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式与实质解释论论争
1
作者 刘杰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23-27,共5页
刑法学理论界及实务界对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所持立场不一,而刑法解释作为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以及对刑法概念术语定义之说明,坚持形式解释论或实质解释论立场,事关刑法理论界刑法观立场的秉持及司法实务界裁判结果的公正与否。从... 刑法学理论界及实务界对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所持立场不一,而刑法解释作为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以及对刑法概念术语定义之说明,坚持形式解释论或实质解释论立场,事关刑法理论界刑法观立场的秉持及司法实务界裁判结果的公正与否。从罪刑法定原则、刑罚处罚范围及社会风险控制层面进行考量,相对形式解释论,实质解释论具有相对合理性,能更好地规制与预防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 形式解释论 实质解释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质解释论——一种能动、合理的刑法解释方法
2
作者 张祥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7-13,共7页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则的应有含义进行解读,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实质解释作为一种刑法解释方法,是一种追寻立法原意的、具有正当性的解释方法。实质解释以法益保护的正当性为依据,其不仅仅从刑法条文的文字进行解释,而且... 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则的应有含义进行解读,其目的是为了正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实质解释作为一种刑法解释方法,是一种追寻立法原意的、具有正当性的解释方法。实质解释以法益保护的正当性为依据,其不仅仅从刑法条文的文字进行解释,而且以条文背后的法律精神为依据进行解释,从而确定刑法规制的合理范围。通过对实质解释概念、存在的必要性等问题的研究,可知实质解释是进行刑法解释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能动的、合理的刑法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解释 形式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合理性原则的刑法解释之提倡——超越刑法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
3
作者 游雯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55-60,共6页
在刑法解释学中存在着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两大对立立场。但无论是从两者的理论根基看,还是从两种立场的区分或司法实践看,这场争论的必要性是存疑的。刑法解释要体现刑法规范作为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性质,促进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与... 在刑法解释学中存在着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两大对立立场。但无论是从两者的理论根基看,还是从两种立场的区分或司法实践看,这场争论的必要性是存疑的。刑法解释要体现刑法规范作为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的性质,促进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与法益保护机能的实现,推动刑事法治公平正义,就必须超越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的立场之争。需要在合理性原则的指导下重视公众参与理念的建构,使刑法解释能够得到广大社会公众的法律认同;理性对待习惯法在解释刑事个案中的特殊作用,使刑事判决结果符合常识、常理、常情;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选择,发挥人本主义刑法解释对人权的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性原则 形式解释论 实质解释论 超越立场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之争再辨析
4
作者 贺轶琪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6-20,共5页
我国的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之争是刑法解释的限度之争,实质解释的限度要大于形式解释的限度,而形式解释也并不是实质解释论者口中机械的运用法律者。形式解释是相对的形式解释,在解释法律的过程中也会有实质的内容。在解释刑法时应采用... 我国的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之争是刑法解释的限度之争,实质解释的限度要大于形式解释的限度,而形式解释也并不是实质解释论者口中机械的运用法律者。形式解释是相对的形式解释,在解释法律的过程中也会有实质的内容。在解释刑法时应采用传统的解释方法,以人权保障为立场,以文本可能含义为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解释 形式解释 出罪 入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国刑法实质解释的历史和现实状况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林生 《管理工程师》 2010年第3期48-51,共4页
