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大模型价值对齐机制
1
作者 程聪 陈佳晨 严璐璐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
大模型价值对齐是关涉企业乃至社会在采用大模型技术进行安全协作的全球性议题。如何实现大模型行为与决策者的价值意图及社会规范系统保持一致,成为确保大模型应用安全性和信任度的核心问题。首先,本文引入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形式理性... 大模型价值对齐是关涉企业乃至社会在采用大模型技术进行安全协作的全球性议题。如何实现大模型行为与决策者的价值意图及社会规范系统保持一致,成为确保大模型应用安全性和信任度的核心问题。首先,本文引入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两个重要哲学概念,探讨大模型价值对齐机制。研究发现,大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存在四种价值对齐状态:“高形式理性-低实质理性”的技术偏移、“高实质理性-低形式理性”的价值优先、“低形式理性-低实质理性”的对齐失效及“高形式理性-高实质理性”的动态对齐。其次,甄别了透明性、清晰性和社会性三种价值对齐的分析标准。最后,构建了大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价值对齐实现路径,包括“技术偏移→动态对齐”的认知能力具身性路径、“价值优先→动态对齐”技术意向性的清晰化路径,以及“对齐失效→动态对齐”意义建构路径。研究成果为大模型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价值对齐机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技术 价值对齐 形式理性 实质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理性还是实质理性:刑法解释论争的一次深入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荣春 《东方法学》 CSSCI 2015年第2期19-36,共18页
刑法解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对立,是形式刑法观与实质刑法观的对立的集中体现。刑法理性应作"层次理性论"的把握,而刑法解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应视为刑法理性的具体样态与实现。当与刑法解释实质理性相对立,则刑法解释形... 刑法解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对立,是形式刑法观与实质刑法观的对立的集中体现。刑法理性应作"层次理性论"的把握,而刑法解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应视为刑法理性的具体样态与实现。当与刑法解释实质理性相对立,则刑法解释形式理性也有着人权与法治危险,并有负刑法的时代使命。而刑法解释实质理性同样有着人权与法治意义,并对刑法的时代使命有所担当。刑法解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应在结合关系中共同担当当下的人权保障与法治初建。由于通联着刑法目的解释,故刑法解释实质理性应针对类推解释而采用"相当性解释"予以合理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解释 形式理性 实质理性 相当性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反垄断法的实质理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105,共5页
反垄断法的实质理性表现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反垄断法规则的模糊性;第二,反垄断法推理的实质性;第三,反垄断法实务的复合性。反垄断法实质理性的成因体现在:在理论层面,反垄断法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使法律概念难以实现承载价值共识的功能;... 反垄断法的实质理性表现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反垄断法规则的模糊性;第二,反垄断法推理的实质性;第三,反垄断法实务的复合性。反垄断法实质理性的成因体现在:在理论层面,反垄断法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使法律概念难以实现承载价值共识的功能;在实践层面,复杂的市场竞争难以用抽象、严密的法律概念和法律逻辑表述。同时,反垄断法的实质理性与法治理念的关系也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实质理性 价值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移民社区发展中的精准扶贫:从形式合理性到实质合理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孙良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76-80,共5页
在既有的水库移民社区开发性扶贫过程中,从数字或材料上来看,扶贫开发的各个环节都符合政策规定,扶贫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形式上较为完美。然而基层实践的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形式上的合理性并不能使水库贫困移民真正获取所需的扶贫资源,... 在既有的水库移民社区开发性扶贫过程中,从数字或材料上来看,扶贫开发的各个环节都符合政策规定,扶贫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形式上较为完美。然而基层实践的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形式上的合理性并不能使水库贫困移民真正获取所需的扶贫资源,贫困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大提升;或许在短时间、高强度的政策扶贫下,贫困移民能够暂时摆脱贫困,但长期来看仍存在返贫风险。要使贫困移民真正摆脱贫困,关键在于提升贫困移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需要改变以往过于追求形式合理性的常态,通过精准扶贫使水库移民扶贫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借助移民社区的发展带动贫困移民脱贫解困,实现水库移民社区发展中扶贫工作由形式合理向实质合理的转变,即通过政策的改进,防止移民精英享有特权、占据资源,使扶贫资源能够真正促进水库移民社区的发展,从而带动并帮助贫困移民在社区发展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彻底摆脱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移民社区 精准扶贫 形式合理性 实质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关系 被引量:23
5
作者 江必新 《法治研究》 2013年第4期3-10,共8页
