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合理性和道义价值论 被引量:3
1
作者 袁祖社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3,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客观的、自然的、辩证历史过程,又是基于实践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中国式现代性逻辑的自我生成、确立与证成的过程。作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合法性、正当性理据的探寻、辩护与有效诠释,中...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有机统一的客观的、自然的、辩证历史过程,又是基于实践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中国式现代性逻辑的自我生成、确立与证成的过程。作为对中国式现代化合法性、正当性理据的探寻、辩护与有效诠释,中国的现代性或现代性的中国逻辑,从立场、宗旨、逻辑和根本价值目标等方面根本有别于西方现代化。其话语表达一旦生成,就会自然地嵌入某种自主性的历史进步历程,起到其内在的规约性、引领性。中国的现代性或现代性的中国逻辑之理论纲领的确立,是典范性模式、道路意义上社会现代化成功实践的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其核心要素和基本构成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现代化何以可能的价值理念纠偏与价值基础重置;二是通向人类现代化正道和文明新道的合理性价值实践和价值目标的变革;三是“现代化多元主体并生共在”视域内人类新型现代化模式及其多元差异主体并生共在场域价值塑造。这三个方面核心要素的有机整合与良性互动,勾勒出了“中国式现代性”或“现代性中国逻辑”的基本结构和内在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存论智慧 中国现代性 实践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论交往合理性与道德-实践合理性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侯振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交往合理性概念是哈贝马斯为解决现代性危机而提出的。由于哈贝马斯的理论与韦伯理论的关系及他本人后期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概念在现代合理性图谱中的定位似乎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理解交往合理性与道德-实践合... 交往合理性概念是哈贝马斯为解决现代性危机而提出的。由于哈贝马斯的理论与韦伯理论的关系及他本人后期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概念在现代合理性图谱中的定位似乎一直是悬而未决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理解交往合理性与道德-实践合理性的关系。哈贝马斯先后在认识兴趣理论和交往行为理论中,从理性兴趣和行为领域这两个层面对这两种合理性做出过区分。这只是二者关系的一个方面。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交往合理性的任务是,面对认知-工具合理性的过度膨胀,既要承认现代社会已经分化的基本合理性之间相互独立的事实,又要在此前提下实现它们的有限统一。据此,面对自身合法领地遭到侵蚀的状况,道德-实践合理性应当依据交往合理性所提供的有效性要求、原则与程序,实现自身重建,具体包括道德、法律和宗教三个具体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交往合理性 道德-实践合理性 现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实践合理性 被引量:34
3
作者 熊川武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7-53,60,共8页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化,影响教育实践的因素越来越多。这迫使人们不断甄别诸种因素的价值,并关注它们对教育实践的作用,以便采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践合理性的决策。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正确思想持有片面认...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化,影响教育实践的因素越来越多。这迫使人们不断甄别诸种因素的价值,并关注它们对教育实践的作用,以便采取进一步提高教育实践合理性的决策。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正确思想持有片面认识(当然还有其它原因),有的教育工作者以为一切教育实践都是合理的,看不到“许多教育实践失灵,使教育革新成为必需进行之事”①,心安理得地为那些早已或正在丧失合理性的教育实践奔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合理性 教育主体 教育目的 实践合理性 合规律性 弱化现象 教育理论 行动 教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合理性观照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金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3-227,共5页
对分课堂是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为理论基础,针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的根本性变革。师生角色重新定位、教学方法互补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综合运用是合理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条件。对分课堂教学模... 对分课堂是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为理论基础,针对高校传统课堂教学进行的根本性变革。师生角色重新定位、教学方法互补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综合运用是合理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条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还受到学习活动主体等因素的制约。唯有提高学习活动主体的水平、提升教学实施主体的素养、调整分组讨论中介、优化学习成果中介、精选自主学习中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才有可能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合理性 对分课堂 自主学习 合理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境遇及其反思——实践合理性的视角 被引量:9
5
作者 贾玉超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1,共5页
在教育学科内部,有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关系的探讨过多地强调了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脱离,乃至对教育理论工作者在进行理论建构时提出诸多批评意见。然而,基于教育实践的性质,当代教育实践的不合理性是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离... 在教育学科内部,有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关系的探讨过多地强调了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脱离,乃至对教育理论工作者在进行理论建构时提出诸多批评意见。然而,基于教育实践的性质,当代教育实践的不合理性是导致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离的重要原因。一种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境遇并不能作为对其得失乃至成败作出明智判断的充足条件。教育实践合理性要求教育实践的参与主体能够就教育活动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通过民主协商达成可行的合作条款(或原则),并进而选择或建构适切的教育理论。因此,教育实践合理性明确地拒绝教育中存在的功利主义和过度的国家主义倾向,这也是一个好的教育理论所应具有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实践合理性 境遇 国家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教育阶段在线课程的实践合理性研究——基于慕课(MOOC)热潮的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康红兵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2-56,共5页
