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孔德实证社会建设的思想及对中国科技人才与社会工作者人才的现状解读 被引量:2
1
作者 冯寿林 刘小干 廖颖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70,共4页
孔德创立了实证社会学。他认为,工业社会的每个国家都强调科学、知识分子及专业牧师(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即重视科技人才和社会工作者的双效作用和协调发挥来促进社会有机体的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工业社会的明显特征一是通过科学思想及... 孔德创立了实证社会学。他认为,工业社会的每个国家都强调科学、知识分子及专业牧师(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即重视科技人才和社会工作者的双效作用和协调发挥来促进社会有机体的良性运行和有序发展。工业社会的明显特征一是通过科学思想及科学发展带来社会财富的积累,推动社会文明前进;二是利用知识分子和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工程师的角色来维护有序的社会统治。结合孔德的实证社会思想,分析了中国的科技人才和中国社会工作人才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德 科技思想 实证社会 科技人才 社会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迪尔凯姆对实证社会哲学传统的批判性理解及意义
2
作者 吴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128,共8页
19世纪中后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史语境,使实证社会哲学传统通过迪尔凯姆而得到了新的理解与诠释,并由此而出现了某种承续和复兴倾向。研究和分析迪尔凯姆对实证社会哲学传统的批判性理解,可以从一个侧面呈现西方实证社会哲学乃至整个社... 19世纪中后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史语境,使实证社会哲学传统通过迪尔凯姆而得到了新的理解与诠释,并由此而出现了某种承续和复兴倾向。研究和分析迪尔凯姆对实证社会哲学传统的批判性理解,可以从一个侧面呈现西方实证社会哲学乃至整个社会哲学理论发展趋势。迪尔凯姆界定"社会事实"概念并强调社会事实的功能分析,这切合了法国社会现实亟需社会整合的现实需要,更凸显了社会分工对社会秩序的意义以及社会整合的实现路径,开启了结构性、构成性、规范性社会理论范式,强化了实证社会哲学传统的学科地位和现实意义。这为展开马克思和其之间的批判性对话提供了学理依据与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尔凯姆 实证社会哲学传统 社会事实 社会分工 社会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实证社会科学的演进及使用大数据研究之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晓斌 李强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26,共9页
我国的实证社会科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开展全国性社会调查和学习借鉴国外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实证社会科学的数据来源包括:研究者自己组织实施的社会调查,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公布的统计数据,以及国内外... 我国的实证社会科学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开展全国性社会调查和学习借鉴国外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实证社会科学的数据来源包括:研究者自己组织实施的社会调查,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公布的统计数据,以及国内外科研机构公开的数据库,还有最近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大数据。通过对中美两国三大社会科学代表期刊使用传统数据和大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的分析,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采取实证方法研究的程度与美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使用大数据的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中美两国没有显著的差别。使用大数据的中国实证研究论文也大多结合了传统数据来源,采用了传统计量模型来研究和探讨因果机制。因此,使用大数据的实证社会科学的研究目前还只是基于传统数据的实证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还没有产生完全突破传统实证研究方法的颠覆性研究方法和范式。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大数据的不够开放,简易经济的大数据获取和分析工具的缺乏,以及大数据本身的代表性缺陷。因此,要推动大数据实证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加强政府和大型高科技公司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发大数据应用的合适工具,建立大数据实证社会科学的媒介和平台,不断改进使用大数据的实证研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社会科学 大数据 定量研究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尔干的《自杀论》和实证社会学
4
作者 费涓洪 《学习与实践》 1986年第8期46-47,共2页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是当代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1897年发表的《自杀论》,在社会学界更是享有盛誉。
关键词 实证社会 《自杀论》 涂尔干 当代社会 社会学家 创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的社会实证研究之能与不能 被引量:9
5
作者 任岳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5-61,共7页
