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中型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指标体系与实证评价研究
1
作者 董鹤亭 许桂生 +1 位作者 苑鹏飞 冯湘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8-274,共7页
以GX自治区WZ市2021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项目为案例,基于10个移民村200户移民家庭的原始调查数据,采用灰色聚类-复相关-信息灵敏度法,构建了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环比评分... 以GX自治区WZ市2021年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项目为案例,基于10个移民村200户移民家庭的原始调查数据,采用灰色聚类-复相关-信息灵敏度法,构建了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环比评分法分别计算指标权重后,应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主客观组合权重;结合调查数据及官方统计数据确定指标分级标准,利用综合评分法计算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指数,并运用该指数对样本村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水平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相对合理、有效,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可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效果评价及其他相关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移民 后期扶持 指标体系 组合赋权 实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城市低碳经济实证评价——以太原市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侯卫星 高建中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9,共5页
综合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太原市近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总结出影响太原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基本经济因子、基础环境因子、居民生活因子和产业结构因子是决定... 综合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太原市近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总结出影响太原市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基本经济因子、基础环境因子、居民生活因子和产业结构因子是决定太原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但低碳经济的发展仍是建立在一定的宏观经济水平基础之上的;并提出了该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些政策建议,主要有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空间布局设计优化、加大城市基础环境改善的投入、积极提倡低碳办公和低碳生活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因子分析 实证评价 太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实证评价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石锦秀 陈加洲 《企业活力》 2012年第1期71-76,共6页
企业人力资源效率评价是管理研究领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内容由4个纬度构成:任务效率、整合效率、组织潜效率及优化效率。现阶段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具体内容在员工心目中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任务效... 企业人力资源效率评价是管理研究领域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内容由4个纬度构成:任务效率、整合效率、组织潜效率及优化效率。现阶段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具体内容在员工心目中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任务效率是最重要的,优化效率次之,而整合效率排在最后。现阶段,企业员工的任务效率还是非常高的,企业的组织潜效率的提升空间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效率 实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强省能力评价体系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玉林 李丫丫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8-132,共5页
科技强省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省区追求的目标,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构建了由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效益、科技环境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科技强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强省... 科技强省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省区追求的目标,更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构建了由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效益、科技环境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科技强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0个省(市、自治区)的科技强省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区科技强省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以科技效益为核心的科技强省实力对科技强省能力起着主要作用。湖北省有较好的科技强省潜力,未来的发展应在努力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重点提高科技效益,增强科技强省实力,最终实现从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省 评价指标体系 实证评价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模型构建与评价实证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存芳 蒋业香 周德群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6,共5页
为了强化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科学地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特性的界定,分析了其决定因素,构建了其决定模型,提出了其评价原则,设置了其评价体系,研究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可行性,建立了模糊综... 为了强化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科学地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本文基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特性的界定,分析了其决定因素,构建了其决定模型,提出了其评价原则,设置了其评价体系,研究了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的可行性,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并对一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了评价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决定模型 模糊集合理论 评价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学的雨水集蓄环境效应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向杰 刘玉邦 +1 位作者 刘勇 王晓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82,88,共6页
