论是与"实践人本主义"并存的天才创意,"异化劳动"论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由"国民经济学"这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论是与"实践人本主义"并存的天才创意,"异化劳动"论是"实践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异化劳动"论是马克思由"国民经济学"这一形而下的科学理论提升(不是科学逻辑推导)到形而上的实践人道主义。故它在《手稿》中处于非常特殊的"中介"地位。"劳动异化"论是从经济科学通向人道哲学的"云梯"。"异化劳动"导致私有财产和人的自我异化,那么未来哲学性理想社会就要扬弃异化复归人的理想类本质、理想的脑体劳动和共产主义博爱关系,马克思由此天才地创意出当做人道主义理解的共产主义的哲学性理想或理想性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实践人道主义 实践心本论 人的自我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