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是一对法哲学范畴,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法治实践尤其是司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冲突情景下的选择模式有实质合理性优先、形式合理性优先、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并重三种模式。但单纯强调某一个方面优先均... 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是一对法哲学范畴,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法治实践尤其是司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冲突情景下的选择模式有实质合理性优先、形式合理性优先、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并重三种模式。但单纯强调某一个方面优先均有较多的局限性,而强调并重实际上却很难办到。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冲突的、对立的,但两者统一的可得性是存在的,两者统一亦具有必要性。现代法治尤其是后现代法治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追求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提供了有效的统一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形式合理性 实质理性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国勋的韦伯论题及其超越: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肖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70,共12页
苏国勋先生以近40年的学术生命深耕韦伯研究。他特别关注韦伯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范畴,对它的理解和运用经历了三个递进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素朴的,即理解、重建这一范畴,分析韦伯是如何基于它来展开文明比较、形塑对不同文明的认... 苏国勋先生以近40年的学术生命深耕韦伯研究。他特别关注韦伯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范畴,对它的理解和运用经历了三个递进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素朴的,即理解、重建这一范畴,分析韦伯是如何基于它来展开文明比较、形塑对不同文明的认知和判断;第二个层次是反身性的,即用这对范畴来反思和批判韦伯使用这对范畴的过程及其结论,揭露韦伯困境的症结,即在形式和实质、工具与价值的二分中偏向于前一极而难以自拔;第三个层次是超越性的,从原始儒学和新儒学中捡拾起“综合的尽理之精神”,即“中和合理性”来重塑形式和实质的关系,并以之重新洞察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文明走向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议题。苏国勋先生对于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这一形式性范畴的实质性理解和从中国文明汲取超越的资源的做法,对于扭转今天中国社会学的形式化取向是一个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国勋 韦伯研究 形式合理性 实质理性 中和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伦理规范的实质合理性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糜海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1-14,共4页
教育伦理规范又称"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或"教育工作伦理规范",其实质合理性是指这一伦理规范的内容及其精神具有价值合理性,能够对行为主体及其教育实践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具体表现为,教育伦理规范要有利于提升教... 教育伦理规范又称"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或"教育工作伦理规范",其实质合理性是指这一伦理规范的内容及其精神具有价值合理性,能够对行为主体及其教育实践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具体表现为,教育伦理规范要有利于提升教育者德性,弘扬教育伦理的时代精神;有利于实现教育的本质和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教育的根本旨趣;有利于确立和维护和谐的教育关系,使教育活动在良序中自由地开展;和社会主导道德相一致,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伦理原则和价值取向,体现道德上的合理性、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伦理规范 实质理性 教育者德性 受教育者发展 教育关系和谐 主导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的道德义务能够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基于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辩证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陈世伟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3期65-68,共4页
刑法理论和实务界对于特定的道德义务能否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素有争论。本文将从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辩证关系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我们认为,特定的道德义务能够成为作为义务的来源。
关键词 作为义务 形式合理性 实质理性 道德义务 刑法理论 特定 辩证关系 争论 展开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质合理性
9
作者 吴畏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3期94-104,198,共11页
实质合理性的当代论证是与对合理性的认识论辩护、对批判性思维的阐发和对相对主义的反驳紧密联系起来的。实质合理性可以被理解为:基于可中立判断和评价的"好理由"由批判性思维所主导,个体在认知和行动中以理性评判和道德评... 实质合理性的当代论证是与对合理性的认识论辩护、对批判性思维的阐发和对相对主义的反驳紧密联系起来的。实质合理性可以被理解为:基于可中立判断和评价的"好理由"由批判性思维所主导,个体在认知和行动中以理性评判和道德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实际建构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理性 批判性思维 命题式辩护 信念式辩护 合情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德评价标准合理性的三维论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糜海波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8-56,共9页
