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实践历史观解读 被引量:6
1
作者 倪志安 祝伟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发展领域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马克思的实践历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实践历史观的实践视角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它的实践的社会时空结构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 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社会发展领域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马克思的实践历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实践历史观的实践视角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它的实践的社会时空结构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它的发展理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想,均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性,由之构成对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实践历史观的解读。深入理解马克思实践历史观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历史 科学发展观 实践的视角 社会时空结构观 发展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宗智“实践历史”研究方法的两个逻辑困境 被引量:1
2
作者 郑莉 杨国庆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117,326,共10页
为了建构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概念和理论,黄宗智提出了一种"实践历史"的经验式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包含从悖论现象、实践逻辑、理论对话到理论建构的具体研究步骤。从分析这些具体研究步骤中可以发现,这种研究方法存在着两... 为了建构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概念和理论,黄宗智提出了一种"实践历史"的经验式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包含从悖论现象、实践逻辑、理论对话到理论建构的具体研究步骤。从分析这些具体研究步骤中可以发现,这种研究方法存在着两个逻辑上的困境:一是警惕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表达与践履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实践之间的逻辑困境,一是为"实践逻辑"注入道德理念的良好期待与实现之不可能性之间的逻辑困境。本文从分析这两个逻辑上的困境出发,指出我们不能期待依赖西方知识传统来建构分析中国社会的概念和理论,我们只能在西方理论的参照下依靠自己的知识传统来进行概念和理论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历史 实体理性 实践逻辑 理想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与社会实践历史观的开始——从出场路径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成旺 《河北学刊》 CSSCI 2004年第4期84-88,共5页
凸显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分析方法的本性 ,让这一智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并得以深化和拓展 ,这是时代给马克思哲学提出的两大课题。完成上述课题必须做到方法论自觉 ,也必然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们思维中根深蒂固的“非法”解读模式 ;理解... 凸显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分析方法的本性 ,让这一智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并得以深化和拓展 ,这是时代给马克思哲学提出的两大课题。完成上述课题必须做到方法论自觉 ,也必然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们思维中根深蒂固的“非法”解读模式 ;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分析方法这一独特智慧 ,并非简单指认马克思哲学终结了传统本体论并彻底颠覆了近代形而上学 ,其核心问题在于要搞清楚马克思哲学是如何从哲学内部、哲学范式以及哲学的使命等方面进行了彻底革命 ,从而开启以非先验的、现实的社会历史线索为核心的新哲学 ;一些当代西方哲学流派把人类解放的路径转向内心体验和诗性之思 ,这根本不可能替代马克思哲学完成对当下社会批判和建设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方法论自觉 本体论 形而上学 社会实践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践历史主义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康文龙 倪志安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9,173,共8页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历史主义方法来源于黑格尔的思辨历史主义方法,但又与之有着根本区别。实践历史主义方法要求我们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把握研究社会历史的五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1)从作为实践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进行研...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历史主义方法来源于黑格尔的思辨历史主义方法,但又与之有着根本区别。实践历史主义方法要求我们从实践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把握研究社会历史的五个相互联系的基本点:(1)从作为实践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进行研究;(2)把问题放到为实践所规定的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进行研究;(3)从历史现象在实践中的辩证发展进行研究;(4)对历史遗产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5)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实践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既关涉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思想"的理论性质的理解问题,又关涉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的理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思辨历史主义方法 实践历史主义方法 实践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实践历史观的超越及其现实意义
5
作者 康文龙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4,共5页
马克思对哲学历史观变革的关键是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思维方式的变革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对以往哲学历史观超越的实质。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使历史第一次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克服了以往历史观的虚幻的主体性,使得历史观的时空结构发生了... 马克思对哲学历史观变革的关键是实践思维方式的确立,思维方式的变革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对以往哲学历史观超越的实质。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使历史第一次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克服了以往历史观的虚幻的主体性,使得历史观的时空结构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确立了历史的辩证决定论。马克思实践历史观在当代往往被误解为经济决定论,并受到了非决定论的强烈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历史 超越 思维方式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音的实践与理论探析
6
作者 徐晓红 冶鸿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4,共9页
三全音是极为特殊的一个音程:从作曲实践史看,它从西方中世纪的“魔鬼音程”逐渐成为20世纪音乐中的核心音程;从律学音位看,不同的生律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听觉心理来看,三全音存在着协和度分歧和著名的“三全音悖论”;从理论... 三全音是极为特殊的一个音程:从作曲实践史看,它从西方中世纪的“魔鬼音程”逐渐成为20世纪音乐中的核心音程;从律学音位看,不同的生律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听觉心理来看,三全音存在着协和度分歧和著名的“三全音悖论”;从理论研究来看,20世纪以来的诸多理论家对三全音的性质、张力、功能提出了差异明显的诠释。三全音在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多样性表明其蕴含着较大的艺术可能性,对它的多维度研究梳理,有利于更全面理解三全音的内涵,也是在更广的学科视野中进一步研究其特质的必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音 实践历史 听觉实验 张力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学科实践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8