目前,在颇多的中国法学研究者的眼中,法的社会实证研究是法学研究具有独立性、本土性和科学性的归途。然而,这一研究方法存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这表现在:社会实证研究达不到绝对客观;社会事实做不到价值无涉;社会实证研究无法代替价值分... 目前,在颇多的中国法学研究者的眼中,法的社会实证研究是法学研究具有独立性、本土性和科学性的归途。然而,这一研究方法存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这表现在:社会实证研究达不到绝对客观;社会事实做不到价值无涉;社会实证研究无法代替价值分析;单纯的社会实证研究无法承受法学研究之重。正确的选择是坚持实证研究与价值分析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证 事实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自杀论》看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确立——兼论其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文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20-125,共6页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最能体现孔德的实证主义主张,也最能代表他本人的社会学思想。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对象上的客体主义和研究方法上的否证思想,两者结合起来奠定了社会学的科学地位。除了把自杀现象本身引入社会学界的视野以外,《自...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最能体现孔德的实证主义主张,也最能代表他本人的社会学思想。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对象上的客体主义和研究方法上的否证思想,两者结合起来奠定了社会学的科学地位。除了把自杀现象本身引入社会学界的视野以外,《自杀论》还奠定了社会学的合法基础,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和范畴,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开创了实证主义、客体主义和科学主义特别是定量研究的先河。这种精神一直到现在仍然占据着社会学的重要阵地。自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也存在于当代社会之中,将迪尔凯姆关于自杀的思想与现实的社会联系起来,这既可以检验《自杀论》的理论效度,也可以为分析我国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论》 迪尔凯姆 实证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主义社会学与社会指数运动——20世纪社会指数运动之社会学审视(Ⅲ) 被引量:4
7
作者 马妮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社会指数运动由1810年代开启的社会指数研究发展而来,重在通过指数研究调查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以期研判社会发展走向,并针对调查结果得出旨在政策参与的建设性意见。指数运动深刻影响现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主题,从生活质量到幸福感研... 社会指数运动由1810年代开启的社会指数研究发展而来,重在通过指数研究调查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以期研判社会发展走向,并针对调查结果得出旨在政策参与的建设性意见。指数运动深刻影响现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主题,从生活质量到幸福感研究的转变是社会学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研究得出的全面社会报道起到前所未有的社会启蒙功能。研究数据的盲目客观和依赖性是其局限。社会指数运动为当代社会学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理念的支持,并日渐具有大数据研究的特征。社会指数运动的回顾与分析有助于正视当代社会学实证研究的鹄的,反思社会政策参与功能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指数运动 社会启蒙 社会报告 政策参与 实证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实证材料在香港基本法解释中的运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祝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2,共10页
解释宪制性法律是一项与社会相联结的工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穆勒诉俄勒冈州"一案中建立的"班狄斯证据"制度,为社会实证材料进入宪制性法律的解释提供了法技术路径,进而推动了社会实证材料在美国涉及宪制性法律... 解释宪制性法律是一项与社会相联结的工程。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穆勒诉俄勒冈州"一案中建立的"班狄斯证据"制度,为社会实证材料进入宪制性法律的解释提供了法技术路径,进而推动了社会实证材料在美国涉及宪制性法律案件中的广泛使用。在实践中,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亦有涉及"班狄斯证据"的先例。在"国旗区旗案"、"外佣入籍案"等香港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中,终审法院积极适用"班狄斯证据",推动案件裁判与香港社会现实相呼应。考虑到社会实证材料在补强香港基本法解释、强化"人大释法"正当性方面的重要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解释香港基本法时,亦可透过立法原意的解释方法引入社会实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实证材料 班狄斯证据 香港基本法 全国人大 法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法律实证与社会实证的双重立场分析——以我国农村土地立法为例
9
作者 汪安亚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40-344,共5页
法律实证(分析法学派)和社会实证(法社会学派)是西方法学界倡导的分析法学问题的两大基本路径。我国法学者对诸多法学问题的分析,往往只择其一而用之,其结果因研究路径的缺漏,导致法学理论研究或立法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立法应采用... 法律实证(分析法学派)和社会实证(法社会学派)是西方法学界倡导的分析法学问题的两大基本路径。我国法学者对诸多法学问题的分析,往往只择其一而用之,其结果因研究路径的缺漏,导致法学理论研究或立法的不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立法应采用法律实证和社会实证相结合,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方能既参考国外成功的立法和理论,又照顾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实证主义 社会实证主义 双重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召开
10
作者 刘玉照 《社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第二届 2005年 “组织社会实证研究工作坊” 上海大学 产权社会 学术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社会学的基础问题及未来挑战 被引量:19
11
作者 范晓光 刘金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5,共8页
