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的基础与导向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德敏 杜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37,共9页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对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指导环境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意义。当下"主客一体"的革命性范式,彰显了相关论者范式建构的自觉,并推动了环境法理论的多元化发展。但是,这种范式由于一定程度上忽视"人...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确立对环境法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指导环境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意义。当下"主客一体"的革命性范式,彰显了相关论者范式建构的自觉,并推动了环境法理论的多元化发展。但是,这种范式由于一定程度上忽视"人"的价值序位而遭遇同样的困境,以理论建构为重心同样忽视了对应对环境问题实践的有用性的追求。环境法学研究范式变革应以"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为指导,在一定限度内完成向"实践导向"的转变。重建现代环境法学方法论应该从主体要求、价值观要求、技术要求及规范要求四个维度展开,社会工程哲学基础上的创新恰恰涵盖了这四个方面的规定性。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如何将社会工程的系统论哲学恰当地应用于环境法学研究范式的变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法学研究范式 主客一体 协调发展 实践导向 社会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惯法/民间法研究范式的批判性理解——兼论社会控制概念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可能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启梁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7,共9页
概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同时具有促进和制约研究的辩证属性,因此需要对概念进行反思。“习惯法”、“民间法”这两个概念对于挑战和批判“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学术贡献。但是“习惯法”、“民间法”概念定义过于宽泛,使... 概念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分析工具,同时具有促进和制约研究的辩证属性,因此需要对概念进行反思。“习惯法”、“民间法”这两个概念对于挑战和批判“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学术贡献。但是“习惯法”、“民间法”概念定义过于宽泛,使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不能很好地对不同性质和不同运作方式的规范进行必要的区分,从而导致这种研究范式具有局限性。在法学研究中,可以尝试用“社会控制”概念来弥补习惯法/民间法研究范式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民间法 法律中心主义 社会控制 范式 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新世纪 法治的现实与趋势──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年会综述 被引量:6
3
作者 俞梅荪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5-79,共5页
关键词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 理论与实践 理学研究 中国法学 法治国家 强制论 新世纪 研讨会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繁荣我国法学研究
4
作者 张友渔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9,共9页
中国法学渊源流长,早已屹立于世界法学之林。研究中国今日的法学,应当全面回顾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多年来所取得的丰富实践经验和辉煌成就,也不可割断历史,忽视中国法学发展的昨天和前天。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进行... 中国法学渊源流长,早已屹立于世界法学之林。研究中国今日的法学,应当全面回顾和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多年来所取得的丰富实践经验和辉煌成就,也不可割断历史,忽视中国法学发展的昨天和前天。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进行法学研究不可须臾离开的锐利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法学研究应当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清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法学领域的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宏大的法学队伍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马克思主义 法学研究 中国法学 法学 实践证明 为人民服务 法制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历史唯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主义法学理论述评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国华 冯玉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本文重点评析了后现代主义“法学”在学术研究范式上的转变及其对传统法律理论的挑战,并就我们在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如何扬弃西方法学理论,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法学研究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法学理论 研究范式 现代法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研究中的哲学范式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建明 孙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180-183,共4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设计理论的发展脉络,得出设计研究的系统论述。方法从设计研究理论的发展沿革着手,选取典型的学者和观点,结合哲学认知的基本范式,总结实证主义和构成主义两大哲学范式对于研究哲学意图和动机的影响,得出两者对于研究行... 目的分析和探讨设计理论的发展脉络,得出设计研究的系统论述。方法从设计研究理论的发展沿革着手,选取典型的学者和观点,结合哲学认知的基本范式,总结实证主义和构成主义两大哲学范式对于研究哲学意图和动机的影响,得出两者对于研究行为的理论认知和研究过程的指导意义。结论通过实证主义和构成主义的视角,分析设计研究的内在逻辑联系,提出设计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出理论模型,指导实践并引发直觉的产生,设计实践转化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反映研究结果,是构成设计研究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理论 研究范式 构成主义 设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当开展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文正邦 《现代法学》 1981年第1期21-23,共3页
