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结构优化——从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关系的重构出发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4,共11页
从现有理论来看,立法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呈现出“并行”状态,主要表现为两者“功能趋同”“位阶相同”“互为整体”,处于重复审查的状态。这导致实质合法性审查在理论上陷入冗余困境,实践中也往往处于搁置不用的状态,严重影... 从现有理论来看,立法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呈现出“并行”状态,主要表现为两者“功能趋同”“位阶相同”“互为整体”,处于重复审查的状态。这导致实质合法性审查在理论上陷入冗余困境,实践中也往往处于搁置不用的状态,严重影响立法合法性审查工作的开展。优化立法合法性审查结构需要重构形式合法性与实质合法性审查的关系。鉴于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要求,应当确立形式合法性审查的优先适用地位,作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常态。而实质合法性审查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评判方法,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目的性、价值性,与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存在一定的张力。在很多情形下,实质合法性审查是一种目的主义导向的立法策略,不宜作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常态,而只能作为例外与补充。完善形式合法性审查标准、优化法律解释技术与方法、完善形式合法性审查技巧等方式,可以减少实质合法性审查的适用,从而增强立法合法性审查的规范性,使两者关系由“并行”走向“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合法性审查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决策的合法化:形式合法与实质合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福敏 陈井安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67,共5页
行政决策的合法化,包含行政决策的形式合法和实质合法。西方理论界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行政决策合法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中国语境下,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分别突出了形式合法性、有限理性和可接受性,三者紧密关联、功能互补,为... 行政决策的合法化,包含行政决策的形式合法和实质合法。西方理论界没有提供一个有效的行政决策合法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在中国语境下,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分别突出了形式合法性、有限理性和可接受性,三者紧密关联、功能互补,为实现行政决策的形式合法和实质合法,提供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分析框架——"互动的行政决策合法化"。遵循这个思路,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提高我国行政决策的法治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逐步推动行政决策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决策 合法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等原则在行政审判中的适用偏差与应对--基于对行政行为实质合法性审查的提倡 被引量:5
3
作者 林莉红 任沫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2-39,共8页
平等原则作为行政行为实质合法性的审查标准之一,在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突破法源适用位阶、与法的拘束产生冲突以及与比例原则发生混淆的问题,导致有些行政审判在应当适用平等原则的时候没有适用,或在不应适用平等原则的... 平等原则作为行政行为实质合法性的审查标准之一,在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却出现了突破法源适用位阶、与法的拘束产生冲突以及与比例原则发生混淆的问题,导致有些行政审判在应当适用平等原则的时候没有适用,或在不应适用平等原则的时候却予以适用。为此,应从三方面开展应对。首先,必须坚守平等原则的补充性地位,明确适用平等原则的案件类型;其次,要设定平等原则的适用限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后,应厘清平等原则的功能定位,区分平等原则与比例原则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原则 行政审判 行政诉讼 实质合法性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政的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曹建民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28,共3页
本文提出了执政的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的概念,并从执政宗旨、执政能力和执政监督三个方面论述了共产党执政实质合法和形式合法相统一的问题。
关键词 执政 实质合法 形式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合法性审查原则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学贤 李凌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70,共10页
合法性审查原则作为我国《行政诉讼法》独具特色的基本原则,是行政诉讼制度体系及程序运行的主要参照系。晚近三十年来,学界重点围绕功能定位之存废、与行政合法性原则之关联、法律审与事实审之选择、审查依据之厘定、合法性审查与合理... 合法性审查原则作为我国《行政诉讼法》独具特色的基本原则,是行政诉讼制度体系及程序运行的主要参照系。晚近三十年来,学界重点围绕功能定位之存废、与行政合法性原则之关联、法律审与事实审之选择、审查依据之厘定、合法性审查与合理性审查关系之辨析展开了理论探讨。司法实践中的审查对象、审查标准及审查结果这三个维度,大致可以描绘出此原则的变迁图景。基于行政诉讼功能定位等多个理据,合法性审查原则的现有定位应当得到维系。在实质合法观视域下,将明显不当标准纳入合法性审查范畴是当前立法及学理的通说,并认为此原则内涵经扩大解释已覆盖至部分合理性审查问题。然而,实质合法观背后蕴藏的"明显不合理即违法"的解释进路却值得反思。同时,合法性审查原则的审查依据应加以扩充,可尝试将党内法规、习惯等非制定法囊括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合法性审查原则 合理性审查 明显不当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法改革的合法性 被引量:23
