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金投入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实质性创新了吗?——基于专利与资金来源的分类视角
1
作者 罗利华 王玥 潘涌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3-71,共9页
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实质性创新能力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南京市407家新型研发机构投入产出数据,实证检验不同渠道资金投入对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内部资金、政府资金、市场资金投入均对... 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实质性创新能力对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南京市407家新型研发机构投入产出数据,实证检验不同渠道资金投入对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内部资金、政府资金、市场资金投入均对机构实质性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②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资金有效利用、提振投资者信心、获取外部资源分别是机构内部、政府及市场资金投入促进实质性创新的原因;③进一步分析发现,只有一种外部资金(政府或市场)投入时,机构内部资金会与其配合协调,这是促进实质性创新的最优组合式资金投入策略;多渠道外部资金组合投入时,反而表现出对实质性创新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研发机构 实质性创新 资金投入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激励如何驱动实质性创新——外部监督与内部利益协同的双重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新东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91,共11页
公司股权激励是否缓解了委托代理问题?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水平产生了怎样影响?以2009—202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考察了股权激励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 公司股权激励是否缓解了委托代理问题?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水平产生了怎样影响?以2009—2022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考察了股权激励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实施股权激励后,公司更倾向于进行实质性创新,而策略性创新活动则受到抑制;第二,在中介机制检验中,股权激励有助于减少大股东掏空行为,并通过增强外部监督,缓解委托代理问题,通过内部利益协同效应和外部监管效应促进了企业实质性创新水平的提升;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无卖空机制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股权激励对实质性创新的显著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股权集中度的高低并不会对股权激励的作用产生影响。从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角度研究股权激励对实质性创新的影响,为当前有关实质性创新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实质性创新 委托代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不确定性对地区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和路径研究
3
作者 孙龙 贾瑞乾 祁新洲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50,共11页
新时期创新发展不能再只重数量,我国应重视发展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实质性创新”。本文选取1991~2022年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应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省级主要官员变更造成的政策不确定性对地区实质性创... 新时期创新发展不能再只重数量,我国应重视发展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实质性创新”。本文选取1991~2022年我国内地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应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省级主要官员变更造成的政策不确定性对地区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结果表明:(1)省委书记变更造成的政策不确定性对地区实质性创新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2)省委书记变更通过负向作用于财政科技支出强度,进而抑制了地区实质性创新;(3)进一步研究发现,省委书记学历和企业工作经历在省委书记变更对地区实质性创新的影响中具有显著调节效用;东部省份的省委书记变更对实质性创新的影响比中西部省份更显著,且影响效果在不同时期随着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加深而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不确定性 省委书记变更 省长变更 实质性创新 财政科技支出强度 传导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R&D补贴、税收优惠激励制造业企业实质性创新了吗?——基于倾向得分匹配及样本分位数回归的研究 被引量:35
4
作者 杨晓妹 刘文龙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5-130,共16页
财政R&D补贴和税收优惠对创新异质性企业的影响效应,还需从分层角度进行细化和深入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及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分别从整体、产权性质和创新分层三个维度系统评估财政R&D补贴、税... 财政R&D补贴和税收优惠对创新异质性企业的影响效应,还需从分层角度进行细化和深入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及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分别从整体、产权性质和创新分层三个维度系统评估财政R&D补贴、税收优惠对制造业企业实质性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R&D补贴和税收优惠总体上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活动,但两者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财政R&D补贴的激励效果明显优于税收优惠政策;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实质性创新行为对财政R&D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刺激反馈更加灵敏,而基于制度安排的国有企业与政府政治联系紧密,弱化了财税政策效果,国有企业更偏向于“寻扶持”的策略性创新;从分层视角来看,具有“排他性”的财政R&D补贴对创新异质性企业的影响呈“单调递增”趋势,激励效果十分明显,而税收优惠的作用却呈“单调递减”趋势,激励效果明显弱于财政R&D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财政R&D补贴 税收优惠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强度对资源型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成琼文 丁红乙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94,共10页
政府补贴如何高效激励企业创新产出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基于补贴强度异质性视角,以2012—2018年我国资源型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为观测对象,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强度对资源型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 政府补贴如何高效激励企业创新产出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基于补贴强度异质性视角,以2012—2018年我国资源型上市公司经验数据为观测对象,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等计量方法,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强度对资源型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资源型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的门限效应显著,存在补贴强度的最优区间。但基于企业政治关联异质性的分析表明,补贴的最优区间在国有企业、具备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和不具备政治关联的民营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贴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意愿和能力,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进而提升实质性创新产出,但目前资源型企业创新成果还未能普遍实现经济价值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强度 实质性创新 政治关联 资源型企业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积分”政策能否促进新能源汽车实质性创新 被引量:17
