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领共治的机理: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形态探析
1
作者 方雷 卢腾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82,F0002,159,共16页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 党的领导作为当代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鲜明特征,不仅体现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实践维度,还在治理形态层面彰显党作为领导核心的理论创新。立足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框架而提出的党领共治概念,既是对党政体制下“一核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描述性概括,也是一种对政党如何引领多元主体实现社会共治的理论阐释,其建构逻辑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逻辑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相较于多中心治理和科层制治理,党领共治在权威分布、决策模式、组织结构、治理方式和价值目标等特征方面呈现出其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逻辑。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党领共治主要通过政治统领、组织嵌合以及社会整合三种机制展开,并在基层社会场域中实现了治理权威的统筹引领、治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治理主体的协同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领共治 基层社会治理 “政党—国家—社会”关系 实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实现形态 被引量:2
2
作者 裴德海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4,110,共7页
马克思不仅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科学认识提出和发展社会主义学说,还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评价社会制度的依据,将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解放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和人道主义在当代的最高实践形式,是马... 马克思不仅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科学认识提出和发展社会主义学说,还将人的自由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发展、评价社会制度的依据,将个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解放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和人道主义在当代的最高实践形式,是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必要实现条件和实现形态。这种人道主义是生产资料社会所有的内在原则。仅仅从暂时原因就否定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不仅是肤浅的,而且目光短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人道主义 实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