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哲学猜想及其验证——兼论场有论、关系实在论和实践关系实在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叶海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54-61,共8页
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哲学猜想及其验证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物质实体论、“客观实在论”物质观和实践关系(实在)论。
关键词 唯物主义本体论 物质实体论 客观实在论 实践关系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公平与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实践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樊耘 颜静 张旭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0,共6页
研究以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冲突与融合为背景,以组织公平和HRM关系实践对情感承诺和员工创新行为的交互作用为研究问题,通过对372位员工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1)组织公平包含两种内涵,西方管理强调的一致性... 研究以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冲突与融合为背景,以组织公平和HRM关系实践对情感承诺和员工创新行为的交互作用为研究问题,通过对372位员工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1)组织公平包含两种内涵,西方管理强调的一致性对待和传统文化的权变式公平;HRM关系实践会使个体对组织公平持传统观点,并将组织理解为私人关系实现交换的社交场域;(2)HRM关系实践在态度层面会降低员工对组织的信任,程序公平感和情感依附水平,对组织公平与情感承诺之间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在行为层面表面上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但无益于员工内在工作动机和对组织忠诚感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公平 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实践 情感承诺 员工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组织关系收益诉求对管理者关系实践影响的实证研究——我国市场环境下的组织关系收益、关系运用与关系治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姜翰 金占明 +1 位作者 焦捷 白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3-108,共16页
基于我国社会中关系特性与关系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本研究界定了企业组织关系收益的概念,并以组织关系收益为解释变量,详细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组织收益诉求驱动下,如何选择组织其关系运用与关系治理两类关系实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不... 基于我国社会中关系特性与关系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本研究界定了企业组织关系收益的概念,并以组织关系收益为解释变量,详细分析了企业在不同组织收益诉求驱动下,如何选择组织其关系运用与关系治理两类关系实践。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关系收益诉求的导向下,企业关系实践模式的选择会产生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关系收益 关系实践 关系运用 关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审视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徐菊凤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6,共3页
理论知识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规律的概括,它由一系列组织起来的概念形成,建构出一套系统的关于某一领域的解释性知识。绝大多数理论是在研究者的知识探求兴趣中自发形成的,极少数出于威权或功利需要而形成(人文社科领域... 理论知识源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解释与规律的概括,它由一系列组织起来的概念形成,建构出一套系统的关于某一领域的解释性知识。绝大多数理论是在研究者的知识探求兴趣中自发形成的,极少数出于威权或功利需要而形成(人文社科领域)。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能指导或预测实践,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检验并完善。魔鬼借浮士德的身份说出的"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一语,基本道出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循环往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关系 旅游研究 理论与实践 社会现象 概念形成 人文社科 实践过程 知识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念:实践世界观——兼论其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苗启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14,共6页
作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于建立了一个新世界观即实践世界观,马克思多方面地表明了这一世界观的性质。这个实践世界观把人对世界的关系理解为实践关系,其主要环节有:实践的人,人的实践,人的实践所1.2.3.面对所开辟的对象世界。从这... 作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于建立了一个新世界观即实践世界观,马克思多方面地表明了这一世界观的性质。这个实践世界观把人对世界的关系理解为实践关系,其主要环节有:实践的人,人的实践,人的实践所1.2.3.面对所开辟的对象世界。从这一关系出发,不仅可把“两唯”哲学的合理内容包括在内,而且可概括我国年来马克思20主义哲学的重要发展,从而形成实践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世界观 世界 实践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网络媒体对公共关系实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晓晖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60-62,共3页
网络突破了以往许多传统媒介地域性传播的局限性 ,极大地推动了公关实践的全球化 ;网络为公关人员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可控媒体 ,使公关人员在传播活动中处于前所未有的有利地位 ;“多对多”的网上传播模式有利于组织实现双向对称传播 ,... 网络突破了以往许多传统媒介地域性传播的局限性 ,极大地推动了公关实践的全球化 ;网络为公关人员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可控媒体 ,使公关人员在传播活动中处于前所未有的有利地位 ;“多对多”的网上传播模式有利于组织实现双向对称传播 ,“关系管理”被日益提上日程 ;网络传播中信息接收者推动传播 ,从而使得信息的“质”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量” ,要求公关人员更多地关注信息的质量而非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媒体 公共关系实践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理路——基于“丁费之论”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迟 田卉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3,共8页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在费孝通和丁克全的学术论见中,呈现了关于这一命题的贯彻与运用。无论是丁克全所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内容的构建探索,还是费孝通强调的基于调查实践推进的中国社会学建设之...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在费孝通和丁克全的学术论见中,呈现了关于这一命题的贯彻与运用。无论是丁克全所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内容的构建探索,还是费孝通强调的基于调查实践推进的中国社会学建设之路,都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思考,是志在用社会学学科服务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研究行动。“丁费之论”中蕴含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理路,对于接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学术传统、反思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理论与实践关系 实践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乡村亲属关系的节日实践——以一个鲁西南家庭的春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均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32,176,177,共13页