6
作者 史丹 明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51,共12页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逐渐从早期的选择性政策过渡到功能性的“双积分”政策,以构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从非汽车制造企业中匹配出对照组,使用双...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逐渐从早期的选择性政策过渡到功能性的“双积分”政策,以构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通过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从非汽车制造企业中匹配出对照组,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双积分”政策显著激励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实质性”创新行为;(2)“双积分”政策同时也激励了“策略性”创新行为;(3)这种激励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显著,对非国有企业未造成显著影响,而无论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其研发投入都显著促进了“实质性”创新;(4)地区的异质性分析显示,市场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激励效应更为显著,西部地区不显著,而企业规模可以平衡这种异质性的影响。因此,政府应继续完善“双积分”政策,加强对非国有企业的引导,对市场水平较弱的地区给予针对性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双积分”政策 功能性政策 实质性创新 PSM-D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与企业创新: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 被引量:9
7
作者 耿献辉 金晟男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12,共11页
校企合作是企业寻求外部创新的重要方式,在政府部门以项目和经费补贴积极支持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对企业不同动机创新行为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选取2007-2017年中国A股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系统考察校企合... 校企合作是企业寻求外部创新的重要方式,在政府部门以项目和经费补贴积极支持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对企业不同动机创新行为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选取2007-2017年中国A股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PSM-DID方法,系统考察校企合作对企业不同动机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后,发明专利申请总量显著增加,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没有显著变化,实现了“增量提质”的实质性创新;当企业获得更多政府补助额度时,弱化了校企合作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且对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证伪了企业为寻扶持而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策略性创新的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共建研发平台多或员工学历水平高的企业,校企合作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促进效应更大。因此,政府部门应制定适度的校企专项补贴政策,企业应注重内部员工素质的提升以充分吸收研发平台的知识溢出效应,进而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对企业实质性创新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技术产业 企业创新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优惠、企业异质性与实质性创新——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 被引量:10
8
作者 邢会 王飞 +2 位作者 郭辉丽 张金慧 谷江宁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29,共8页
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税收优惠政策因其较低的寻租风险和更少的激励扭曲备受专家推崇。文章收集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手工匹配和关键词筛选方法得到研究数据,综合运用DID和PSM等方法系统地进行实... 创新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税收优惠政策因其较低的寻租风险和更少的激励扭曲备受专家推崇。文章收集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手工匹配和关键词筛选方法得到研究数据,综合运用DID和PSM等方法系统地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提高创新要素贡献率、提供风险补偿保障和创新倾向转变三种作用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企业异质性分析表明差异显著,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高于国有企业,无论实质性还是策略性创新都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明显,高新技术行业的创新效果更明显,区域异质性创新效果呈现出东、中、西部递减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优惠 实质性创新 异质性企业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不确定性下研发补助与企业实质性创新 被引量:7
9
作者 高蒙蒙 汪冲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108,共11页
利用2007-2019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下财政补助与企业实质性创新之间的深层次联系。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和研发补助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但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研发补助对实质性创新激励效应... 利用2007-2019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下财政补助与企业实质性创新之间的深层次联系。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和研发补助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但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研发补助对实质性创新激励效应下降;经济不确定性拉大了有无获得补助两类企业创新能力的差距,未获得研发补助企业的自有研发投入的实质性创新产出效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获得研发补助的企业并非将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实质性创新。此外,研发补助对于民营、成熟期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更高,且拉大了地区之间实质性创新水平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不确定性 研发补助 研发投入 自有研发投入 实质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抑制了实质性创新吗 被引量:19
10
