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红花油茶实生群体性状变异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佳妮 吴美珍 +3 位作者 李煜 叶玲 陈世品 陈辉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4-282,共9页
为研究浙江红花油茶实生群体的表型变异规律及优良单株筛选方法,加强对浙江红花油茶基因资源的保护和育种利用,以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实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 为研究浙江红花油茶实生群体的表型变异规律及优良单株筛选方法,加强对浙江红花油茶基因资源的保护和育种利用,以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实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和多维空间坐标综合评定值累加法进行优良单株的选择。结果表明:单株之间变异丰富,25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5.74%~57.16%,多样性指数为1.9346~2.0959,产量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最大,多样性指数最小;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确定了果实数、单果鲜籽重、单果干仁重和种仁含油率是影响单株产油量的关键表型性状,其中,单果干仁重是主要决策变量,果实数是主要限制变量;主成分分析将25个性状转化为6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6.557%。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筛选出9株优良单株,可作为浙江红花油茶丰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红花油茶 实生群体 表型性状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优良单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实生群体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刁松锋 邵文豪 +2 位作者 姜景民 董汝湘 孙洪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83,共9页
【目的】阐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种实表型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方法】从浙江省天台县8年生无患子实生林分中,选择102棵无患子单株,连续2年观测102棵单株的15个种实性状,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聚类、相关性和主成... 【目的】阐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种实表型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方法】从浙江省天台县8年生无患子实生林分中,选择102棵无患子单株,连续2年观测102棵单株的15个种实性状,并对观测数据进行聚类、相关性和主成分等分析。【结果】102棵无患子的15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4.91%~65.67%;基于15个种实性状划分的6个群组间性状差异明显,可为营建不同用途的无患子林提供基本材料;果实质量、单株产量、果皮皂苷含量和种仁油脂含量是无患子4个重要的经济性状,4个性状与其他性状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表征产量、种实化学成分和种实形态因子的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1.790%,其反映的信息与基于15个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无患子实生群体表型变异丰富,这些多层次变异为不同利用目标的良种初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实生群体 种实 表型性状 变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牛草实生群体多样性的表型及ISSR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莉 邓春婷 包满珠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从野牛草Biichloe dactyloides种子播种繁殖的102株单株中筛选20株表型有一定差异的单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ISSR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研究野牛草群体内的多样性。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7条适合野牛草的ISSR51物,共扩增出89条带,多态性... 从野牛草Biichloe dactyloides种子播种繁殖的102株单株中筛选20株表型有一定差异的单株作为研究对象,利用ISSR分子标记和表型性状研究野牛草群体内的多样性。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7条适合野牛草的ISSR51物,共扩增出89条带,多态性条带74条,比率为83.14%。经NTSYS软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野牛草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相似系数为0.58~0.82,遗传距离分布为0.17~0.42。实生苗群体内可以采用单株选育优良无性系,并选择出一些较好的中间育种材料。ISSR标记聚类结果与形态特征的相关系数为0.1976(P〈0.05),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预示选择野牛草杂交亲本时不仅要考虑表型的差异也要顾及分子标记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牛草 ISSR实生群体 多样性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型马铃薯实生群体的SSR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芳弟 王鹏 +8 位作者 窦俊焕 郭天顺 齐小东 王利立 颉炜清 罗照霞 杨晨 赵中梁 吕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60,共12页
