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学“学科认同”的心理建构与实践建构 被引量:16
1
作者 姜晓强 孙元涛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2,38,共4页
教育学者在审视教育学之"发展问题"时,不仅需要"看世界"的眼光,更需要担负起"做事情"的责任。为此,教育学者必须对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完整性、连续性,以及自身作为教育学发展当事人的学科使命、学科立... 教育学者在审视教育学之"发展问题"时,不仅需要"看世界"的眼光,更需要担负起"做事情"的责任。为此,教育学者必须对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完整性、连续性,以及自身作为教育学发展当事人的学科使命、学科立场等有着清醒的自识与自觉;在此基础上,将对学科的心理认同转化渗透到自己的学术实践中,借助对教育问题的深度介入,创生出超越常识水平、体现专业特色与深度的教育学理论,发出教育学独特的声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认同 心理建构 实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效教学的实践建构 被引量:57
2
作者 何善亮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26,共7页
有效教学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教育实践问题。‘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有效教学的实践何以可能?有效教学怎样才能够可持续?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有效教学的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从整体... 有效教学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人们非常关注的教育实践问题。‘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有效教学的实践何以可能?有效教学怎样才能够可持续?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有效教学的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从整体上建构一种有效教学的分析框架,以此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践,开展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有效学习 有效课堂 有效教师 实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与建构——社会哲学的后现代转向与唯物史观的实践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俊一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5-11,共7页
解构,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标签。然而,解构之后留下的仅是"碎片拼图"的"集合"吗?在考察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哲学后现代转向的三个代表性理论进行概括和分析,从实践建构论的角度... 解构,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典型标签。然而,解构之后留下的仅是"碎片拼图"的"集合"吗?在考察现代性、后现代性与产业结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哲学后现代转向的三个代表性理论进行概括和分析,从实践建构论的角度,提出"差异—兼容"的(全球)宏观叙事与"共识—信仰"的(本土)微观叙事相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实践建构 后现代主义 社会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象征与实践建构——以民和三川土族纳顿体系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文忠祥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80-84,共5页
纳顿是农事活动链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与牌头的选任、“叶尔将”、九月九祭祀、春天开耕仪式、堂运、浪青苗、立插牌、夏至嘛呢、庙神装脏等前期准备过程构成农事祭祀系列。农事祭祀系列作为仪式和象征的汇合,有其内在的构建逻辑,随着... 纳顿是农事活动链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与牌头的选任、“叶尔将”、九月九祭祀、春天开耕仪式、堂运、浪青苗、立插牌、夏至嘛呢、庙神装脏等前期准备过程构成农事祭祀系列。农事祭祀系列作为仪式和象征的汇合,有其内在的构建逻辑,随着时空转换,信仰意识在逐步累积、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族 纳顿体系 仪式象征 实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格尔自由-权利辩证法视野中的伦理国家及其实践建构
5
作者 罗朝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黑格尔的伦理国家概念源于人类自由-权利辩证发展的历史产物,即人类寻求自身自然、道德和理性三种根本自由本性及其权利全面发展和实现的历史实践与创造。这意味着伦理国家的实践建构,必须以精神和道德的自由与平等概念为根本价值准则,... 黑格尔的伦理国家概念源于人类自由-权利辩证发展的历史产物,即人类寻求自身自然、道德和理性三种根本自由本性及其权利全面发展和实现的历史实践与创造。这意味着伦理国家的实践建构,必须以精神和道德的自由与平等概念为根本价值准则,使所有公民个体获得生命生存和财产安全及幸福自足的物质生活,发展以公民自治的社会共同体为基础的伦理教育和民主政治,建立与公民普遍利益及其理性自我意识相一致的伦理政治秩序,使人们在普遍享有其自然和道德方面应有的尊严与财富的基础上,回归自身精神和道德的自由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权利哲学 自由-权利辩证法 伦理国家 实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79,共2页
“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学习形式、教育原则、师生关系几方面借鉴该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思想... “实践-建构”道德学习理论认为,道德的学习、道德发展在本质上是主体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主动的建构来实现的,可以从其所主张的学习形式、教育原则、师生关系几方面借鉴该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建构 道德 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服务时代编辑出版学的通识素养建构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洪权 李映雪 陈晓慧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4-56,共3页
当今时代,为了实现出版行业高水平的知识服务和内容价值,有必要在编辑出版教育中强化对编辑通识素养的培养。文章从通识素养的内涵出发,探讨当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理念的转换与实践,并提供编辑通识素养的培养思路。
关键词 知识服务 编辑出版学 通识素养 建构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育人”的建构与实践
8
作者 梁朋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3,共2页
