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的实践对象化理论(上) 被引量:1
1
作者 山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5,共5页
探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以及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本质,对于揭开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秘密”,具有根本性的方法论的意义;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不仅仅是哲学)的内在相关性、完整... 探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以及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本质,对于揭开人、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秘密”,具有根本性的方法论的意义;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不仅仅是哲学)的内在相关性、完整统一性,也将具有至关重要的、整体性的方法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关系 自然存在物 对象性活动 实践对象 马克思 人的对象 人的本质力量 实践活动 自然界 人的自然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实践对象化理论(下)
2
作者 山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7,32,共8页
4.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属人本质和主体能力同客体对象的属人本质和性质存在着内在的相关律;而这种内在的相关律是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实现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和发展程度,既取决于主... 4.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属人本质和主体能力同客体对象的属人本质和性质存在着内在的相关律;而这种内在的相关律是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实现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和发展程度,既取决于主体自身的性质,又取决于与主体的本质力量相对应的对象的性质;而对象之成为人的现实对象,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的属人的现实,同样也既取决于客体对象的性质,又取决于与对象性质相适应的人的本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活动 外化 双向对象 人的本质力量 实践对象 异化现象 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 实践主体 对象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编辑实践活动特性和质量对其能力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秀莲 孙厚才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6-78,共3页
论述了编辑实践活动的特性和质量对其能力发展的影响 ,指出编辑实践活动的重复性、对象的复杂性、环境的适宜性 ,以及其组织的有序性等都可能对编辑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编辑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实践工具的先进性体现... 论述了编辑实践活动的特性和质量对其能力发展的影响 ,指出编辑实践活动的重复性、对象的复杂性、环境的适宜性 ,以及其组织的有序性等都可能对编辑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编辑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实践目的的合理性、实践工具的先进性体现了编辑实践活动的质量 ;高质量的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其能力发展 ,反之 ,会约束、限制、阻碍能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实践形式 编辑实践对象 编辑实践编辑 质量 能力 编辑实践目的 编辑实践工具 编辑 编辑实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对实践的提问
4
作者 吴畏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80-83,共4页
对实践的提问是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内在要求。对实践的提问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观因素的制约起着主导的作用。改进和完善对实践的提问对于确保实践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理... 对实践的提问是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实践活动的一种内在要求。对实践的提问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观因素的制约起着主导的作用。改进和完善对实践的提问对于确保实践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主体性 能动性 实践 实践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实践的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肖新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8-51,共4页
近年来,随着实践问题研究的深入,理论界提出了“研究实践规律”的问题,认为实践活动系统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实践系统的规律有哪些?这些规律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有待哲学界同行们共同研究的。本文仅发表一点粗浅意见。 所谓实践规... 近年来,随着实践问题研究的深入,理论界提出了“研究实践规律”的问题,认为实践活动系统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但是,实践系统的规律有哪些?这些规律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有待哲学界同行们共同研究的。本文仅发表一点粗浅意见。 所谓实践规律,是指实践活动过程中,实践自身各要素之间形成的一种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实践作为一种主体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它与其他物质形态的运动一样,也有其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列宁曾经作过精辟论述:“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列宁全集》第38卷,第233页)列宁这里所说的“逻辑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形式 实践观念 列宁 实践对象 实践过程 新的实践 要素 实践活动 实践手段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人的意志支配的实践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大椿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33,共12页
针对人类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现发展过程的传统见解,本文提出正是人的意志支配下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创造和改变了实际历史进程。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不能成立。观察了各种理论派别对人类历史的基本理解,揭示辩证唯心... 针对人类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现发展过程的传统见解,本文提出正是人的意志支配下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创造和改变了实际历史进程。历史发展的“合力论”不能成立。观察了各种理论派别对人类历史的基本理解,揭示辩证唯心主义、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解释学、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殊途同归,都将人类历史归结为精神的发展。只有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揭示了实际历史过程的实践本质,启迪历史学朝着科学认知的实践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意志 对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践盲目性的几个问题
7
作者 陈建华 《江汉论坛》 1986年第6期28-31,共4页
关于实践的盲目性的问题,哲学界尚无明确和公认的表述.我认为,实践的盲目性是实践的受动性的一种表现,是指人们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对实践客体的认识的一种模糊状态.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很复杂,在此我不打算作全面的分析,仅对实践盲目性的... 关于实践的盲目性的问题,哲学界尚无明确和公认的表述.我认为,实践的盲目性是实践的受动性的一种表现,是指人们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对实践客体的认识的一种模糊状态.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很复杂,在此我不打算作全面的分析,仅对实践盲目性的表现形式、对认识发展的影响以及转化这三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学术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现形式 实践过程 三个问题 发展过程 实践活动 实践对象 行动计划 发展规律 新问题 指导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结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8