在现代化进程中,阶层与地域意义上的双重流动性使得过去偏向同质性的乡村亲属关系群体内部日趋走向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深刻影响着当下乡村亲属关系实践。借由自我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局内人视角深描具体的人及其家庭在春节期间的亲属关... 在现代化进程中,阶层与地域意义上的双重流动性使得过去偏向同质性的乡村亲属关系群体内部日趋走向异质性,这种异质性深刻影响着当下乡村亲属关系实践。借由自我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从局内人视角深描具体的人及其家庭在春节期间的亲属关系实践,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亲属关系实践的逻辑。整体而言,当下传统亲属关系维系习俗既被执着地固守着,又被快速地改变着。对习俗的固守是因为父辈和子辈仍然分享了一个经由频繁的面对面互动而织就的共同的过去,在这个过去中,父权式的亲属关系实践模式被内化成人们认知的一部分,父辈仍然象征性地实践对子辈的传统权威。改变则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方面,非农化的工作时间约束与生活空间的远隔,使得亲属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交流频率与时长大为减少,亲属关系网络内部共同的生活经验及蕴含其中的亲密感日趋稀薄,习俗实践的情感动力日趋匮乏;另一方面,子辈日益走进以其自我与核心家庭为中心的个体化进程中。在以自我及其核心家庭为中心的利弊权衡中,亲属关系维系的重要性日趋减弱。在固守与改变两种力量的角力过程中,今天的乡村亲属关系网络日益走向松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民族志 流动性 异质性 亲属关系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改革情境中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有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进一步突显,其中不乏对教育理论的质疑、批评与反思。一场教育改革能否得以深入而持续的展开,关键要看是否有明确而具有内在坚定性的理论信念的支撑。对于教育理论研究来说,应具备明确的...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进一步突显,其中不乏对教育理论的质疑、批评与反思。一场教育改革能否得以深入而持续的展开,关键要看是否有明确而具有内在坚定性的理论信念的支撑。对于教育理论研究来说,应具备明确的理论信念并明确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关联的不同方式与内在机制,在变革实践的过程中探索理论影响实践的现实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关系 教育改革 理论信念 认识的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儒金 《湖北社会科学》 2001年第12期29-31,共3页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党际关系问题的创造性发展: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提出党际关系的新任务;构筑全方位党际交往的新格局;形成了一整套党际关系的新思路,作出了新的理论创造。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发展。
关键词 第三代领导集体 党际关系实践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类本质到社会实践关系——在经典延伸中重读“美的规律”
11
作者 高楠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5-171,共7页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人的类本质为逻辑起点,以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提出的异化劳动问题为思考重心。《手稿》展开的过程是马克思反思、批判、调整他承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这一逻辑起点的过程,逻辑起点因此又成为他批判的对象。...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人的类本质为逻辑起点,以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提出的异化劳动问题为思考重心。《手稿》展开的过程是马克思反思、批判、调整他承于费尔巴哈的类本质这一逻辑起点的过程,逻辑起点因此又成为他批判的对象。异化劳动等政治经济学问题没有在既有政治经济学中获得根据,因此成为空设。马克思通过人的类本质在异化劳动等问题上的深度接触,实现着由抽象类本质向社会实践关系,由思辨一般性向历史的现实具体的提升。异化劳动等政治经济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被深入思考与求解,从而获得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重读 美的规律 类本质 实践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发展理论的实践之维: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
12
作者 路向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51-56,共6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传统教科书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和阐释往往局限于认识论领域,且对之的理解有简单化的倾向。这种现状不利于形成用以指导社会实践的创新型理论。应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系统地划分与考察...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传统教科书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和阐释往往局限于认识论领域,且对之的理解有简单化的倾向。这种现状不利于形成用以指导社会实践的创新型理论。应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进行系统地划分与考察,区分二者关系的滞后、同步和超前状态。唯有如此,才能辨证地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才能进而得出具有先导功能的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超前性理论,而后者所具有的创新特征正是社会发展理论在实践之维下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与实践关系 社会发展理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的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关系——基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与成长的视角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建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10,共3页
