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实耗扣税法
1
作者 龚延辉 《会计之友》 1997年第5期35-35,共1页
浅谈实耗扣税法□文/龚延辉新的增值税税制改革已实行三年多了,但无论是以理想的增值税、模式来衡量,还是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上考察,现行增值税仍不够规范。其结算方式袭用购进扣税法,按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作为应交税... 浅谈实耗扣税法□文/龚延辉新的增值税税制改革已实行三年多了,但无论是以理想的增值税、模式来衡量,还是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上考察,现行增值税仍不够规范。其结算方式袭用购进扣税法,按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作为应交税金。但在实践操作中,往往出现“应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耗扣税法 应交税金 增值税 进项税额 税金 购进税法 税负率 异常现象 销项税额 适用税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完善实耗扣税法
2
作者 李爽欣 《武汉财会》 1991年第7期28-28,共1页
增值税较流转环节的其它税种,具有合理性、适应性和调节性等特点,它排除了重复征税的弊端,同一商品的税负具有一致性,其税率能反映出某一商品的总体税负。目前,许多企业推行的是实耗扣税法,从执行的结果来看,既有优点又存在不足。笔者... 增值税较流转环节的其它税种,具有合理性、适应性和调节性等特点,它排除了重复征税的弊端,同一商品的税负具有一致性,其税率能反映出某一商品的总体税负。目前,许多企业推行的是实耗扣税法,从执行的结果来看,既有优点又存在不足。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谈点建议。现举例如下: 一、某企业1990年帐面情况:纳税资料如下:产品销售收入637万元,产品销售成本572万元,完工产品成本528万元,扣除项目金额410万元。增值税税率14%,则应纳增值税税额=637×14%-572×(410+528)×14%=26.996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耗扣税法 产品成本 除项目金额 调节性 应纳增值税 总体税负 适应性 合理性 践体会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增值税扣除率应采用加权平均法
3
作者 徐恒杰 《财会月刊(合订本)》 1992年第7期16-16,共1页
我国现行增值税的计算,已逐步由“扣额法”与“扣税法”并用向单一的“扣税法”过渡,增值税税额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产品销售收入、增值税税率和扣税额。当产品销售收入额和适用税率确定之后,扣除额的多少是影响应纳增值税数额大小... 我国现行增值税的计算,已逐步由“扣额法”与“扣税法”并用向单一的“扣税法”过渡,增值税税额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产品销售收入、增值税税率和扣税额。当产品销售收入额和适用税率确定之后,扣除额的多少是影响应纳增值税数额大小的决定因素。扣除税额的计算,分为“购进扣税法”和“销售实耗扣税法”两种方法。“购进扣税法”一般适用于购销计划衔接得比较好、产销比较均衡和帐册比较健全的企业,其扣除税额即是购进扣除项目金额与扣除项目适用税率的乘积。这种方法计算扣除税额简便易行、但适用范围小。目前普遍采用的是“销售实耗扣税法”,这一方法,可以提高本期应纳增值税计算的精确度,保证增值税的均衡征收缴纳,不因企业购销脱节、产销失衡而使本期征收增值税大起大落。但是采用“实耗法”计算扣除税额较之“购进法”繁杂,需要通过计算扣除率来求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税率 除率 应纳增值税 除项目金额 实耗扣税法 购进税法 适用税率 除额 企业 期初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改进增值税现行计算法的思考
4
作者 张源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95-96,83,共3页
增值税在我市已实施几年,它的现行计算法“销售实耗扣税法”和“价税分流购进扣税法”(简称“购进扣税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在现行会计核算和征管检查方面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使用“无税成本法”核算,既弥补了“销售实耗扣... 增值税在我市已实施几年,它的现行计算法“销售实耗扣税法”和“价税分流购进扣税法”(简称“购进扣税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在现行会计核算和征管检查方面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使用“无税成本法”核算,既弥补了“销售实耗扣税法”“购进扣税法”的不足之处,又有利于增值税的推行及探索价外税的路子。 一、现行“销售实耗扣税法”和“购进扣税法”利弊剖析 “销售实耗扣税法”是以“生产费用表”和“商品产品成本表”或“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为主要依据计算扣税额。其主要优点是:扣税与销售同步,销售多少扣税多少,能够保持税收收入与企业利润的稳定。但是,在依据产品销售环节找不出销售产品所耗费的外购扣除项目的扣税数据时,必须从完工产品的成本中找,而成本帐上又没有专门项目来反映扣税数据,这样只能在成本中通过挑、剔、协商等工序筛选,进行帐外计算,求出成本扣税率。运用帐外计算,容易出现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耗扣税法 增值税 成本法 购进税法 行计算 应交税金 销售税金 利弊剖析 除项目 应交增值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增值税计算方法初探
5
作者 王绪强 《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1988年第2期29-34,共6页
增值税之所以能在国际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其原因就在于它有着不可否认的优越性。这一点从我国1979年试行增值税以来的九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专业化协作生产和横向经济联合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在外... 增值税之所以能在国际上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其原因就在于它有着不可否认的优越性。这一点从我国1979年试行增值税以来的九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专业化协作生产和横向经济联合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在外向型经济政策指导下进一步发展,增值税的重要地位越加明显,如何更好地在流通领域内、特别是工业产制领域推行增值税,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较好地运用合理的计算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增值税的作用,如何从实际出发解决增值税本身特点的局限性,本文试图从改进计算方法方面作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纳增值税 计算方法 增值额 协作生产 专业化协作 除项目 实耗扣税法 生产企业 定额 计算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