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伐布雷定对急性心肌梗死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观察:一项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永斌 任颖 +5 位作者 程立松 周馨 黎文婷 张伶俐 崔健 姚朱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评估在真实世界中伊伐布雷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首次诊断为AMI的1632例患者中,筛选出104例使... 目的评估在真实世界中伊伐布雷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控制不佳患者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从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首次诊断为AMI的1632例患者中,筛选出104例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静息心率仍>70次/min的患者,其中男性63例(60.6%)。根据随机数字表按1∶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继续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试验组加用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将心率控制在70次/min以下。出院后3、6和12个月对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记录患者心率、血压,复查超声心动图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记录两组12个月内的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事件。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主要终点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年龄、性别、危险因素、Killip心功能分级、血压、心率及合并用药等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出院时及出院后3、6和12个月时试验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出院后3和6个月时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log-rank检验,随访12个月内两组心力衰竭和全因死亡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心功能分级等因素后,加用伊伐布雷定未降低主要终点事件风险(心力衰竭:HR=0.594,95%CI:0.248~1.423,P=0.243;全因死亡:HR=0.527,95%CI:0.168~1.655,P=0.272)。结论在真实世界中,对于β受体阻滞剂滴定加量后心率仍控制不佳的AMI患者,使用伊伐布雷定可安全有效地控制心率、改善出院早期的左心功能指标,但对出院12个月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伐布雷定 Β受体阻滞剂 心肌梗死 心率 真实世界研究 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童正一 王国栋 +13 位作者 许金海 叶洁 闵鸿祥 夏烨 沈琪幸 梅一南 方娅贝 王生宝 范春兰 王轶 董毅 王拥军 莫文 施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5-861,共7页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n=109)和对照组(n=75),试验组给予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维D3片,疗程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n=109)和对照组(n=75),试验组给予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维D3片,疗程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时行骨代谢、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并记录VAS与SF-36评分,观察受试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①12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腰椎BMD分别增加3.70%和4.1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BMD分别下降0.89%和17.02%,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②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PTH分别增加44.29%和72.03%,25(OH)D分别下降11.83%和9.29%,β-CTX分别下降32.25%和20.0%,PINP分别下降36.70%和58.95%,BGP分别下降22.82%和27.24%,ALP分别下降20.43%和25.9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受试者治疗后腰痛VAS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12个月后试验组SF-36PCS及MC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降低骨转换速度,同时还可以促进成骨,提升腰部骨密度,保持髋部骨密度,降低骨流失,降低患者躯体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未出现不良反应与肝肾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密骨颗粒 阿仑膦酸钠维D3片 实用性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中风中医康复方案治疗时间窗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雁鸣 宇文亚 +3 位作者 易丹辉 赵性泉 邹忆怀 韩舰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5期901-903,共3页
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的时间窗。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实用性RCT。通过中央在线随机系统,将3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分别根据发病<6h,发病6h~24h,发病24h~14天... 目的:研究中医康复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早期康复的时间窗。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实用性RCT。通过中央在线随机系统,将3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分别根据发病<6h,发病6h~24h,发病24h~14天各分为3组。试验组采用中医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西医康复方案,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评价NIHSS,Fugl-Meyer量表,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结果:(1)在发病24h~14天进行康复治疗,试验组改善NIHSS积分和Ashworth积分效果最好,改善NIHSS积分比对照组好1.314分,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改善Ashworth积分比试验组好0.112分,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发病6h~24h进行康复治疗,试验组改善Fugl-Meyer积分效果最好,改善Fugl-Meyer积分比对照组好12.977分,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改善NIHSS的有效时间窗是发病24h~14天,改善Fugl-Meyer可能是发病6h~24h,改善Ashworth可能是发病24h~1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方案 缺血中风 早期康复 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辨治方案的循证优化设计与思考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涵 商洪才 +2 位作者 孙杨 张晓雨 张明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09-2113,共5页
目的:通过规范的循证设计、测量和评价方法,加强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中医辨治与疗效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完善中医临床证据,提高证据水平。方法:在顶层母方案设计框架下,面向中医早期干预稳定性心绞痛适宜人群疗效优势的研究目的,采... 目的:通过规范的循证设计、测量和评价方法,加强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中医辨治与疗效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完善中医临床证据,提高证据水平。方法:在顶层母方案设计框架下,面向中医早期干预稳定性心绞痛适宜人群疗效优势的研究目的,采用多中心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采取优效性设计,在受试者选择、干预措施制定、指标体系构建、样本量估算、安全性观察、质量控制等方面,细化临床试验的设计要点。结果: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一"稳定性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中医辨治方案循证优化研究"为例,完善循证医学与中医辨治结合的临床研究设计。结论:实用性RCT设计可更充分体现中医辨治特色,中医药循证设计可为提升证据质量提供方法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心绞痛 痰瘀互结 辨证论治 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 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研究密骨颗粒治疗骨量减少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许金海 王国栋 +13 位作者 叶洁 马传凤 夏烨 沈琪幸 闵鸿祥 梅一南 方娅贝 王生宝 范春兰 王轶 董毅 王拥军 莫文 施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436-2442,共7页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治疗骨量减少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家分中心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密骨颗粒,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疗程为1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月时行骨代谢、骨密度、血常规、肝肾...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治疗骨量减少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家分中心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密骨颗粒,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疗程为12个月,治疗前、治疗后6、12月时行骨代谢、骨密度、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并记录VAS与SF-36评分,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患者腰椎BMD值治疗前后无变化;试验组髋部BMD在治疗12月时优于对照组(P <0.05)。②两组患者骨代谢比较,PTH、β-CTX、BGP、S-Ca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上升(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治疗6、12月均有下降(P <0.05);PINP试验组无变化,对照组在治疗后6、12月均有下降(P <0.05);ALP两组治疗前后均无变化(P>0.05);试验组S-P在治疗后12月时升高(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6、9、12月腰痛VAS评分均下降(P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在治疗9、12月后患者的SF-36PCS及MC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④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密骨颗粒可以增加髋骨骨量,减少骨量丢失,降低患者躯体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量减少 健腰密骨颗粒 实用性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定位的四维度设计 被引量:23
6
作者 成冯镜茗 王连心 谢雁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6,12,共7页
现代中西药联合用药中,中医药一直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对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疗效,为了证明中药的精准定位,研究者应当采用多维度的设计,解决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问题。本文以上市后药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疗效评价精准定位为例,对四维... 现代中西药联合用药中,中医药一直有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对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疗效,为了证明中药的精准定位,研究者应当采用多维度的设计,解决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问题。本文以上市后药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疗效评价精准定位为例,对四维度疗效评价及机制研究设计思路予以介绍,探索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治疗价值。首先,从HIS真实世界数据分析中发现了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然后使用系统评价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常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进行了验证,进一步采用网络药理学探索其疗效机制,发现二者联合用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着共同的信号通路,有疗效增强和相加作用。最后,在前期3个维度的研究基础上,采用PRCT优效性试验设计,以血栓弹力图的检测作为客观评价指标,以验证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以期本范例为中药药品上市后疗效评价精准定位提供范例,供临床科研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冠心病心绞痛 精准定位 循证评价 多维度 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 血栓弹力图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