7
作者 薛伟强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7,共5页
学科实践是当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抓手。历史学科实践是运用历史学科的概念、思想与方法,整合心理过程与操作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任务的典型活动,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路径。历史学科实践有助于课程理念从学... 学科实践是当下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抓手。历史学科实践是运用历史学科的概念、思想与方法,整合心理过程与操作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或任务的典型活动,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路径。历史学科实践有助于课程理念从学科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实现学科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统一,达成知识的理解、运用与转化的统一。研究认为,不同类型的历史学科实践有不同的功效和设计思路,实施流程一般包括确定目标和任务、设计实施方案、活动实施、交流分享和总结提升五个环节。其共同的操作要领是精设任务,聚焦思维“最近发展区”;悉心指导,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和实践;善用量规,多元评价,有效促进学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历史学科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管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实践及当代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范秋迎 李国良 高姗姗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共4页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积累了管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丰富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内外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严峻挑战...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时期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积累了管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丰富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内外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严峻挑战。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管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经验、推进非主流意识形态管理创新,对于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主流意识形态 管理 历史实践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 被引量:6
9
作者 沈红梅 霍有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91-97,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化理论是指导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化理论指导下,顺应时代要求,立足国情农情,历经长期艰苦的历史实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 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化理论是指导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化理论指导下,顺应时代要求,立足国情农情,历经长期艰苦的历史实践,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遵从生产关系变革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遵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自愿原则;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营,创新合作经济实现形式;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其在实践上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在理论上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镜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农业合作化 中国共产党 历史实践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历史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鲁洋 李景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34,共6页
150多年前,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实践经验基础上曾提出了用以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建设的廉价政府理论,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动中... 150多年前,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实践经验基础上曾提出了用以指导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建设的廉价政府理论,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了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推动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廉价政府 中国共产党 历史实践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课程设置与历史教学改革 被引量:4
11
作者 岳珑 王雁玲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4期48-48,49-51,共4页
“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课程是历史教学方法之一。它促进历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和各种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学生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与使用,提高了学生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并且借此可抢救一批珍贵的中国现代历史资料。通过多年组... “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课程是历史教学方法之一。它促进历史专业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和各种能力的提高,加强了学生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与使用,提高了学生社会调查的实践能力。并且借此可抢救一批珍贵的中国现代历史资料。通过多年组织学生进行口述访谈实践,总结了“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经验与需改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历史研究与实践 口述历史 访谈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社会公正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一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45-48,共4页
社会公正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价值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符合中国共产党秉持的人民至上理念。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公正的伟大实践分为萌芽、探索、发展、创新四... 社会公正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价值前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符合中国共产党秉持的人民至上理念。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公正的伟大实践分为萌芽、探索、发展、创新四个历史阶段。在探索社会公正的具体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总结出了发展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制度是维护社会公正的保障、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公正的灵魂等基本经验。厘清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推进社会公正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对于开拓实现社会公正的视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公正 历史实践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起来”的历史实践及其思想意涵——以社会史视角理解新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被引量:4
