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用黏弹性阻尼耗能系统非均匀非平稳巴斯金谱地震响应的一般精细解析解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创第 昌明静 王博文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6-786,共11页
针对设置支撑的实用黏弹性阻尼器耗能减震系统,结合虚拟激励法,构建非均匀调制非平稳巴斯金谱地震响应的一般精细解析解。首先对于设置支撑的单自由度实用黏弹性阻尼耗能减震结构模型,利用扩阶的方法得到耗能体系的状态方程。然后在高... 针对设置支撑的实用黏弹性阻尼器耗能减震系统,结合虚拟激励法,构建非均匀调制非平稳巴斯金谱地震响应的一般精细解析解。首先对于设置支撑的单自由度实用黏弹性阻尼耗能减震结构模型,利用扩阶的方法得到耗能体系的状态方程。然后在高效的虚拟激励法基础上,提出多项式-指数-简谐精细积分一般格式,得到8种常见均匀与非均匀调制非平稳巴斯金谱随机地震激励下的响应具体解析解。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一致,且一般格式可表示多种精细积分格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耗能减震系统的抗震动力可靠度和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黏弹性阻尼 精细积分 虚拟激励 地震响应 巴斯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认识出土木鹿鼓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友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4-130,共7页
曾侯乙墓出土了形制各异、音响相殊的5件鼓,与同墓出土的钟磬相比,这些鼓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中,木鹿鼓仍处于需要"验明正身"的阶段。中国共出土了7件木鹿鼓,均集中于湖北省境内。人们对木鹿鼓的认识十分模糊,认为出土木... 曾侯乙墓出土了形制各异、音响相殊的5件鼓,与同墓出土的钟磬相比,这些鼓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中,木鹿鼓仍处于需要"验明正身"的阶段。中国共出土了7件木鹿鼓,均集中于湖北省境内。人们对木鹿鼓的认识十分模糊,认为出土木鹿鼓不是实用器。文章对出土木鹿鼓的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观点:木鹿鼓是实用器,是战国时期鼓类乐器高度成熟的标志,是宫廷音乐多样化的表征;木鹿鼓体现了楚人热爱生命的情怀和追求活力和升腾的精神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鹿鼓 实用器 考古 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隔震系统非均匀与完全非平稳地震响应解析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创第 昌明静 +1 位作者 柏大炼 王博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3-201,共9页
为建立设置支撑的实用黏弹性阻尼器耗能结构及阻尼器系统的抗震动力可靠度分析方法,提出了在非扩阶空间上,基于非均匀和完全非平稳地震激励下,设置支撑的实用黏弹性阻尼器耗能隔震系统响应的通用解析解。对于设置支撑的实用黏弹性阻尼... 为建立设置支撑的实用黏弹性阻尼器耗能结构及阻尼器系统的抗震动力可靠度分析方法,提出了在非扩阶空间上,基于非均匀和完全非平稳地震激励下,设置支撑的实用黏弹性阻尼器耗能隔震系统响应的通用解析解。对于设置支撑的实用黏弹性阻尼器做等效变换,并建立隔震结构系统的运动方程,在非扩阶空间上获得系统在任意激励和非零初始条件下瞬态响应的非正交模态叠加精确解。基于地震动的强度非平稳和频率非平稳,获得了耗能隔震结构位移、速度,阻尼器受力、受力速度,支撑位移、速度以及阻尼器位移、速度的非平稳均方响应通用解析表达式,并具体得到经典均匀与非均匀调制非平稳随机地震激励和C-P完全非平稳地震动功率谱模型的具体响应解析解。通过结构系统各响应基于该方法的频响函数与直接求解的频响函数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分析方法的建立为设置支撑的实用黏弹性阻尼器耗能结构及阻尼器系统的抗震动力可靠度分析乃至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提供了一套新的分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扩阶 支撑 实用黏弹性阻尼 隔震结构 非均匀非平稳 完全非平稳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utility-optimal backoff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4
作者 廖盛斌 杨宗凯 +1 位作者 程文青 刘威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4期635-639,共5页
A novel backoff algorithm in CSMA/CA-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s for clustered sensor networks wa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requires that all sensor nodes have the same value of contention window (CW) i... A novel backoff algorithm in CSMA/CA-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s for clustered sensor networks was proposed. The algorithm requires that all sensor nodes have the same value of contention window (CW) in a cluster, which is revealed by formula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s a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problem. Then, by maximizing the total network utility with constrains of minimizing collision probability, the optimal value of CW (Wopt) can be computed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sensor nodes. The new backoff algorithm uses the common optimal value Wopt and leads to fewer collisions than 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standard 802.11 DCF and S-MAC in average collision times, packet delay,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ystem throughp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 utility maximization backoff algorithm collision prob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