师德评价标准作为判别教师教育行为和品质的优劣尺度,其现实转换的条件之一是本身的合理性,包括形式、内容和实质三个维度。就形式合理性而言,师德评价标准应突显社会的主导性、反映教育的特殊性、体现权益的正当性、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师德评价标准作为判别教师教育行为和品质的优劣尺度,其现实转换的条件之一是本身的合理性,包括形式、内容和实质三个维度。就形式合理性而言,师德评价标准应突显社会的主导性、反映教育的特殊性、体现权益的正当性、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就内容合理性而言,师德评价标准在具体要求上应具有层次性,在内容构成上应体现完整性。就实质合理性而言,承载一定价值追求的师德评价标准应从主体意义、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三个层面来体现自身的价值。从整体性上把握师德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进而科学地开展师德评价工作,才能切实提升道德评价的功效,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评价标准 维度 形式合理性 内容合理性 实质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经济法形式理性的优先性 被引量:11
11
作者 岳彩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83,共6页
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形式理性优先在经济法语境中的要求表现为规则和程序优先。经济法形式理性的正当性来自于经济法事实与目标的不可预测性、实质理性目标的可证伪性、实质理性的不可操作性三个方面。经... 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形式理性优先在经济法语境中的要求表现为规则和程序优先。经济法形式理性的正当性来自于经济法事实与目标的不可预测性、实质理性目标的可证伪性、实质理性的不可操作性三个方面。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是关于经济法适用的一般性原则 ,是法治理念与原则的具体化 ,是平衡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要求 ,但经济法形式理性优先也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 形式理性 优先性 形式理性 实质理性 程序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法治:模式形成与理性构建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艳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9-46,共8页
罪刑法定原则法典化开启了我国刑事法治建构之旅。刑事法治基本模式有形式与实质的刑事法治两种。基于法治国思想中形式与实质理性的关系,理性构建刑事法治应在坚守刑法形式理性即形式罪刑法定原则前提之下展开对实质罪刑法定原则所蕴... 罪刑法定原则法典化开启了我国刑事法治建构之旅。刑事法治基本模式有形式与实质的刑事法治两种。基于法治国思想中形式与实质理性的关系,理性构建刑事法治应在坚守刑法形式理性即形式罪刑法定原则前提之下展开对实质罪刑法定原则所蕴含的公平正义之追求;只有靠着刑法制度及正义理念的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刑事法治保障人民权利的根本目的。我国刑事法治的构建模式对于准确理解罪刑法定原则与社会危害性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确定刑法的解释立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法治 罪刑法定 形式理性 实质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反避税条款与实质正义——兼评《企业所得税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晓婷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规定的性质为一般反避税条款,其与其他具体反避税条款一道构成了企业所得税法领域中的反避税条款。该条款的确定说明我国在企业所得税法领域引进了实质课税原则,作为形式课税原则的必要补充,是经济法的实质...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规定的性质为一般反避税条款,其与其他具体反避税条款一道构成了企业所得税法领域中的反避税条款。该条款的确定说明我国在企业所得税法领域引进了实质课税原则,作为形式课税原则的必要补充,是经济法的实质正义在企业所得税法领域的运用。但在实施一般反避税条款时,应加以限制,以平衡国家利益和纳税人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反避税条款 特别反避税条款 形式理性 实质理性 兜底性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形式理性的发展及其在经济法中的体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季萍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13-114,共2页
随着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人类对理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刻。马克思.韦伯首先将理性分为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并对二者进行深入分析,在他看来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将认识重心从实质理性向形式理性转化的过程。而我国现代经济法... 随着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人类对理性的认识也不断深刻。马克思.韦伯首先将理性分为实质理性与形式理性,并对二者进行深入分析,在他看来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将认识重心从实质理性向形式理性转化的过程。而我国现代经济法肩负着促进市场发展、克服政府失灵、克服市场失灵的重担,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公众对法治的呼唤尤为强烈,这种对秩序的呼唤,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形式理性的呼唤。因而在这种形势下给我国现代经济法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形式理性为核心并与实质理性形成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经济法 实质理性 形式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 被引量:66
15
作者 陈振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9,共6页
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陈振明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而又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方面。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和工具合理... 工具理性批判——从韦伯、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陈振明对工具理性的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而又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方面。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的理论出发,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理性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 批判理性 卢卡奇 实质理性 科学技术理性 马尔库塞 形式理性 黑格尔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资本化中的阶级分化、理性类型与农民的出路——评帕特里克·穆尼My Own Boss? 被引量:5