13
作者 常利兵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9-125,共7页
1949年后新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造,既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历史表现各有不同,但又都有其共性。本文讨论思考的对象主要限定在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多涉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关问题,进而又会牵连到革命年代的农民社会构造问... 1949年后新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造,既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历史表现各有不同,但又都有其共性。本文讨论思考的对象主要限定在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多涉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关问题,进而又会牵连到革命年代的农民社会构造问题。就此而言,我们将社会主义改造称之为新中国的“三农问题”也未尝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新中国 历史实践 社会史 组织 “三农问题” 1949年 历史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及基本经验——从1956年到1966年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丽亚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7期191-193,共3页
1956年至1966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既以巨大创新精神和理论勇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曾出现严重挫折。系统梳理并科学总结1956~1966年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对新时... 1956年至1966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既以巨大创新精神和理论勇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曾出现严重挫折。系统梳理并科学总结1956~1966年中国共产党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对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历史实践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实践、社会、历史四位一体——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浅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晓臻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前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阐释。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人、实践、社会和历史四位一体的本体论:“现实的个人”是核心概念,是个人能力、个人需要和个性意识以及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的统一体;实践... 目前国内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阐释。其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人、实践、社会和历史四位一体的本体论:“现实的个人”是核心概念,是个人能力、个人需要和个性意识以及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的统一体;实践是个人能力的形成和发挥、个人需要的满足、个人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彰显;社会和历史分别表现为其空间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人、实践、社会、历史四位一体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军的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在江西的历史实践研究
16
作者 杨会清 吴晓敏 《求实》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红军的政治教育制度的形成始于其在江西的历史实践 ,而其初创则是对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反思与总结。在军队建设中 ,强调党的领导作用 ,提倡民主主义 ,重视政治训练成为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它的形成保证了红军的革... 红军的政治教育制度的形成始于其在江西的历史实践 ,而其初创则是对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反思与总结。在军队建设中 ,强调党的领导作用 ,提倡民主主义 ,重视政治训练成为政治教育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它的形成保证了红军的革命精神 ,使红军成为革命的熔炉和民众运动的酵母 ,因此可以说政治教育制度是红军力量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军政治教育制度 历史实践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历史实践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旭红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1年第4期4-9,共6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历史实践 分配制度 股份制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氏春秋》“王治”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实践
18
作者 杨汉民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5-138,共4页
针对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诸子各家都曾把"王道"思想作为经世的根本道理。秦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和兼收并蓄的历史现实改变了六国士人的文化偏见,同时吕不韦把握了由霸而王的历史转折并集众编书... 针对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诸子各家都曾把"王道"思想作为经世的根本道理。秦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和兼收并蓄的历史现实改变了六国士人的文化偏见,同时吕不韦把握了由霸而王的历史转折并集众编书,从而形成了《吕氏春秋》的"王治"思想。秦始皇虽然没能像吕不韦希望的那样把《吕氏春秋》的"王治"主张付诸实践,但把其中的圣王说、五德终始说和现实政治运作结合起来,从而深深影响了秦朝的历史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王治” 形成 历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实践与世界意义
19
作者 靳诺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5期6-8,共3页
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历经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功推进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是宏大历史叙事中的鲜活实践,也是近14亿中国人正在进行的共同奋... 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历经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功推进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是宏大历史叙事中的鲜活实践,也是近14亿中国人正在进行的共同奋斗,更是向着未来无限敞开的伟大创造。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实践,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与智慧,更以其自身的发展进步与探索努力为世界文明演进贡献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历史实践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学认识与社会历史实践的辩证关系
20
作者 郭华 贾素萍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41,共3页
社会历史实践是教学认识的基础 ,教学认识通过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对社会历史实践起促进作用 ,教学认识与社会历史实践 ,二者是辩证关系。
关键词 教学 教学认识 社会历史实践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