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及实践传统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保卫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27,共7页
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确立了党的新闻工作群众路线的理论原则,并不断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予以充实和丰富;其中"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群众路线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确立了党的新闻工作群众路线的理论原则,并不断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予以充实和丰富;其中"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其核心内容。本文同时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群众路线的实践传统,即当好人民耳目喉舌,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做好通联工作,依靠人民群众办报;开展"走转改"活动,开创践行群众路线新路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新闻工作 群众路线 理论来源 实践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中的声音之道——对中国音乐实践传统的一种思考
2
作者 程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8,I0001,共6页
士与中国音乐的关系深厚且复杂,其深刻影响着古代识人、论事、观物的实践传统。先秦以来,音乐以观念、行为、事件、记忆等多种方式长久存在士阶层的日常生活中,从钟仪、孔子、孟子到汉代以降的士大夫群体,那些重要的言乐、作乐事件和具... 士与中国音乐的关系深厚且复杂,其深刻影响着古代识人、论事、观物的实践传统。先秦以来,音乐以观念、行为、事件、记忆等多种方式长久存在士阶层的日常生活中,从钟仪、孔子、孟子到汉代以降的士大夫群体,那些重要的言乐、作乐事件和具体场景所蕴含的心灵隐喻和精神价值,对人们生命感知经验的滋养早已超越了儒家讽谏、宣教的范围。由人、事接续起来的音乐实践传统成为古代声音之道酝酿、确立、持续、转化的见证者,并指向中国历史不断展开的意义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声音之道 实践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实践理性的历史发展与局限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洪卫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4-98,共5页
中国传统实践理性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崇实黜虚、经世致用,其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这种实践理性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与发展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 中国传统实践理性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崇实黜虚、经世致用,其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这种实践理性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延续与发展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历史局限,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阻碍了中国古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要克服其历史局限,就应根据当今时代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新的实践的需要,对其进行扬弃和发展,使其实现历史性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实践理性 基本特点 历史发展 价值 历史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实践”传统及其当代启示
4
作者 陈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100,共6页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具有重实践的传统,表现为:课业安排以学生的读写实践为着眼点,教学成为引导学生开展读写实践的过程;对学生的读写实践,既有"量"的规定,也有"质"的要求,还有"知"的引导;形成了一套较为严...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具有重实践的传统,表现为:课业安排以学生的读写实践为着眼点,教学成为引导学生开展读写实践的过程;对学生的读写实践,既有"量"的规定,也有"质"的要求,还有"知"的引导;形成了一套较为严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古代语文教育的"实践"传统符合汉语文教育的规律,但也存在着科学化程度不高、知识介入不深入不系统、脱离实际应用等缺憾。古代语文教育的"实践"传统启示我们:按照"实践"的逻辑来设计语文课程是一种可能的路向;语文教学应该坚守"实践"的路径,让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需要努力建构科学的语文实践体系,从量、质、序、知等多个方面促成有效的语文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语文教育 实践传统 语文实践 当代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实践观批判
5
作者 孙道进 何嘉昆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82-85,共4页
在对传统实践观质疑的基础上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实践观 ,并着重阐述了传统实践观批判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 实践 质疑 同一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传统实践 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传统实践观的狭隘视界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宝 李文阁 《河北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41-44,共4页
走出传统实践观的狭隘视界王金宝李文阁实践问题是近些年来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突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甚至是核心地位,这无疑是对传统狭隘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破,而且对于深入把握和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走出传统实践观的狭隘视界王金宝李文阁实践问题是近些年来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突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甚至是核心地位,这无疑是对传统狭隘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突破,而且对于深入把握和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实践 生活实践 生产实践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植传统文化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勇刚 李慧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20-22,共3页
在核心价值和理念引领下,融合地理优势和本地文化历史资源,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构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化课程及校本教材,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丰富传统文化教育,达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效果,这是学校根植优秀... 在核心价值和理念引领下,融合地理优势和本地文化历史资源,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构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化课程及校本教材,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丰富传统文化教育,达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效果,这是学校根植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素养 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审视我国高校人文传统教育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雪萍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3,共6页
人文传统教育是一种"根性"教育,是现代人文教育的核心,关涉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有没有足够的后劲,在国际竞争、世界文明碰撞与交流中有没有自己的"根",能否给世界提供有益的文化价值资源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 人文传统教育是一种"根性"教育,是现代人文教育的核心,关涉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有没有足够的后劲,在国际竞争、世界文明碰撞与交流中有没有自己的"根",能否给世界提供有益的文化价值资源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在实施人文传统教育过程中,于观念层面和方法层面上都存在着诸多误区。走出这些误区,需要构建以人文传统教育为内核的教学体系,构建内部组织机构各个部分之间的人文价值共同体,以及构建人文传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人文传统教育 人文传统教育认知 人文传统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实践问题研究中的规律的辩证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欧阳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6期46-50,共5页
