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组学在中医寒、热证型实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钱文娟 林丽丽 +2 位作者 汪受传 狄留庆 单进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22-1328,共7页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寒、热"是八纲辨证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辨别疾病的寒、热证型对临床诊断、治疗、选方用药均有重要意义。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从机体内小分子...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寒、热"是八纲辨证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辨别疾病的寒、热证型对临床诊断、治疗、选方用药均有重要意义。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从机体内小分子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水平探索中医寒、热证型的实质,并建立精准量化的"证"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证 热证 实质研究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实质研究释疑与解惑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国求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11期47-50,共4页
关键词 中医 实质研究 阴虚证 阳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的实质研究值得认真反思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士敬 朱倩 《医学与哲学》 1998年第7期357-359,共3页
中医证的实质研究值得认真反思解放军302医院(北京100039)刘士敬北京市隆福医院朱倩关于中医证的实质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其实用性成果的确少见,其实质并没有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和揭示。但是,辨证施治仍然象一... 中医证的实质研究值得认真反思解放军302医院(北京100039)刘士敬北京市隆福医院朱倩关于中医证的实质的科学研究工作已经进行了多年,其实用性成果的确少见,其实质并没有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和揭示。但是,辨证施治仍然象一把锋利的利剑,不断突破着一道道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 实质研究 证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候实质研究中弱特异性的正面观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小野 《医学与哲学》 1995年第6期311-313,共3页
证候实质研究中弱特异性的正面观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100700)陈小野一、证侯实质研究的弱特异性特点及其反面观证候实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近年来,这一工作有停滞趋势,其原因就在于证候实质研究中存在着特... 证候实质研究中弱特异性的正面观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100700)陈小野一、证侯实质研究的弱特异性特点及其反面观证候实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近年来,这一工作有停滞趋势,其原因就在于证候实质研究中存在着特异性弱这一难以逾越的“障碍”。特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多态性 同态性 证候实质研究 中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开覆盖在实物商品上的面纱——评唐智勇博士的《新货币论——权本位制条件下的货币实质研究》
5
作者 邵国良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唐智勇 《新货币论-权本位制条件下的货币实质研究 货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表象分析、实质研究到方法整合——中华民族精神研究方法论断想 被引量:5
6
作者 任剑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2期43-48,88,共7页
中华民族精神研究,起源于民族自我认识的理性自觉,涌动于民族从传统到现代跃迁的现实过程之中,它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根据,双重需要.据此,客观上就要求研究者在两个向度上展开分析;面向历史,准确地揭示丰富的历史现象背后潜蛰的民族精... 中华民族精神研究,起源于民族自我认识的理性自觉,涌动于民族从传统到现代跃迁的现实过程之中,它具有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根据,双重需要.据此,客观上就要求研究者在两个向度上展开分析;面向历史,准确地揭示丰富的历史现象背后潜蛰的民族精神本质;面向现实,负责地表达有益于鼓舞民族信心的精神内容.两类研究,奠定了两类方法.前者,导出实质研究;后者,引向表象分析.而两类方法指导下的不同思路的民族精神研究,在延宕近一个世纪的承传中,又分别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在以方法论革命为特征的廿世纪人文科学研究视野中,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在过往的两类相互分离方法的分别导引下进行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方法缺失,如何使两类研究方式融通,寻求方法整合,已成为当今中华民族精神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精神 实质研究 研究方法论 研究 分析法 精神现象 张岱年 研究主体 两类方法 崇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肾脏实体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剑北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3期446-447,457,共3页
关键词 中医 肾脏实质研究 肾上腺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试构 被引量:27
8
作者 杜成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26,共8页
学科体系问题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所涉及的学科对象、范围、内容及其结构形式等一些问题,足以影响到学科的存在与发展。对学科体系的认识水乎,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中国教育史学科体... 学科体系问题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所涉及的学科对象、范围、内容及其结构形式等一些问题,足以影响到学科的存在与发展。对学科体系的认识水乎,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中国教育史学科体系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 制度史 农业教育史 学科体系 通史 专史 形式研究 专门史 教育思想史 实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