作者 罗刚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70-74,81,共6页
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主要有三种回答:第一种,认为“事物的客观本性”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种,认为“实践各要素的总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种,认为“实践结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基本同意第三种回答。... 什么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主要有三种回答:第一种,认为“事物的客观本性”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种,认为“实践各要素的总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三种,认为“实践结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基本同意第三种回答。下面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认为,“真理”、“真理标准”、“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三者是有所区别的。什么是真理?这是要回答那一种认识是真理。在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的乃至相反的认识中,那一种认识是真理呢?我们说,正确反映了客体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是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结果 真理的标准 唯一标准 客体 实践对象 实践系统 逻辑证明 要素 实践过程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实践中主客观因素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9
作者 吴焕新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5期26-31,共6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主客观因素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各自在克服对方的异己力量中达到逐级的上升和转化,从而构成了实践内在的基本矛盾运动。这种主客观因素的相互渗透和相...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主客观因素既对立又统一,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各自在克服对方的异己力量中达到逐级的上升和转化,从而构成了实践内在的基本矛盾运动。这种主客观因素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首先突出地表现在实践基本要素的每对范畴关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观因素 相互作用 实践活动 客体 主观因素 外部世界 相互渗透 实践对象 自觉调节 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活动的实用性
10
作者 陈林 《高校教育管理》 1993年第2期60-66,共7页
哲学家们可以纵谈实践,却很忌讳讲实用。其实,真正有意义的实践总是讲究实用的。“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世有荷网持钩而不计得鱼者乎?”三百多年前,颜元先生的这番诘问就道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明白的道理:人们从事实践活动,为的是实用... 哲学家们可以纵谈实践,却很忌讳讲实用。其实,真正有意义的实践总是讲究实用的。“世有耕种而不谋收获者乎?世有荷网持钩而不计得鱼者乎?”三百多年前,颜元先生的这番诘问就道出了一个简单而又明白的道理:人们从事实践活动,为的是实用。 同样合乎情理的是:耕种不仅“谋收获”,而且谋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力代价,换来最大的收获;捕鱼者不仅“计得鱼”,且计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投入捕得最多的鱼。可见,实践活动中,人们讲求实用,不仅表现在目的和结果上,而且表现在与目的和结果相联系的其他实践要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手段 实践对象 实践活动 实践方式 实践效益 实践结果 要素 变革实践 颜元 客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要素和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新哲学体系探讨之八
11
作者 高齐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4期3-10,36,共9页
对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要素和发展的思想的阐述,是马克思新哲学体系探讨的最后一篇论文.上文谈到,作为总体的人类实践,是由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交往实践、生活实践等不同形式的实践组成的.而不同形式的实践和每一具体的实践活动,... 对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要素和发展的思想的阐述,是马克思新哲学体系探讨的最后一篇论文.上文谈到,作为总体的人类实践,是由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交往实践、生活实践等不同形式的实践组成的.而不同形式的实践和每一具体的实践活动,又是由多要素构成的多层次的动态系统;实践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又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对此,马克思恩格斯也作过经验的考察和理论的阐述.这是我们考察新哲学的实践范畴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关于实践的要素第一,从基本框架看实践要素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的要素的揭示,是以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主要对象.因为作为人类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的物质生产劳动,集中地体现了各种形式的人类实践活动的共性.同时,他们对物质生产实践要素的阐述,是先从构成它的基本框架着眼的.物质生产劳动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基本框架是由若干骨干要素来构成的.马克思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哲学体系 要素 实践主体 马克思恩格斯 发展的思想 主体和客体 实践意识 马克思的新哲学 实践过程 实践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实践的两重性
12
作者 舒平 《浙江学刊》 1981年第1期41-44,共4页
近年来,哲学界关于“认识源泉”和“真理标准”的讨论中,围绕“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有些同志认为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应是“客观实在”,不能是带着“主观性”的实践;有些同志则肯定实践是认识... 近年来,哲学界关于“认识源泉”和“真理标准”的讨论中,围绕“实践”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有些同志认为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应是“客观实在”,不能是带着“主观性”的实践;有些同志则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社会的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主体和客体的一致”。人们进行实践,首先总有一个实践目的,有一个实现此项目的的计划方案,这是从现实产生的对所要争取的东西的假设和蓝图。为了进行实践,人们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手段,如搞科研的实验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 主观性 认识实践 真理标准 马克思主义 实践对象 旧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 计划方案 物质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累·筛选·精加工——编写《钣料冷压成形原理》的点滴体会
13
作者 胡世光 《中国大学教学》 1986年第6期14-15,共2页
钣料冷压成形原理(以下简称冷压原理)是飞机制造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因为这门课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从1952年建立专业以来,一直被当作探讨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和实践对象。从讲课、作业到实验,不少同志为完善这门课程付出... 钣料冷压成形原理(以下简称冷压原理)是飞机制造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因为这门课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从1952年建立专业以来,一直被当作探讨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和实践对象。从讲课、作业到实验,不少同志为完善这门课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倾注了不少心血,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我们编写的《冷压原理》出版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压 成形原理 实践对象 航空工业部 飞机制造 教学改革 本门 个人负责 集体劳动 主要参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矩阵管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简鸿飞 徐敏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Z期40-41,共2页