6
作者 史立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3-130,共8页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司法改革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但是,近年来,我国地方检、法机关推行的一系列司法改革举措在合法性方面却频频受到学界的质疑。作为一项法律活动,司法改革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但是改革的性质也决定了司... 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司法改革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但是,近年来,我国地方检、法机关推行的一系列司法改革举措在合法性方面却频频受到学界的质疑。作为一项法律活动,司法改革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但是改革的性质也决定了司法改革必须突破实在法的规定。合法律性并非合法性的唯一含义,突破现有法律也并不必然意味着司法改革因此就丧失了合法性。作为西方政治学、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综合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两大流派的观点,合法性应当包括形式和实质双重要求。司法改革的合法性也包括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法性两个层面,其中任何一个层面的缺失都会导致司法改革的合法性危机。重塑司法改革的合法性理论有助于解决我国司法改革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推动我国司法改革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合法 合法律性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试点”的合法性基础 被引量:12
7
作者 苏宇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83,共7页
"试点"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安排,对于改革过程尤其重要。"试点"往往在某种程度上超出常规合法性秩序,却又能获得合法化依据。它与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之间都存在一定张力,但合法性秩序仍可将其良好... "试点"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安排,对于改革过程尤其重要。"试点"往往在某种程度上超出常规合法性秩序,却又能获得合法化依据。它与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之间都存在一定张力,但合法性秩序仍可将其良好容纳于自身之内。"试点"所依靠的合法性基础中包含一种新的合法性类型,可以称之为"革新理由",我们需要承认它,并参照合法性秩序容纳其它实质合法性要素的方式将其融进法治秩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革新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及其路向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家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4-91,共8页
课程改革合法性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有其特殊背景,也有其必然性。关于合法性存在着诸多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自然法合法性理论与实证主义合法性理论。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包括以程序正当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合法性,以及以合价值性和合绩效性为主... 课程改革合法性这一问题的提出既有其特殊背景,也有其必然性。关于合法性存在着诸多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自然法合法性理论与实证主义合法性理论。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包括以程序正当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合法性,以及以合价值性和合绩效性为主要内容的实质合法性。要提高课程改革的形式合法性,必须从课程改革的主体、课程改革的程序等方面入手;而要提高课程改革的实质合法性,则需从课程改革目标的设定,以及课程改革内容的正当性两个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合法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产税授权立法之“经济合法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敬 张念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5-180,共6页
经济合法性有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法性两个维度。其中,实质合法性的向度由自然法传统所开立,其探求形而上的根本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合法性即合乎正义;形式合法性的进路由实证主义传统所创生,其追求可核实的形式逻辑结构的确定性和可预期... 经济合法性有形式合法性和实质合法性两个维度。其中,实质合法性的向度由自然法传统所开立,其探求形而上的根本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合法性即合乎正义;形式合法性的进路由实证主义传统所创生,其追求可核实的形式逻辑结构的确定性和可预期性,合法性即合实定法。基于财产权保障的立点来检讨房产税授权立法的形式合法性,该授权立法与中国实定法的规则体系显有未洽;从平等权实现的观察点来检视房产税授权立法的实质合法性,房产税试点方案的实质正当性低度自足。在中国形式法治的场境下,注重形式规则体系的权力规导功能,在尊重市民社会自然生长的基石上培育一个开放的公共意见交互平台,以期实现合法性两个向度的合意张合,堪为重构合法性的一个可欲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合法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形式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合法性分析技术:迈向“整体合法性”理念的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宇 《东方法学》 2011年第4期149-159,共11页