作者 吕贤杰 陶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96-104,共9页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分类上市公司每年各主营业务收入,按照熵指数法测算出独特的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指数。同时,使用知识宽度法测算发明专利质量,以此作为实质性创新的代理变量,分别实证检验企业相关和非相关... 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分类上市公司每年各主营业务收入,按照熵指数法测算出独特的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指数。同时,使用知识宽度法测算发明专利质量,以此作为实质性创新的代理变量,分别实证检验企业相关和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对实质性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层面上看,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加深会对企业发明专利质量起促进效应;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与发明专利质量呈倒U型关系,通过计算发现,大部分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程度处于倒U型关系临界值左侧,即发挥促进发明专利质量的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关多元化的促进效应和非相关多元化的倒U型关系分别在国有企业表现得更显著。研究对企业选择合适的相关与非相关多元化经营方向和程度,提升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多元化 非相关多元化 发明专利质量 实质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端制造业企业治理结构与实质性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蒋楠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79-183,共5页
文章以2007—2017年高端制造业数据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和管理层激励三个维度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下的股权制衡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 文章以2007—2017年高端制造业数据为样本,分别从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和管理层激励三个维度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下的股权制衡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董事会规模与创新产出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制度对创新产出没有显著的作用;股权激励与实质性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高管年薪对实质性创新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进一步地,国有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创新产出的"倒U"型关系保持不变,董事会规模对创新产出有显著负向作用,股权激励与实质性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非国有企业中的股权制衡度较为显著,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产出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结构 实质性创新 高端制造业 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促进了企业实质性创新吗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吕贤杰 陶锋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71,84,共9页
基于中国地级市以及所隶属省份的2008-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市与省间加码)对企业实质性创新... 基于中国地级市以及所隶属省份的2008-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市与省间加码)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发明专利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面临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市与省间加码促进企业发明专利质量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市与省间加码通过促使政府加大对企业的补助来提升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据此,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经济增长 目标约束 发明专利质量 实质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参股影响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偏向性——促进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 被引量:9
13
作者 汤义成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13,共18页
采用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2009—2022年数据的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即显著促进了实质性绿色创新,而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国有资本参股程度提高有助于民... 采用沪深A股非金融类民营上市公司2009—2022年数据的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即显著促进了实质性绿色创新,而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国有资本参股程度提高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环保补助和政府补贴;环保补助(政府补贴)增加可以显著促进民营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绿色创新,且对策略性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国有资本参股对环保补助(政府补贴)促进民营企业实质性和策略性绿色创新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国有资本参股具有资源获取效应和治理改善效应,可以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创新资源,也能够缓解委托代理问题,进而在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同时形成实质性创新偏向。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资本参股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偏向性在绿色发展意愿较弱、非重污染行业、环境规制强度较小地区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应在持续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时,重视并解决好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提高民营企业的绿色发展意愿,促进民营企业绿色创新的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国有资本参股 国有股东持股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绿色创新 政府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捐赠的创新价值:策略性创新抑或实质性创新——来自《慈善法》颁布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爽 马庆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8-86,共9页
近年来,公益捐赠逐渐被赋予"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与"助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任。本文以2016年国内首部《慈善法》颁布为外生事件,基于倍差模型考察了A股主板上市公司公益捐赠对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 近年来,公益捐赠逐渐被赋予"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与"助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任。本文以2016年国内首部《慈善法》颁布为外生事件,基于倍差模型考察了A股主板上市公司公益捐赠对不同类型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慈善法》颁布后,公益捐赠显著促进了策略性创新,但却未带来明显的实质性创新行为;企业主要是通过政府补助及债务融资两条渠道强化公益捐赠与策略性创新关系,且市场化程度与产权性质起调节作用。据此,本文提出:政府要持续挖掘公益捐赠的创新价值;企业应顺应《慈善法》的创新取向,以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政府应完善资本市场建设与引导资金流向,加快要素市场化建设及产权制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捐赠 策略性创新 实质性创新 倍差模型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传承与家族企业创新——基于不同传承阶段的视角
15
作者 任力 纪翔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9,共9页