【目的】对四倍体马铃薯F1群体杂种的真伪性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并对群体与其亲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天薯10号与炸条加工型品种克新1... 【目的】对四倍体马铃薯F1群体杂种的真伪性进行SSR分子标记鉴定,并对群体与其亲本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为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天薯10号与炸条加工型品种克新17号进行杂交,获得227份F1群体基因型(KT-1~KT-227)。采用轮筛法从70对马铃薯SSR引物中筛选扩增条带清晰、差异性较强、具有双亲特异条带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分析227份马铃薯杂交后代单株的杂种真伪性和遗传多样性,利用NTSYS-pc 2.1软件分析群体和亲本的遗传关系。【结果】共筛选出7对特异性引物,分别为S180、STI049、STI019、STI005、STI024、STG0016和STI007。7对引物相互补充鉴定出227份株(系)均为真杂种,真杂种率为100.0%。在引物STI019、STG0016、STI005、STI007的扩增结果中,分别有70,58,20和18份单株出现了双亲都没有的新条带,7对引物扩增结果中均出现不同数量单株亲本位点的缺失。供试材料间的相似系数为0.54~1.00,表明供试材料间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62时,基因型KT-150单独聚为第Ⅰ大类,占F1群体的0.44%;其余228份材料聚为第Ⅱ大类;在相似系数为0.67时,第Ⅱ大类又分为2类:第1类偏向父本克新17号,共74份株(系),占F1群体的32.60%;第2类共152份株(系),占66.96%。在相似性系数为0.69时,第Ⅱ大类第2类又分为2个亚类,第1亚类偏向母本天薯10号,共142份,占62.56%,表明F1群体表现为偏母遗传;第2亚类只有10个单株,占F1群体的4.41%。在相似性系数为0.73时,第Ⅱ大类第2类第1亚类又分为2个亚亚类,第1亚亚类67份株(系),第2亚亚类75份株(系)。【结论】KT-150、KT-95、KT-223、KT-97、KT-214、KT-227、KT-234、KT-119、KT-121、KT-205和KT-207这11份基因型与亲本及其他基因型之间相似性较小,重组变异率较高,有望进一步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加工型马铃薯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型马铃薯 实生群体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关联分析实生群体的表型性状 被引量:3
5
作者 刁松锋 邵文豪 +2 位作者 姜景民 董汝湘 李彦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8-464,共7页
为寻找适于进行关联分析的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群体,寻找开发与主要经济性状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在无患子主要分布区选出一个由110棵实生单株组成的满足关联分析的群体。对群体内每单株的25个表型性状利用单因素方... 为寻找适于进行关联分析的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群体,寻找开发与主要经济性状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在无患子主要分布区选出一个由110棵实生单株组成的满足关联分析的群体。对群体内每单株的25个表型性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25个表型性状中23个性状变异为显著(P〈0.05),其中7个表征经济的性状变异达到极显著(P〈0.01),25个性状的变异程度差异较大,变异系数范围为5.53%~65.67%;主成分分析表明种实性状、树体性状和果枝性状是主要的性状变异;表型变异在群体内分布均匀、无明显层次结构,但性状间存在不同层次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群体是进行无患子关联分析研究的理想群体,可以以该群体为基础选择不同利用目标的优良单株,可以该种群为基础材料开展无患子分子辅助育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实生群体 表型性状 变异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的铁皮石斛实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韩晓霞 章静钢 +3 位作者 张鹏博 宗宇 陈文荣 郭卫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3,共4页
铁皮石斛属于传统名贵中药,由于人们的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遗传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人工栽培是对石斛资源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采用15对SSR引物对5个实生群体的100株铁皮石斛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检测群体之间... 铁皮石斛属于传统名贵中药,由于人们的过度采挖,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遗传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人工栽培是对石斛资源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采用15对SSR引物对5个实生群体的100株铁皮石斛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以期检测群体之间和群体内部的遗传分化,确定纯化株系,为后期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5个位点共检测到185个等位基因,群体B6的等位基因数目最大,为7.14个;群体B11等位基因数最少,为5.42个;观察杂合度(Ho)最大的种群为B6(0.376),群体B10最小(0.286)。近交系数(Fis)最大值出现在群体B10中,为0.241;群体B6近交指数最小,仅为0.091。STRUCTURE遗传结构分析发现5个石斛实生群体可能来自2个同源基因库。实生群体B10遗传背景单一,可以用于后续的铁皮石斛纯化育种,群体B6具有较高的杂合度,可以用作种间杂交的良好材料,有利于种间差异性状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SSR 实生群体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实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艾星梅 郭华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58-1564,共7页
以云南马铃薯品种‘剑川红’植株1个浆果中的天然实生种子产生的70个单株以及B20[CIP010(♀)×CIP004(♂)]杂交组合后代100个实生苗单株为材料,采用12对SSR引物对自交种和杂交实生群体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旨在从后代群体中找... 以云南马铃薯品种‘剑川红’植株1个浆果中的天然实生种子产生的70个单株以及B20[CIP010(♀)×CIP004(♂)]杂交组合后代100个实生苗单株为材料,采用12对SSR引物对自交种和杂交实生群体的遗传差异性进行分析,旨在从后代群体中找到与母本(亲本)在分子水平上表现一致的植株,为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剑川红’自交群体的多态性比率为81.6%,比杂交组合B20实生群体的多态性比率72.8%略高,说明2个群体的多态性比率均较高。(2)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自交后代和杂交后代群体的遗传相似系数均较高,变化范围均在0.74~0.96之间,说明2个群体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遗传分离,但分离的程度较小,绝大多数条带表现一致。