计算社会学是计算社会科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面对作为典型的复杂性系统的社会,实证社会科学主要面临来自分析对象、研究者和研究设计的不确定性,以社会仿真和大数据分析为主要传统的计算社会科学可以积极应对实证社会科学的不确定性... 计算社会学是计算社会科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面对作为典型的复杂性系统的社会,实证社会科学主要面临来自分析对象、研究者和研究设计的不确定性,以社会仿真和大数据分析为主要传统的计算社会科学可以积极应对实证社会科学的不确定性,而作为计算社会科学分支的计算社会学具有学科交叉、基础理论和应用对策并行等特质,在回应实证主义面临的诸多困境时具有明显优势。在此基础上,阐释了计算社会学的概念界定、学科边界、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等基础问题,认为计算社会学是以计算科学、数据科学等为主要分析工具,将非介入方式收集的大规模数据与传统数据集相结合,挖掘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的规则和模式,用以解释人类行为与社会运行规律的科学。最后,提出化解国家定位与学科自觉、定性与定量、抽样调查与感应器使用等的内在张力是推动中国计算社会学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社会 实证社会科学 计算社会科学 社会仿真 数据挖掘 社会预测 社会干预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学的危机——对近几年中国社会学支点的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阳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3期82-86,共5页
文章认为,任何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逻辑起点,然而通过对近几年中国社会学建设的反思,却使我们看不到一个明确的逻辑起点来作中国社会学的支点,它们要么把哲学与社会学混为一谈;要么把二者割裂开来;要么把哲学作为学科建设的末端;从而导... 文章认为,任何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逻辑起点,然而通过对近几年中国社会学建设的反思,却使我们看不到一个明确的逻辑起点来作中国社会学的支点,它们要么把哲学与社会学混为一谈;要么把二者割裂开来;要么把哲学作为学科建设的末端;从而导致了中国社会学在引进西方社会学时的无主体性;建设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时的按图所骥;学术自觉性和工作自觉性的失衡;研究方法上的片面定量化倾向;分支学科的分离趋势。凡此种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社会 中国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 西方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科建设 社会学研究对象 历史哲学 支点 哲学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理学到社会学唯灵论--对涂尔干《哲学讲稿》中早期社会哲学思想的述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文一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0-236,共17页
对于涂尔干的社会思想,人们往往将其归为"实证社会学"和"社会实在论"的范畴,是谓社会学三大传统之一。比如,作为实证社会学代表作的《自杀论》,虽然其对数据的处理技术不如当下,但作品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还提出了自杀的免疫力系... 对于涂尔干的社会思想,人们往往将其归为"实证社会学"和"社会实在论"的范畴,是谓社会学三大传统之一。比如,作为实证社会学代表作的《自杀论》,虽然其对数据的处理技术不如当下,但作品运用了大量的统计资料,还提出了自杀的免疫力系数这样的统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哲学思想 实证社会 涂尔干 心理学 《自杀论》 述评 早期 讲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规范分析的三种实证方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谢晖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7-143,共7页
规范分析这种总的法学方法项下有价值实证、社会实证、规范实证三种具体的实证方法,各自发挥着充实法律的分析功能。价值实证表达着法律的合法与非法问题,在法律规范中、在判例中寻求价值因素对法律的影响。社会实证关注的是法律的调整... 规范分析这种总的法学方法项下有价值实证、社会实证、规范实证三种具体的实证方法,各自发挥着充实法律的分析功能。价值实证表达着法律的合法与非法问题,在法律规范中、在判例中寻求价值因素对法律的影响。社会实证关注的是法律的调整与效果问题,是规范分析方法中的事实之维。规范分析方法中的规范实证所要解决的是法律中权利与义务的表达问题,因此可以把它视为规范分析方法中的技术之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分析 价值实证 社会实证 规范实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与经典社会理论 被引量:6
15
作者 邹诗鹏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3,共7页
唯物史观及科学社会主义开出了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同时也确定了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与实证的社会理论传统及其与解释的社会理论传统的基本区分。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同相关经典社会理论传统的批判性对话,奠定了当代唯物史观研究的不可舍... 唯物史观及科学社会主义开出了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同时也确定了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与实证的社会理论传统及其与解释的社会理论传统的基本区分。批判的社会理论传统同相关经典社会理论传统的批判性对话,奠定了当代唯物史观研究的不可舍弃的学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批判的社会理论 实证社会理论 解释的社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历史与机遇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少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131,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同社会学其他方面的研究状况相比,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薄弱的原因,不仅在于受到了"左"倾教条主义和实证主义等西...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同社会学其他方面的研究状况相比,仍然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薄弱的原因,不仅在于受到了"左"倾教条主义和实证主义等西方社会学流派的影响,而且也在于中国社会学的自我意识不足,未能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看作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当明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本质特点和历史地位,在空前有利的机遇下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 实证主义社会 科学主义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笔谈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少杰 翟岩 +2 位作者 营立成 陈氚 吴时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63-93,共31页