传承是家族企业的必经阶段,其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家族企业能否实现“代际永续”这一目标。“代际永续”的实现,需要创新活动产出独特产品或服务作支撑。基于此,本文将企业创新活动划分为创新投入、实质性创新产出和非实质性创新产出三个部... 传承是家族企业的必经阶段,其成功与否直接决定家族企业能否实现“代际永续”这一目标。“代际永续”的实现,需要创新活动产出独特产品或服务作支撑。基于此,本文将企业创新活动划分为创新投入、实质性创新产出和非实质性创新产出三个部分,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及其三个不同阶段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代际传承阻碍了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这种阻碍主要集中在传承准备阶段和传承进行阶段;当家族企业完成交接班后,其创新投入并不会明显区别于非传承企业。代际传承不会显著影响家族企业的实质性创新产出,因为传承进行阶段和传承完成阶段对实质性创新产出的负向影响,抵消了传承准备阶段对实质性创新产出的正向影响。代际传承增加了家族企业的非实质性创新产出,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传承准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代际传承 创新投入 实质性创新产出 实质性创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目标下的企业创新行为:实质还是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磊 叶成英 汤学良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创新对于促进企业减污降碳、实现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区别于已有研究侧重分析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的微观数据,探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 创新对于促进企业减污降碳、实现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区别于已有研究侧重分析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专利数据库的微观数据,探讨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其影响源于诱发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但无法激励企业实质性创新行为。在经过一系列识别检验、稳健性检验、不同的估计方法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城市试点对非国有企业、污染行业企业的策略性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传递效应模型的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扶持下,企业为寻求政府补贴而进行策略性创新。研究结论对于探索“双碳”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之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城市试点 策略性创新 实质性创新 政府补贴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许嘉扬 钱水土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8,共14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源获取与要素配置上具有天然弱质性,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困扰,需要公共政策供给工具创新的支持。作为中国科技金融的代表性政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视...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源获取与要素配置上具有天然弱质性,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困扰,需要公共政策供给工具创新的支持。作为中国科技金融的代表性政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视角考察中国科技金融政策的创新驱动效果提供了良好契机。基于2007—2020年中小板、创业板科技型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构建准自然实验框架,探讨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可以有效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并且对实质性创新的正向影响效应存在长期性;科技金融政策通过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补偿实质性创新的正外部性,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纠正传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错配问题,对于成长期企业、非国有性质企业、制造业企业,表现出更强的创新驱动效果。因此,应扩大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实施范围,形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合力,加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渗透性与协调性,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企业创新的长效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的研究生教育背景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18
作者 彭湃 宋子玉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73,共11页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CEO在企业创新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基于对我国2008—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拥有研究生教育背景的CEO能促进企业的整体创新,拥有博士生教育经历的CEO能促进企业的实质性创新。在拥有研究生... 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点,CEO在企业创新决策中发挥关键作用。基于对我国2008—2022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拥有研究生教育背景的CEO能促进企业的整体创新,拥有博士生教育经历的CEO能促进企业的实质性创新。在拥有研究生教育经历的CEO中,不同学科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商科背景的CEO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呈现抑制作用,而理工科背景的CEO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呈现促进作用。进一步,有MBA教育背景的CEO仅促进企业的策略性创新,但有MBA复合理工科教育背景的CEO能提升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水平。机制分析表明,CEO的研究生教育背景对实质性创新的影响通过优化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要素结构来实现。企业是否属于高科技产业,CEO的研究生教育背景对实质性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 研究生教育 企业创新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阳阳 刘伟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0,共6页
文章基于2002—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探讨双重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正式型与非正式型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相反,双重环境规制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 文章基于2002—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探讨双重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正式型与非正式型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相反,双重环境规制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了调节效应及门槛效应;进一步地,将绿色技术创新划分为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发现实质性创新具有更加显著的调节效应,实质性创新与环境规制的良好互动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环境规制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平 潘心飞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结果表明... 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创新绩效,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结果表明,具有国际化战略、处于高新技术行业、位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城市和自贸试验区城市的专精特新企业受到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效应、信息效应和客户多元化效应提升其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该类企业的实质性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专精特新 创新绩效 实质性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