(3)在所有供试材料中,同一浆果中均未发现与‘剑川红’母株在分子水平上表现完全一致的单株。研究认为,在分子水平上寻找完全不分离的实生群体难度非常大,需进一步评价与母株(亲本)在分子水平上相似株系的田间表现,从而确定是否可以通过相近或极相近株系来恢复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实生群体 遗传多样性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沛梅实生群体及其优株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廖镜思 吴兆荣 +2 位作者 陈清西 林锦标 林锦添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研究了闽西武平县大沛梅百年实生群体的生态环境、生物学和栽培性状.结果表明,大沛梅在优越生态条件下,经长期的自然驯化与自身繁衍,已形成世代重叠的冲积地生态型实生梅群体,老树不衰,仍极丰产,平均株产147kg,最高株产275kg;结果以短... 研究了闽西武平县大沛梅百年实生群体的生态环境、生物学和栽培性状.结果表明,大沛梅在优越生态条件下,经长期的自然驯化与自身繁衍,已形成世代重叠的冲积地生态型实生梅群体,老树不衰,仍极丰产,平均株产147kg,最高株产275kg;结果以短果枝为主,占结果枝总数的53.5%,其次为针刺状短果枝和中果枝;完全花比例高,调查的10个单株均在74%以上;果实肉厚核小,可食率大都超过88%,达到国内果梅良种选育标准,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对初选的10号和8号优良单株,调查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并对开发利用大沛果梅的种质资源提出了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树 大沛梅 实生群体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红花槭实生群体叶色与果实着色特征变异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葛磊 鲁仪增 《山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43-44,60,共3页
北美红花槭展叶期叶色、花期特征与果实着色等均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其中叶色主色调为绿色(含部分混合色),约占总调查株数的3/4;其次为红褐色,约占总调查株数的1/4。花量以中等为多数(79%),花量较多(13%)次之,仅少量单株花量(8%)较少。... 北美红花槭展叶期叶色、花期特征与果实着色等均存在着丰富的变异。其中叶色主色调为绿色(含部分混合色),约占总调查株数的3/4;其次为红褐色,约占总调查株数的1/4。花量以中等为多数(79%),花量较多(13%)次之,仅少量单株花量(8%)较少。北美红花槭翅果色调以红色为主。但不同部位,其颜色差异较大。其中果柄、果皮、果翅、果翅边缘尖端着色主要有绿色、粉红色、红色、鲜红色和紫红色等,且颜色区分明显。该批北美红花槭实生群体性状变异丰富,是今后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红花槭 实生群体 叶色 果实 着色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群体与实生群体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阮梓材 陈仲 +9 位作者 胡德活 姚邦杰 余国平 郑助充 罗石春 庆县喜 钟东仁 李荣增 王远坤 林军 《广东林业科技》 1994年第S1期17-23,共7页
通过对曲江、小坑、龙山林场杉木同一家系的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观测,发现杉木无性群体与实生群体之间生长量基本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的造林地点,不同家系间表现有所不同,曲江、龙山林场扦插林高生长优于实生林,小坑林场实生林... 通过对曲江、小坑、龙山林场杉木同一家系的扦插苗与实生苗造林观测,发现杉木无性群体与实生群体之间生长量基本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的造林地点,不同家系间表现有所不同,曲江、龙山林场扦插林高生长优于实生林,小坑林场实生林则生长优于扦插林。采用成对平均数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达较显著水平以上的家系占53.8%。参试13个家系扦插林高生长优于实生林占84.6%,实生林优于扦插林占15.4%,扦插林为实生林高生长的105%(其中GD11066家系,扦插林生长突出,其高生长三地平均值为实生林高生长的118%)。胸径生长则扦插林为实生林的106%。扦插林树高变异系数为19.8%,而实生林则为22.3%,无性群体比有性群体变异程度较小。而胸径变异系数,则两者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家系 无性群体 实生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茎体积作为实生苗群体的一个选择标准
11
作者 Shar.,ML 杨福云 《国外农学(甘蔗)》 1989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甘蔗 实生群体 选择标准 茎体积
全文增补中
马铃薯杂种实生苗培育及选育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成勇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马铃薯 杂种实生 培育技术 选育技术 实生群体 苗床准备 实生籽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定云雾贡茶实生苗种群的分类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燕 祁翔 +2 位作者 王莹 林昌虎 王济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7,共5页
为了解云雾贡茶的分类地位特征,以目前分布在贵定县云雾镇的人工栽培实生苗群体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群的云雾贡茶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27份标本花器官均相同,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背面被贴伏柔毛,叶柄长3~4 ... 为了解云雾贡茶的分类地位特征,以目前分布在贵定县云雾镇的人工栽培实生苗群体种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群的云雾贡茶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27份标本花器官均相同,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背面被贴伏柔毛,叶柄长3~4 mm,与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属同一种,但某些类群叶片结构与该茶的差异较大,可能是自然杂交或生境原因(长期栽培)引起的特征变异。云雾贡茶主要有3种叶片栽培表现型(大叶型、中叶型、小叶型),且气孔构造相同,均只分布在叶片下表皮,差异表现为气孔大小和密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贡茶 实生群体 分类特征 叶片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熟荔枝新品种——莞福红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锞 李建国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1期76-76,共1页