中国传统实践观与西方近代实践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对它们展开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实践问题研究中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得以显现;首先,在知行关系问题上达到认识的统一并非易事;其次,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应该是什么”到... 中国传统实践观与西方近代实践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对它们展开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实践问题研究中的一些规律性东西得以显现;首先,在知行关系问题上达到认识的统一并非易事;其次,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应该是什么”到“是什么”的发展过程;其三,关于知行关系的探讨是一个认识不断反馈的过程;其四,关于知行关系的认识是一个逐渐逼近真理的过程;其五,实践与价值的关系问题是关于实践问题研究中的本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实践 西方近代实践 实践问题研究中的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践哲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10
作者 黄其洪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24,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践哲学经历了实践唯物主义时期、马克思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研究时期和个性化的理论建构时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历史与实践》的出版和《拯救实践》(第1卷)的出版,分别是这三个时期的起点。三个时期在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践哲学经历了实践唯物主义时期、马克思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研究时期和个性化的理论建构时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历史与实践》的出版和《拯救实践》(第1卷)的出版,分别是这三个时期的起点。三个时期在理论逻辑上层层推进,展现为一个历时态的结构;而当下,在作为第三个时期主导性特征的个性化理论建构深入推进的同时,前两个时期的一些讨论在继续深化,因而又表现出一种共时态的结构。通过对实践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学术界应该对实践概念的基本含义和基本层次达成共识,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含义与逻辑位置进行清理,推进对马克思的低阶正义理论及其与高阶正义理论关系的研究,反思整个实践哲学以及实践智慧概念应用到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的限度问题,以为形而上学的重建留出地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西方实践哲学传统 个性化的理论建构 形而上学的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性重建的方向:在现代性的问题域中
11
作者 周茜蓉 程金生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58,共5页
确定性代表着规范、秩序和价值.然在现代话语中,确定性似乎已不可能.解构"形而上学"成了现代哲学的基本态度.好象我们真的进入了"什么都行"的多元化世界.确定性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困局.的确,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与传统... 确定性代表着规范、秩序和价值.然在现代话语中,确定性似乎已不可能.解构"形而上学"成了现代哲学的基本态度.好象我们真的进入了"什么都行"的多元化世界.确定性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困局.的确,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与传统社会不同的现代性社会.但是,相对主义是一个问题,而不是一种结论.寻求确定性是我们智慧的本性,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根据.当形而上学意义的确定性已不可能,相对主义又大行其势时,重建确定性--切合现代性社会的确定性,是人类的命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 现代性社会 问题性 理论传统 实践传统 形而上学 可能性 现代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精神基因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智 邹海燕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历经170多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这一理论品格在新时代的突出表现。它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土壤之中,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基因,继承了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历经170多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这一理论品格在新时代的突出表现。它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土壤之中,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基因,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实践品格、方法论传统,同时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理论特色。它不仅为解决人类合理普惠的发展问题提供了全新的选择,而且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进入新形态的重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和现实化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 马克思主义实践传统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与道德行为关系的两个面向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剑华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7,共7页
职业会塑造人的品格,反思会改变人的行为,尤其是人的道德行为。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研究伦理学、道德哲学是否让人在道德上变得更加善好。这一问题既关乎知行合一问题、也关乎职业伦理问题。近十年来的心理学、实验哲学的经验调查研究... 职业会塑造人的品格,反思会改变人的行为,尤其是人的道德行为。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研究伦理学、道德哲学是否让人在道德上变得更加善好。这一问题既关乎知行合一问题、也关乎职业伦理问题。近十年来的心理学、实验哲学的经验调查研究表明反思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另一方面,按照韦伯的立场,学者应该以学术为内在天职,不应该以道德规范要求学者,从而降低学术研究的真理性。价值中立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但问题在于,伦理知识不同于一般理论知识,具有实践特征,要求反思/知识和行动的内在关联。理解反思与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两个面向(经验与规范),有助于理解伦理学本身的性质,从而对反思和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给出一种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反思 道德行为 价值中立 实践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复合土地利用模式与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可持续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梦晗 刘京一 +1 位作者 史敏 林箐 《风景园林》 2022年第4期47-53,共7页
在当今单一土地利用造成危机的背景下,农林复合土地利用模式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值得关注。深入研究农林复合土地利用模式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China National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China-N... 在当今单一土地利用造成危机的背景下,农林复合土地利用模式对于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值得关注。深入研究农林复合土地利用模式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China National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China-NIAHS)中的重要性,及其对China-NIAHS景观可持续性的影响。基于对118个China-NIAHS的资料解析,运用多种指标评估其中农林复合土地利用模式的重要性以及China-NIAHS的景观可持续性,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林复合土地利用模式在大多数China-NIAHS中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与多数景观可持续性指标显著相关,尤其在生物多样性、收入多样性、资源利用程度方面。讨论了研究结果对国土尺度下的农业文化遗产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农业文化遗产景观 景观可持续性 农林复合土地利用模式 相关性分析 传统实践知识和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