“生产育人”是高职院校与生产单位利用各自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只有构建校企一体化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生产育人机制,才能更好地为... “生产育人”是高职院校与生产单位利用各自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只有构建校企一体化平台,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生产育人机制,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生产育人”建构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体育运动安全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评《学校运动安全与教育活动》
9
作者 高慧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1-391,共1页
体育运动课程是在校学生必修课程,体育运动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在学校体育运动教学中,应注重安全管理模式的建构及其实践,有效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这是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与职责.《学校运动安全与教育活动》一书以学校体育运动安... 体育运动课程是在校学生必修课程,体育运动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在学校体育运动教学中,应注重安全管理模式的建构及其实践,有效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这是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与职责.《学校运动安全与教育活动》一书以学校体育运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学校体育运动安全管理模式建构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安全管理模式 学校安全管理 必修课程 模式的建构 建构实践 安全教育与管理 在校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教学法在机械设计课程双语教学中的建构与实践——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启凯 甘灵红 陈小燕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07-I0007,共1页
双语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其发展是对技术创新的呼吁,对信息环境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趋势的客观要求。为了促进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学生可以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外语水平,学习先进的国际新技术、知识以及新方法... 双语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其发展是对技术创新的呼吁,对信息环境的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国际趋势的客观要求。为了促进大学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学生可以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外语水平,学习先进的国际新技术、知识以及新方法。对于机械设计专业而言,就要基于任务教学法开展双语教学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英语》一书在此背景下,对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的基础知识以及现代化的制造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当前该专业的双语教学中开展任务教学提供宝贵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育国际化 任务教学 双语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水平 建构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2O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教学的本质与模式建构 被引量:41
11
作者 张文才 何敏学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88,共3页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变革,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O2O教学模式构建了线上教学、线下交流双向联动的教学新模式。将O2O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合网络教学的互动优势和体育教学的时空特征...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时代变革,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O2O教学模式构建了线上教学、线下交流双向联动的教学新模式。将O2O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融合网络教学的互动优势和体育教学的时空特征,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角色、扩展了教师的教学时间、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发展了动作技能的表象认知,真正为学生创设了个性化知识结构教育体系,为打造深度学习和高效体育课堂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O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 实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社区成员价值观认同的建构与维系——以“虎扑社区”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胡兵 何德俊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0,共7页
价值观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构建过程,随着人们学习和生活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成为人们价值取向的鲜活反映和价值观建构场域。以“兴趣”为纽带的虚拟社区加速互联网族群化、圈层化的发展,对青年核心价值观传播与认同构成新的挑战。身份... 价值观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实践构建过程,随着人们学习和生活的互联网化,互联网成为人们价值取向的鲜活反映和价值观建构场域。以“兴趣”为纽带的虚拟社区加速互联网族群化、圈层化的发展,对青年核心价值观传播与认同构成新的挑战。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观认同构成一个多维关系,三者具有“共域性”。身份认同是价值观认同的折射,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也是价值观的塑造过程;反之,身份认同也需要价值观认同的引导。情感认同是价值观认同的转化,同时也促进价值观的行为认同。虚拟社区中价值观认同的维系需要建立仪式等多种情感体验机制,把价值观认同转化为网民在社区中的文化认同和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社区 价值观 认同 实践建构 情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与历史内在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罗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81,共7页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非历史性的自在存在和自在联系当然"存在",但并不是感性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的存在。不同于抽象主义、还原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存在世界的理解普遍地贯穿着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意...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非历史性的自在存在和自在联系当然"存在",但并不是感性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的存在。不同于抽象主义、还原主义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对于存在世界的理解普遍地贯穿着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意识,由此克服了传统哲学在本体论、辩证法和认识论领域遭遇的一系列困境,可以称之为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历史唯物主义由此超越了抽象形而上学的问题框架,走向对社会历史具体的存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历史内在论 抽象本体论 历史辩证法 先验认识论 实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艺术设计的价值观理念及建构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5-167,共3页