16
作者 桑坤 李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2-96,共15页
二战后美国农场的大量消失引发乡村巨大变革,作为理论发展基础的城乡连续统消亡带来学科的生存危机,学界普遍呼吁建立起新的具有批判力和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穆尼以经典文本为中心,在与理论传统对话的基础上找寻有力的概念工具,重新... 二战后美国农场的大量消失引发乡村巨大变革,作为理论发展基础的城乡连续统消亡带来学科的生存危机,学界普遍呼吁建立起新的具有批判力和解释力的理论分析框架。穆尼以经典文本为中心,在与理论传统对话的基础上找寻有力的概念工具,重新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注入韦伯式的解释意涵,并构建了具有动态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穆尼的局限性在于没能找到解释农民理性倾向背后的真正制度性因素与文化符码,因而也未能触及韦伯方法论之上更为高远的理论视野与文明转型道路之关怀。这正是中国农业社会学借鉴穆尼之法可以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学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韦伯 形式理性实质理性 文化符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视野下全球体育自治规则的合理性建构 被引量:14
17
作者 周青山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全球体育事务的发展引发了全球体育治理,并在体育治理结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体育自治规则是全球体育治理的直接依据,但现有的全球体育自治规则仍然存在制定过程民主程度不高、没有确立世界统一的纲领和行为标准等问题。为实... 全球体育事务的发展引发了全球体育治理,并在体育治理结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体育自治规则是全球体育治理的直接依据,但现有的全球体育自治规则仍然存在制定过程民主程度不高、没有确立世界统一的纲领和行为标准等问题。为实现全球体育自治规则的合理性建构,可采取现代法治所要求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作为判断标准。关于全球体育自治规则体系形式合理性的建构,富勒所提出的程序自然法8项原则提供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全球体育自治规则的实质合理性,依赖于其是否符合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全球体育治理基本原则,以及能否通过问责机构审查。全球体育治理仍然必须重视国家的作用,防止"没有国家的全球体育治理"思潮泛滥。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体育自治规则的制定,积极利用全球体育纠纷解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体育治理 体育自治 形式合理性 实质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别刑法及其存在之合理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立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7,共3页
所谓“特别刑法”,本质而言,仍隶属于刑事立法技术范畴。显然,立法技术作为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立法的实质合理性。主张风险社会视阈下我国特别刑法存在具有合理性,需要回答两个问题,首先,当前,我国刑法语境下的“特别刑法... 所谓“特别刑法”,本质而言,仍隶属于刑事立法技术范畴。显然,立法技术作为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立法的实质合理性。主张风险社会视阈下我国特别刑法存在具有合理性,需要回答两个问题,首先,当前,我国刑法语境下的“特别刑法”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其概念与特征应作何理解?其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理性 特别刑法 刑事立法 技术范畴 立法技术 风险社会 视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规范合理性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玉珍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社会规范的合理性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大而又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形式合理性来看,它涉及社会规范工具类型的选择、技术手段的权衡和运作程序的完善;就实质合理性而言,它涉及对目的的选择和确定,以及所要表达的价值观与社... 社会规范的合理性是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大而又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形式合理性来看,它涉及社会规范工具类型的选择、技术手段的权衡和运作程序的完善;就实质合理性而言,它涉及对目的的选择和确定,以及所要表达的价值观与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体系的一致性。在现实生活中两种合理性存在着内在统一与冲突,使社会规范合理性的确立显得十分复杂与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范 形式合理性 实质理性 统一与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理视阈大学章程的合理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陆俊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1-54,共4页
大学章程的合理性是其存续和发展的内核,更多反映着符合规律性和科学性的程度。形式上,大学章程不仅要具备至上性、普遍性和确定性的要求,还要文本语言清晰、条文具体而规范、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程序科学等。实质上,大学章程的内容要... 大学章程的合理性是其存续和发展的内核,更多反映着符合规律性和科学性的程度。形式上,大学章程不仅要具备至上性、普遍性和确定性的要求,还要文本语言清晰、条文具体而规范、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程序科学等。实质上,大学章程的内容要正确地反映大学组织目标和其教育活动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章程的合理性 形式合理性 实质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