形式合法性不足以单独承当合法性分析的整个重量,需要与实质合法性结合而进行完整的合法性判断。形式合法性要求实质上是一种带有一定弹性的语义约束,在语义偏离处需要借助实质合法性来补足整体合法性水平,这种互动关系可以适用"... 形式合法性不足以单独承当合法性分析的整个重量,需要与实质合法性结合而进行完整的合法性判断。形式合法性要求实质上是一种带有一定弹性的语义约束,在语义偏离处需要借助实质合法性来补足整体合法性水平,这种互动关系可以适用"语义偏离——价值风险偏离"的总体原则性要求。而在形式合法性框架以外,尚有一些借助较强烈的实质合法性要求超越形式合法性约束的情形,需要我们加以辨识、整合和控制。最后,当前合法性实践的复杂性要求我们适度简化合法性类型并建立合适的梯度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法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困境、解决方案及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宝林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3-165,共3页
20世纪中叶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现代性危机",这种危机实际就是一种合法性危机,更准确地说,这种合法性危机就是形式合法性形态"一元独大",并且日益膨胀,极大地弱化了实质合法性形态。这就意味着形式与实质的二... 20世纪中叶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现代性危机",这种危机实际就是一种合法性危机,更准确地说,这种合法性危机就是形式合法性形态"一元独大",并且日益膨胀,极大地弱化了实质合法性形态。这就意味着形式与实质的二元取向的合法性理论的终结,合法性理论本身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之中。为此,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家罗尔斯、哈贝马斯、哈耶克等,都试图构建一种新型的合法性理论,以此来解决合法性理论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调控权的合法性证成
12
作者 闫海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7-147,共11页
合法性证成是规训货币调控权的基本途径,货币调控权应当具备实质合法性和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乃是货币调控权被认同、承认和服从的正统性。货币的公共意志不断增强,成为货币调控权的本源。货币财产权不仅为民事权利,亦是基本权利,保... 合法性证成是规训货币调控权的基本途径,货币调控权应当具备实质合法性和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乃是货币调控权被认同、承认和服从的正统性。货币的公共意志不断增强,成为货币调控权的本源。货币财产权不仅为民事权利,亦是基本权利,保障货币财产权乃是货币调控权的依归。形式合法性是对货币调控权合乎法律的评判,规则派与权变派之争几经攻守转换,说明货币调控权形式合法性建构的复杂性。货币调控权应当接受法律授权、限权,同时鉴于货币调控权行使的不确定性,应当以法律框架约束下的自由抉择为货币调控权的形式合法性。目标、决策、工具是货币调控权行使的内在要件,问责是货币调控权行使的外在制约,共同构成货币调控权规范行使的法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调控权 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实质合法 形式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情报交换的合法性审查——论纳税人信息权与税收效率原则的衡平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佩龙 《税收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5-63,共9页
税收情报交换制度是国际税收协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该制度可以提高税收透明度,减少税基侵蚀,避免双重征税。但对于纳税人而言,税收情报与其自身的信息权利休戚相关。税收情报交换的"正义属性"还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审查,论证其... 税收情报交换制度是国际税收协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该制度可以提高税收透明度,减少税基侵蚀,避免双重征税。但对于纳税人而言,税收情报与其自身的信息权利休戚相关。税收情报交换的"正义属性"还需要在法律层面进行审查,论证其合法性。在形式合法性层面,跨部门法的合法性审查立足于实定法规范,考察税收情报交换制度的法制发展历程,整理分析在不同时期税收情报制度的形式合法性问题,明确其应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税收情报制度的上位法基础,以弥合税收情报交换制度与民法等规范之间的差异与冲突。在实质合法层面,则应以纳税人信息权为基础,明确对该项制度的制衡标准以尊重纳税人信息权并保护纳税人财产权益不受侵害。具体制衡范式则应以纳税人信息决定权、知情权和税收情报交换的前置程序合法性为基本要素,在税法规范中衡平不同价值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情报交换制度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统——法的合法性追求中的和谐因素
14
作者 罗冰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7年第S2期127-128,共2页