博弈论已经成为影响非常广泛的一种思考方法,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甚至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人们的实践对象有两类,一类是事物。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矩阵分析 博弈论 保罗·萨缪尔森 薪酬结构 权变因素 思考方法 实践对象 纳什均衡解 最优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物”的概念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云霞 吴宏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57,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通过对苏联教科书哲学的反思,重新理解了马克思哲学实现的哲学革命,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今天在"后教科书时代",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理解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马克思所唯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通过对苏联教科书哲学的反思,重新理解了马克思哲学实现的哲学革命,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今天在"后教科书时代",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理解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马克思所唯的"物",既不是以传统苏式教科书为代表的"物质"的"物",也不是单纯的"感性现实的人"的"物"。相反,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物"的概念是指"打上了人的类本质烙印"的"物",是指"实践的对象化"所生成的"物",是指扬弃了唯心主义的"物"而形成的"唯物主义"的"物"。这几个方面构成了理解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式教科书哲学 唯物主义 人的烙印 实践对象 扬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认识客体之我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校利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6-39,共4页
给客体范畴下定义,应严格控制在认识论意义上,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也是一个起码的要求。超越这个界限,对客体范畴的规定就会出现偏差,就很难保证它的全面性、科学性和辩证性。根据这个要求和标准,作者认为认识客体是和认识主体相对应的... 给客体范畴下定义,应严格控制在认识论意义上,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也是一个起码的要求。超越这个界限,对客体范畴的规定就会出现偏差,就很难保证它的全面性、科学性和辩证性。根据这个要求和标准,作者认为认识客体是和认识主体相对应的认识论范畴,它指凡是现实世界中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领域能够与认识主体建立现实的观念反映关系的所有事物的总和。对认识客体内在结构的考察,必须与其定义联系起来,其形式和种类的总和要同其内涵同一、吻合,二者在范围的大小上不应有出入。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对认识客体的划分可以沿着两个方向来进行:一个是人类的活动序列,另一个是客体自身的存在状况。活动序列又可分为客观活动和主观活动两类。客体的自身的存在状况可分为独立客体、中介客体和关系客体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客体 社会客体 认识主体 实践客体 实践对象 客体范畴 认识活动 实践活动 物质世界 客观事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基石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向荣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共2页
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变化,推动着风景园林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风景园林的定义也在不断调整拓展,如在过去百年间,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就在不断变化:对实践对象的描述从土地细化为更具体的建成环境... 人类生存环境的持续变化,推动着风景园林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风景园林的定义也在不断调整拓展,如在过去百年间,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对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定义就在不断变化:对实践对象的描述从土地细化为更具体的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学科科学性的比重则在不断加强,对学科性质的认知从艺术向艺术与科学,再向科学与艺术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实践对象 艺术与科学 人类生存环境 科学与艺术 自然环境 学科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过程究竟是什么(上)——心理学问题质疑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4年第4期21-26,共6页
一、两个定义的分歧心理学历来是重视认识问题的研究的。人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绝大部分的科学研究选题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另一方面,在一般的教科书中,这个问题所占的篇幅也最多。心理学对认识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同哲学上的认识论紧密相联... 一、两个定义的分歧心理学历来是重视认识问题的研究的。人们可以看到,一方面,绝大部分的科学研究选题集中在这个问题上;另一方面,在一般的教科书中,这个问题所占的篇幅也最多。心理学对认识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同哲学上的认识论紧密相联的,二者所使用的概念,如感觉、知觉、思维等,也是完全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问题 认识过程 知觉过程 思维过程 实践对象 运动知觉 现象和本质 感觉和知觉 时间知觉 科学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形成中的基础性地位
19
作者 郭艳君 隽鸿飞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2,共6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这种基础性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揭示人的对象性实践本质及人之存在的历史性,阐明了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根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对黑格尔辩...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这种基础性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通过揭示人的对象性实践本质及人之存在的历史性,阐明了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的根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其二,通过对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关系的分析,揭示了私有财产的人的本质,从而奠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框架;其三,是在一般形而上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内涵的阐释。这三重基本的理论逻辑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并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稿》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人的对象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20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I0012-I0013,共2页
2008年起,广西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项目组以汽车类专业建设与改革为实践对象,实施了“中职汽修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省教改成果一等奖),虽然有效解决了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问题... 2008年起,广西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项目组以汽车类专业建设与改革为实践对象,实施了“中职汽修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省教改成果一等奖),虽然有效解决了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对接的问题。但在实践中,由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专业教师教学能力跟不上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训条件不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到课程改革的落地实施,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未发生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校 南宁市 汽车类专业 课程改革 实践对象 工作过程导向 人才培养质量 200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