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QualNet的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李思琪 龚鹏 +3 位作者 单丹 李剑锋 刘宇 高翔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09-2721,共13页
针对无人机技术研究中对其数据链路干扰攻击效果进行仿真模拟的需求,基于QualNet仿真软件提出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该半实物测试架构通过设计和集成通信网络仿真模块、想定规划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三维态势展示... 针对无人机技术研究中对其数据链路干扰攻击效果进行仿真模拟的需求,基于QualNet仿真软件提出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该半实物测试架构通过设计和集成通信网络仿真模块、想定规划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动态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接口,来模拟实现对无人机的动态控制、状态信息显示及干扰攻击加载等。测试结果表明,该架构能够有效实现对无人机干扰攻击效果的模拟,且所设计的数据传输接口能够保证半实物测试中信息交互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为实物设备接入测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息攻击 实物测试 数据传输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HUSTEVP)的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4
2
作者 蒋治 刘伦洪 +1 位作者 唐小琦 李培根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5-28,共4页
阐述了电动汽车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HUSTEVP的设计目标和要求。介绍了电动汽车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HUSTEVP的系统设计,即该系统的结构和软硬件设计。在其硬件设计中,着重介绍了CAN总线通讯接口卡的选择、CAN节点设计与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阐述了电动汽车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HUSTEVP的设计目标和要求。介绍了电动汽车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HUSTEVP的系统设计,即该系统的结构和软硬件设计。在其硬件设计中,着重介绍了CAN总线通讯接口卡的选择、CAN节点设计与信号采集系统设计。最后,介绍了测试平台HUSTEVP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实物仿真测试平台 HUSTEVP 系统设计 CAN总线 信号采集系统 节点设计 通讯接口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V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聂保钱 赵辉 +1 位作者 张德成 徐飞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5-218,共4页
提出一套建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的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证。该平台采用惯量可调飞轮和感应电机系统分别模拟不同车型及负载下的惯量和行驶阻力,以软件实现虚拟电池组和变速传动机构,各模块之间采用CAN总线通信... 提出一套建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的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证。该平台采用惯量可调飞轮和感应电机系统分别模拟不同车型及负载下的惯量和行驶阻力,以软件实现虚拟电池组和变速传动机构,各模块之间采用CAN总线通信。可以利用它开发与验证串联、并联及混联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及不同混合比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实物仿真测试平台 设计 惯量可调飞轮 感应电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交变热载荷下页岩气井水泥环完整性测试 被引量:15
4
作者 林元华 邓宽海 +3 位作者 易浩 曾德智 唐亮 韦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8,共8页
页岩气井大规模水力压裂过程中,因井筒内的温度、压力波动及持续变化、循环加卸载引发的水泥环完整性问题将威胁到井筒的完整性。为了弄清强交变热载荷下水泥环完整性失效机理、避免页岩气水平井大规模压裂过程中水泥环屏障失效,基于自... 页岩气井大规模水力压裂过程中,因井筒内的温度、压力波动及持续变化、循环加卸载引发的水泥环完整性问题将威胁到井筒的完整性。为了弄清强交变热载荷下水泥环完整性失效机理、避免页岩气水平井大规模压裂过程中水泥环屏障失效,基于自主研发的实验装置对全尺寸实物“生产套管—水泥环—技术套管”组合体在强交变热载荷作用下的密封完整性和力学完整性进行了测试及评价,获得了2种全尺寸水泥环(普通水泥环和高强度水泥环)在3种强交变热载荷作用下(出现间断CO2气泡的循环次数分别为4次和14次,出现连续气泡的循环次数分别为5次和15次,交变热载荷分别为30~120℃和30~150℃)的完整性实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①交变热载荷对水泥环完整性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并且随着交变温度及温差的增大,表征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的热循环次数急剧减少;②表征水泥环与套管间的剪切力、轴向与径向结合强度等界面力学性能指标均随交变温度增加而下降;③水泥环微环隙主要是由套管与水泥环材料之间的不协调变形所致,而交变热载荷诱导的水泥石自身力学性能衰退及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泥环密封完整性失效。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深部页岩气水平井大规模压裂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强交变热载荷 水泥环完整性 温差 生产套管-水泥环-技术套管 全尺寸实物测试 界面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艳晓 胡磊力 蔡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449-454,共6页
描述了红外成像系统关键参数测试的重要性,阐述了红外成像系统重要性能参数的实验室测试、半实物测试、空中测试与评估的原理与实现途径,并对红外作用距离的不同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测试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红外成像系统 性能测试 实物测试 空中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捷联导引头寄生回路分析及其品质测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白瑞 夏群利 +1 位作者 杜肖 鲁天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4-500,共7页