法哲学,即法律哲学之谓。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研究法的最普遍最一般问题的一门科学。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科学门类的分化,开展对这门新兴学科——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研究,已经提到我国哲学和法学研究的日... 法哲学,即法律哲学之谓。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研究法的最普遍最一般问题的一门科学。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科学门类的分化,开展对这门新兴学科——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研究,已经提到我国哲学和法学研究的日程上来了。首先,建立马克思主义法哲学是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繁荣我国法律科学的迫切需要。因为如何从深度和广度上推进无产阶级的法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哲学 法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 法学研究 法制建设 法学理论 哲学分析 研究 司法实践 唯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除精神污染 促进法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现代法学》 1984年第1期3-4,共2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学界的同志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对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近几年来法学界的主流。但是。不容忽视的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法学界的同志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开展法制宣传。对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近几年来法学界的主流。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近几年的法学研究中也确实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的否认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宣扬超阶级的法的共同性和社会性;有的把民主与专政对立起来。认为加强专政必然要削弱民主,因而主张绝对的民主与自由,有的主张照搬资产阶级那一套诉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污染 法学研究 法制建设 马列主义 法学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法学理论 理论问题 实践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与发展对行为法学的研究
9
作者 贾谦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2-65,共4页
一、法学方法论的重要变革行为法学的产生是对传统法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反思,它意味着在传统法学方法论中注入行为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以与传统法学研究方法不同的方式。
关键词 行为法学 行为科学 法学研究方法 法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 法制系统 法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 自然科学 学科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法学研究促进法律实施
10
作者 周德仁 吴士元 《政法论丛》 CSSCI 1992年第2期19-20,共2页
社会主义法律实施是一项具有高度政治性的社会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法学研究正是提供理论指导的重要途径。当前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给正确实施法律带来了许多新课题,给法学研究也... 社会主义法律实施是一项具有高度政治性的社会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法学研究正是提供理论指导的重要途径。当前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给正确实施法律带来了许多新课题,给法学研究也展示了更加广阔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施 法学研究 民主与法制建设 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新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简述
11
作者 林梓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2-62,共1页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该院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去年11月24日在上海召开。有的学者指出,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是邓小平改革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路相当明晰:这...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该院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于去年11月24日在上海召开。有的学者指出,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是邓小平改革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思路相当明晰:这一改革依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和需要而逐步推进。其基本特点是:(1)服从“两个规律”,即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服从政治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邓小平一方面强调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在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另一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理论与实践 经济体制改革 研讨会 邓小平改革思想 毛泽东思想 民主政治 经济发展规律 基本特点 法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院调解社会化研究——一个法社会学的述评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令健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61,共9页
法院调解社会化是中国司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相关成果历经了从"只言片语"到"分散式研究"的道路。这些成果在学术谱系上为系统研究法院调解社会化提供了智识基础。域外相关研究展示出强烈的实践主义风格,可以为... 法院调解社会化是中国司法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相关成果历经了从"只言片语"到"分散式研究"的道路。这些成果在学术谱系上为系统研究法院调解社会化提供了智识基础。域外相关研究展示出强烈的实践主义风格,可以为分析中国问题提供智识借鉴,但必须对其原有语境保持清醒的认识。基于"实践主义法学研究范式",有成果系统探讨了法院调解社会化并力求智识增量,提出了"纠纷解决合作主义"等具有"中层理论"意涵的学术命题,但仍存不足。在实践主义法学范式中,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向培育及完善社会化机制、域外实践及其研究之中国借鉴、制度实践研究之拓展与深化、"大数据"之于法院调解社会化、理论体系建构等方向延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调解社会化 纠纷解决合作主义 实践主义法学研究范式 法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慎深思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汪劲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6-157,共2页
关于何谓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这一议题,笔者原本释义为:生态的解释方法能不能弥补传统法学方法的不足,进而成为一种新的法学方法.此议题之关键首先在于分析生态化的解释方法能不能弥补传统法学方法之不足,对此蔡守秋教授曾在其巨作<... 关于何谓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这一议题,笔者原本释义为:生态的解释方法能不能弥补传统法学方法的不足,进而成为一种新的法学方法.此议题之关键首先在于分析生态化的解释方法能不能弥补传统法学方法之不足,对此蔡守秋教授曾在其巨作<调整论>中论及主客二分的传统研究范式的不足并给予批判,然依笔者之见则以为主客二分的研究方法,其能在几千年的时间内存在发展,并指导人类的社会实践,这本身就说明了它有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方法论 生态化 审慎 解释方法 主客二分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社会实践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德育范式的优势与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冉亚辉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共4页
中国德育范式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在理论体系、德育实践等层面都与西方德育范式存在较大差异。认识中国德育范式的优势,剖析其内在的问题,是德育研究的重要维度。在研究中需要强调,中国德育需要走向现代化,但德育的现代化不是西方... 中国德育范式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在理论体系、德育实践等层面都与西方德育范式存在较大差异。认识中国德育范式的优势,剖析其内在的问题,是德育研究的重要维度。在研究中需要强调,中国德育需要走向现代化,但德育的现代化不是西方化。在过去的一两百年里,中国文化正如其他非西方文化一样,面对西方的强势,有着一种深深的自卑感,自认为一切都不如西方,而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等等之类的哲学更是使一切不明就里的学者陷入了深深的自卑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范式 中国文化 优势 西方化 非西方文化 后现代主义 德育实践 德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法学与哲学的“联姻”