主持人语:近年来,随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的呼声日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也引起了更多的学者关注。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地位?如何判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同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 主持人语:近年来,随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的呼声日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也引起了更多的学者关注。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地位?如何判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同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以及其他社会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各种当代社会学新思潮?对待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仍然存在很多分歧,甚至在某些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名义发表的文献中,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楚。然而,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是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社会 社会学传统 当代社会 实证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学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大社会”的终结?——对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建民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7期101-106,共6页
传统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与人文主义社会学的社会观都是一种“大社会”范式。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么个人是被动的,受制于集体性与普遍性的逻辑,而社会至高无上;要么虽然承认个人主观性与能动性,但这种主观性与能动性却受类型学划分的制... 传统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与人文主义社会学的社会观都是一种“大社会”范式。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么个人是被动的,受制于集体性与普遍性的逻辑,而社会至高无上;要么虽然承认个人主观性与能动性,但这种主观性与能动性却受类型学划分的制约,社会生活的历史性被静止的模式所淹没。布迪厄的场域观正是对这种情况的克服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布迪厄 华康德 《实践与反思》 实证主义社会 人文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实证主义界域的数学心理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严由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0-95,共6页
作为“主义”的实证论应该被人们所唾弃 ,但是 ,作为方法的实证研究依然具有时代的生命力。为了实现科学的有效实证 ,从孔德到马赫、再到卡尔纳普等三代实证主义者 ,在人类心理的数学属性问题上克服了黑格尔时代之前的朦胧与局限 ,展现... 作为“主义”的实证论应该被人们所唾弃 ,但是 ,作为方法的实证研究依然具有时代的生命力。为了实现科学的有效实证 ,从孔德到马赫、再到卡尔纳普等三代实证主义者 ,在人类心理的数学属性问题上克服了黑格尔时代之前的朦胧与局限 ,展现出扬弃与继承的从含混到明晰、从矛盾到统一的数学心理观思想与体系。纵观实证主义的发展历程 ,应该承认实证主义界域下的数学心理观思想沾染着历史的尘迹 ,但是 ,面对百年隆昌的心理实证研究 ,它的实证方法与探索精神依然能为人们探寻人类心理的数学属性提供丰富的营养 ,并为当代实证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重新审视浩繁而庞杂的心理学实证资料掀开全新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社会实证 马赫主义 逻辑实证 数学心理观 心理本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几点述评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毅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4-107,共4页
被誉为“社会分析的科学和艺术的至今无人能及的大师”的韦伯,1903年开始社会学研究,在此之前主要研究经济学和法学。在其全部思想体系中,最能反映本质特征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他对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的论述,他也正是以对方法论... 被誉为“社会分析的科学和艺术的至今无人能及的大师”的韦伯,1903年开始社会学研究,在此之前主要研究经济学和法学。在其全部思想体系中,最能反映本质特征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他对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的论述,他也正是以对方法论的深刻探究和对其它领域的经验研究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方法论 韦伯 价值中立 实证主义 理想类型 实证主义社会 主观意义 社会行动 价值判断 李凯尔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