为研究隔离度寄生回路对捷联图像导引头的影响,建立了捷联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模型。通过无量纲化后得到无量纲特征方程,利用劳斯判据研究了制导参数、陀螺和探测器的刻度尺偏差和动力学偏差对稳定域的影响,并分析寄生回路对制导动力... 为研究隔离度寄生回路对捷联图像导引头的影响,建立了捷联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模型。通过无量纲化后得到无量纲特征方程,利用劳斯判据研究了制导参数、陀螺和探测器的刻度尺偏差和动力学偏差对稳定域的影响,并分析寄生回路对制导动力学的影响,建立非线性仿真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法研究脱靶量随刻度尺偏差和动力学偏差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半实物开环仿真测试系统,对隔离度寄生回路品质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角速率陀螺与探测器之间的刻度尺误差和动力学不匹配是引起隔离寄生回路的主要因素,其差值的正负分别代表隔离度寄生回路反馈的正负特性;正反馈的稳定域要远小于负反馈的稳定域,并且脱靶量对制导系统偏差的敏感度更大;为了提高系统阻尼,提高导弹末制导精度,需采用五轴转台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对隔离度寄生回路的阻尼特性进行测试标定,或者消除刻度尺误差,完成动力学匹配,进而消除寄生回路的影响,或者构造负反馈寄生回路以减弱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捷联导引头 寄生回路 刻度尺偏差 动力学偏差 实物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软件可靠性仿真测试环境框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轶辰 刘斌 阮镰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3-45,48,共4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嵌入式软件进行可靠性测试的仿真测试环境框架。分析了仿真测试环境的系统特性并对其功能组件进行了介绍,对测试环境中的测试运行时组件进行了功能需求的分析,构建出测试运行时组件的框架实现,借助于UML中的抽象类图和顺... 提出了一种针对嵌入式软件进行可靠性测试的仿真测试环境框架。分析了仿真测试环境的系统特性并对其功能组件进行了介绍,对测试环境中的测试运行时组件进行了功能需求的分析,构建出测试运行时组件的框架实现,借助于UML中的抽象类图和顺序图描述对框架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作了介绍,总结了利用框架实现仿真测试环境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软件 软件可靠性测试 可靠性测试环境 实物仿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大气压力和温度无线监测系统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希湘 朱嵘涛 +1 位作者 高璐 李永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5-38,43,共5页
在气象监测、工农业生产、军事控制等领域,大气压力和温度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参数。文中提出一种基于ST89C52单片机和BMP180传感器的高精度大气压力和温度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元件,发射端通过BMP180大气... 在气象监测、工农业生产、军事控制等领域,大气压力和温度是非常重要的物理参数。文中提出一种基于ST89C52单片机和BMP180传感器的高精度大气压力和温度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元件,发射端通过BMP180大气压力传感器采集实时的压力与温度数据,再经过nRF2401射频模块发射数据,接收端通过nRF2401射频模块实时接收发射端发射的数据,经过STC89C52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在LCD1602液晶上实时显示。经测试,该系统能对大气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报警,最大无线传输距离达到10 m,压力测试相对精度为±0.01 kPa,平均相对误差在0.008%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监测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大气压力监测 温度监测 实物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YZR直角坐标焊接机器人示教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海初 张厚宝 +1 位作者 江民新 谢昌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69-171,174,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XYZR四轴焊接机器人曲线焊接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并设计了一款基于Windows CE6.0平台系统的焊接机器人示教盒,包括示教盒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利用Win CE6.0系统丰富的GUI图形函数库与智能设备MFC控件开发了友好的人机... 介绍了一种基于XYZR四轴焊接机器人曲线焊接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并设计了一款基于Windows CE6.0平台系统的焊接机器人示教盒,包括示教盒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利用Win CE6.0系统丰富的GUI图形函数库与智能设备MFC控件开发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最后搭建焊接机器人半实物测试平台对焊接机器人示教器进行模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示教器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很好地实现了焊缝的示教再现功能,为直角坐标焊接机器人结构设计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ZR四轴焊接机器人 系统结构 示教再现 人机交互 实物测试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的远程低功耗水压采集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10
作者 江莺 俞旭 +1 位作者 俞铭津 韦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5-108,112,共5页
针对基于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的水压采集系统存在数据传输距离近、抗干扰能力弱、功耗高、环境适应性较差等缺点,文中设计一种基于LoRa的远程低功耗水压采集系统。通过水压变送器信号放大电路设计、变送器标定与调零确保水压采集的准确... 针对基于ZigBee等无线通信技术的水压采集系统存在数据传输距离近、抗干扰能力弱、功耗高、环境适应性较差等缺点,文中设计一种基于LoRa的远程低功耗水压采集系统。通过水压变送器信号放大电路设计、变送器标定与调零确保水压采集的准确性;通过无线水压变送器低功耗设计确保电池供电的持久性;通过基于LoRa的通信电路设计确保远程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测试安放在建筑物6楼的计算机接收无线水压变送器发来的数据,结果表明,无线水压变送器安装在通信环境良好的户外,只有不到1%的丢帧率;即使在通信环境比较恶劣的地下室,其丢帧率也不超过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采集 低功耗 远程通信 系统设计 变送器设计 实物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仿真和SVM算法的建筑能耗预测系统 被引量:7