目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学科的分类,旅游研究归为旅游管理学科领域,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和总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成长历程与成果、研究过程,... 目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学科的分类,旅游研究归为旅游管理学科领域,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管理学和经济学。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和总结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成长历程与成果、研究过程,来探索说明:(1)理论与实践概念的界定;(2)科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关系;(3)旅游理论研究者的成长与研究路径;(4)在科学的旅游理论研究与实践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科学的理论 旅游理论 实践关系 成长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 管理学科 旅游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受益人利他行为的影响:基于道德补偿的视角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焕 卫旭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48-1261,共14页
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众多组织和机构中十分普遍,其对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负面影响也备受学者们关注,但以往研究却忽视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另一面。本文从道德补偿视角探究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关系受益人利他行为的积极... 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众多组织和机构中十分普遍,其对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负面影响也备受学者们关注,但以往研究却忽视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另一面。本文从道德补偿视角探究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关系受益人利他行为的积极影响,通过4个实验研究设计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促使关系受益人出于弥补而做出利他行为,关系受益人的道德自我形象和内疚情绪中介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1和2),且关系受益人与非受益同事的关系亲密度正向调节上述链式中介效应(研究3)。相比于低水平的关系亲密度,高水平关系亲密度下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道德自我形象和内疚影响利他行为的间接效应更强。本文有助于拓展关系实践的研究视角,且为企业管理者平衡关系型HRM实践的消极影响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关系受益人 道德自我形象 内疚 利他行为 关系亲密度 道德补偿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关系实践与构建传播伦理的价值意向 被引量:6
15
作者 冉华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0-79,共10页
走近海德格尔已经成为媒介研究的主流趋势。技术现象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在崇尚海德格尔之时又转以米歇尔•福柯为依凭。“走向海德格尔-转向福柯”的趋势暗含着反思实用主义的思想理路。而维贝克的选择和阿伦特的政治学主张,共同引导我... 走近海德格尔已经成为媒介研究的主流趋势。技术现象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在崇尚海德格尔之时又转以米歇尔•福柯为依凭。“走向海德格尔-转向福柯”的趋势暗含着反思实用主义的思想理路。而维贝克的选择和阿伦特的政治学主张,共同引导我们关注媒介关系实践基础之上的传播伦理问题。传播伦理的实质是诸多现实规则的关系联结,本质是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的“实践的冲撞”的结果,基本要义是实践现象学范畴中的媒介记忆。进一步说,传播伦理是一种典型的实践伦理。构建传播伦理应当整合重塑行动者主体、转向公共领域、树立媒介生长的意识、坚持建构主义方向、确立中观的观察视角等在内的多种价值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伦理 媒介关系实践 实践现象学 实践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认识学习与实践关系的密切性
16
作者 李德华 《学习与实践》 1984年第1期4-7,共4页
《学习与实践》正式创刊了。当我看到该刊《试刊致词》写的办刊宗旨时,我作为社会科学战线的一个理论工作者,由衷地感到高兴。因此,编辑同志约我为创刊号写稿,虽然我深感力不从心,但还是欣然接受了。
关键词 实践关系 学习 理论工作者 办刊宗旨 社会科学 创刊号 试刊 写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历史审思与进路探寻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斯琪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8期3-7,共5页
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大致经历了借鉴发展现实反思、关系纷争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可确认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本前提,即问题的难以规避、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的话语差异以及承担主体的生命化,这些都是研究开展的基点所在。明... 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大致经历了借鉴发展现实反思、关系纷争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可确认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本前提,即问题的难以规避、教育理论与实践者的话语差异以及承担主体的生命化,这些都是研究开展的基点所在。明确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的未来进路,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发展,促成关系走向统一,需要彰显特色,凸显教育视野,关注现实语境;双管齐下,进行理论话语柔性改造与实践经验概化提升;实现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具身生命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常规核心家庭实践的亲属关系的考察——以翟城村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鸿雁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06-109,共4页
以翟城村为例考察华北农村非常规核心家庭的亲属关系,翟城村非常规核心家庭与亲属的交往可以看作是家庭成员,尤其是留守的女性成员策略性地运用关系资源、功利性地建构实践的亲属关系的过程。
关键词 翟城村 非常规核心家庭 实践的亲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法兰克福学派关于理论的本质、作用及其与实践关系的观点
19
作者 陈振明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0-55,共6页
对于法兰克福学派来说,理论乃是独特的理性,是关于世界和我们自己的一种合理的知识,而传统理论特别是实证主义则是工具理性的集中体现,或干脆说,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工具理性。因此,法兰克福学派对传统理论尤其是实证主义展开了激烈的批判... 对于法兰克福学派来说,理论乃是独特的理性,是关于世界和我们自己的一种合理的知识,而传统理论特别是实证主义则是工具理性的集中体现,或干脆说,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工具理性。因此,法兰克福学派对传统理论尤其是实证主义展开了激烈的批判,並在这种批判中阐明理论的本质、作用及其与实践的关系。本文将对此加以评述,指出其成败得失,这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及实践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理论与实践 批判理论 工具理性 传统理论 实践关系 发展马克思主义 科学命题 哲学 霍克海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理想与实践关系的几点探讨
20
作者 洪占全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实践关系 社会主义理想 新民主主义 共产主义理想 精神生活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工人运动 革命理想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