法的传统和文化,是探讨法的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概念工具。法的传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现实的法律制度之中,法律传统意味着每一种法律文化都有自己内在的历史联系,每个国家的法治建设都是在各自的历史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中,... 法的传统和文化,是探讨法的历史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概念工具。法的传统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现实的法律制度之中,法律传统意味着每一种法律文化都有自己内在的历史联系,每个国家的法治建设都是在各自的历史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宣传。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法律规则竞选将不断地交融整合,形成新的社会和谐及自然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合法 形式合法 法律移植 文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显不当审查标准的内涵与适用——以《行政诉讼法》第70条第(六)项为核心 被引量:17
15
作者 于洋 《交大法学》 CSSCI 2017年第3期109-121,共13页
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增加了明显不当审查标准对行政裁量行为进行司法审查。通过对学理与司法实践的考察,发现该审查标准在理解与适用中出现困境,表现为适用范围的分歧以及判断标准的模糊。困境的根源在于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划分没... 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改增加了明显不当审查标准对行政裁量行为进行司法审查。通过对学理与司法实践的考察,发现该审查标准在理解与适用中出现困境,表现为适用范围的分歧以及判断标准的模糊。困境的根源在于行政诉讼审查标准的划分没有遵循统一的逻辑,从而导致审查标准适用的混乱与杂糅。回归规范体系本身,通过立法原意与体系解释,明显不当审查标准应仅适用于法效果裁量;基于该审查标准判断的关键在于行政自主性与拘束性的平衡,故而可以借助行政机关的理由说明,采用客观、多元化的标准进行认定,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判断标准:结果畸轻畸重、不合理迟延、方式不当、违反立法目的、忽视相关因素、违反基本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显不当 行政裁量 实质合法 审查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牌政策及其替代方案的法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良聪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3,共8页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和污染,采用限牌政策的城市越来越多。然而,作为一种总量控制措施,限牌一方面会因为新增牌照的发放导致未来某一天城市通行的汽车数量超过最优规模而不具有合目的性,另一方面会因为影响相关市场主体决策、扭曲资...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和污染,采用限牌政策的城市越来越多。然而,作为一种总量控制措施,限牌一方面会因为新增牌照的发放导致未来某一天城市通行的汽车数量超过最优规模而不具有合目的性,另一方面会因为影响相关市场主体决策、扭曲资源配置而不具有合理性。作为一种基于价格机制的替代方案,征收拥堵费理论上存在治堵作用,但却可能因为价格信号扭曲而导致效率损失;与此相反,在确定道路通行最优规模后构建一个通行权拍卖市场,并搭建相应的权利交易平台,以市场内生的价格来引导稀缺道路资源的配置是理论上最优的治堵选择,且只需在现有汽车牌照拍卖制度上做细节调整,具有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牌 拥堵费 通行权 外部性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审判中平等原则审查基准的完善及适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莉红 任沫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1,共10页
平等原则是行政审判中审查行政行为实质合法性的标准之一。在平等诉求日滋月益的现实背景下,既有学理观点存在疏漏,实务上的审查基准不成体系,难以应对审判需求。同时,平等原则的广泛内涵也造成其在适用过程中存在司法权过度干涉行政权... 平等原则是行政审判中审查行政行为实质合法性的标准之一。在平等诉求日滋月益的现实背景下,既有学理观点存在疏漏,实务上的审查基准不成体系,难以应对审判需求。同时,平等原则的广泛内涵也造成其在适用过程中存在司法权过度干涉行政权的风险。基于司法适配性和实践操作性的考量,平等原则在行政审判中的审查基准应采用双阶审查标准:第一阶段为条件审查,要求涉诉案件有适宜进行比照的参考依据;第二阶段为对比审查,法院应根据形式平等为主、实质平等为辅的适用原则,比照参考依据作出行政行为是否违反平等原则的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判 平等原则 形式平等 实质平等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改革与法治秩序的冲突——评“郎顾之争”的法理问题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贵忠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郎顾之争”虽然是在经济学家中展开 ,但也反映出深刻的法理学上的问题。在经济改革中广泛存在的正当性危机和实质合法性危机、形式合法性危机 。
关键词 “郎顾之争” 正当性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法执政的宪政力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乾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7,共4页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宪政道路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程序化与法律化,从而推动我国宪政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依法执政是我国宪政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只有依法执政,才能实现宪政的的形式价值与实质价值。
关键词 依法执政 宪政价值 实质合法 形式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改革与法治秩序的冲突——评“郎顾之争”的法理问题
20
作者 何贵忠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7-139,共3页
“郎顾之争”虽然是在经济学家中展开,但也反映出深刻的法理学上的问题。本文先阐述了“郎顾之争”中反映出的在经济改革中广泛存在的正当性危机和实质合法性危机、形式合法性危机,然后总结并在法理上分析经济改革与法治秩序的冲突。
关键词 “郎顾之争” 正当性 形式合法 实质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