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根本立场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汉文 张笛 韩洪灵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共6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最大的底气,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应始终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做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经济安全的守护者、人民权益的维护者。本文首先围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以人为本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审计服务人民服务国家的外在现实需求和自身能力供给视角,系统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的生成基础、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以期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思想内涵 生成基础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条件具有现实意义
2
作者 谷书堂 《商业经济与管理》 1985年第3期3-3,共1页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研究、掌握公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85年5月31日在浙江桐庐,本刊编辑部约请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研究、掌握公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85年5月31日在浙江桐庐,本刊编辑部约请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杭州大学等六个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教授从各个方面笔谈“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现将笔谈会9篇文稿发表,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现实意义 客观条件 社会主义经济 运动规律 公有制 南开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问题 物质利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原则与实现路径探索 被引量:9
3
作者 高丽静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0-124,共5页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全新的传播介质,全新的交往与生存方式,全新的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态,给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交互、开放的网络共同体,又使整合多...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全新的传播介质,全新的交往与生存方式,全新的生活世界和精神生态,给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而交互、开放的网络共同体,又使整合多元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工作变得复杂艰巨。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原则,积极探索其实现路径,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原则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条件
4
作者 王希久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7-11,50,共6页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条件,这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我们虽然不能从马克思著作中找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原因的现成答案,但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阐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根源的科学方法论...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条件,这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我们虽然不能从马克思著作中找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原因的现成答案,但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阐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根源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认为,商品经济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由多种经济因素及其矛盾运动构成的复杂有机体。它制约于许多经济因素所交织的多种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客观条件 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经济因素 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著作 经济根源 历史范畴 经济原因 我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孙林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5年第2期3-6,共4页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一个崭新的基本观点。那么,为什么要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共同富裕?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有哪些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随... 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一个崭新的基本观点。那么,为什么要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共同富裕?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共同富裕有哪些值得注意和研究的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贫富差距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条件 中央权威 几个问题 邓小平 公有制为主体 收入差距 加强宏观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产生商品拜物教的客观必然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宝山 梁运增 韩茂权 《经济问题》 1984年第1期20-22,共3页
现在理论界有人以马克思关于“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论述为依据,认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生产商品拜物教的客观条件,社会主义商品形式本身决定生产者必然产生商品拜物教。我们... 现在理论界有人以马克思关于“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生产,就带上拜物教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论述为依据,认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生产商品拜物教的客观条件,社会主义商品形式本身决定生产者必然产生商品拜物教。我们认为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这个观点误解了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产生的根源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拜物教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社会主义条件 马克思 商品交换 劳动产品 客观条件 商品生产者 理论界 社会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与机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蒙冰峰 廉永杰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1,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效应体现在它的价值实现上,这是任何一个价值体系的必然结果。价值实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从学理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实质、途径和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效应体现在它的价值实现上,这是任何一个价值体系的必然结果。价值实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为指导,从学理意义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实质、途径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宏观实现形式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太淼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25-28,共4页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宏观实现形式李太淼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所有制是通过人对物的关系表现出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其实质是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关系。所有制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是实现在社会生产再生产全过程之中的。因...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宏观实现形式李太淼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所有制是通过人对物的关系表现出的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其实质是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关系。所有制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是实现在社会生产再生产全过程之中的。因此,我们在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实现形式 宏观实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 微观实现形式 所有制结构 劳动者 商品生产经营者 分配关系 财政支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特点和实现路径 被引量:16
9
作者 戴艳军 王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具有认同发生快但变动大、认同需求强但不平衡以及认知认同高而行动认同低的特点。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促进...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定的主观基础和客观基础,具有认同发生快但变动大、认同需求强但不平衡以及认知认同高而行动认同低的特点。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注重社会实践教育、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是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认同基础 认同特点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三重追问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京京 李红亮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厚植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40余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其“更高起点”高在全球治理格局调整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空方位”、坚持党的领导的“阶...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厚植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40余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其“更高起点”高在全球治理格局调整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时空方位”、坚持党的领导的“阶级方位”、秉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价值方位”,“更高层次”高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统一、公平竞争与共同富裕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绿色发展相统一、立足内需与扩大开放相统一、政府治理与多元治理相统一、法治规范与道德约束相统一的辩证智慧,“更高目标”高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目标和“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具体目标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理论渊源 鲜明主题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内涵、功能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学俭 王锐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0,共8页
