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判定融资租赁法律性质的经济实质分析法——以承租人破产时租赁物归属为例 被引量:17
1
作者 金海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9,共7页
融资租赁的融资与融物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法律性质的复杂性。《合同法》第242条对此规定的过于概括,司法实践中适用性不够强。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在承租人破产时租赁物归出租人所有,同时出租人也可以行使别除权,这两项权利... 融资租赁的融资与融物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法律性质的复杂性。《合同法》第242条对此规定的过于概括,司法实践中适用性不够强。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在承租人破产时租赁物归出租人所有,同时出租人也可以行使别除权,这两项权利存在矛盾之处,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经济实质分析的方法加以判断。在实践中,运用经济实质分析法确定承租人破产时租赁物的归属具有代表性,以此为例可以揭示经济实质分析法的参考因素以及各因素在确定融资租赁法律性质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租赁 法律性质 经济实质分析 承租人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的实质分析
2
作者 郝红军 翟丽丽 乔梅 《现代情报》 2001年第6期74-75,共2页
质量检验是质量管理实践的基础。目前开展的ISO90 0 0系列标准认证是质量管理的新形式。讨论、明晰ISO质量认证的实质 ,才能推动其运行 。
关键词 ISO9000系列标准 实质分析 质量认证 质量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准则制定行为的理论描述与实质分析
3
作者 邱泽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16,共3页
本文探讨了准则制定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目标、行为方式以及准则制定行为应遵循的原则,认为准则制定行为是一项政治行为,是相关利益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围绕准则制定权、准则制定过程展开的政治活动。
关键词 会计准则制定 实质分析 相关利益集团 准则制定权 行为主体 行为客体 行为目标 行为方式 政治行为 自身利益 政治活动 制定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悖论的不同型式、解法和实质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桂起权 《湖北社会科学》 1987年第7期39-45,共7页
悖论的存在被认为威胁着现代数学、逻辑和语义学的基础,因此它不能不引起现代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的高度重视。由于悖论研究又与辩证法存在某种奇特的联系,因此它也是辩证论者感兴趣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 集合论悖论 实质分析 说谎者悖论 罗素悖论 自相矛盾 语义学 语义悖论 高度重视 辩证法 数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质性共链分析的实证研究——对全共链分析的修正 被引量:17
5
作者 邱均平 李晔君 +1 位作者 李江 任全娥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8-495,共8页
当前的共链分析研究主要沿用了共引分析的方法,但由于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非实质性链接,就使这种共链分析的假设前提难以成立,分析结论的可信度低.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实质性共链分析"作为对"全共链分析"的修正,认为"实质性共链分析... 当前的共链分析研究主要沿用了共引分析的方法,但由于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非实质性链接,就使这种共链分析的假设前提难以成立,分析结论的可信度低.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实质性共链分析"作为对"全共链分析"的修正,认为"实质性共链分析"比"全共链分析"更有效,并以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客共链分析为实例验证了这一假设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共链分析 实质性共链分析 博客 聚类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益审计的一种可行框架: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施青军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2,共5页
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分析的根本方法,也是效益审计的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本文通过对效益审计的实质分析,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应用于效益审计,为效益审计提供了一个相对规范的、可行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含了各种货币性与非... 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分析的根本方法,也是效益审计的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本文通过对效益审计的实质分析,将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应用于效益审计,为效益审计提供了一个相对规范的、可行的评估框架。该框架包含了各种货币性与非货币性的评估方法,因而具有广泛的兼容性;与通行的“目标———手段”框架相比,它更为简易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益审计 效益分析 成本 可行 根本方法 经济分析 实质分析 分析方法 评估框架 评估方法 非货币性 兼容性 计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审计路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赵卓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81-84,共4页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需求,经常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文章从上市公司自身利益、高管个人利益以及政府干预等五个方面,对财务舞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虚构收入、虚增利润为例,简要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惯用手段;从总体应对...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需求,经常出现财务舞弊的现象。文章从上市公司自身利益、高管个人利益以及政府干预等五个方面,对财务舞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虚构收入、虚增利润为例,简要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惯用手段;从总体应对、识别技术以及重点审计项目三个方面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审计路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舞弊 上市公司 中国 审计路径 交易实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