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毒鼠强中毒实质性器官组织超微病理变化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朱传红
刘良
刘艳
黄光照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法医病理学教研室
-
出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7-109,112,共4页
-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毒鼠强中毒大鼠实质性器官的超微病理变化。方法采用灌胃方法使大鼠毒鼠强染毒,制作大鼠中毒模型,并以健康大鼠灌服生理盐水为对照,提取大鼠的脑皮质、脑干桥脑部、心、肝、脾、肾等实质性器官,进行超微病理观察。结果不同浓度的毒鼠强可对心肌细胞、脑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和肝细胞造成一定损伤,而对肾、脾组织细胞损伤不明显。脑皮质神经元细胞结构模糊,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扩张水肿,且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脑干桥脑部可见多处弥散性软化灶,神经细胞核溶解,神经纤维细胞有坏死,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有间隙出现,脑干损伤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心肌细胞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坏死、线粒体弥漫性崩解或肿胀、肌丝断裂溶解、肌溶灶普遍存在等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肝细胞表现弥漫性肿胀,细胞模糊,肝窦狭小,内皮细胞肿胀,结构模糊不清,细胞质内线粒体明显肿胀,糖原含量减少,与中毒剂量和时间均呈明显相关性。结论脑、心、肝可能为其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或靶组织。
-
关键词
毒鼠强中毒
变化研究
器官组织
剂量-反应关系
实质性器官
超微病理变化
组织细胞损伤
心肌细胞坏死
不同浓度
结构模糊
细胞肿胀
脑神经细胞
神经元细胞
神经细胞核
线粒体
中毒模型
生理盐水
健康大鼠
病理观察
神经纤维
-
Keywords
tetramine
poisoning
toxicologic pathology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ical changes
tran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
分类号
R595.4
[医药卫生—内科学]
R339.38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
-
题名一起牛魏氏梭菌病的暴发与处置
- 2
-
-
作者
杨雯
罗福斌
白振强
-
机构
新平县动物卫生服务与疫病防控中心
-
出处
《云南农业》
2025年第1期62-63,共2页
-
文摘
魏氏梭菌病是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引起的多种动物传染病总称,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动物(人类)肠道中。在一定条件下可引发多种严重疾病,主要包括仔猪梭菌性肠炎、羊肠毒血症、兔魏氏梭菌病等。临床上常常导致未见明显症状的牲畜突然病死,是消化道和实质性器官出血为病理特征的传染病。
-
关键词
魏氏梭菌病
羊肠毒血症
动物传染病
仔猪梭菌性肠炎
实质性器官
病理特征
消化道
牛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肝胆外科——从20世纪到21世纪
被引量:8
- 3
-
-
作者
黄志强
-
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
-
关键词
肝脏外科
肝胆外科
实质性器官
伤口出血
切开
外科医生
止血
压迫
血液
手法
-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肝脏常见病变的超声解读
被引量:1
- 4
-
-
作者
何文
金金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1-642,共2页
-
文摘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常规健康体检最主要的检查部位之一。超声作为诊断肝脏疾病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方便快捷、无辐射、易于随访、费用较低、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的常规健康体检中。因此,正确解读一些常见肝脏病变的超声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关键词
实质性器官
超声诊断结果
影像学检查方法
肝脏疾病
肝脏病变
常见病变
诊断准确性
常规健康体检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575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
-
题名肝脏与固有免疫研究进展
- 5
-
-
作者
孔丽
张虎平
-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
-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92-395,共4页
-
-
关键词
固有免疫
肝脏
实质性器官
肝窦内皮细胞
肝星状细胞
淋巴细胞
枯否细胞
免疫器官
-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
-
题名魏氏梭菌感染致警犬猝死的病例分析
- 6
-
-
作者
王东伟
刘剑郁
周磊
-
机构
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公安部沈阳警犬基地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年第6期63-64,共2页
-
文摘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是引起多种动物猝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犬魏氏梭菌病以全身实质性器官广泛出血和肠道出血性炎症或坏死为特征,发病快,病程短,致死率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笔者在临床上确诊1例警用德国牧羊犬魏氏梭菌感染病例,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某警犬基地繁育种犬007979,2008年12月15日出生,母,质量约35 kg。该犬发情正常,但屡配不孕,饲喂以成年犬颗粒饲料为主,定期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和驱虫。
-
关键词
魏氏梭菌
出血性炎症
产气荚膜杆菌
德国牧羊犬
屡配不孕
警用
颗粒饲料
实质性器官
繁育工作
点状出血
-
分类号
S858.29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各种辅助诊断技术在腹部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 7
-
-
作者
宋天福
-
机构
桐乡市公安局物证鉴定室
-
出处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9-310,共2页
-
-
关键词
法医学鉴定
腹部损伤
诊断技术
开放性损伤
闭合性损伤
肠系膜动脉
器官受损
器官损伤
腹腔内
实质性器官
-
分类号
R656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