作为微型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势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借鉴干扰生态学原理,将干扰度测算方法运用于雨水集蓄综合环境效应评价中,不仅可以弄清综合环境效应数值的大小,而且能初步判断环境效应的性质和方向。从经济环境、社会环... 作为微型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势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借鉴干扰生态学原理,将干扰度测算方法运用于雨水集蓄综合环境效应评价中,不仅可以弄清综合环境效应数值的大小,而且能初步判断环境效应的性质和方向。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突变模型方法,对资阳市1983—2009年雨水集蓄的综合环境效应和生态干扰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指标和方法是适用的,雨水集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效应变化符合雨水集蓄利用实际;随着雨水集蓄利用程度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其环境效应和生态干扰度逐渐增大,应注意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生态学 雨水集蓄 环境效应 实证评价 资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理论的历史评价及其人文特征
7
作者 张贤根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29-32,共4页
随着还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哲学需求永恒不要和普遍适用的逻提标准和合理重建的失败,科学理论的评价被纳入历史之中,开具有显著的人文特征。凭借历史理性与历史合理性,并在人文基础之上将逻辑的历史的相结合,科学理论的评价才能... 随着还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哲学需求永恒不要和普遍适用的逻提标准和合理重建的失败,科学理论的评价被纳入历史之中,开具有显著的人文特征。凭借历史理性与历史合理性,并在人文基础之上将逻辑的历史的相结合,科学理论的评价才能步出困境,走向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理论 历史评价 人文特征 实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沼-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价值流计算与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傅桂英 刘世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25-233,共9页
猪-沼-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农业领域猪场粪污面源污染,并转化为能源、肥料产业应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该文提出了“猪-沼-果”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模式,揭示其物料流转平衡机理,构建了“物料流(技术)—价值流(经济)—环境损... 猪-沼-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农业领域猪场粪污面源污染,并转化为能源、肥料产业应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该文提出了“猪-沼-果”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模式,揭示其物料流转平衡机理,构建了“物料流(技术)—价值流(经济)—环境损害费用评估(环境)”的一体化计算与评价方法体系,并应用于湘西古丈县红石林镇某规模化养殖场的验证与示范中。应用结果表明:养猪场年出栏生猪1 755头,配建了沼气工程,并配种牧草地4.67 hm2和有机果园4 hm2。通过对其生产物质流程观测与分析,设立了仔猪生产、生猪育肥、沼气工程、有机果园4个相互关联的物料流转成本计算与评价中心,并按生产投入、中间转化、循环利用、产品产出、填埋处理5大环节,计算出价值流转全景图,一目了然地得知整个物料流与价值流的分布情况。依据计算数据,跟踪循环经济开展前后的猪场粪污排放变化情况,可对比分析养猪场人工、折旧、能源等成本(内部资源成本损失)减少、猪场粪污排放污染环境的恢复治理机会成本(外部环境损害成本)降低,以及多产出生猪、能源、果实的生产效益(产品增加效益),得出其评价结果。此例中,分析的结果是内部资源减少了约0.14万元、外部环境损害减少了约1.93万元及产品增加效益约3.66万元。研究结果可为企业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政府实施农业政策补贴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经济 猪-沼-果循环农业 价值流 实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国家生态县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 被引量:26
9
作者 冒袁媛 杨加猛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10-216,共7页
基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了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制度共5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对长三角地区15个国家生态县(市、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 基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了包含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制度共5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从而对长三角地区15个国家生态县(市、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5年,长三角地区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呈上升状态,其中浙江省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总体上高于江苏省,但后者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的增长潜力更高。在研究期内,比较各国家生态县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增长幅度,开化县增幅最大(75.02%),磐安县增幅最低,只有11.68%。因此,仍需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县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公民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环保意识,以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家生态县 指标体系 实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强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启富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7-159,共3页
金融强省在我国不仅是理论命题,更是实践问题。本文以金融发展水平为评价目标,构建了我国金融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和山东等省(市)进行了实证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的金融发展水平最高,依次是北京、上海... 金融强省在我国不仅是理论命题,更是实践问题。本文以金融发展水平为评价目标,构建了我国金融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和山东等省(市)进行了实证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的金融发展水平最高,依次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苏与山东。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省 金融发展 实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教育经费效益评价的研究综述
11
作者 周胜 林道立 +1 位作者 刘正良 郑群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第6期105-108,共4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教育经费效益评价的研究大致沿着三条思路展开: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对象的实证与评价方法的运用。评价指标逐渐由单一的结果性指标转向综合的过程性指标;从对某一教育层次、某一地区的实证评价转向层次与地区结合... 新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教育经费效益评价的研究大致沿着三条思路展开: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对象的实证与评价方法的运用。评价指标逐渐由单一的结果性指标转向综合的过程性指标;从对某一教育层次、某一地区的实证评价转向层次与地区结合的交叉评价;评价方法也逐步从静态转向动态,日益多元化。提高评价指标的科学性,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与创造科学的评价方法,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长期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费效益 评价指标 评价实证 评价方法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