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在线课程以崭新的教学模式、显著的发展优势以及对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冲击迅速在全世界掀起了热潮。一轮教育的反思正在深化。从实践合理性的角度看,在线课程在实践探索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瓶颈,如技术指导、实... 以慕课(MOOC)为代表的在线课程以崭新的教学模式、显著的发展优势以及对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冲击迅速在全世界掀起了热潮。一轮教育的反思正在深化。从实践合理性的角度看,在线课程在实践探索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瓶颈,如技术指导、实践探索与理论反思的反差,局部推进和整体提升的缺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的距离,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一致的难度等。正确看待这次教育的变革和探索,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相对的正确性是实践合理性的内涵要求,借鉴和创新的活动生成是实践的主要途径,努力避免目的实现追求中价值性的弱化,审慎推进在线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在线课程 慕课 实践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性研究实践的重要概念——实践合理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吴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4-56,共3页
实践合理性是用反思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而提出的重要概念,它对于转换对象性研究实践的传统范式,开辟实践研究的新局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实践 实践合理性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形上理性到实践合理性─—对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析解与批判 被引量:2
8
作者 邹诗鹏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9,共7页
关键词 理性 西方哲学 科学理性 本体论哲学 实践合理性 拒斥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 20世纪 黑格尔 科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共享性之本位价值信念的生成:历史根基及其实践合理性逻辑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祖社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31,共8页
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持续、深刻、全面的整体性转型。社会转型与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相同步,就其主题特质及其内在轨迹而言,是中华民族之本位价值观念的寻索与探求的过程,意味着社会之基本价值关系的全面调整和有效转换,并通过社会经济... 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持续、深刻、全面的整体性转型。社会转型与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相同步,就其主题特质及其内在轨迹而言,是中华民族之本位价值观念的寻索与探求的过程,意味着社会之基本价值关系的全面调整和有效转换,并通过社会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而具体表现出来。在社会经济价值观变迁方面,表现为在公平优先还是效率优先的博弈中,公正与共享价值观的胜出;在社会政治价值观变迁方面,表现为由"权力型政治"向"权利型政治"的转变中,现代公共行政的治理价值理念的出场;而在社会文化价值观方面,则表现为由抽象的"伦理本位文化"向新"公民本位文化"价值理念的转变。这是价值取向方面,社会由"政治主导"到"经济主导"再到"人文公共性"本位的制度文化追求历程中,新质的社会共享性价值信念和理想的渐进生成与有机呈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价值观 社会政治价值观 社会文化价值观 实践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马克思哲学的实践合理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育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9,159,共8页
早在前亚里士多德时期西方思想中就有了实践概念,只是到了亚里士多德才形成哲学意义上的实践范畴及实践哲学。实践概念是人类理智在哲学问题域上由追问"世界是什么"向究诘"世界应该怎样"的重大转向,意味着人的反思... 早在前亚里士多德时期西方思想中就有了实践概念,只是到了亚里士多德才形成哲学意义上的实践范畴及实践哲学。实践概念是人类理智在哲学问题域上由追问"世界是什么"向究诘"世界应该怎样"的重大转向,意味着人的反思能力的重大提升。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没有专门的合理性或合理化的学术概念,但马克思哲学强调实践中的主体性品质和主体改变世界的意境,本质上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合理性追求。这种追求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实践基础上对西方传统哲学关于理性思想尤其是实践理性(西方传统哲学的合理性本质上是"合乎理性")思想的超越;以实践为核心范畴构建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完备整体性的哲学体系;确立了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关于事物合于客观事实真理(物的尺度)与主体性的主观价值判断(人的尺度)、目的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的合理的哲学价值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实践合理性 思想超越 哲学整体性 合理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实践合理性与可持续发展
11
作者 龚秀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4-65,共2页
人的类能力的提高及其滥用所导致的反主体效应 ,迫使人反思实践合理性 ,并对“能够做”和“应当做”划界。善是“应当做”的根据 ,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善的理念之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 ,树立人的类意识 。
关键词 主客二分 反主体效应 实践合理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教实践合理性
12
作者 熊川武 《大学教育科学》 1997年第2期1-4,44,共5页
关键词 高教实践 实践合理性 工具合理性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主体间性 实践理性 实践 实践主体 主体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合理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建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14,共5页
关键词 实践理性 实践哲学 伽达默尔 实践合理性 实践逻辑 方法论 亚里士多德 普遍性 理论理性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合理性视域中的合理价值观建构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晓菊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1,共4页
实践合理性的实质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科学合理的价值体系对实践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或意义的反思与评价。因此,如何建构科学合理的理性观和价值观便是实践合理性问题的根本要求。西方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绝对理性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和... 实践合理性的实质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科学合理的价值体系对实践过程及其结果的价值或意义的反思与评价。因此,如何建构科学合理的理性观和价值观便是实践合理性问题的根本要求。西方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绝对理性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些不合理的价值观成为现代化实践中各种弊端产生的认识根源。人类要真正克服和摆脱现代生存困境,就必须来一场价值观上的变革,抛弃原有价值观中不合理的内容,建构一套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体系来引导、规范和评价实践活动,从而牵引人类实践不断地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合理性 价值观 理性主义 功利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合理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育林 计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3,共7页