15
作者 李瑜青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共1页
关键词 法哲学 法现象 加强法 逻辑系统 法学实践 理论法学 法理学 研究对象 法学学科 社会主义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汲取实践营养,发展学科内涵
16
作者 尤俊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6-17,共2页
汲取实践营养,发展学科内涵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尤俊意研究员理论来自实践,理论的发展源于实践的发展。古罗马西塞罗说:"法律的基础不是理论,而是事实",而"事实"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因此"法律是朝三暮四的"(英·赫伯... 汲取实践营养,发展学科内涵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尤俊意研究员理论来自实践,理论的发展源于实践的发展。古罗马西塞罗说:"法律的基础不是理论,而是事实",而"事实"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因此"法律是朝三暮四的"(英·赫伯特),"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的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内涵 法学基础理论 法律实践 营养 最新研究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主与法制思想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学 社会主义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我国法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阿驷 《现代法学》 1986年第3期9-12,共4页
近年来,许多同志对如何完善我国法学体系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在这里,我们就有关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一、加强法学体系的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重要特征。它要求我们面向实践、研究... 近年来,许多同志对如何完善我国法学体系作了大量有益的探讨,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在这里,我们就有关的几个问题略陈管见。一、加强法学体系的实践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法学的重要特征。它要求我们面向实践、研究实践,建立与时代同步前进的法学体系,并以此来指导实践、控制实践,使实践沿着科学化的道路前进。我国法学要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建立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就必须加强法学的实践性。目前,我国法学远远落后于法制实践的迅猛发展,这个问题极为突出。因为建立法制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体系 理论法学 边缘法学 实践 理论问题 法律功能 法学范畴体系 马克思主义法学 法制实践 研究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改革开放中创新法学理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甘重斗 《现代法学》 1988年第5期2-2,共1页
近年来,法理学研究很活跃,有相当大的进展,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落后于立法、司法实践。繁荣法学理论,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这是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召唤。... 近年来,法理学研究很活跃,有相当大的进展,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落后于立法、司法实践。繁荣法学理论,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这是改革开放实践的需要,是改革开放实践的召唤。我们的法学研究应当面对实践,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我们国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抓紧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最大的实际,是全民族最伟大的实践。在改革开放中新情况不断出现,新问题层出不穷。传统法学的某些观念,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是无法说明、无法解决的。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理论 改革开放实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情况 社会主义建设 研究成果 实际需要 相适应 法理学研究 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党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转向的必要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9
作者 牛遂博 牛丽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01-202,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在阶级社会中的普遍存在方式,它专属于人,从人的需要出发,遵循人豹身心发展规律,对人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在阶级社会中的普遍存在方式,它专属于人,从人的需要出发,遵循人豹身心发展规律,对人进行有意识的意识形态影响,从而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并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无疑,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存在与本质需要和利益价值与发展等理论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理论基础。鉴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偏差,我们势必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工具对其进行深刻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范式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活动 身心发展规律 直接理论基础 政治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中国化”的实现方式
20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8-299,共2页
于晓青在《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撰文《法学“中国化”及其实现方式》指出,要推进法学的“中国化”进程,首先,要深入当前中国的法制实践,描述和反省当下国内各民族、各社会阶层的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树立法学研究的主体性意... 于晓青在《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撰文《法学“中国化”及其实现方式》指出,要推进法学的“中国化”进程,首先,要深入当前中国的法制实践,描述和反省当下国内各民族、各社会阶层的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树立法学研究的主体性意识,在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炼出社会共同体的价值体系,确立社会共同遵循的原则,构筑中国自己理想的法律图景,使其符合中国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符合中国人对于理想的人世生活和美好而合理的人间秩序之预期,以指引、评判中国的法制实践。其次,在总结既有的法律思想体系与法学知识体系及中国法制经验的基础上,审视中国社会、文化的现状,深刻体认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法治国的阶段性和特殊性,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摸清“中国问题”之所在,把握其社会脉络,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突出主体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研究 中国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科学 人生理想 “中国问题” 法制实践 主体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