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主要体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可以从有助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定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 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主要体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可以从有助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定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正确解释和说明我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四个方面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其优势提升途径主要包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建立健全完备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政治优势 功能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条件形式和实现形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艾宏扬 汤庭芬 《广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3期19-24,103,共7页
民主政治仅仅是一套制度吗?一个国家即使建立了现代民主制度,但是为什么并不立即带来政治民主化?这说明:必须对民主政治的内在结构进行分析,要揭示形成民主政治的各种条件以及复杂的运行机制.我们认为:民主作为国家形式来说,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实现形式 政治民主化 国家形式 现代民主 内在结构 制度 条件 商品经济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129,共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具有质和量的双重规定性。在质的规定性上,它包含理论"化大众"和"大众化"理论相互关联的两层含义;在量的规定性上,它是指理论在大众中的"普及化"以及大众对理论由外而内的&qu...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具有质和量的双重规定性。在质的规定性上,它包含理论"化大众"和"大众化"理论相互关联的两层含义;在量的规定性上,它是指理论在大众中的"普及化"以及大众对理论由外而内的"内化"和由内至外的"外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它对抵御西方意识渗透和排除错误思潮干扰、重塑国民理想信仰和道德精神以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通俗化、具象化和普及化推进其为大众认知理解;其次要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公信力和合法性推进其为大众认同内化;再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制度化、政策化和规范化推进其为大众实践外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众化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要义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3
14
作者 罗静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114,共5页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既包含廉政文化又包含社会其他领域廉洁文化的有机整体,如公众廉洁、家庭廉洁、行业廉洁、个体修为等。我们需要从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价值、功能、道德、政治、人格、评价等多个向度深入阐明其要义。腐败问题存在着...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是既包含廉政文化又包含社会其他领域廉洁文化的有机整体,如公众廉洁、家庭廉洁、行业廉洁、个体修为等。我们需要从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价值、功能、道德、政治、人格、评价等多个向度深入阐明其要义。腐败问题存在着深邃的亚文化根源。社会主义廉洁文化的实现路径主要有:探讨传承中华廉洁文化基因以凝聚廉洁之魂,加强社会主义廉洁文化教育以造就廉洁之人,倡导社会主义廉洁文化行为以培育廉洁之风,崇尚社会主义廉洁文化自觉以推进廉洁之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廉洁文化 反腐倡廉 腐败亚文化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民主实现途径的探索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艳妮 张晓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11-115,共5页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社会主义民主来说,选择其实现的正确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式的"大民主&quo...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就社会主义民主来说,选择其实现的正确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此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泽东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式的"大民主";邓小平强调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将民主与法制视为不可或缺、相互依存的两方面;江泽民将"法治"作为执政党治国理念和基本方略,制定出具体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措施。社会主义民主在三代领导人的不懈探索与实践中不断向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领导人 社会主义民主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陆军恒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4-187,共4页
要想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前农村建设中若即若离的状态,急需探索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措施和路径。立足于农民的利益需求,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存土壤;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方式,建立农民群体能理解、乐接受的话... 要想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前农村建设中若即若离的状态,急需探索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措施和路径。立足于农民的利益需求,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存土壤;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方式,建立农民群体能理解、乐接受的话语系统;激活农民主体,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引导农民在亲身参与中悦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寻找先进文化与乡土文化的结合点,在乡土文化中培植核心价值观念的生长枝条;以"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神基石,使"红色文化"构成农民核心价值理念的情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唐思航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14,共5页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经济运行机制并未相应地建立起来,造成社会利益格局的失衡以及由此引致的社会矛盾大量出现。贫富差距、两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经济运行机制并未相应地建立起来,造成社会利益格局的失衡以及由此引致的社会矛盾大量出现。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问题愈来愈严重,这不仅是当今我国诸多社会问题存在的基本背景,而且也是通过抑制需求,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逻辑进路、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占斌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0,246,共11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源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价值逻辑的深刻统一,其科学内涵与重要特征为七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于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践行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以及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路径展现为:以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为时代主题,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路径,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制度重点,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前进方向,以加强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形成逻辑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治滨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起决定作用,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性质、彰显社会主义目的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关系,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起决定作用,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性质、彰显社会主义目的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关系,本质上属于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提炼,要注意四个方法:一是不要一味强调消灭什么,而要注重实现什么;二是不要一味强调区别什么,而要注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是不要因为实践失败就简单否定其价值目标,而要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和条件;四是不要把个别混同一般、暂时混同长远,要注意区分共同价值与特殊价值、终极价值与阶段价值的区别。根据这四个方法,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炼为自由、民主、富强、文明、和谐五个价值。五个核心价值"五位一体",彼此依赖、相互渗透、互为前提,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实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7
20
作者 冯霞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8-32,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源自于社会思潮自身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为此,我们需要从指导方针、政策策略、制度建设、实践路径和党员主体性、社会着力点等方面多角度地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源自于社会思潮自身的特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为此,我们需要从指导方针、政策策略、制度建设、实践路径和党员主体性、社会着力点等方面多角度地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引领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领 社会思潮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