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认知与评价,实践合理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域。其切入点有如下进路,即在其原初语境中完成一种"还原"以澄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实践性的意义;在其历史展开中进行一种"对话"以廓清马克思意... 对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认知与评价,实践合理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题域。其切入点有如下进路,即在其原初语境中完成一种"还原"以澄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实践性的意义;在其历史展开中进行一种"对话"以廓清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实践合理性的当代问题转向和研究新范式。从历史认识论视角看,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变化,及至西方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过程,呈现出三种理论认识的转向,即客体路线向"非主体"路线的转向、历时性向共时性的转向、实体决定论向话语中心论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 实践合理性 当代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规范的合理性与实践理念的和谐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夏建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64,共6页
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实践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实践规范而展开的。为要实现实践主体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必须探寻实践理念的和谐性进而实践规范的合理性问题。实践规范的合理性是相对的,有其一定的合理度。提高... 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实践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实践规范而展开的。为要实现实践主体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必须探寻实践理念的和谐性进而实践规范的合理性问题。实践规范的合理性是相对的,有其一定的合理度。提高实践规范的合理化程度,遵循合理的实践规范,自觉树立和谐的实践理念,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实践规范 实践理念合理性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合理性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柳海涛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91-93,共3页
对科学哲学中逻辑经验主义、历史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主要人物有关科学合理性模式进行评述,运用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了科学合理性的可能出路,指出科学合理性的解决只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合理性理论。
关键词 科学 合理性 实践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性视域中的职业教育政策追究
18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56-56,共1页
陈向阳在《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作为一种特殊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政策牵涉主体更多.主体间的各种关系更复杂。因此。作者认为。职业教育政策合理性的实现.需要从程序正义与逻辑一致性之形式合理性.科学性与正当性之... 陈向阳在《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5期中撰文指出,作为一种特殊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政策牵涉主体更多.主体间的各种关系更复杂。因此。作者认为。职业教育政策合理性的实现.需要从程序正义与逻辑一致性之形式合理性.科学性与正当性之实质合理性.需求价值共识与公共利益之实践合理性三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政策 实践合理性 《教育与职业》 视域 特殊教育政策 实质合理性 形式合理性 逻辑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师反思性实践的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6
19
作者 邓志伟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59-64,共6页
为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反思性实践成为许多学者认同并大加欣赏的一种实践形式。但是,反思性实践的本质是反思还是实践?反思性实践与一般的教育实践有何区别?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时是趋于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共同认识还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人... 为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反思性实践成为许多学者认同并大加欣赏的一种实践形式。但是,反思性实践的本质是反思还是实践?反思性实践与一般的教育实践有何区别?教师在进行反思性实践时是趋于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共同认识还是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化的特质?本文试图从反思性实践的本质、反思性实践的知识论、反思性实践的主体观以及反思性实践的合理性等维度对反思性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以求获得关于反思性实践的合理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实践 反思性实践 教师 实践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论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 被引量:5
20
作者 邵华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1期3-19,196,共18页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和实践哲学具有密切的联系。他受古代实践哲学传统的影响,强调实践哲学和实践的互动关系,这决定了实践哲学不同于理论哲学和制作哲学的特点。这种关系启发了他对解释学特征的看法,以“参与”理想取代科学的客观性...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和实践哲学具有密切的联系。他受古代实践哲学传统的影响,强调实践哲学和实践的互动关系,这决定了实践哲学不同于理论哲学和制作哲学的特点。这种关系启发了他对解释学特征的看法,以“参与”理想取代科学的客观性理想。他力图将实践哲学和解释学融合起来,形成解释学的实践哲学。这种实践哲学立足于当代历史处境,反思不同于科学技术理性的实践合理性,批判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统治给人类造成的危机。他的解释学的对话理想对于当代实践问题,如不同文明如何共存,如何对待与传统的关系等,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实践合理性 解释学 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