“莞福红”荔枝是从东莞荔枝自然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质荔枝新品种。2022年11月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91006492。该品种果实心形,果皮鲜红色,龟裂片隆起,裂片峰钝圆;果实平均单果重29.3 g,可食率7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 “莞福红”荔枝是从东莞荔枝自然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质荔枝新品种。2022年11月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CNA20191006492。该品种果实心形,果皮鲜红色,龟裂片隆起,裂片峰钝圆;果实平均单果重29.3 g,可食率78.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6%,总糖含量17.6%,可滴定酸含量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单果重 植物新品种权 可食率 实生群体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可滴定酸含量 总糖含量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实核桃新品种--燕香
15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2期73-74,共2页
“燕香”是从石门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晚实品种。2021年通过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编号:冀S-SV-JR-004-2021。该品种坚果圆形,纵径37.09 mm,横径35.46 mm,侧径34.78 mm,坚果平均重11.9 g。壳面光滑,缝合线平,结合... “燕香”是从石门核桃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优良晚实品种。2021年通过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编号:冀S-SV-JR-004-2021。该品种坚果圆形,纵径37.09 mm,横径35.46 mm,侧径34.78 mm,坚果平均重11.9 g。壳面光滑,缝合线平,结合紧密,壳厚1.16 mm。内褶壁革质,横隔膜革质,可取整仁或半仁。核仁饱满,色浅,香味浓,不涩,出仁率52.8%。种仁脂肪含量为66.5%,蛋白质含量为2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良种审定 蛋白质含量 出仁率 实生群体 内褶 横径 横隔膜 燕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坚果新品种--JW
16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2期74-75,共2页
“JW”是从澳大利亚引入的澳洲坚果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23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木和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果实卵圆形,横径32.89 mm,纵径41.61 mm,平均鲜果重18.80 g;果皮绿色,厚3.62 mm;果壳横径26.05 mm,纵径26.... “JW”是从澳大利亚引入的澳洲坚果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23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木和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果实卵圆形,横径32.89 mm,纵径41.61 mm,平均鲜果重18.80 g;果皮绿色,厚3.62 mm;果壳横径26.05 mm,纵径26.58 mm,种壳厚度3.12 mm,鲜壳果重9.09 g,出种率4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实卵圆形 果皮绿色 横径 实生群体 种壳 纵径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核桃新品种——白鹤滩米核桃
17
作者 史元敏 《中国果业信息》 2024年第3期76-76,共1页
“白鹤滩米核桃”是从四川省宁南县泡核桃实生群体选育出的晚实新品种。2021年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编号川SSC-JS-006-2021。坚果中等偏小,长径平均值2.93 cm,侧径平均值3.48 cm,短径平均值2.75 cm,三径平均值3.06 cm... “白鹤滩米核桃”是从四川省宁南县泡核桃实生群体选育出的晚实新品种。2021年通过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良种编号川SSC-JS-006-2021。坚果中等偏小,长径平均值2.93 cm,侧径平均值3.48 cm,短径平均值2.75 cm,三径平均值3.06 cm,平均单果重8.8 g,113.64粒/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单果重 泡核桃 米核桃 晚实 实生群体 林木品种审定 宁南县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猕猴桃品种种子萌芽率与成苗率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秀娟 韩礼星 +3 位作者 李明 赵改荣 李玉红 于志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种子萌芽率 猕猴桃品种 成苗率 实生选种 杂交育种 新品种选育 实生群体 育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新品种京香2号 被引量:1
19
作者 齐建勋 郝艳宾 +3 位作者 吴春林 陈永浩 王维霞 董宁光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81,共1页
京香2号(原名团山1号)是我们在北京市密云县从核桃(Juglans regia)实生群体中选出的抗病性强、优质、晚实核桃新品种。2009年通过北京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晚实核桃 新品种 品种审定委员会 实生群体 北京市 密云县 抗病性 林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新品种‘京香1号’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建勋 郝艳宾 +3 位作者 吴春林 王维霞 陈永浩 朱艳 《果农之友》 2011年第8期8-9,共2页
‘京香1号’是从北京延庆核桃实生群体中选出的抗病性较强的优质晚实核桃品种。1980年初选为优株.1999年复选为优系,命名为‘京香1号’。2001—2009年在北京房山霞云岭、北甘池、顺义王户庄等地以早实核桃‘香玲’为对照品种进行了区... ‘京香1号’是从北京延庆核桃实生群体中选出的抗病性较强的优质晚实核桃品种。1980年初选为优株.1999年复选为优系,命名为‘京香1号’。2001—2009年在北京房山霞云岭、北甘池、顺义王户庄等地以早实核桃‘香玲’为对照品种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实核桃 新品种 实生群体 区域试验 对照品种 桃品种 抗病性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