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实证会计研究在美国的发展回顾——瓦茨与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十年回顾》评析(上) |
胡伟
宋丽然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
2
|
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一)——西方规范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实证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上) |
葛家澍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05 |
17
|
|
|
3
|
实证会计理论重要贡献者:罗斯·L·瓦茨 |
蔡梅江
何雁民
许家林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4
|
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三)——西方规范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实证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下) |
葛家澍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5
|
实证会计理论面临的挑战及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
李明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
6
|
论实证会计理论和研究方法 |
胡志颖
|
《财会月刊(合订本)》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
7
|
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二)——西方规范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实证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中) |
葛家澍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
8
|
瓦茨和齐默尔曼的《实证会计理论》 |
蔡传里
许家林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9
|
实证会计研究在美国的发展回顾——瓦茨与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十年回顾》评析(下) |
胡伟
宋丽然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0
|
实证会计理论反思 |
刘维
|
《会计之友》
|
1997 |
0 |
|
|
11
|
实证会计理论反思 |
刘维
|
《财会月刊》
|
1997 |
0 |
|
|
12
|
浅析实证会计理论中的管理报酬激励机制与会计选择 |
王琪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
13
|
规范会计理论与实证会计理论的比较 |
殷芹
|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
1998 |
2
|
|
|
14
|
实证会计理论的若干问题 |
赵传友
|
《会计之友》
|
2004 |
1
|
|
|
15
|
西方实证会计理论与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 |
汤霞
|
《现代管理科学》
|
2003 |
1
|
|
|
16
|
对实证会计理论的认识 |
刘胜
|
《山东经济》
|
2001 |
0 |
|
|
17
|
实证会计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
苏启坚
|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8
|
国外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
韩俊华
干胜道
|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
2013 |
4
|
|
|
19
|
税收的价值效应、价格效应及现金流量效应——基于资本结构与实证会计的理论综述及扩展性研究 |
董盈厚
|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20
|
会计理论研究的实证分析和价值判断 |
薛祖云
徐玉霞
|
《财会通讯(上)》
|
199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