艺术设计的价值理念是工业化时代以来的设计理念及其行为结果的理性思考与反思。在对人、设计、自然关系的辩证理解为底蕴,所构建的符合自然社会的真与符合人类生命的美为目的的新理念,实现设计价值观的交替转换,在传统发展观的思想脉... 艺术设计的价值理念是工业化时代以来的设计理念及其行为结果的理性思考与反思。在对人、设计、自然关系的辩证理解为底蕴,所构建的符合自然社会的真与符合人类生命的美为目的的新理念,实现设计价值观的交替转换,在传统发展观的思想脉络和确立新的设计文化价值内涵,以和谐、合理性原则为内核,以绿色、环保、人性的设计为实践方式,建构当代设计的生态文明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设计 设计价值观 实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认识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34
15
作者 朱强 谢丽萍 朱阳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70,共4页
财务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本科专业教育发展要求、深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财务管理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是顺应新时代本科专业教育发展要求、深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构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的重要举措,也是财务管理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就是要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各人才培养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加强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纪律观念和创新精神教育。实施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需要以新时代教育理念武装师生,雄厚课程思政思想基础;需要高校党委以压实"立德树人责任"为主线,完善课程思政组织实施体系;要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夯实课程思政专业基础和条件保障;要坚持"四有"标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专业 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思政 建构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记忆:意识形态叙事媒介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4
16
作者 谷佳媚 邵潇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37,共8页
集体记忆是意识形态叙事的典型叙事媒介,是新时代提升意识形态叙事效能的可靠选择。集体记忆有着深厚的内涵与思想基础,与意识形态叙事存在密不可分的逻辑关联,两者内部耦合共生,外部相辅相成。作为意识形态叙事的叙事媒介,集体记忆对... 集体记忆是意识形态叙事的典型叙事媒介,是新时代提升意识形态叙事效能的可靠选择。集体记忆有着深厚的内涵与思想基础,与意识形态叙事存在密不可分的逻辑关联,两者内部耦合共生,外部相辅相成。作为意识形态叙事的叙事媒介,集体记忆对意识形态叙事具有正负效能。发挥意识形态叙事效果迫切需要唤醒集体记忆。从集体记忆的视角出发,选择符号表征、纪念仪式、技术媒介作为意识形态叙事实践建构的典型形式,是意识形态叙事落地生效的重要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记忆 叙事媒介 意识形态叙事 理论诠释 实践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主体民生观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昊天 陈金龙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29,共6页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和直接阐释民生问题的著述,也没有明确提出或使用民生的概念,但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它既附着于对资本主义民生困苦的批判中,更融通于对未来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构想中。马克思的民生观... 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和直接阐释民生问题的著述,也没有明确提出或使用民生的概念,但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它既附着于对资本主义民生困苦的批判中,更融通于对未来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构想中。马克思的民生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认为具有主体能动性的"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其根本构成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民生是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人"即人民群众的实践构建,人民本位是其根本价值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主体民生观 实践建构 人民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被发现的公正话语”——基于公正的“理论-话语”的差别性视角
18
作者 亓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7-74,213,共8页
公正话语的现代发生始于公正理论的解释困境成为社会普遍问题而进入政治哲学领域,公正话语从“理论-话语”同一思维下的相似性议题转变为“理论-话语”差别性视角下的实践性建构问题.相对于公正理论的创制性,公正话语以被发现性为主要特... 公正话语的现代发生始于公正理论的解释困境成为社会普遍问题而进入政治哲学领域,公正话语从“理论-话语”同一思维下的相似性议题转变为“理论-话语”差别性视角下的实践性建构问题.相对于公正理论的创制性,公正话语以被发现性为主要特征,主要体现在实践性建构的内涵层面、总体现象层面与具体的实践理解策略等三个方面的基本规定性之中.为了真正实现“被发现的公正话语”的基本规定性,需要植根于眼前的公正世界确定与选择具体规则与实践策略.在理解“被发现的公正话语”的过程中,公正话语的分析对象必须是“摆在眼前”的公正世界,公正话语的分析原点是“政治正确性”的公正理解,而公正话语的分析方向则是“对社会情境的细致分析”,三者共同构成了公正话语的具体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话语 被发现的公正话语 实践建构 “理论-话语” 差别性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