11
作者 付川琪 刘清惓 +3 位作者 杨杰 丁枫 陈高颖 袁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8期75-79,共5页
为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建筑能耗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建筑能耗预测系统。首先利用CFD方法建立三维建筑模型并进行仿真,获得若干输入输出样本;然后将得到的样本按3∶1的... 为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建筑能耗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和支持向量机(SVM)算法的建筑能耗预测系统。首先利用CFD方法建立三维建筑模型并进行仿真,获得若干输入输出样本;然后将得到的样本按3∶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SVM算法对训练集样本进行学习训练,获得一个能耗预测模型;最后将测试集样本放入该模型中,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VM能耗预测模型的结果与仿真结果相比,误差百分比在[-1.133%,1.132%];经过实际建筑模型测试,实物测试能耗值与预测能耗值误差百分比在[-6.211%,8.118%]。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实物测试能耗值和预测能耗值变化趋势一致。与现有一些预测模型相比,文中预测模型使用的SVM算法不需要太多的训练样本,且结合CFD仿真方法,能够使建筑能耗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能耗预测 CFD方法 SVM算法 输入输出样本 训练集 测试 能耗预测模型 实物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YZR焊接机器人运动学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海初 江民新 +1 位作者 谢昌安 张厚宝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3-195,202,共4页
设计了一种XYZR型四自由度直角坐标焊接机器人,传动机构由x、y、z三个方向上的滑动机构和一个R方向的转动机构组成,转动机构连着末端执行机构即焊枪,在控制系统作用下,通过各个传动机构的运动实现末端执行机构的焊接功能。利用D-H参数... 设计了一种XYZR型四自由度直角坐标焊接机器人,传动机构由x、y、z三个方向上的滑动机构和一个R方向的转动机构组成,转动机构连着末端执行机构即焊枪,在控制系统作用下,通过各个传动机构的运动实现末端执行机构的焊接功能。利用D-H参数法建立XYZR焊接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对机器人的末端执行机构的运动进行理论推导,并利用ADAMS软件对机器人的末端执行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研究,最后运用半实物仿真平台对焊接轨迹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由4个关节引起的运动的机器人末端位移、速度曲线变化平稳,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角坐标焊接机器人 D-H矩阵 ADAMS仿真 实物仿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oratory testing of a densified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 Beijing 被引量:1
13
作者 JIE Yu-xin XU Wen-jie +3 位作者 DUNZHU Danzeng WEI Yi-feng PENG Tao ZHOU Zai-y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7期1953-1963,共11页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and its disposal are gain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owever, conventional research is primarily focused on fresh MSW or MSW that is compa...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and its disposal are gaining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owever, conventional research is primarily focused on fresh MSW or MSW that is compacted under its own weight in the landfill. In this work, a series of tests to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a densified MSW after ground treatment were presented. The tests involved oedometer test, simple shear test, triaxial shear test, and permeability test, which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ressibility, shear strength, creep behavior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MSW.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ssibility modulus of the MSW increases as the dry density increases.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density on modulus decreases once the density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Like most soils, the stress-strain curve of the densified MSW can be approximated by a hyperbola in the triaxial shear test. Fibrous components provide additional cohesion for MSW, but have a relatively smaller effect on friction angle. Permeability is also foun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ry density of the MSW, i.e., MSW with a higher dry density has a smaller permeability.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may be less than 10 7 cm/s if the density is high enou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COMPRESSIBILITY shear strength PERMEABILITY reinforcement pha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