刑事司法中,为了保障刑法的适应性,以实现在整体上兼顾法的安定性和实质合理性的目标,刑法实质解释已成为西方法治社会的普遍实践。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司法实践,都不再囿于形式解释论的限制。由于法律文化传统和... 刑事司法中,为了保障刑法的适应性,以实现在整体上兼顾法的安定性和实质合理性的目标,刑法实质解释已成为西方法治社会的普遍实践。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司法实践,都不再囿于形式解释论的限制。由于法律文化传统和现实法律制度的不同,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官在进行实质解释时,在实体上享有更大的职权而程序上受到更多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刑法解释 形式解释 实质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行政实质性推理及其基本类型
6
作者 杨冬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Z期20-22,共3页
公共行政的工具性推理是公共行政理论研究与行政人员惯常的思维形式,然而,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及其思维的局限性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行政本身的发展在不断地衍生出对于价值理性与实质性推理的迫切需要,20世纪中期的... 公共行政的工具性推理是公共行政理论研究与行政人员惯常的思维形式,然而,公共行政的工具理性及其思维的局限性已经严重制约了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行政本身的发展在不断地衍生出对于价值理性与实质性推理的迫切需要,20世纪中期的"西蒙/沃尔多之辩"标志着公共行政思维由工具性推理向实质性推理的转换,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价值追求与伦理关怀,为公共行政及其政策注入价值理性。公共行政实质性推理包括解释性实质推理和批判性实质推理两种基本类型,实践中公共行政只有超越工具性推理的限制,实现工具性推理与实质性推理的有机统一,才能获得对价值多元、充满差异性的社会现实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制定更能彰显公共行政价值的行政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行政 工具性推理 解释实质推理 批判性实质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犯罪二分法下的刑法解释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馨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679-688,共10页
按照刑法规范文本的不同,可以将网络犯罪分为网络化的传统犯罪与专门的网络犯罪,这种网络犯罪二分法在刑法解释问题上呈现出种种差异。网络化的传统犯罪更倾向于法益侵害说、实质解释、客观解释、扩张解释,而专门的网络犯罪则更倾向于... 按照刑法规范文本的不同,可以将网络犯罪分为网络化的传统犯罪与专门的网络犯罪,这种网络犯罪二分法在刑法解释问题上呈现出种种差异。网络化的传统犯罪更倾向于法益侵害说、实质解释、客观解释、扩张解释,而专门的网络犯罪则更倾向于规范违反说、形式解释、主观解释、限缩解释。在解释的误区上,网络化的传统犯罪极易架空构成要件要素,因此需要采用形式解释的方法进行出罪;而专门的网络犯罪则易忽略法益侵害程度,因此需要借助实质解释的方式进行解释出罪。在对这两类网络犯罪进行刑法解释时要警惕“刑法万能论”的误区,采取多种手段治理网络危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刑法解释 实质解释 形式解释 法益侵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狩猎罪的教义学分析——以法释〔2022〕12号司法解释为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允源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90-95,100,共7页
2022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为依法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解释》颁行后,非法狩... 2022年4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为依法惩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解释》颁行后,非法狩猎罪由双层法益转化为三层法益结构,使行为足以对前置阻挡层法益狩猎管理秩序造成损害并对阻挡层法益野生动物管理秩序造成具体危险进而对背后层法益生态秩序造成抽象危险时便具有实质违法性从而符合入罪标准。本罪的适用应明确刑法意义上“狩猎”与“猎捕”含义的界限,猎捕为狩猎活动的核心环节,而非同一概念;将主观“明知”要素作为入罪标准,而非量刑标准;对“禁用工具、方法”的认定刑法应保持自身独立判断,以本罪法益为指导,避免司法适用的扩大化。应对《解释》第七条所规定的加重处罚情节进行完善,对“严重损害结果”进行类型化分析,将行政处罚作为入罪标准,使非法狩猎罪的适用路径恪守其法益内涵及规范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狩猎 生态秩序 三层法益 狩猎管理秩序 实质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不是药神》之解读——对销售假药罪出罪的思考
9
作者 韦文凤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8期225-225,227,共2页
电影《我不是药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实践中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于法理与人情的思考,也反映出了刑法对销售假药罪的打击力度过大问题。应当将本罪认定为抽象危险犯,发挥实质解释的作用,并允许行为人进行危险反证以达到... 电影《我不是药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实践中药品管理中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对于法理与人情的思考,也反映出了刑法对销售假药罪的打击力度过大问题。应当将本罪认定为抽象危险犯,发挥实质解释的作用,并允许行为人进行危险反证以达到出罪目的,以实现“法乎情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不是药神》 销售假药罪 抽象危险犯 实质解释 行刑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