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孔德实证社会建设的思想及对中国科技人才与社会工作者人才的现状解读 |
冯寿林
刘小干
廖颖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2
|
论迪尔凯姆对实证社会哲学传统的批判性理解及意义 |
吴辉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3
|
中国实证社会科学的演进及使用大数据研究之现状与挑战 |
何晓斌
李强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4
|
涂尔干的《自杀论》和实证社会学 |
费涓洪
|
《学习与实践》
|
1986 |
0 |
|
5
|
法的社会实证研究之能与不能 |
任岳鹏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6
|
从《自杀论》看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确立——兼论其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
李文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8
|
|
7
|
实证主义社会学与社会指数运动——20世纪社会指数运动之社会学审视(Ⅲ) |
马妮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8
|
论社会实证材料在香港基本法解释中的运用 |
祝捷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9
|
关于法律实证与社会实证的双重立场分析——以我国农村土地立法为例 |
汪安亚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0 |
|
10
|
第二届“组织社会学实证研究工作坊”在上海大学召开 |
刘玉照
|
《社会》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1
|
计算社会学的基础问题及未来挑战 |
范晓光
刘金龙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9
|
|
12
|
中国社会学的危机——对近几年中国社会学支点的反思 |
袁阳
|
《学习与探索》
|
1988 |
1
|
|
13
|
从心理学到社会学唯灵论--对涂尔干《哲学讲稿》中早期社会哲学思想的述评 |
魏文一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4
|
论规范分析的三种实证方法 |
谢晖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8
|
|
15
|
唯物史观与经典社会理论 |
邹诗鹏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6
|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历史与机遇 |
刘少杰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17
|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笔谈 |
刘少杰
翟岩
营立成
陈氚
吴时辉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1 |
3
|
|
18
|
场域:“大社会”的终结?——对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的一种解读 |
王建民
|
《学习与实践》
|
2006 |
8
|
|
19
|
论实证主义界域的数学心理观 |
严由伟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20
|
对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几点述评 |
王毅杰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