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进化·感知·生成:实践唯物主义视阈下的陈望道美学思想 |
张艺娇
张春泉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从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浅析体认语言学的哲学意蕴 |
马援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3
|
走向21世纪交往实践唯物主义的出场学:场域指向、重大使命与创新前景 |
任平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国内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前期线索与基本概况 |
宁梓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6
|
|
5
|
是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之争的讨论 |
邬焜
董涛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6
|
我们时代的哲学旗帜——实践唯物主义 |
王于
陈志良
杨耕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2
|
|
7
|
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 |
刘福森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1
|
|
8
|
论实践唯物主义语言观的当代特征 |
殷猛
熊丽君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9
|
“实践唯物主义”还是“实践主观能动主义”——解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 |
刘玉仙
丛大川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0
|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逻辑路径探析 |
陈金美
叶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1
|
文化是人化和化人的实践过程——文化的实践唯物主义解读纲要 |
黎德扬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5
|
|
12
|
“实践唯物主义”概念的由来及其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
杨耕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5
|
|
13
|
论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
陈若松
黄巧
|
《湖湘论坛》
|
2011 |
2
|
|
14
|
为“实践唯物主义”再辩护--兼论它同三种版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
陆剑杰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5
|
实践:一个过渡性的逻辑范畴——对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再思考 |
仰海峰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4
|
|
16
|
实践唯物主义视野内的“实事求是”——兼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赵士发
宋雅萍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7
|
实践唯物主义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视野 |
周启杰
宋天阳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8
|
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观及其当代价值 |
陆杰荣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9
|
评“本体论”哲学——兼论实践唯物主义 |
刘福森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4
|
|
20
|
当代国外实践哲学和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之理论主干 |
张一兵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