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海拔高度下几种籼稻核不育系(材料)的育性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松彪 胡如英 +1 位作者 杨聚宝 刘德金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22-27,共6页
研究SE21s、SE152、SE126和明光34s等4个籼型水稻核不育系(材料)在同一纬度(北纬26°24′)800、120m两种海拔高度下的不育稳定性及其育性转换表现.结果表明,SE21s在长日条件下不育起点温度低,日照长度和温度对SE21s的育性转... 研究SE21s、SE152、SE126和明光34s等4个籼型水稻核不育系(材料)在同一纬度(北纬26°24′)800、120m两种海拔高度下的不育稳定性及其育性转换表现.结果表明,SE21s在长日条件下不育起点温度低,日照长度和温度对SE21s的育性转换起协同调控作用,二者存在一定的正向互补效应.SE152、SE126的有性转换主要受温度影响,SE152不育起点温度低,SE126不育起点温度较高.明光34s具有较强的光敏性,长日条件下核不育性对低温不敏感,短日较高温度下花粉育性可由不育转为可育.SE21s、SE152、明光34s在2种海拔高度下均具有一段稳定不育期,适合在华东、华南稻区制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实用核不育系 海拔高度 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籼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牟同敏 卢兴桂 +4 位作者 李春海 杨国财 马霓 万炳良 费震江 《湖北农业科学》 1996年第S1期18-23,27,共7页
以W6154S为母本,CR-SL017为父本,通过杂交和后代定向选择,育成了实用籼型核不育系W91607S。以8902S为母本,余红231-8为父本,通过杂交和后代定向选择,育成了实用籼型核不育系W945IS。通过自... 以W6154S为母本,CR-SL017为父本,通过杂交和后代定向选择,育成了实用籼型核不育系W91607S。以8902S为母本,余红231-8为父本,通过杂交和后代定向选择,育成了实用籼型核不育系W945IS。通过自然条件下和人工气候箱的育性鉴定,结果表明,W91607S是一个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4℃左右的温敏核不育系。在武汉的稳定不育期为7月中旬至9月中旬,在武汉自然条件下难以繁殖,在海南陵水3月初抽穗,自然结实率为36%~66%。W9451S是一个育性转换临界温度<24℃。具光敏性的光敏核不育系,光敏温度范围为23~29℃。在武汉自然条件下,7月中旬至8月底为稳定不育期,在武汉9月中旬抽穗,自然结实率为20%~45%,在海南陵水,3月中,下旬抽穗,自然结实率63%。W91607S在武汉的播始历期为103~82d,W9451S的播始历期为100~67d,两者都属于长江流域的中籼类型。通过测配已选出几个具增产优势的两系籼稻组合。还介绍了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择程序,并对选择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籼型光温敏核不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